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现忧惧品第九

王愍太子愁,劝令行游观。始出宫城门,霍然日出雲。

驾乘七宝车,众德相自严。所将从贵重,如月与众星。功德充满备,形容甚殊妙。都敕国邑里,并除老病死。

穷冻困厄者,莫令现道侧。各各尽力严,若干幢幡盖。楼阁诸妇女,犹如天宫城。严饰甚靡丽,莫不怀欢庆。

万民皆歌咏,声乡震一国。犹秋水归海,诤竞欲观见。庄严易服饰,未竟便起走。或未及庄严,闻声便驰往。

於众阁栏楯,侧塞不相容。或头身自悬,犹如众华垂。或有倾屈礼,各怀敬叹曰:当为世导师,散众花香璎。

见以皆愕观,展转相谓言:此当为何神,或云从天降。或云是天帝,魔王或梵王。怀疑欢踊跃,歌叹若干种。

诸天见太子,容饰导从出。犹如天帝释,出游观之时,於是净居天,欲兴降瑞应。如前佛见瑞,劝意出家学。

天卒化病人,喘卧在道侧。色恶眼睛黄,体气口燋乾。身肿腹膖胀,恶露诸不净。宛转而自涂,菩萨举目见。

问是为何物,鬼恶难可视。御者寻对曰,食饮不时节。四大错不顺,是名为病人。菩萨报之曰,视何不分减。

御者复对曰,是不可分代。都世无能免,疾病之危厄。四百四种病,大患如世间。尊亦未免离,处大变难患。

太子即停驾,惨然怀忧叹。闻病心惊痛,如象被毒箭。见病触其情,寻敕御回车。心惧怀悚然,如牛畏雷雹。

闻雷声怖愕,惊懅体不安。後时复更出,天化作老人。头如丝雪雾,皮缓肌体皱。战如水中枝,身偻如张弓。

太子见即问,是名为何人。生便如是耶,为有变者乎。御者因对曰,始从身受胎。微起如泡沫,缘起五体见。

分合成六情,然後乃出生。小饮母乳活,次长乃食穀。转缘地而行,初语如鹦鹉。尔乃立行走,体貌形容成。

诸根转成熟,以故名曰老。是名天使召,显教悟众生。形衰失欢惨,如花被毒霜。面如月遭蚀,心犹日雲雾。

壮进力枯竭,如夏沙淋水。窃人志思才,无形如来贼。心恼失听识,犹野火烧泽。迫迮如压油,饮其体精气。

怀变令形异,是者名为老。太子视良久,怅然而长叹。老病大石山,强磨碎众生。世普遭苦患,何可畅意安。

当设方便逃,如避强害寇。後复出游见,天化命过人。宗亲随丧车,被发而啼哭。问曰是何等,以至诚示吾。

尔时诸侍御,便为具足说。日迫致枯老,病流精汁竭。八节之利锯,攦刻寿命树。日月之斧利,昼夜恒斫断。

会遇无常风,随靡崩颠堕。与父母离别,随行独迷走。妻子及兄弟,无亲可恃怗。莫能设方便,围绕而哭泣。

追慕哀摧伤,叹其生时德。吾亦当尔乎,都上尊莫疑。我亦离亲耶,尔尊必当别。普世死所执,如何畅笑语。

不知惭愧故,更历无数死。昼夜之长涂,日月运不停。老枯病所毒,忧恼之牙齿。四时舌所舐,宿行速危崄。

一切莫能免,死犹龙所吞。普入尽伤折,都崩尽断坏。悉夺其所愿,尽吞尽烧没。尽驱尽挫摧,莫有能禁遮。

尊当觉是死,闻已怀惧曰:处世之笑者,金石为笑耶。太子怀忧行,忆死如汤灼。犹如猛师子,处林遭野火。

思欲得免离,老病死炽炎。顺道念不忘,方便欲求出。天化作梵志,见形暴露憔。簇发须眉长,被粗鹿皮衣。

手持澡瓶水,又执三枝杖。菩萨因问曰,仁修术愿何。寻声应太子,唯听我所愿。无病老死患,是处名天上。

今於此下种,生天广大花。愿求快安乐,萌芽天上生。太子叹吒曰,斯士见计明。告御天离患,是亦吾所乐。

心惟怀一疑,为永恒不常。若必常安乐,可愿生天耳。天於上称善,叹太子心净。天上虽快乐,卒必当堕落。

食福众善快,终无永长存。福尽即退堕,三涂受苦分。日有千光炎,福尽堕闇冥。月满盛照耀,月天堕失明。

梵释无数天,虽实天荣位。还为可伤物,乞丐饿鬼形。昔为宝顶佛,燃灯立七日。始发意求佛,誓愿甚坚固。

即时魔心战,犹如芭蕉树。亦令魔宫殿,震动不得安。为三界所敬,今者不宜忘。於无央数佛,修若干劳勤。

昔为施安佛,起七宝大塔。犹如须弥山,峙立於地上。上锭光七华,受莂当为佛。金华散普佛,终日愿大乘。

又为起庙寺,事莲华上佛。及馀无数佛,众宝香花施。以天华供养,无数能仁佛。又供现义佛,华香毕已寿。

歌叹方面佛,乃至于七日。供养无见佛,尽己之形寿。复施顶王佛,七宝名衣服。布施无漏佛,求欲作沙门。

又於理光佛,入道持净法。复於无限佛,剃头作沙门。於数千诸佛,执勤劳谦敬。有身餧饿虎,以妻息施与。

舍眼身肌肉,手足心不乱。如是不可计,头施有千数。当施与之时,震动三千界。如是言说顷,现天寿终堕。

後者悲叹慕,展转相怜伤。下现八地狱,各十六官属。忽有大声出,普世皆当死。从此转进行,释种女名鹿。

见太子如天,发大声言曰:是父不怀忧,为母大安乐。其夫如此者,妇如逮无为。如从天雲雷,声入太子耳。

始闻无为音,犹疲劳得息。诸情已充足,意中如逮得。以己盛宝璎,遥掷挂女颈。以闻无为喜,不以邪欲与。

劝心向无为,忽见化沙门。威仪戒寂静,法服手持钵。太子告御者,回车往行就。太子问沙门,寻声而应之。

六情无诸漏,舍家转离患。山岩空闲树,止宿独静处。乞丐自存活,太子愿学此。我名曰沙门,欲求解脱故。

爱憎意俱除,诸情调心定。无著舍吾我,众事一切弃。乘自守车舆,手执智慧弓。广设诸方便,欲坏灭魔兵。

愿无火无地,无水无风雲。无日月星辰,无雲空息患。无老死忧苦,亦无别离恼。甘露永乖灭,吾愿求是处。

说是言適竟,忽灭太子前。太子安庠行,光影照耀地。还至游观园,心寂灭定安。

意思若干种,众善之方便。

猜你喜欢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青原六世)·惠洪
  卷之五·即非如一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六卷·宝亮
  本社对于今年佛诞纪念会之宣言·太虚
  卷第五十七·霁仑超永
  三峰和尚年谱·三峰法藏
  卷四百三十四·佚名
  卷二十三·赞宁
  卷之上·佚名
  杂宝藏经卷第三·佚名
  重刻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序·佚名
  魔境胜境之分别·印光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九卷·世友
  卷七十·佚名
  读伦理学原理感言·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上·韦居安

      山谷云:"俞清老作景陶轩,名为未当。《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明也。高山则仰之,明行则行之耳。魏晋间所谓‘景庄’‘景俭’,从一人差谬,送相承谬。"余观叶靖逸《四朝闻见录》云

  • ◆许左丞有壬(圭塘小稿 圭塘欸乃集)·顾嗣立

    有壬,字可用,彰德路汤阴人。年二十,畼师文荐入翰林,不报。授开宁路学正,登延佑二年进士第,累官参议中书省事。元统二年九月,拜参知政事。至正初,转中书左丞。六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改御史中丞,以病归。起河南行省左丞。十五年,迁

  • 提要·黄大舆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十梅苑        词曲类二【词选之属】提要【臣】等谨案梅苑十卷宋黄大舆编大舆字载万钱曽读书敏求记引王灼之语云字载方殆书万为万又讹万为方如萧方等之转为万等欤其爵里未详厉鹗

  • 卷239 ·佚名

    陆游 游山 古寺不来久,入门空叹嗟。 僧亡犹见塔,树老已无花。 世事虽难料,吾生固有涯。 殷懃一梳月,十里伴还家。 陆游 游山步 蹇驴渺渺过云边,旋了三生物外缘。 平日视家真逆旅,此行出户若

  • 卷一百六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四十六 黄裳 送胡君游洛 得丧纷纷转羣慾谁及爱嵩三十六有客忽自东南来巳为湖山饱双目逸兴不住皇州春天津桥南酒初熟长念花王

  • 卷三百四十八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七年八月盡是年九月   八月戊辰朔,門下省言:「刑部奏鈔,宣德郎樂京據例當作情理稍輕,不礙選注。京本坐言役法,本部不敢用例。」詔樂京情重,刑部引例不當。(朱本刪去,新本復存之。樂京事已見熙寧四年十二月。

  • 卷第二百一十七·胡三省

    唐纪三十三〔起阏逢敦牂(甲午),尽柔兆涒滩(丙申)四月,凡二年有奇〕。《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下》十三载〔(甲午、七五四)卷首当书天宝年号。载,子亥翻〕。1春,正月,安禄山入朝。〔朝,直遥翻。考异曰:肃宗实录:「十二载,杨国忠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十五景泰五年春正月癸丑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诣奉先殿 上圣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上圣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甲寅文武百官朝亲王于奉天门

  • 卷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十一 【起辛亥宋高宗绍兴元年止庚申宋高宗绍兴十年】 凡十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刘豫以金命为齐帝越八年金复废之废置皆由於金故附见金格张邦昌亦为金所立仍载入宋格者邦昌甫

  • 卷六·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六元 胡一桂 撰秦秦始皇帝姓嬴名政年十三即王位【元年乙卯】二十六年【庚辰】初并天下始称皇帝除諡法欲传天下於万世故自号曰始皇帝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於万推水德以建亥十月为岁首【初齐桓

  • 卷二·邹漪

    南都(上)崇祯十七年三月,贼李自成逼京师,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兵勤王。四月十二日,闻京师陷、先帝殉社稷,南京府部科道等官会议推戴讨贼。时惠王、桂王道远难至,潞王、福王、周世孙各避贼,舟次淮安。潞王人望所属,伦序稍疏。凤

  • 九年·佚名

    (辛未)九年大明崇禎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亥,上行正朝望闕禮。1月3日○丁丑,上以太僕馬,賜東昌尉權大恒。大恒嫌其馬不良,令換他馬以來,上聞而許之。大恒猶不愜,笞其吏,諫官以此劾之,上不從。1月6日○庚辰,閔聖徵馳啓曰:「本道各

  • 广义·孔鲋

    凡无妻、无夫,通谓之寡。寡夫曰 ,寡妇曰 。妾妇之贱者,谓之属妇。属,逮也。逮妇之名,言其徴也。非分而得,谓之幸。诘责以辞,谓之让。男女不以礼交,谓之淫。上淫曰烝,下淫曰报,旁淫曰通。不直失节,谓之慙。慙,愧也。面慙曰戁,心慙

  • 爱臣第四·韩非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臣闻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徒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徒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是故诸候之博大,天

  • 二 忍耐·林语堂

    让我先来谈谈三大恶劣而重要的德性:忍耐,无可无不可,老猾俏皮。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吾相信这是文化与环境的结果。所以它们必是中国人心理状态的一部分。它们存在迄于今日,因为我们生存于数千年特性的文化与社会的势力下。

  • 卷十二·李光坡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述注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十二安溪 李光坡 撰士丧礼第十二郑目録云士丧其父母自始死至于既殡之礼疏曰此当诸侯之士知者下云君若有赐不言王直云父母不言妻与长子按下记云赴曰君之臣某死赴

  • 成唯识论 第五卷·护法

    成唯识论 第五卷护法等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此染污意何受相应。有义此俱唯有喜受。恒内执我生喜爱故。有义不然。应许喜受乃至有顶。违圣言故。应说此意四受相应。谓生恶趣忧受相应。缘不善业所引果故。

  • 宜秋山赵礼让肥·秦简夫

    元杂剧剧本。《宜秋山赵礼让肥》,亦名《义士死赵礼让肥》,简称《赵礼让肥》。《录鬼簿》、《太和正音谱》均有著录。本剧源于《後汉书:赵孝传》,情节略有不同。《後汉书:赵孝传》主要歌颂的是赵孝,而《赵礼让肥》歌颂了赵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