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尚书考异原序

尚书二十八篇并序一篇共二十九篇秦博士伏生所传乃圣经之夲真也因暴秦焚书蔵于壁中遭乱遗失所存者止有此耳伏生即以教于齐鲁之间因为大传三篇汉文时求治尚书者无过于伏生使太常掌故晁错徃受传之盖传其文义讲说以发明正经云尔景帝时所传者亦不过如此至武帝时孔安国等専治古文尚书滋多于此矣故孔臧与孔安国书曰尚书二十八篇儒者以为上应二十八宿不知又有古文尚书也可见武帝以前原无古文尚书明矣自安国古文未出之先尚书正经单行于世如日月之丽于天无一蔽亏及安国古文既出之后分尧典慎徽以下为舜典分臯陶谟帝曰来禹以下为弃稷分盘庚为三篇分顾命王若曰以下为康王之诰凡复出者五篇又于其间离逖改削窜易穿穴之变多而尚书无完经矣至其所治古文一十六篇者多怪异之说及经书所引皆不在其内以故当时老师宿儒尊信正经不肯置对苟从据理辨难不肯奏立学官虽以刘歆移书之勤犹哗攻不已其间或防或兴信之者或一二不信者恒千百其书遂不显行于世然其逓逓相承盖可考也此先汉真孔安国之伪书其颠末大略如此至东晋时善为模仿窥窃之士见其以讹见疑于世遂搜括羣书掇拾嘉言装缀编排日锻月链防稡成书必求无一字之不本于古语无一言之不当于人心无一篇之不可垂训诫凡为书者二十五篇见诂训之难通遂改易其字见意义之丁宁遂刋落其语见弃稷之不可以名篇遂更为益稷见盘庚之上中下可以便已大甲説命泰誓之上中下遂仍为三篇见报告之词不可以离逖也遂合王出以下为康王之诰又见慎徽五典不可突起为舜典也遂増曰若以下二十有八字则愈巧矣愈近理矣无可得而渗漏矣无可得而掎摭矣虽英材问气亦尊信服膺之不暇矣然不知自明者视之则如泥中之鬭兽踪迹显然卒亦莫之掩也甚者至于不怡怿哉采政忽之类直改易之而无复置疑曰明都弗肯构弗肯获厥考翼之经直刋落之而无复忌惮顾使圣人之正经反附丽伪书以行于世譬如成周东迁之主气象销苶惟列国是依以列国为命者也不亦颠倒舛错之甚也哉此东晋假孔安国之伪书其颠末大略如此愚毎读书至此未尝不叹息痛恨于先儒也夫所贵乎儒者之经在能除圣经之蔽翳使秕稗不得以杂嘉谷鱼目不得以混明珠华丹不得以乱窈窕焉耳今反崇信伪书以囚奴正经予畏圣人之言故不得不是而正之特作考异使学者涣然知蔽塞之由然后知余之恢复圣经盖有不得已焉而非苟为好辨者也

猜你喜欢
  第二十二章·王夫之
  中庸纂疏卷三·赵顺孙
  第十七章 17·辜鸿铭
  卷二十八·吕祖谦
  法行第三十·荀况
  第八 摩篇 1·王诩
  古今音损益说·章太炎
  大宗伯·佚名
  卷一·佚名
  天帝释问品第二·佚名
  卷上·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玄奘
  现忧惧品第九·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三·佚名
  佛说内藏百宝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策·唐圭璋

      策字次贾,号南墅,上虞人。庆元六年(1200)生。积阶至训武郎。咸淳十年(1274)卒,年七十五。   摸鱼儿   仲宣楼赋   倚危梯、酹春怀古,轻寒才转花信。江城望极多愁思,前事恼人方寸。湖海兴。算合付元龙,举白浇谈吻。凭

  • 卷四十·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四十    歙县汪立名编补遗下【杂体聨句凡三十首】 七老会诗 刑部尚书致仕太原白居易【年七十四并序】 【胡吉刘郑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夀余亦次焉偶於东都敝居履道坊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

  • 卷四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张都官集张先字子野乌程人康定进士知吴江县诗格清丽尤长于乐府有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破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之句时号张三影李公择守吴兴招子野軰集于

  • 芸隠横舟稿原序·施枢

    枢丙申冬趋淛舟官戍小泊崇新门外傍河依栁髣髴家居刳剡之余时作一二解殊自适丁酉郁攸挻变塲地焦土转徙不常修缮御前诸营投身竹木瓦砾中奔走不暇及渉笔氷幕尘埃益甚经年仅得十余篇非曰忘之势也戊戌秋捧檄东越凿石障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二·张岱

    乙酉殉难列传(有总论)烈矣哉,门户之祸人国家也!我明之门户,日久日甚:万曆之时,有门户科道;天启之时,有门户宦官;崇祯之时,有门户宰相;弘光之时,有门户天子。夫天子未尝有以门户称者;称之,自弘光始。盖弘光为福王世子,「梃击」、「妖书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七十六·徐乾学

    元纪二十四【起阏逢敦牂五月尽旃防协洽十二月凡二年】顺帝至正十四年春正月甲子朔汴梁城东汴河冰皆成五色花草如绘画三日方解 乙丑荧惑犯嵗星 丁丑帝谓托克托曰朕尝作多斯格尔好事迎白伞盖游皇城实为天下生灵之故今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七·佚名

    嘉靖四十五年四月壬戌朔日有食之○时享 太庙命驸马都尉谢诏代○蜀府庆符王宾沾薨赐葬如例谧恭和○闽广官兵追击海寇吴平于安南万桥山澳大破之初平自阳江乌猪羊战败奔安南提督侍郎吴桂芳檄安南万宁宣抚司发兵征剿遣参

  • 卷之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两朝纲目备要卷三·佚名

    光宗绍熈五年【甲寅】春三月夀皇不豫夏四月朱熹始拜命赴潭州五月至镇五月夀皇疾寖棘上不能视疾人情益惧戊寅赦天下以夀皇服药故甲申皇子嘉王过重华宫王府賛读黄由乞令王过宫问疾辛巳上奏未报讲官

  • 一二八 每周评论上·周作人

    《北大生活》的大事记上有这几项记录:“民国七年十二月三日,新潮杂志成立。”《每周评论》预定于十二月十四日创刊,我乃写了一篇《人的文学》,于十二月七日脱稿,送了过去,十四日得仲甫回信道:“大著《人的文学》做得极好,唯此

  • 食货二·徐松

    营田庄田附案此门内亦间言庄田,咤附之,不另立门。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二 营田杂录 营田杂录【宋会要】凡诸路,惟襄、定、唐三州有营田使,或营田事,通判亦同领其事。而河北转运使兼西路招置营田使,河东转运使兼东路招置营

  • 陈蕃·苏辙

    《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故鸷鸟将击,必匿其形,非以智御物,而事不得不尔。谋未发而使人知之,未有不殆者也。陈蕃将与窦武共诛宦官。蕃自谓外从人望,内有德于窦后,事无不克,乃先事露章曰:“臣闻

  • 德充符第五·刘文典

    〔注〕德充于内,物应于外,外内玄合,信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 〔释文〕崔云:此遗形弃知,以德实之验也。 鲁有兀者王骀。 〔疏〕姓王,名骀,鲁人也。刖一足曰兀。形虽残兀,而心实虚忘,故冠德充

  • 卷六十二·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六十二   宋 王与之 撰朝士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贾氏曰其职掌外朝之法左右九棘之事主询众庶谳疑狱故属秋官掌建邦外朝之灋郑锷曰天子有三朝一曰治朝司士所掌是也二曰内朝大

  • 箴 新 僧·太虚

    ──十四年四月作──予朝五台过京赴甬,沿途若南京、常州、无锡等,稍事游行,与各地缁素佛子相谈,纷纷议及新僧。有赞成者,有反对者,有忧虑者。赞成者浅薄,反对者顽陋,而忧虑者之意颇可感,引为箴:一、予之整理僧伽制度论,最重者即

  • 十二缘生祥瑞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大众中。结跏趺坐。时诸大众。恭敬围绕。瞻仰如来。即于佛前。而说颂曰。  顶礼佛德海  真实正遍知  过去及未来  敷演缘生法

  • 卷第九·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九目录 大鉴下第十二世 · 大愚芝禅师法嗣一十三人 ·云峰文悦禅师 ·瑞光月禅师 ·洞山子圆禅师(已上三人见录) ·开福守义禅师 ·兴阳启舟禅师 ·兴阳启珊

  • 浮石禪師諸會語錄序·通贤

    浮石禪師刻福城語錄竟,請余為之序,既而檇李、松陵、廣陵諸會語錄次第刻成,復以全錄序為請。余之序福城錄也,舉善財南詢因緣,謂師於妙峰頂上親見德雲,了畢大事。再舉文殊採藥因緣,拈出師一片老婆心,與四海禪宗點眼,此中是草?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