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六

  嘉靖十五年四月乙酉朔

○丁亥  上以展谒  七陵遣成国公朱凤祭  孝陵英国公张镕祭  显陵

○戊子

○兵部覆巡按贵州御史王店条陈地方事宜一土官赴京袭替  祖宗旧制顷开入粟冠带之例大伤国体乞申嘉靖九年事例禁之一土官受职于朝而无禄俸定制以致科剥无常民受其害宜令抚按官议制常禄一贵州思南石阡等处旧无馆驿顷因添设兵备遂为冲途请官为制驿以苏里甲供应之苦卫所军士职在操守非以应付送迎乃令朋买马匹走递于事体非宜请行禁革一各衙门既有六房吏典以司公移而卫所复立军吏操吏屯吏总吏不惟冗赘且需扰百出宜一切汰革一屯军出粮操军养马制也顾责军屯余军养马以偏累逃窜宜禁谕抚恤以救其弊一武官多贪残无忌请令抚按官分别贤否籍报本部仍按季稽其行事诏悉如议

○己丑孟夏行时享礼于  奉先殿  崇先殿时以  上谒  陵初回故更是日  国子监祭酒吕楠进恭和  圣制谒  陵诗一章并赋一篇曲于首  上留览

○庚寅荐苑田新麦于  内殿是礼  上所始创祝词有始岁之文太常请更定  上曰去岁是创行自后无烦用祝此祭义也

○辛卯

○礼部奏今岁丙申当举行  太禘礼伏睹  太庙脩饰已完至期请仍写  皇初祖神牌于文华殿奉请  太祖神主于  内殿至  太庙行礼毕仍捧  太祖神主归安于  内殿得旨  神牌即于  太庙写之余如拟  改巡抚贵州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陈克宅总理南京粮储兼巡抚应天地方  以水灾免坝大等马房草场子粒有差

○壬辰

○升南京礼部署郎中王慎中为湖广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校  行取江西曾杨廖氏子孙精道地理者卜  山陵吉地役礼部尚书夏言请也  补荫致仕兵部左侍郎黎爽孙恕为国子生  初客星见于天棓傍渐东行历天厨西入天汉至始日始没

○癸巳

○遣女官祭先蚕之神  初  上既定寿藏之议及谒  陵还御行宫又召武定侯郭勋大学士李时等谕之  七陵多有损坏当并工脩饬  长陵神道宜用石甃其石像等项宜各护以石台勋等请传示礼部议举礼部因条上其事一钦天监择选修饬  七陵并预建  寿宫动土兴工俱用本年四月十七日卯时吉一脩饬  七陵祭告  七陵各一坛  天寿山神一坛后土司土神共一坛翰林院各撰祝文一预建  寿宫祭告  七陵各一坛  天寿山神一坛后土司工神共一坛翰林院各撰祭文一太常寺各备办祭品香帛及具奏祭告  天寿山后土司工等神遣官二员行礼一请敕命总督工程武职大臣一员工部堂上官一员总拟规制礼部堂上官一员总督官军兵部堂上官一员科道官一员仍于各衙门选取才干官一员协同工部堂官兼理工程一请敕命内官监总督提督工程官二三员一  山陵工程重大工部合添设侍郎管理一  寿宫规制合钦遵  圣谕量拟  长陵本部行内官监会同画图上请钦定一兵部查照先年事例处拨做工官军一工部议奏处办木植甎石物料钱粮及工匠夫役等项一钦天监差拨阴阳人八名候时一太医院拨医士四名随带药饵前去调治军士夫匠奏上得旨日期且未定俟各设至行工部添官等项并如议  上寻语辅臣李时曰  山陵预建已定但朕恐德泽不曾沾民遽自图以重劳民力又未知将来公论何如朕心寔愧惧今可敕问臣民许我否乃降敕礼部曰朕恭建  郊坛庙寝所以上事  天地  祖宗今复思  太皇太后  皇太后二宫我  皇祖原未有制令曰清宁者乃青宫所居虽无其人可无其所是非  母后所居也曰寿者乃统于乾清宫者非  母后之宫今朕拟将清宁宫存储居之地后即半作  太皇太后宫一区仁寿宫故阯并除释殿之地作  皇太后宫一区以备  皇祖一代之制亦非妄举今复自念原始要终知道者事地欲法  皇祖故事预建陵墓此固大臣已咨但恐众有未与者可行可止尔百官以及国之耆民可一一言之亦不必人各一疏但出同议者共之于是府部等衙门京山侯崔元宣城伯卫錞等侍郎霍韬等及百官并耆民高辅等俱言当建礼部覆闻  上曰既臣民合词所宜从之不必择日脩理陵殿并预建陵墓但即以二十二日兴工朕当亲告  皇祖太宗遣告  六圣及  天寿山后土司工诸神总督等官各赐之敕  两宫兴工日期令钦天监择五月望后闻释像器宇便行撤除俟别议以存  祖宗之旧  南京给事曹迈御史朱黼各言轩后握图爰立四相勋华抚运必备九官顷自费宏殁汪鋐去已踰半载内阁止大学士李时一人总理吏部惟侍郎霍韬等构篆窃谓政本铨衡一日不可缺人岂宜久虚不备乞赐简用以翊赞昭登之治  上报曰朝廷自有处分览所奏知矣

○甲午

○诏起原任户部尚书许缵为吏部尚书时赞以母忧家居闻命辞  上报曰卿醇诚平易操谨素著铨衡重任特兹委用服阕即赴京供事以承简眷不准辞  兵部言国朝武学设在京城东偏规模狭小较阅勿称加以教官职小化导实难徒取备攵无济寔用近武定侯郭勋请别加振作而御史郭圻复请于武英殿讲武西苑阅射臣等议得禁庭练武事体非宜而武学规制诚当振作请以皇城西隅大兴隆废寺因其廨宇称如拓饰改创斋舍移武学于此群大小武官子弟及勋爵新袭者肄业其中用文武重臣教习设属分督岁仲冬大加较阅以示惩劝得旨俱如拟其未尽事宜仍令会礼工二部详议以闻已会二部条上事宜一营建殿堂一专教将领宜命才望素著谙兵文臣一员提督讲武选各府掌印佥书侯伯及各营坐营将官二三十员每月遇三日赴堂讲武经等书遇日八演习武艺至岁仲冬请  车驾幸讲武殿行大阅礼考校将帅而赏罚黜陟之一尊崇庙享古今言兵者以太公吕望为宗请仿唐制立武成王庙以汉唐以来名将如孙武吴起司马穰苴尉缭子黄石公张良韩信李广赵充国诸葛亮邓禹冯异关羽张飞李靖李勣郭子仪曹彬韩世忠岳飞本朝之徐达常遇春张玉汤和配享每岁春秋致祭庶典制不阙武教有所兴起一时加劝惩每岁仲冬大阅外其春夏秋仲月望日该部请旨会官严加校阅弓马兵书开具等第奏行该部纪录果弓马熟闲通晓兵略者即遇缺推补否则不得升叙  上从之即命兵工二部拟议图说以闻  以宁夏清水营斩获达虏功升总兵都督同知王效为右都督副总兵都指挥佥事任杰为都指挥同知

○乙未

○建州左卫都督佥事松巾等皆以授职满三年奏乞服色六帽金带诏如例给之  南京兵部尚书秦金条陈兴革六事一合操军以一营阵南京大小教场神机江口四营操军俱系锦衣等卫分拨一卫散分于各营一营又分于各哨以致展转生奸漫无稽考请如京营例定卫拨营分为哨数羁零之数自为一哨俟新军至补入以联卒乘一禁开垦以固城池南京内外城池多被奸民掜称承佃起科将城壕处所任意开垦及于城门傍近盖造房室恐将来坍崩渐多风大难御宜行禁约一严清勾以祛宿弊在卫奸军通同所辖开逃勾单既行迺自首复役意右重索勾至户丁赀装以为利穴宜严其查发仍行清军官非奉勾单勿与补角□羊一立册籍以查新军顷诏浙直等处悉拨军犯补南京江操卒无至者由未有稽核法耳请令每年终各以充发新军名贯起角□羊月日籍报本部以便稽查一议处收粮以苏夫困江淮济川二卫水夫管收籍支粮者以结勘重复往返留难甚为所困宜如例查明即补免其重勘一议差拨以便遵守会同馆差役繁多马驴不给宜申明近者议革驿传事例禁其滥差横索者诏悉如议

○丙申行  大禘礼于  九庙  改南京兵部右侍郎潘珍为兵部右侍郎  诏核皇壮并马房草场逋负子粒银两以济  庙工从武定侯郭勋请也

○己亥  上召武定侯郭勋大学士李时尚书夏言于文华殿谕以  山陵大事因赐勋  御制词一章时歌一篇言诗一章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六年秩满诏加太子少保  兵部尚书张瓒覆御史周鈇所勘十三年延绥清水营官兵御虏克捷原任都指挥梁震等功次所当升赉者且言掌都察院事王廷相先行题奏侵官非体得旨梁震等如拟今没部院题奏务令遵职掌不许侵越

○庚子

○升巡抚四川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潘鉴应天府府尹江晓俱为工部右侍郎时营  两宫及  寿陵奉旨工部增置侍郎一员吏部以镒等七人名上乃以晓佐部事而命鉴督办川广木料  四川抚按官潘鉴等荐原任吏部左侍郎温仁和吏部右侍郎张潮右副都御史高公韶郎中朱藻谢廷芝参政陈卿俱三蜀名德乞赐名用编脩杨名以狂声得罪乞复原官致仕时仁和潮已有旨起用兵部覆得旨仁和行取至京候有相应员缺推补藻卿准起用公韶等罢  顺天府儒士潘谦锦衣军匠金桂各上请迁  显陵于  天寿山有旨下礼部参看尚书夏言等言往者锦衣卫千户陈昇等尝以奉迁  显陵为言  陛下既奉  圣母慈训而寝格之矣顷以  皇上谒见  七陵乃  累朝未举之典而预建  山陵又常情所难之事愚民不知  圣志所在逆谓将有奉迁  显陵之心且流言喧尢□尔不独细人而已今潘谦等望风进言必有奸人指使以尝试朝廷希冀非望不一重示惩创恐无以警戒将来  上深然其言诏谦等希图进用妄议  陵寝俱下锦衣卫执送法司拷讯

○辛丑初  上议寿域起工亲行祭告  诸陵至是礼部请遣官  上谕内阁曰亲行有成命南宫遣官之说必有谓或以朕劳朕闻多劳可以应于有事或念扈从之劳则当分番或有怨劳则当示以正义或有邪说者则当谕以理况古天子一岁四狩此行不可沮仍以前议为准于是礼部具列事宜上请钦定诏俱如拟复谕尚书夏言曰宫眷视前减三之二其仪卫一节朕惟卤簿之数代不同之今  祖制固无敢更之者然尚果于用武可尽用此设哉唯郊祀一举当全用至若远近巡幸当别为一具用之伞扇之类宜省约旗仗之属宜取增方可别其行有不同之义至于六军万有二千亦足矣纵使伐罪亦不右多卿其再思之其促官五府九卿各当官一司属各一太常鸿胪各留京二员堂属一日讲官科六人道十三人随去余似俱不必去礼部遂拟上仪注一太常寺备办祭告  内殿祭品翰林院撰祝文一前期一日  上率后妃告  内殿一十九日卯时  圣驾启行由长安门出至沙河行殿  上少憩进膳毕出百官朝见行一拜叩头礼如常仪一是日早免朝扈从官前行存留百户俱先赴德胜门外送  驾一锦衣卫设丹陛仪卫扈行一扈从官遵照  圣谕五府九卿各堂官一员司属各一日讲官六科六人十三道十三人太常寺鸿胪寺堂官止一员留京余俱随行一扈从官在途供事以便衣一工部差官巡视桥梁道路遇有损塌随宜脩理一居守文武大臣并直守皇城四门京城九门分调提督武臣及点闸科道官兵部奏请户部关给行粮俱照例举行一光禄寺随处预备御膳及酒饭供具一十九日  驾至沙河昌平州官吏师生耆老人等俱跪迎道旁  驾过乃兴俱免朝见一二十日辰时百官便衣诣行殿行叩头礼各衙门奏事引见如常仪朝罢百官先行一二十一日早百官常服朝参发总督等官敕书于各衙门奏事如常仪一脩理  七陵于二十二日卯时预建  山陵于本日申时各兴工是日早免朝百官各具吉服先诣  长陵候  驾  上具黄袍以寅正诣  长陵以脩饰  七陵告毕  驾回行宫至未正复诣长陵以预建  山陵告百官役行俟礼毕先还至行宫前候  驾入退一祭告  六陵并  天寿山后土司工等神各遣官英国公张溶等俱次日复命一二十三日早百官常服朝参奏事如常仪是日  驾驻  陵下一日一二十四日早百官先行至沙河候  驾至便衣朝见一二十五日  驾发还京文武百官军民耆老人等俱出迎于德胜门外教坊司大乐鼓吹振作  驾入告  内殿谒  皇太后还宫一二十六日  上御奉天门文武百官具吉服朝参得旨二十九日回京次日见  两宫余如拟行殿既寝当名行宫

○起原任巡抚湖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汪珊巡抚贵州  追录嘉靖六年山西黑土墩等处御虏斩获阵亡功升赏官军工兴等一百五十四人

○壬寅

○命吏科给事中管见山东道御史郭圻监视预建  寿宫并脩葺  七陵等工  敕宣城伯卫錞刑部尚书唐龙居守京城命遂安伯陈鏸户部尚书梁材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柏直守皇城四门京城九门赐錞鏸大红蟒龙材大红麒麟廷柏大红飞鱼各纱衣一件

○癸卯  驾发京师次沙河行宫  大同巡抚都御史樊继祖以户部参其谋给军储之行御史查勘乃上自明曰臣自受命抚大同以地方残敝之后苦心莭慎艰危万状兵马钱粮何敢一毫冒破欺隐谨以户部所拟参寝臣乃钱粮之所当请给者分款上陈请行并勘  上令查盘科道官一并从公查勘  蜀王让栩奏四川都司都指挥刘永昌自恃敢言肆为无忌自抚按四下无不畏其口其以私事索取臣藩邸金币珍宝积且以千计则有司军民横被凌迫者可无论矣今年二月使臣奉莭册至府抚按而下毕已拜迎而永昌被酒后至独设四拜且谇典仪不俟其至其悖慢无礼如此都司属官指挥吴可言乘马张盖冲突仪仗间臣一致诘返为永昌面讪且令可言家属妄讦藩邸人员徼求纳贿不听复阴挟以军威致令藩邸人人自危臣诚不忍横遭辱侮乞遣法司按问以正其罪刑部覆从其请  上命遣给事中戴嘉猷往同抚按官从公勘究议罪以闻永昌亦辩且讦承本周绮等罪状以自角□羊会四川抚臣潘鉴亦以其事闻按臣邹尧臣复永昌不法十事请行按问得旨令抚臣逮永昌系狱以俟勘官  山西平虏卫神机官库大军器尽毁

○甲辰  驾至  天寿山行宫  赐英国公张溶大红纤金蟒衣纱一件以遣告  显陵陈乞也

○乙巳  上驻跸  天寿山敕谕总督工程等官曰朕昨恭谒  列圣诸陵仰睹  玄居殿等处岁月滋久多致倾圯宜加脩饰及朕法  皇祖故事预作幽宫于  太宗文皇帝之左侧已尝下敕咨问而臣民合词以为当建及建造行宫俱择以四月二十二日兴工惟兹事体尊崇工程重大尤非他务可比仍特命卿太傅勋辅臣时知建造事绍督工程少保言同知建造事总拟规制兵部尚书瓒提督领军署都督佥事松指挥同知寅监督工程卿等宜竭诚殚虑务俾建造如式工作完美以为永久之图斯副朕意  上降敕问翰林科道官曰朕惟为国以礼盖大典也恭惟  皇祖用事  郊庙供役之人曰乐舞生置神乐观取其洁也庶乎可以奉神之役也然直谓之观即今宫观耳况尝于是观出醴泉焉其生本道士也夫何近来文臣以为邪人不宜事  郊庙不当用不知礼不晓攻当专任以进士别取以供乐舞此辈悉宜除之然进士委孔圣之徒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神曰事人者有卑幼事尊长子弟事父兄唯臣事君礼为重焉故孔子过君虚位色勃足躩何其教人深切也今有进士儒臣曰张鹗者官太常卿职掌事神乃乘舆与朕辇同行何其知礼故敬忌如斯可赏可升尔等宜以职言之于是都给事中王桢等劾奏鹗曰礼下君门式路马今  驾及城门而鹗不知避伏原鹗小人之心以为卤簿拥导兵将环列可以偷肆而欺人耳然君子不以昭昭信莭不以冥冥堕行而鹗敢欺肆如此诚大不敬无礼且鹗始领乡科叨任民牧旋以赃罪废弃有年会  皇上制礼作乐以鹗粗知音律起而置之容台不三五年骤跻卿秩犹不知所报称则素无诚意可知矣何以奉  郊庙而格神人请黜治之以为人臣不敬之戒  上谓所对持义甚正上下之分可如是耶命锦衣卫执鹗付镇抚司讯之翰林院学士张璧等亦参鹗不敬  上报闻翊日十三道御史王杏等亦有论鹗而语不深劾  上谓杏等以执法言官有诏诘问而其言如是君臣上下分不可犯苟一为之则百可为之矣其更参奏以行杏等复参劾鹗且自引罪  上曰国体重在礼杏等一闻是事即宜自尽言职及敕问所临犹私同类不即参劾以对本当拿问且姑贷之既而移法司议罪法司当鹗率  驾行处军民充入仪仗内者律绞以杂犯准赎徒毕日为民  上谓鹗乃乘轿非军民冲入仪仗者比特令充戍

○丙午  上躬告祭  长陵分遣英国公张溶武定侯郭勋遂安伯陈鏸辅臣李时尚书夏言驸马都尉谢诏祭告  六陵尚书顾鼎臣祭  天寿山尚书林庭祭后土司土等神

○丁未  上游九龙池命武定侯郭勋尚书夏言骑从赐以银币

○戊申  上谕从臣曰  天寿山乃  长陵主山之名适看之小山名天寿者误也昔  皇祖在此饮酒是日  万寿之日百司臣庶上寿因进名天寿朕欲作一小亭为记以正其讹传可名此山为平台山其十八道岭可更为阳翠岭  添设山西太原府繁峙县县丞一员

○辛亥

○复赐武定侯郭勋尚书夏言银币宝钞  上亲诣  长陵  献陵  景陵阅视语从臣郭勋等曰  景陵规制独小文多损坏其于我  宣宗皇帝功德之大殊为勿称当重建宫殿增崇基构以隆追报

○壬子  驾发  天寿山驻沙河

○癸丑  驾还京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 胡籓 刘康祖 垣护之 张兴世·沈约
  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二十六·柯劭忞
  卷四十六·毕沅
  瓮中人语·韦承
  卷一百九十二·杨士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张欣泰传·李延寿
  赵雄传·脱脱
  胡宿传·脱脱
  移剌捏儿传·宋濂
  汤宗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雍正
  第二十三章 新的统一盛运之下之政治机构【盛唐之政府组织】·钱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八出 遇仆·陆采

    〔丑上〕福无双至尤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眞。小人塞鸿。去年遭朱泚之乱。把刘尙书行李。付之贼手。逃入太原府去。小人平昔会织段疋。权且织些餬口。且喜贼平。重到京师。昨日去刘府中拜见。谁想两日之前。刘老爷被卢

  • 卷十·汪广洋

    <集部,别集类,明洪武至崇祯,凤池吟稿钦定四库全书凤池吟稿卷十    明 汪广洋 撰七言絶句过丛山关观孙炎题壁空翠深深啼竹鸡丛山塞口日沈西数行大字光如漆知是孙炎醉後题句曲山中闻说昌阳可引年便从句曲种秋烟茅

  • 金德淑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金德淑,宋旧宫人。至北后适章丘李生。存词一首。 ●望江南 金德淑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万里长城横缟带,六街灯火已阑珊。 人立玉楼间。 金德淑词作鉴赏 金德淑是南宋旧宫人。她和王昭仪、汪元量都是宋亡后入元

  • 曹豳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曹豳(1170-1249)字西士,号东亩,一作东猷,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安吉州教授,调重庆府司法参军,改知建昌。绍定六年(1233),擢秘书丞,兼仓部郎官。端平元年(1234),除浙西提举常平,移浙东提点刑狱。嘉熙初,召

  • 第二卷·王方庆

      ○諫聘鄭仁基女為充華  隋通事舍人鄭仁基女,年十五六,有容色。文德皇后請備嬪御,太宗乃聘為充華,詔已施行,冊使將行,公聞已許嫁陸氏,遽進諫曰:「陛下為人父母,子愛萬姓,當憂其所憂,樂其所樂。自古有道之主,以百姓心為心,故君

  • 卷二·赵元一

    时李怀光自魏博练精兵五万,越太行席卷而救奉天也。晋、绛、蒲、陕、慈、 隰、同、华等州,并补授郡牧,顿军于泾阳,子父相继可十五万。朱泚闻泾阳战 鼓,不觉坠榻,遂抽军却守长安。时十一月十八日也。朱泚围我奉天四十余日

  • 第十二回 诛文幹传首长安 却颉利修和突厥·蔡东藩

      却说辅公祏弃城出走,意欲南奔越州,因左游仙已出任越州总管,所以有心往依。偏唐将李靖入丹阳,李世勣不肯放松,连夜追来。公祏奔至句容,从骑只五百人,到了天暮,投宿常州,闻部将吴骚等,拟执己献唐,连忙斩关逃去,随身妻子,一并弃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四·纪昀

    器服略 【三】天子车辂皇太后皇后车辂皇太子皇子车辂公卿大夫等车辂主妃命妇等车辇舆○天子车辂(臣)等谨按郑志本门列天子车辂标题考下首列五辂次各车于厯朝之制度綦详乃其标题接行复出五辂字样似与各标题未为 画一今并

  • 张辅传·房玄龄

    张辅字世伟,南陽西鄂县人,汉朝河间相张衡的后代,年少时便有才干,与从母弟刘乔一样有名声。当初张辅补蓝田县令,在任上不为当地豪强所屈。当时强弩将军庞宗,是西州的大族,他的护军赵浚,是庞宗夫人的本家,因此他放纵僮仆横行霸道

  • 赵用贤传·张廷玉

    赵用贤,字汝师,江苏常熟人。父亲承谦,广东参议。赵用贤隆庆五年(1571)中进士,选为庶吉士。万历初年,授职检讨。张居正父亲死后不服丧,赵用贤上疏说:“我暗暗感到奇怪,张居正能以君臣大义效忠数年,却不能以父子之情稍尽心一日。

  • 卷四 四之二·孔颖达

    ◎郑缁衣诂训传第七○陆曰:郑者,国名,周宣王母弟桓公友所封也。其地,《诗谱》云:“宗周圻内咸林之地,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汉书·地理志》云“京兆郑县,周宣王弟郑桓公邑”,是也。至桓公之子武公滑突,随平王东迁,遂灭虢、郐

  • 序·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序宋 魏了翁 撰【一】汉得今书于齐鲁孔注至魏晋方兴夫书者人君辞诰之典右史记言之防暨乎七雄已战五精未聚儒雅与深穽同埋经典共积薪俱燎汉氏大济区宇广求遗逸采古文于金石得今书于齐鲁其文则欧

  • 恸 福 善·太虚

    福善:我在宁波因得了本光和松月的信,说你十二晚突然得病沉重,所以十七日虽大雪缤纷,春寒陡峭,多人挽劝缓行,我卒决然登了江亚轮船,于翌晨在苇一方丈等码头迎接的汽车中,回到了相别将两月的玉佛寺。一进寺门,苇一等要我先归自寮

  • 评实验主义·太虚

    胡适之尝辑录杜威一派底学说,题为实验主义。肤浅轻泛,原不过庸俗日用之需,无甚学理上可研究评论的意义。孔仲尼说乡愿,章太炎说国愿,若杜威者至多亦是个“社会愿”而已。但中华人对于杜威的言说,除我于六七月间在天津穆斋处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序·明佺

    大唐天后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撰窃以。真谛俗谛。藉文字而方显。正法像法。由护持而获存。所以得万劫流通四生利益。我大周天策金轮圣神皇帝陛下。道著恒劫。位邻上忍。乘本愿而下生。演大悲而广济。金轮腾转。化偃四

  • 永字八法·佚名

    以“永”字八笔为例来讲述楷书用笔的方法。其来源一说为晋代王羲之,一说为隋代智永,一说为唐代张旭。以“永”字八笔为例,对正楷点画用笔的方法。“永”字八笔依序为:侧、勒、努、趯、策、掠、啄、磔,相当于今称的点

  • 竹素山房诗集·吾丘衍

    元诗别集。3卷。吾衍撰。吾衍一作吾丘衍。《四库全书》曾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编入别集类。集中的诗未按体裁分类,似是吾衍自辑。《武林往哲遗著》本《竹素山房诗集》有一些增补,并在卷末附有《补遗》及附录。附录所收

  • 燕对录·李东阳

    燕对录,一卷,明李东阳撰。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人。天顺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孝宗朝官至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后受顾命,辅翼武宗。传见明史卷一八一。此书自弘治十年二月至正德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