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唐大诏令集卷六十四

宋 宋敏求 编

大臣

铁劵

裴寂等恕死诏

赐护密国王子铁劵文

赐突骑施黑姓可汗铁劵文

赐怀化王那俱车鼻施铁劵文

赐李纳王武俊田悦铁劵文

赐安西管内黄纛官铁劵文

赐陈敬瑄铁劵文

赐韩建铁劵文

附属籍

安康郡公袭誉听合谱宗正诏

燕公艺赐姓上籍宗正诏

楚王威赐姓附属籍诏

高开道赐姓上籍宗正诏

胡大恩赐姓属宗正诏

许凉武昭王孙绦郡姑臧等四公子隶入宗正属籍勅

令李晟家属籍诏

铁劵

裴寂等恕死诏

朕自起义晋阳遂登皇极经营天下寔仗羣才尚书令秦王某尚书右仆射寂或契合元谋或同心运始并蹈义轻生捐家殉节艰辛备履金石不移论此忠勤理宜优异官爵之荣抑惟旧典勲贤之议宜有别恩其罪非叛逆可听恕一死其太原元谋勲効者宜以名闻【武德元年八月】

赐护密国王子铁劵文

维天宝元年岁次壬午九月癸卯朔十六日戊午皇帝若曰咨尔护密国王子颉里匐夫籓扞所寄惟信是从节义可称虽远无隔卿之先代常附国朝通使有恒书译相次自卿父继立近阻强邻被制凶威有违夙志今遂能献诚欵潜托归怀自非心悟远图何克存先意念此诚恳嘉尚尤深今赐卿丹书铁劵以旌忠効长表信义永传子孙日月同明山河齐久可不美与可不慎与

赐突骑施黑姓可汗铁劵文

维天宝十二年岁次癸己九月已亥朔六日甲辰皇帝若曰咨尔骨咄禄毗伽突骑施黑姓可汗登里伊罗密施惟皇建极声教及於遐荒惟帝念功礼命加於恭顺卿虽拥在沙漠常扞烟尘识进退存亡之端知古今成败之数久率蕃部归化朝廷兼拒凶残挫其侵轶精贯白日义光青史绩因累着嘉尚良深今授卿持进册为突骑可汗重爵贵号以崇其宠丹书铁劵以表其忠宜保始终永固诚节山河带砺福禄长存可不慎与

赐怀化王那俱车鼻施铁劵文

维天宝十二年岁次癸巳十月戊辰朔十四日辛已皇帝若曰咨尔故石国顺义王勇那俱车鼻施夫柔远之道必先文德録诚之美是加命礼卿之先代累宾朝化列在藩王卿又能効节输忠克复居宇扞边率下循职修贡信彰夷落义贯幽明言念恳诚良多嘉尚今授卿特进仍封怀化王并赐丹书铁劵以表忠赤宜执於恭顺保於终始每资犄角之用永固山河之宠可不美与

赐李纳王武俊田悦等铁劵文  陆贽

维兴元元年岁次甲子正月癸酉朔二日甲戍皇帝若曰咨尔某某呜呼君者所以抚人失於所抚则叛下者所以奉上失於所奉为尤各当其理德用不扰若乖其分乱於是生朕德薄化浅昧於君道罔自省咎姑务责人是以徵师徂征连岁靡息惟尔亦以诚志不达反侧於厥衷阻衆兴戎结垒拒守岂非上失所抚而下乖所奉与书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我实不德兆人何咎俾废其业离其室家?於困穷死於锋刃老疾废养孤穷靡依怨结苍昊感伤和气朕为人父母得不愧心晨兴以思夕惕以怀自予嗣位迄今六载天将悔祸朕方觉悟尔亦知衆心厌乱思所以保安叶於朕怀有若符契非天地合德人神合谋将止杀好生则何以臻此朕是以上顺天意俯从人心涤尔瑕疵复尔爵位坦然靡阻君臣如初功书鼎彞名藏王府子孙代代为国勲臣山河带砺传祚无絶朕方布大信承天子人若食其言何以享国於戏其敬听朕命用保无疆之休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萧复宣

赐安西管内黄纛官铁劵文

维贞元二年岁次丙寅八月丁已朔三日已未皇帝若曰咨尔西镇节度管内黄姓纛官骠骑大将军行左金吾卫大将军试太常卿顿啜护波支惟乃祖乃父代服声教勤劳王家勲书鼎彞名列藩籍尔克绍尔祖先之烈而重之以忠贞嗣守职官秪若教化率其种落保我疆陲丹诚向风万里如近是用稽之令典锡以劵书若金之坚永承无变子孙继袭作我藩臣尔其钦承勿替休命

赐陈敬瑄铁劵文

烹巨鳌者鼎大於沧海斩长鲸者劔倚於青天既立异勲克膺殊宠李晟免其十死子仪成其九功镂以金镛赐其铁劵後来继者岂在他人岁寒知松栢之心国难见忠贞之节卿五山镇地一柱擎天气压乾坤量?宇宙自居环卫出拥旌幢论清政而氷镜无光吐赤诚而朝霞失色手持玉节身镇锦城扶乾纲而万国齐心纽坤维而百蛮遶指三川钦化一境归仁朕以税驾褒斜省方卭蜀匐匍而来寜凤辇駈驰而速建龙宫百辟来朝万方入贡夏禹涂山之会未盛於斯汉高沛国之欢无以过此戮阡能如剪草除秀昇若焚巢不让武侯之勲无愧文翁之化海东献欵云南披诚九谷丰登三农茂盛济赡军国拯接朝寮内竭家财外罄公帑千官感惠一国推功今则巨猾奔逃神州克复将归上国即别成都致朕身安由卿忠力前封公爵後赐郡王询於衆情未惬羣望今赐卿铁券舍其十死援泰山而立誓指黄河以为盟山无坏时河无竭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永远贵昌并皆无故【中和三年十月】

赐韩建铁劵文

朕以前代功臣实重信赏至有刻於鼎鼐纪在旗常垂带砺之言保金石之誓勲贤所付宜懋明恩况卿秉谦蹈和持重守正属朕前岁廵狩而乃躬亲奉迎季孙之道在事君周勃之心唯安国毕力扈驾卫我出居充奉行朝更无余事可谓忠於社稷光映简书旋以归复京都葺修宫阙载宏旧制皆叶规程胜是殊庸实用嘉瞩虽迭增崇数而未足酬功宜申誓劵之文以示旌勲之典矧夫黄河不竭青山匪穷比此赏延锡于苖裔使卿永荷禄位长受宠荣对铭镂以同坚焕声徽而转美卿恕九死子孙恕二死或犯常刑所司不可加责礼命甚重往惟钦承宜付史馆颁示天下【光化元年九月】

附属籍

安康郡公袭誉听合谱宗正诏

太仆少卿安康郡公袭誉我之同姓派别枝分惟厥祖考世敦?睦袭誉部率宗人恊同义举立功巴蜀诚节着闻宜有褒崇用超恒序特听合谱宗正恩礼之差同诸服属【武德元年十月】

燕公艺赐姓上籍宗正诏

昭德以爵前王令范功茂茂赏有道遗训使持节幽州总管上柱国燕公艺早悟机权夙展诚节革运之始立功燕代镇守边要驭控遐荒忠绩既宣宜加宠昵可赐姓李氏上籍宗正封燕郡王食五千户【武德二年九月】

楚王威赐姓附属籍诏

五等列爵茂绩超於恒典四岳分官连帅总其常赋山河之赏义在酬庸万陌之任实资贤哲使持节和州总管和州刺史东南行台尚书令上柱国楚王威往因丧乱糺合徒旅绥静淮濆缉宁江介闾阎安堵吏民率职远禀朝化具申忠欵仍请立功扫除多难诚节既表志识可嘉委以招怀特宜受礼爵命之序式加常秩可使持节总管江淮以南诸州军事扬州刺史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淮南安抚大使上柱国进封王食邑五千户赐姓李氏附属籍【武德三年六月】

高开道赐姓上籍宗正诏

褒德叙功有国彞训任贤赏善列代通规伪燕王高开道家本海隅志怀慷慨有隋之末州域雕残招集徒旅自保边塞缮修斥堠扞御寇戎民吏肃清仓库完实既而审达机变远慕朝风阖境献诚归欵内属请申经略辑寜代北厥功以茂宜崇褒宠礼命之差用超恒级可使持节蔚州诸军事蔚州总管加授上柱国赐姓李氏上籍宗正封北平郡王食邑五千户【武德三年九月】

胡大恩赐姓属籍宗正诏

畴庸旌善哲王彞训任贤使能有国通典胡大恩往因隋李夷狄交侵缮甲聚徒辑寜边境既而阻隔戎境自保方隅远慕朝风因机立效催破凶党亭徼无虞抗疏阙廷以申诚节忠义克举宜隆宠命因其所统即加荣秩可使持节代州诸军事代州总管加授上柱国封定襄郡王食邑五千户赐姓李氏上属籍宗正【武德四年正月】许凉武昭王孙绦郡姑臧等四公子隶入宗正属籍勅

勅古之宗盟异姓为後王者设教莫遗其亲殿中侍御史李彦允等奏称与朕同承凉武昭王後请甄叙者源流实同系谱犹着虽子孙千亿各散於一方而本枝百代何殊於近属况有陈请所宜敦叙自今已後凉武昭王孙宝以下绦都姑臧敦煌武阳等四公子并宜隶入宗正编诸属籍以明尊本之道用广亲亲之化

令李晟家附属籍诏

夫能定社稷宏济生人存不朽之名垂可久之业者必报以殊常之宠待以亲比之恩与国无疆时惟茂典故奉天定难功臣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西平郡王食邑一千五百户赠太师李晟闲代哲贤自天忠勇怀济时之宏筭抱经武之长才贯以至诚恊于一德尝遭迍难之际实着戡定之功鲸鲵既殱宫庙斯复眷兹勲伐则既褒崇永言天步之夷载怀邦杰之力思加崇於往烈爰恊比於後昆睦以宗亲将予厚意其家宜令编附属籍

唐大诏令集卷六十四

猜你喜欢
  卷十九 百官公卿表第七·班固
  列传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诸子·刘昫
  东都事略卷四十·王称
  卷之五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六·佚名
  别集下卷九·宋名臣言行录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十三·阿桂
  卷四十四·傅恒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六下·袁枢
  耽罗传·宋濂
  黄尊素传·张廷玉
  魏观传·张廷玉
  魏纪八 邵陵厉公下嘉平五年(癸酉、253)·司马光
  卷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十五·王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十二     元 方回 编秋日类 悲哉秋之为气宋玉之辞极矣後之作者悲秋为多中秋九日诗不尽入节序及泛述秋兴秋怀精於言秋者属此 五言【六十首】 秋日二首         唐太宗 爽气澄

  • 章泉稿卷一·赵蕃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乾道稿__章泉稿>   钦定四库全书 章泉稿卷一       宋 赵蕃 撰五言古诗 郁孤台 合水自汀庾更时阅汉唐郁孤居耸特望阙漫更张层台吾家复壮势江石望旧游那复省老至增悲伤里巷盛

  • 上官仪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上官仪(约608—664)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贞观进士。官弘文馆学士、西台侍郎等职。 永徽时,见恶于武则天,麟德时又被告发与废太子忠通谋,下狱死,籍其家。诗多应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时称“上官体”。又归纳六

  • 51.卢纶:七言律诗二首·施蜇存

    至德中途中书事寄李僴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 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 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 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

  • 卷之一百八十九·佚名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乙卯朔 上御奉天殿策试举人制策曰事神之道志人之心莫不同焉虽然始古至今凡所祀事必因所以而乃祀焉然圣贤之制礼有等杀自天子至于臣民祭礼之名分限之定其来远矣其主祭者又非一人然而笃于敬者甚多有且

  • 第三十八册 崇德元年十二月·佚名

    第三十八册 崇德元年十二月十二月初一日,以南征朝鲜国,外藩各路蒙古王、贝勒各率兵来会於盛京。圣汗亲率大军南征朝鲜,命和硕郑亲王留盛京守国,多罗武英郡王驻牛庄守边关以防敌,多罗饶馀贝勒驻噶海城收集边民防敌。於是各

  • 十国春秋卷七十四·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八列传李臯李节邓懿文李臯【阙】 人武穆王时由营道令累迁都统掌书记文昭王开天防府臯遂与十八学士之列王既威服诸蛮于溪州界立铜柱为表高丈二尺命臯铭之臯为文曰粤以天福五年嵗在庚子夏五

  • 陈万言传·张廷玉

    陈万言,世宗肃皇后的父亲,大名府人,起家于生员。嘉靖元年(1522)授鸿胪卿,后改都督同知,赐府宅于黄华坊。第二年又诏令为他建府宅于西安门外,费金数十万。工部尚书赵璜认为西安门靠近皇宫,建立万言的宅第不要建得过高。世宗大

  • 卷九十三·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九十三歌颂【十三】万夀恭颂九章【谨序】两江总督【臣】孙士毅【臣】谨案河图天地之数皆五五位得合积五十有五其间八卦成列积八八而重之象在中爻亦在中

  • 一·沈从文

    一九二三的春天,北京的春雪还不消融,大街小巷各处皆黑泥白雪相对照,天空中有&ldquo;一块瓦&rdquo;风筝飘扬,我在北京西城所住的一个公寓里,认识了一个圆脸长眉大眼睛的女孩子。当我们把话谈到各人所生长的地方时,我告给她我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北郊配位尊西向议一卷国朝毛竒龄撰竒龄有仲氏易巳著录康熙二十四年太常寺卿徐元珙疏奏现行祀典北郊既改北向而三祖配位仍首东次西同于南郊请酌改所向竒龄时官检讨因拟是书其斥汉元始仪之误谓孟春合祀天位

  • 二年·佚名

    (庚子)二年大明永樂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庚子朔,上率群臣,行賀正禮于仁政殿,停百官朝賀。群臣獻鞍馬,各道奉箋稱賀畢,獻方物,又獻遞手帕于恭妃殿。上詣移御所,率百官行賀禮,進表裏、鞍馬,又獻遞手帕于大妃殿。上乃入內獻壽。○大

  • 存心·吕坤

      心要如天平,称物时,物忙而衡不忙;物去时,即悬空在此。只恁静虚中正,何等自在!  收放心,休要如追放豚,既入笠了,便要使他从容闲畅,无拘迫懊憹之状。若恨他难收,一向束缚在此,与放失同,何者?同归于无得也。故再放便奔逸不可收拾

  • 姓氏·吕祖谦

    吕氏家塾读诗记姓氏毛氏【苌】郑氏【康成】孔氏【安国】陆氏【玑】何氏【休】杜氏【预】郭氏【璞】韦氏【昭】韩氏【愈】明道程氏伊川程氏横渠张氏成都范氏荣阳吕氏蓝田吕氏上蔡谢氏山杨氏庐陵欧阳氏眉山苏氏眉山苏

  • 第十一卦:《泰卦》·佚名

    泰:小往大来,吉,亨。【白话】《泰卦》象征通达:这时弱小者离去,强大者到来,吉祥,亨通。《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白话】《象辞》说:《泰卦》的卦象为乾(天)下坤(地)上,地气上升,乾

  • 梵网经序·佚名

    大乘律佛说梵网经二卷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夫梵网经者。盖是万法之玄宗。众经之要旨。大圣开物之真模。行者阶道之正路。是以。如来权教。虽复无量。所言要趣。莫不以此为指南之说。是以秦主。识达圜中。神凝纷

  • 毛公案·储仁逊

    书叙兄弟争夺遗产酿成的人命悲剧。明朝嘉靖涿州良乡有姚氏兄弟二人,兄姚庚、嫂刘氏贪婪凶恶。弟姚义、弟媳杨氏纯厚知礼。父死,兄欲霸家产,杀弟,卖弟媳为娼。杨氏被卖至南京,途中啼哭,适逢微服私访的直隶巡按毛登科。毛巡按

  • 雁山吟·吕声之

    又名《沃州雁山吟》。诗别集。宋吕声之著。一卷,收诗三十四首。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六四。《宋百家诗存》卷一四、《宋人集》甲编亦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