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二章 菩萨降凡

【似娘儿】〔旦贴小旦上旦〕一梦见神灵。梦中言历历分明。也应心与如来证。待熏香沐体。侵晨入靖。翘勤拱候云軿。

好怪好怪。郭贾二姬。你道我为何五鼔起来香汤沐浴。昨夜三更时分。梦见本宅土地来对我说。三年前到我庵中说法的。不是尼僧。乃襄阳庞公之女灵照菩萨。化身云水尼僧。那回来的也不是我家老爷。乃就是宅中土地。奉灵照的命。扮作老爷模样。来试你我的道心。他说灵照菩萨。今日午时要降临我庵中。与我相见。教他梦中报我。须急沐浴焚香。拱候幢幡宝盖。此事稀奇。须索准备。郭贾二姬。你们也速去香汤沐浴一番。我入静室焚香拂几也。〔贴小旦诺下旦入室焚香拂几科〕

【桂枝香】台悬莲镜。香焚宝鼎。经摊棐几尘消。花插军持水净。我心欢又惊。我心欢又惊。梦与神明相应。说有佛临凡境。办虔诚。可是西归近。亲劳幢盖迎。

【前腔】〔贴小旦上〕家尊严命。蓦然修省。玉肌澡豆重添。衣裓熏香又整。信夫人念淸。信夫人念淸。眞个水澄珠映。了了分明梦境。谢神灵。报道如来降。相将入化城。

〔贴小旦惊科〕夫人。好怪事。靖室西角。忽起一道白光。闪闪烁烁。必有缘故了。〔旦〕你们觉得么。西北角又有异香闻来。〔小旦〕隐隐一派仙乐来近也。〔玉女从室西下科〕西方灵照菩萨降临。快迎接。〔灵照上〕

【神仗儿】纔离宝所。纔离宝所。来游东土。奉西方敎主。超度阎浮善女。缥缈慈云。廉纤法雨。亲灌顶。洒醍醐。亲灌顶。洒醍醐。

〔旦贴小旦望西跽迎接科灵照菩萨侍金童玉女幢盖从室西下相见科照〕德棻与二女子请起相见。〔旦贴小旦起就上安座菩萨就座礼佛科旦〕弟子色身垢秽。根器下凡。何幸蒙大士降临。五体投地。不胜悲仰。〔贴〕善哉善哉。你早弃繁华。栖心淸净。外缘不扰。内境常宁。眞灵根法器。你还记得三年前云水尼僧么。我也。〔旦〕弟子凡人肉眼。不识菩萨。死罪死罪。〔照〕你宿有道缘。今生行好。莲台注籍。净土必生。二子亦得同生。品稍中下耳。我故来摩顶。汝可皈心。起来。侍立说话。〔旦谢起侍立介贴小旦〕二人贱品。不敢起。〔照〕一同起来。〔贴小旦谢起侍立照〕德棻。你良人云游几载。可有音信么。〔旦悲泪科〕弟子良人云游十载。杳绝无音。存亡不审。〔照〕可惜你这一泪。迟你十年净土。汝良人踪迹。我悉见悉闻。往年西郊外来点化的沙门。是西天宾头卢祖师。道士是蓬莱仙子山玄卿。你良人辞家章门。便遇此二师。备尝艰辛。历试皆过。二师挈之上游天堂。下游地府。东泛蓬莱。西观佛国。诸境旣历。道念弥坚。此时已证道果。将返太原。与你相见。他年同往乐邦。你须预办西资。努力精进。阎浮众生。得妇人身者。最为不幸。大抵宿染欲根。牵缠恩爱。体多不净。更易妒嗔。以故女人成佛者少。你听我教道你们一番。

【粉蝶儿】玉貌蛾眉。最苦是玉貌蛾眉。沾惹了宿生来那粉香油腻。爱穿着绣带罗衣。髻盘龙。钗舞凤。安排得脸红眉翠。乔妆些俊俏丰姿。要人说那娘行娇媚。

【泣颜回】诸事不须题。只在菱花镜裏。新妆时样便待要描写他的邢姬太美。尹夫人便双眼低垂泪。爱单衫花映靑郊。弄轻纨月满秋闺。

【上小楼】准备着淸矑巧倩使人痴。听得说人隘若耶溪。又道是阳城意惑。下蔡魂迷。昭阳飞燕后。绣岭太眞妃。只这个袅亭亭。只这个袅亭亭俊庞儿中了君王意。冷淸淸六宫六宫都闭。直恁妒心多。直恁妒心多。全不管人顦顇。又谁知光景不多时。

【泣颜回】芙蓉为面柳为眉。早红轮滚滚。靑镜丝丝。暗消风韵减香肌。鹤发鸡皮。几人老丑。又有那彩云易散琉璃脆。被人骂香粉骷髅。端的是朱颜易委。

【黄龙滚犯】苦恹恹皁帕蒙头。苦恹恹皁帕蒙头。惨凄凄红罗覆体。野茫茫黄土烟沈。野茫茫黄土烟沈。冷萧萧白杨风起。那时节谁念当初是美姿。你可不信问路傍儿。狐兔走苏小坟穿。狐兔走苏小坟穿。鼷鼠穴眞娘墓毁。

【扑灯蛾犯】总不如洗干红粉妆离香闺。脚踏淸凉地。修夜课佛火映琉璃。诵晨经磬钟儿声细。礼如来玉毫光裏。照禅心皓月临淸池。擗藕丝。刳情破爱。方显得莲花此日章污泥。

【小楼犯】消灾障木槵子。洒净水杨柳枝。只一味身坐团瓢。只一味身坐团瓢。心想西方。口念阿弥。再休题人在房栊。再休题人在房栊。裙染胭脂。香熏罗绮。这些时纔有个往生的消息。

【叠字儿】妙妙西方景美。细细金沙铺地。层层的七宝栏。密密的双行树。闪闪巍巍。楼台儿空际。隐隐见绣盖华旗。隐隐见绣盖华旗。袅袅听仙乐参差。晃晃庄严花冠璎珞。明明现如来大士拥伽黎。

【尾声】爱河欲海深无底。一换容颜知是谁。我返西方专待你。

〔下旦贴小旦望西拜送科旦〕好也。大士良言。千万年做女人的宝训。我和你两人朝夕书绅。今日旣得见佛。又得了老爷消息。可喜可喜。你们快去报与我孩儿知道者。

〔旦〕丹霞缥缈见金幢。〔贴小旦〕去后犹留满室香。

〔旦〕口吐醍醐来灌顶。〔合〕争敎心地不淸凉。

猜你喜欢
  五代诗话卷十·郑方坤
  第三出 联班·李渔
  ◆梦观道人大圭(梦观集)·顾嗣立
  补遗·李贺
  陈刚中诗集卷二·陈孚
  卷181 ·佚名
  卷二十九·陈起
  卷六·郭知达
  学徒苦·刘半农
  相隔一层纸·刘半农
  歳时杂咏巻十四·蒲积中
  卷三百二十六·佚名
  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御选明诗卷八十五·康熙
  ●男王后·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寓意集·钱德苍

    村学先生自叙 利欲驱心万火烧,世途扰扰几欢悲。漫言富贵书书分,谁解青袍误老儒?小子不是别人,乃是村学堂中一个先生是也。每忆少年时,通今博古,焚膏继晷,窗前勤苦,十余年学成文武艺。几向棘闱酣征战,龙门点额暴腮争,奈命途多

  • 卷第二十八·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二十一瞿式耜(徐高)瞿式耜(徐高)瞿式耜字起田,常熟人;礼部侍郎景醇孙、湖广参议汝说子也。举万历丙辰(一六一六)进士,授永丰知县;有政声。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调江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二·佚名

    浮海记浮海记黑甜道人张麟白着肃虏伯黄斌卿,号虎痴;兴化卫人。明辨,有智术;仪状轩举。通文义,善谈论。父为北方县丞;斌卿弱冠,随父之任。遇盗,父被害,不能归;遂客游于北。以星术、书写干人,与妓刘氏交好。日久,资用乏。斌卿以应袭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六·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正月丙寅朔 上不御殿命成国公朱希忠代拜 天子 玄极宝殿文武群臣朝觐官及四夷贡使诣奉天门行五拜三叩头礼○免宴赐节钱钞○戊辰 宣宗章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玉田伯蒋荣祭 景陵○癸酉时享 太庙命成国公

  • 卷之五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十八·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春正月。庚子朔。遣官祭太庙后殿。官报  ○奉先殿。官报  ○寿皇殿。官报  ○遣官诣梁格庄德宗景皇帝几筵前行礼。官报  ○辛丑。谕军机大臣等、电寄锡良等、据电奏、请将防疫不力之试署吉

  • 皇王大纪卷三十一·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幽王二年泾渭洛三川震伯阳父曰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隂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阳失而在隂川源必塞塞必竭竭必崩夫国依山川而崩竭亡之徴也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徳若二

  • 史纠卷一·朱明镐

    (明)朱明镐 撰○三国志魏志志云建安五年春三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按承之谋深恶吉利之无君也于吉利为逆于献帝为正今书伏诛伏献帝之诛乎伏吉利之诛乎凡志近事多微词以逺祸也陈寿立太康之世以指建安直笔何害尚畏南史之及身

  • 敬宗本纪·欧阳修

    敬宗,名湛,穆宗的长子。母亲是恭僖皇太后王氏。起初被封为鄂王,后改封为景王。长庆二年(822)十二月,穆宗因击球突然得病,三日不见群臣。左仆射裴度三次进呈奏疏,请立皇太子,而翰林学士、中书、门下两省官员也相继依官职以此

  • 卷八·马文升

    钦定四库全书端肃奏议卷八明 马文升 撰陈情乞恩罢归田里以弭天变事照得弘治十一年十月十一日夜清宁宫灾烟焰障天其势甚大此非常之变异也仰惟皇上嗣登宝位以来敬天法祖励政勤民声色之不迩货利之不殖无一事而不合乎正

  • 职官四·徐松

    尚书省【宋会要】尚书都省。旧制:尚书令、左、右仆射、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主都省事。国朝以诸司三品以上官或学士一员权判。凡尚书诸司,悉他官主判。其事务至少者,但中书批状,送印领判。都省总领省事,及集议、定谥、

  • 二端第十五·苏舆

      《春秋》至意有二端,不本二端之所從起,亦未可與論 異也,小大微著之分也。夫覽求微細於無端之處,誠知小之將為大也,微之將為著也。吉凶未形,聖人所獨立也,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此之謂也。故王者受命,改正朔,不順數而往,必迎來而

  • 谈道·吕坤

      大道有一条正路,进道有一定等级。圣人教人只示以一定之成法,在人自理会;理会得一步再说与一步,其第一步不理会到十分,也不说与第二步。非是苦人,等级原是如此。第一步差一寸,也到第二步不得。孔子于赐,才说与他一贯,又先难

  • 大学衍义卷二十一·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二辨人材憸邪罔上之情【谗臣】诗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其八章曰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辜亦罪也】谗口嚣嚣【嚣嚣众多貌】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孽灾害也】噂【音撙上声】沓背憎职竞由人【噂聚也沓重复也

  • 尚书疑义卷一·马明衡

    明 马明衡 撰虞书尧典朱子谓书难读难解诚然今只是习训已熟似乎无难不知当初是何等生澁今只以尧典言之所谓安安所谓南讹所谓敬致南交言敬致不言明都朔方言幽都不言敬致此皆难通又言方鸠僝功象恭滔天又如师锡帝之类若

  • 因 果·太虚

    ──二十五年八月在江西第二监狱讲──今天承刘典狱长之邀,来和各位讲讲佛法。佛法的大要,就是最普遍、最简单的“因果”两字。因果的意义很广泛,无论何事、何物,他的成功叫作“果”,而其成功以前都有“因”。所以、因果不

  • 大乘与人间两般文化·太虚

    ──十三年冬在慈溪保国寺作── 一 释题   二 甲种文化    甲 理智上──离言契性的    乙 行为上──克己崇仁的    丙 信向上──融迹同本的   三 乙种文化    甲 理智上──藉相求

  • 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上·灌顶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夫正道幽寂无始无终。妙理虚玄非新非故。无始而言其始者。谓之无明生死。无终而语其终者。即是种智涅槃。无明生死本自有之名之为故。种智涅槃修因方克目之为新。此经乃于非始之始。分别佛性三因之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