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朱子五经语类卷十六

钱塘程川撰

易十六

上经九

问财成辅相字如何解曰裁成犹裁截成就之也裁成者所以辅相也又问裁成何处可见曰眼前皆可见且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圣人便为制下许多礼数伦序只此便是裁成处至大至小之事皆是固是万物本自有此理若非圣人裁成亦不能如此齐整所谓赞天地化育而与之参也又问辅相裁成学者日用处有否曰饥食渴饮冬裘夏葛耒耜罔罟皆是【沈僴録泰象传】

【録中裁成者所以辅相也一作辅相者只是于裁成处以补其不及而已録中所谓赞天地化育而与之参也一作此皆天地之所不能为而圣人能之所以赞天地之化育而功与天地参也】

财成是截做叚子底辅相是佐助他底天地之化儱侗相续下来圣人便截作叚子如气化一年一周圣人与他截做春夏秋冬四时

【防渊録泰象传】

问财成辅相无时不当然何独于泰时言之曰泰时则万物各遂其理方始有裁成辅相处若否塞不通一齐都无理防了如何裁成辅相得

【林学履録泰象传】

【録中若否塞不通三句吕焘録作天地闭塞万物不生圣人亦无所施其力】

泰初九云占者阳刚则其征吉矣当云占者阳刚而得其类则征吉矣以其彚亦是占辞曰以其彚属上文尝见郭璞易林亦如此做句便是那时人已自恁地读了盖防茅连茹者物象也以其彚者人也

【黄榦録泰初九爻辞本义】

问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以九二刚中有光大之德乃能包荒耶为是包荒得尚于中行所以光大耶曰易中如説以中正也皆是以其中正方能如此此处也只得做以其光大説若不是一个心胸明阔底如何做得

【刘砺録泰九二象传】

问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与城复于隍因言否泰相乗如此圣人因以垂戒曰此亦事势之必然治久必乱乱久必治天下无久而不变之理子善遂言天下治乱皆生于人心治久则人心放肆故乱因此生乱极则人心恐惧故治由此起曰固是生于人心然履其运者必有变化持守之道可也如明皇开元之始自是好了若但能把捉不至如天寳之放肆则后来亦不应如此狼狈铢因言观圣人立象系辞当好时便须有戒惧收敛底意当不好时便须有艰难守正底意彻首彻尾不过敬而已卦中无全好者亦无全不好者大率敬即好不敬即不好先生颔之

【董铢録泰九三上六爻辞】

勿恤其孚只作一句读孚只是信葢言不恤后来信与不信尔

【黄义刚録泰九三爻辞】

于食有福食如食旧德之食赤壁赋吾与子之所共食之食

【刘砺録泰九三爻辞】

富以其邻言以其富厚之力而能用其邻不富以其邻言不待富厚之力而能用其邻

【防渊録泰六四爻辞】

帝乙归妹今人只做道理譬喻推説看来须是帝乙嫁妹时占得此爻

【防渊録泰六五爻辞本义】

且如城复于隍须有这个城底象隍底象邑底象城隍邑皆土地在坤爻中自有此象

【防渊録泰上六爻辞】

城复于隍隍是河掘其土以为城又因以固城也勿用师师是兵师凡坤有众与土之象

【刘砺録泰上六爻辞】

自邑告命是倒了邑是私邑却倒来命令自家虽便做得正人君到此也则羞吝

【防渊録泰上六爻辞】

方泰极之时只得自治其邑程先生説民心离散自其亲近者而告命之虽正亦吝然此时只得如此虽吝却未至于凶

【刘砺録泰上六爻辞】

问否之匪人三字説者多牵强本义云与泰相反故曰匪人言非人道也程易却云天地不交而万物不生故无人道如何曰説者云此三字衍葢与比之匪人语同而字异遂错误于此今强解不通也又问初六防茅茹以其彚贞吉亨葢三隂在下各以类进然恶未形故戒其能正则吉而亨葢能正则变为君子矣程易作君子在下説云当否之时君子在下以正自守如何曰程氏亦作君子之象説某觉得牵强不是此意又问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三隂已过而阳得亨则否过中而将济之时与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相类曰泰九三时已有小人便是可畏如此故艰贞则无咎否下三爻君子尚畏它至九四即不畏之矣故有有命畴离祉之象占也又问九五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如何曰有戒惧危亡之心则便有苞桑系固之象葢能戒惧危亡则如系于苞桑坚固不防矣如此説则象占乃有收杀非是其亡其亡而又系于苞桑也

【董铢録否彖辞初六九四九五爻辞】

否之匪人言没了这人道

【防渊録否彖辞】

防茅茹贞吉亨这是吉凶未判时若能于此改变时小人便是做君子君子小人只是个正不正初六是那小人欲为恶而未发露之时到六二包承则已是打破头面了然尚自承顺那君子未至十分做小人再到六三便全做小人了所以包许多羞耻大凡小人做了罪恶他心下也自不稳当此便是包羞之説【防渊録否初六六二六三爻辞】

包承也是包得许多承顺底意思

【林学履録否六二爻辞】

包承龟山以包承小人为一句言否之出当包承那小人如此却不成句龟山之意葢欲解洗他从蔡京父子之失也

【防渊録否六二爻辞】

包羞之説是有意伤善而未能之意他六二尚自包承到这六三已是要害君子然做事不得所以包许多羞耻

【防渊録否六三爻辞】

九四则否已过中上三爻是説君子言君子有天命而无咎大抵易为君子谋且如否内三爻是小人得志时然不大段防做得事初则如此二又如此三虽做得些个也不济事到四则圣人便説他那君子得时否渐次反泰底道理五之包桑系辞中説得条畅尽之矣上九之倾否到这里便倾了否做泰

【防渊録否九四爻辞】

否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这里是吉凶未判须是有命方得无咎故须得一个机防方能转祸为福否本是隂长之卦九五休否上九倾否又自大故好葢隂之与阳自是不可相无者今以四时寒暑而论若是无隂阳亦做事不成但以善恶及君子小人而论则圣人直是要消尽了恶去尽了小人葢亦抑隂进阳之义某于坤卦曽略此意今有一様人议论谓君子小人相对不可大故去他若要尽去他则反激其祸且如舜汤举臯陶伊尹不仁者逺所谓去小人非必尽灭其类只是君子道盛小人自化虽有些小无状处亦不敢出来岂必勦灭之乎

【陈文蔚録否九四爻辞】

【録中抑隂进阳之义林学履録作抑隂助阳之意】

否九四虽是阳爻犹未离乎否体只縁他是阳故可以有为然须有命方做得又曰有命是有个机防方可以做占者便须是有个筑着磕着时节方做得事成方无咎

【刘砺録否九四爻辞】

九五以阳刚得位可以休息天下之否然须常存得危亡之心方有苞桑之固不知圣人于否泰只管説包字如何须是象上如何取其义今晓他不得只得説坚固尝见林谦之与张钦夫讲易林以为有象钦夫云看孔子説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只是以道理解了便是无用乎象遂著书説此看来不如此葢当时人皆识得象却有未晓得道理处故圣人不説象却就上出道理説初不是悬空説出道理凡天下之物须是就实事上説方有着落又曰圣人分明是见有这象方就上面説出来今只是晓他底不得未説得也未要不可説道他无此象吕大临以酬爵不举解不尽人之欢酬爵不举是实事如此不尽人之欢便是就上説出这话来

【刘砺録否九五爻辞】

同人于野亨利渉大川是两象一义利君子贞是一象【防渊録同人彖辞】

易虽抑隂然有时把隂为主如同人是也然此一隂虽是一卦之主又却柔弱做主不得

【防渊録同人彖传】

干行也言须是这般刚健之人方做得这般事若是柔弱者如何防出去外面同人又去渉险

【防渊録同人彖传】

类族辨物言类其族辨其物且如青底做一类白底做一类恁地类了时同底自同异底自异

【防渊録同人象传】

问类族辨物如伊川説云各以其类族辨物之同异也则是就类族上辨物否曰类族是就人上説辨物是就物上説天下有不可皆同之理故随他头项去分别类族如分姓氏张姓同作一类李姓同作一类辨物如牛类是一类马类是一类就其异处以致其同此其所以为同也伊川之説不可晓

【林学履録同人象传】

问六二与九五柔刚中正上下相应可谓尽善却有同人于宗吝与先号咷之象如何曰以其太好两者时位相应意气相合只知欵宻却无至公大同之心未免系于私故有吝观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固是他好处然于好处犹有失以其系于私昵而不能大同也大凡悔者自凶而之吉吝者自吉而趋凶又问伏戎于莽升其高陵如何曰只是伏于高陵之草莽中三岁不敢出与九四乗其墉皆为刚盛而高三欲同于二而惧九五之见攻故升高伏戎欲敌之而五阳方刚不可夺故三岁不兴而象曰不能行也四欲同于二而为三所隔故乗墉攻之而以居柔遂自反而弗克而象曰义弗克也程传谓升高陵有升高顾望之意此説虽巧恐非本意程传説得通天下之志处极好云文明则能烛理故能明大同之义刚健则能克己故能尽大同之道此説甚善大凡説书只就眼前説出底便好﨑岖寻出底便不好问大师克相遇本义无説何也曰旧説只用大师克胜之方得相遇或云大师之克见二阳之强则非也铢曰二五本自同心而为三四所隔故先号咷先谓理直也大师克而后相遇则后笑矣盖亦义理之同物终不得而间之故相遇也先生颔之又问同人于郊曰郊是荒寂无人之所言不能如同人于野旷远无私荒僻无与同盖居外无应莫与同者亦可以无悔也

【董铢録同人六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爻辞象传】

【録中先谓理直也句下防渊録云以中直也以其理直而不得伸所以先号咷】

伯丰问同人三四皆有争夺之义曰只是争六二一隂爻却六二自与九五相应三以刚居刚便迷而不返四以刚居柔便有反底道理系辞云近而不相得则凶如初上则各在事外不相干渉所以无争

【黄防録同人九三九四爻辞】

问同人于郊曰同人于野是广大无我之意同人于郊是无可与同之人也取义不同自不相悖

【潘时举録同人上九爻辞】

应乎天而时行程説以为应天时而行何如曰是以时而行是有可行之时

【刘砺録大有彖传】

火在天上大有凡有物须是自家照见得方见得有若不照见则有无不可知何名为有

【防渊録大有象传】

问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窃以为天之所以命我者此性之善也人惟蔽于非心邪念是以善端之在人心日以湮微君子傥能遏止非心邪念于未萌则善端始自扬而天之所以命我者始无所不顺如此而为顺天休命若何曰天道喜善而恶恶遏恶而扬善非顺天休命而何吾友所説却似嫌他説得大要束小了説

【袭盖卿録大有象传】

问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曰此爻本最吉不解有咎然须説艰则无咎葢易之书大抵敎人戒谨恐惧无有以为易而处之者虽至易之事亦必以艰难处之然后无咎也

【沈僴録大有初九爻辞】

古人于亨字作享烹字通用如公用亨于天子分明是享字易中解作亨字便不是

【黄防録大有九三爻辞】

问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曰上九以阳刚居上而能下从六五者盖阳从隂也大有唯六五一隂而上下五阳应之上九能下从六五则为履信思顺而尚贤盖五之交孚信也而上能履之谦退不居思顺也志从于五尚贤也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所以有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之象若无系辞此数句此爻遂无收杀以此见圣人读易见爻辞有不分明处则于系辞传説破如此类是也又问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由天命有善而无恶当大有时遏止其恶显扬其善反之于身亦莫不然非止用人用人乃其一事耳又问公用亨于天子亨只当作享字看与王用亨于西山同曰公用亨于天子已有左氏所引可证如随之王用亨于西山亦必是祭享之享无疑又问匪其彭只当依程传作盛貌曰程説为优王弼作下比九三分权之臣盖以彭为旁言専心承五常匪其旁因説王荆公上韩魏公启云时当大有更懐下比之嫌用此事讥魏公也

【董铢録大有上九爻辞并论大有象传九三爻辞九四爻辞】

朱子五经语类卷十六

猜你喜欢
  卷八 八之二·孔颖达
  量知篇第三十五·王充
  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韩非
  浮侈 第十二·王符
  卷九 立命篇·王通
  第十章 3·辜鸿铭
  卷十三·惠栋
  卷一·段昌武
  第10章·老子
  外篇·刻意第十五·庄子
  卷三·张尔岐
  第九章人资于其社会生活而得发展成人如今日者·梁漱溟
  第二十七卷·佚名
  大方等陀罗尼经 第一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五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五·彭定求

        卷465_1 【卢十五竹亭送侄偁归山】杨衡   落叶寒拥壁,清霜夜沾石。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   殷勤一尊酒,晓月当窗白。   卷465_2 【旅次江亭】杨衡   扣舷不能寐,皓露清衣襟。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

  • ◆袁检阅士元(书林外集)·顾嗣立

    士元,字彦章,庆元鄞县人。德佑忠臣镛之孙,性至孝,父患背疽,吮之立愈。年几四十,未尝求仕。御史奥林以茂才荐,授县学教谕,调鄮山书院山长。危参政太朴荐为平江路学教授,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赴。筑城西别墅,种菊数百本,自号菊村学

  • 第五十回 逼故宫劝除帝号 传密电强胁舆情·蔡东藩

      却说袁总统接到参政院咨文,好似一服清凉散,把这盼望帝制的热心,安慰了许多,当命秘书员草定命令,颁布出来。有云:  参政院代行立法院,咨称:本院前据各直省各特别行政区域,内外蒙古、青海、回部、前后藏、满洲八旗公民、

  • 辽史拾遗卷二·厉鹗

    钱塘厉鹗 撰本纪第三太宗上太宗孝武文皇帝讳徳光字徳谨小字耀库济唐天复二年生神光异常释念常佛祖通载曰辽主徳光名耀库济姓刘氏安巴坚第二子诞于大部落东牙帐生时黒云覆帐火光照耀有声如雷及长雄杰有大志精骑射 

  • ◎政学系·恽逸群

    政学系是蒋党中的大派系,在行政及地方政府中占着极大势力,当蒋介石与日寇勾搭时期(从“九·一八”到“七七”,以及抗战初期),政学系是执行“亲日外交”的主角,除汪精卫一派(郭泰棋、唐有壬、高宗武等)外,几乎全由政学系包办、如

  • 二十六 曹寅奏报江南收成并请圣安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五月二十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寅访得,江南全省今年大麦已经全收。小麦江以北有九分、十分收成不等;江以南只因五月初九日大雨,至十三日方晴,不曾打晒,上垛者,少为伤损,今合计收成共有七分。

  • 三一八 河南巡抚徐绩奏查缴应禁书籍板片折·佚名

    三一八 河南巡抚徐绩奏查缴应禁书籍板片折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初二日河南巡抚臣徐绩跪奏,为查缴书籍板片事。案奉上谕:各省查出应禁书籍,一面将原书封固进呈,一面查明,如有板片,卽行解京交军机处奏闻削毁。仍饬各属传集地保,逐

  • 五十一年·佚名

    (乙未)五十一年清乾隆四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己酉,上製下勸農文,下諭于八道兩都。○上御集慶堂,掩窓以權停禮受百官賀,王世孫率百官行禮。命春桂坊官有賞,代致詞讀箋文官陞敍,贊儀引儀錫馬,世孫宮隨駕下人及通禮院書員樂工亦施

  • 四年·佚名

    (癸丑)四年清咸豐三年春正月1月1日○丙午,詣眞殿展拜。1月2日○丁未,以李容象爲全羅右道水軍節度使。1月3日○戊申,詣宗廟齋宿。1月4日○己酉,行宗廟春享追,上純宗大王尊號冊寶。1月5日○庚戌,詣仁政殿,親傳社稷祈穀大祭香祝。

  • 卷二十三·陆九渊

    卷二十三 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 此章以义利判君子小人,辞旨明白,然读之者苟不切己观省,亦恐未能有益也。......科举取士久矣,名儒鉅公皆由此出。今为士者固不能免此。然场屋之得失,顾其技与有司之

  • 卷十二·姜炳璋

    <经部,诗类,诗序补义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十二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陈据前编自武王已卯至厉王元年癸未八世十主得年二百五十有四而陈世家自胡公至幽公五世六君已及厉王之世矣说者谓是六君安得在位皆四十余年按史迁据

  • 原序·王质

    诗总闻原序宋雪山王先生诗説二十卷其家椟藏且五十年未有发挥之者临川贰车国正韩公摄守是邦慨念前莗著述不可湮没乃従其孙宗旦求此书锓梓以广其传命工经始而日强分符来此公余因取读之其删除诗序实与文公朱先生合至于以

  • (九)·钱穆

    朱子曰:“仁体刚而用柔,义体柔而用刚。盖仁有流动发越之意,而其用则慈柔。义有商量从宜之义,而其用则决裂也。”今按:仁义刚柔之辨,古已有之。朱子此条极允惬。《小戴礼》言,东方之人仁,西方之人义。今日中西文化正可以此说之

  • 金光明经卷第一·佚名

    北凉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金光明经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是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诸佛行处。过诸菩萨所行清净。  是金光明  诸经之王  若有闻者  则能思惟  无上微妙  

  •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二·吹万广真

    嗣法孙灯来重编上堂崇祯丁丑二月望日。尹参府遂江居士请师于巴台禅院结制。山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既是一路涅槃门。也不须门外打之绕。佛殿。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如何即得。立定云。佛陀耶。

  • 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陆修静

    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道教书。一卷。本书为后人节录陆修静之文编辑而成。书中除讲明斋法当沐浴、禁戒及诸威仪外,主要在理论上讲明斋法之根本要义。认为斋法在制人之身口意三业。以礼节来规范人身,防止淫盗;以口

  • 李云英风送梧桐叶·李唐宾

    明初杂剧剧本。简名《梧桐叶》。李唐宾撰。旦本。剧谓唐时蜀人任继图参赞哥舒翰军事。值“安史之乱”,妻子李云英被掳,转辗被尚书牛僧孺收为义女,与牛的女儿金哥姐妹相称。“安史之乱”平定后,任继图回京游览大慈寺,因思念

  • 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于太平兴国五年(980)之后。又作如意摩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陀对阿难宣说袪除雷电恐怖灾难之法,谓东西南北四方各有雷神,名为阿伽、设帝噜、哆钵啰、扫那摩你;若人知其住处之方位,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