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货二
营田庄田附案此门内亦间言庄田,咤附之,不另立门。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二 营田杂录
营田杂录
【宋会要】
凡诸路,惟襄、定、唐三州有营田使,或营田事,通判亦同领其事。而河北转运使兼西路招置营田使,河东转运使兼东路招置营田使。
太宗端拱二年二月一日,以左谏议大夫陈恕为河北东路招置营田使,盐铁判官、膳部郎中魏羽为副使;右谏议大夫樊知古为河北西路招置营田使,盐铁判官、驾部员外郎索湘为副使,欲大兴营田么。
十二日,诏曰:「农为邦本,食乃民天,遐蹑载籍之格言,此实帝王之急务,将令敦本,无出劝农。且思河朔之间,富有膏腴之地,法其井赋,令作方田。三农必致于丰穰,万世可知于利济。今遣陈恕、樊知古等等:《宋大诏令集》卷一八二作「盐铁判官魏羽、索湘。」、河东转运使藏丙、副使孔宪充逐路招置营田使副使副:原作「副使」,据《宋大诏令集》卷一八二改。之后,河朔之地,农桑失业者众,屯戍兵又倍于往日 ,往彼兴功。眷惟黎庶,各有耕桑,闻兹创置之言,谅积欢呼之意。」先是,雍熙三年,岐沟关君子餐败倍:原作「陪」,据《玉海》卷一七七改。,故遣恕等为方田积粟以实边原书天头注云:「脱小注并《通考》一条。」按所脱内容见本书食货六三之六七。。
至道二年七月,太常博士、直史餐陈靖上言,愿募民垦田,官给耕具、种粮,五年外输租税。帝览之,喜,谓宰臣曰:「前后上书言农田利害者多矣,或知其末而暗其本,有其说而无其用,陈靖此奏甚诣理,可举而行之。」咤召对奖谕原「召」字下衍「请」字,据《长编》卷一七七删。,赐食而遣之。吕端奏曰:「望令三司详议其可否。」从之。时皇甫选等相度宿、亳、陈、蔡、邓、许、隶等七州荒田,共二十余万顷,及靖建议兴置京东、西诸州荒田,招(召)人户耕种,选等乃上言:「请将所相度到七州荒田付靖一处兴置,臣等乞别赐差遣。」从之。
真宗咸平二年四月二十四日,以左正言耿望为右司谏、直史餐、京西转运使,与副使朱台符并兼本路制置营田事与副使:原无,原书天头注云:「此条上下有脱文。」据《长编》卷四四补。。
五年正月,顺安军兵
马都监马济建议:「自静戎军东拥鲍河开渠入顺安、威虏二军,置水陆营田于其侧。」诏可其请,差内侍副都知阎承翰往彼勾当兴置,仍令冀州总管石普护其役,踰年而毕。
三月三日,京西转运使张选言张选:《长编》卷五一作「张巽」。:「废襄州蛮河营田务,已召民请佃,量出租调,公私便之。此务前转运使耿望奏置,于荆湖市牛聚兵耕作,所得稻利,不偿其费。复遣部民舂变,甚有劳扰,至是,选奏罢之。
六年九月十三日,莫州总管石普等言,(淮)[准]诏浚静戎、顺安军界营田河道毕功顺安军界:《长编》卷五五无「界」字。。诏奖普等,赐将士缗帛有差。
景德元年四月六日,遣合门祗候郭盛等乘傅诣静戎、顺安军按视河渠,与长吏等同经度以闻。先是,周怀正赍顺安、静戎军《营田河道图》进呈,帝参验前后所奏异同,自顺安军筑堰聚水至静戎军,而静戎地势高阜,虑劳而无功。知静戎军王能又言:「此河之北有古河道,自静戎至顺安军通流,岁或雨水,亦通舟 ,可以经度开导。」故遣盛往视之。
二年,诏:「缘边州军有屯田处,长吏并兼制置营田屯田事,兼旧使者如故。」
仁宗天圣四年九月,诏废襄、唐二州营田务,令召无田产人户请射,充为永业,每顷输税五分,诸州所差耕兵差:原作「产」,据《长编》卷一○四改。、牛畜并放还,本处廨宇、营房、囷仓悉毁拆入官,其请佃之人愿要者,即估价给之。先是,二州营田皆无税,荒地,襄州凡四百八顷余八十亩,唐州百七十顷,自咸平二年转运使耿望奏置,每岁于属县差借人户、牛具,至夏,又差耨耘人夫六百人,秋又差刈获人夫千五百人,岁获利倍多。及望解职,转运使张选改其法,召水户四十一户分种出课。未几,水户许免其役,遂罢之。景德二年,转运使许逊复奏兴是务许逊:《长编》卷一○四作「许逖」。,而所获课利甚薄,至是,转运使言其非便,诏屯田员外郎刘汉杰与本路转运使、二州知州、通判同共规度。汉杰上言:「比较襄州务自兴置已来至天圣三年,所得课利,都计三十三万五千九百六石九二升,依每年市价,纽计钱九万二千三百六十五贯,将每年所支监官、耕兵、军员请受及死损官牛、诸色费用凡十三万三千七百四贯十三文,计侵用官钱四万一千三百四十二贯四十六文。唐州务自兴置至天圣三年,所得课利计六万四千九百三十一石四斗六升,依每年市价,纽计钱共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八贯五百三十四文,将每年所支本务军员监官请受及死损官牛、诸色费用计侵用官钱万四千三百六十八贯一百一十四文,故有是诏。
宝元二年九月,诏河北转运使自今并兼都大制置营田屯田事。
庆历元年十月十八日,诏陕西转运司,令空闲地置营田务,(侯)[候]见次第,当议酬奖。
是月,诏:「陕西用兵以来,本路所入税赋及内库所出留两川上供金帛入:原作「欠」,据《长编》卷一三四、《会要》食货六三之七二改。,不可胜计,而犹军
储未备。宜令逐路都总管司经置营田,以助边计原书眉批:「脱章如愚《山堂考索》一条。」。」
二年正月十四日,诏以同州沙苑监放牧田为营田。
五年二月,诏并代路经略司,其岢岚军、火山军禁地有闲田在边壕十里外者闲:原作「间」,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七三改。,欲请佃,听之。
十二月,诏:陕西西路总管及转运并兼营田使,转运判官兼管营田事。
神宗熙宁三年六月七日,知秦州李师中言:王韶申,欲于甘谷城等处未招到弓箭手空闲地一千五百顷,乞差官从三五顷至一二十顷以上,逐段标立界至,委无侵犯蕃、汉地土,然后欲凭出牓,依奉朝旨召人耕种。缘本司先准中书省札子,王韶募人耕种,止标拨荒闲地,不得侵扰蕃部。今韶乃欲指占极边见招置弓箭手地,有违诏旨,臣恐自此秦州益多事,所得不补所失。盖韶初献议,而朝廷即依所奏,初未尝令臣相度,欲乞再委转运司一员重行审定。」诏遣权开封府判官王克臣、内侍省押班李若愚按实以闻。
七月十一日,诏提举秦州西路蕃部及市易司王韶,具析本所欲耕地千顷所在以闻。先是,韶召对言边事,以为自成纪县至渭源城荒土不耕者,何啻万顷,可拨千顷治之,至是许之,故有是命。
十月二十二日,诏前知泰州、尚书右司郎中、天章阁待制李师中落天章阁待制,降授度支郎中、知舒州,秦凤路都钤辖、皇城使、带御器械向宝落带御器械,为本路钤辖,秘书省著作佐郎王韶降授保平军节度推官、依旧提举秦州西路蕃部及市易司。初,遣王克臣、李若愚按师中及韶所论市易利害及闲田顷亩,克臣等奏与师中不 不 :《长编》卷二一六作「协」,意相反,当误。。而朝廷疑其不然,复下沈起,起奏:「韶所说荒地,不是的实处,虽实有之,然今来未可检踏召人耕种未:原无,据《长编》卷二一六补。,恐西蕃诸族见如此兴置,以为是朝廷招安首领,各授以官职、料钱后料:原作「科」,据《长编》卷二一六、本书食货六三之七五改。,令献纳地土,人情惊疑,则于招安之计,大有所害。欲乞权罢垦田之议,俟招安诸蕃各已信服,人情通顺,然后为之未晚。」于是侍御史知杂事谢景温言:「近闻起体量甘谷城弓箭手地稍多,乞候边事稍宁日根括施行。缘韶元奏,自渭源城至成纪县沿河良田不耕者万顷,乞择膏腴者千顷,岁取三十万石济边储。今甘谷城去渭水远,非韶昔日所指之处非:原作「韶」,据《长编》卷二一六改。,乃以此为名,避当日欺妄之罪。昨克臣、若愚尝奏无此闲田,窦舜卿亦称但打量得田一顷四十三亩,与起所奏,各有异同。而起亦徇韶之情,妄以他田为解,附下罔上。乞降韶元状,遣推直官一人往体量,就推劾,如有矫伪,重行谴责。」御史薛昌朝亦言:「韶妄进狂谋,邀功生事,今起体量,多与克臣等不同,兼起妄指甘谷城地附会韶言,乞以韶、师中前后所上文字及克臣、起等节次体量事状,付有司推劾,各正其罪。」时中书谓起未尝指甘谷城地通作韶所言地之数,而师中、宝前在秦州,谷留
朝旨,奏报反复;宝与韶更相论奏,各有曲直。韶又以妄指闲田,特有是责。其后知秦州韩缜按视,乃言实有古渭寨弓箭手未请空地四千余顷,乃复韶官如故。
五年四月十日,权发遣延州赵,乞差通判范子仪及机宜官魏璋、左文通等根括闲田括:原作「栝」,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七五改。,及提举招置弓箭手,从之。先是,管勾本路机宜文字,上《营田议》曰:「昔赵充国兴屯田以破先零,唐宰相娄师德尝为检校营田使,而河西、陇右三百六十屯陇:原作「垄」,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七六改。,岁入六十余万石。今陕西虽有旷土,而未尝耕垦,朝廷屯戍不可撤撤:原作「撒」,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七六改。,而远方有输纳之勤。愿以闲田募民耕种,以纾西顾之忧。」诏以其事下经略安抚使郭逵,逵言:「今怀宁寨新得地百里,已募汉蕃户使为弓箭手,实无闲田以募耕者。」故至是复乞根括焉括:原作「栝」,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七六改。。
七年三月二十五日,[知]熙州王韶言:「乞以河州作过蕃部
近城川地招弓箭手外州:原脱,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七六补。,其山坡地招蕃弓箭兵手山:原作「出」,据《长编》卷二五一改。,每寨五指挥,五指挥:《长编》卷二五一作「三、五指挥」。,以二百五十八人为额二百五十八人:《长编》、本书食货六三之七六作「二百五十人」。,每人给地一顷,蕃官两顷,大蕃官三顷,仍召募汉人弓箭手等充甲头。候招及人数,补节级人员与蕃官同管勾。自来出军,多为汉兵盗杀蕃兵,以为首功,今蕃官各情愿依正兵例黥面蕃官:《长编》卷二五一作「蕃兵」,疑是。,或手背为弓箭手字号讫,更于左耳前刺『蕃兵』字。」诏止刺耳前字。元佑元年三月十八日,诏罢。
十一月七日,权提点秦凤路刑狱公事郑民宪以熙河营田图籍来对,乃诏民宪兼都大提举熙河路营田弓箭手路:原无,据《长编》卷二五八补。,令辟官属以集事。其法,给田募民。熙河多美田,朝廷委兴营田,奏辟官属,共集其事。至是,始以其图籍入对。
九年正月十三日,提举熙河路营田弓箭手郑民宪言:「本路创置弓箭手深在羌境,以岁荐饥,未甚着业。若令自备功力种子耕佃公田,即恐人心不能无摇动,乞候将来稍稔推行。」从之。先是,吴充言:「熙河经略虽定,然军食一切犹仰东州,挽运则人力不给,和籴则猾民乘时要价,二者之弊,在于未有土地之人。按汉、唐实边之策,惟屯田为利,近闻鲜于师中建请朝廷,以既置弓箭手重于改作,故裁令试治百顷而已。然屯田行之于今诚未易,惟有咤今弓箭手以为助法,公田似有可为。且以熙河四州较之,无虑一万五千顷,十分取一,以为公田,大约中岁亩收一石,则公田所得十五万。水旱肥瘠,三分除一,亦可得十万。」诏差太常寺主簿王君俞赴熙河路王君俞:本书食货六三之七七作「黄君俞」。,与郑民宪同商议推行次第,故有是奏。
十九日,熙河路经略安无使言:「奉诏相度本路弓箭手田土,令提举营田司将洮西弓箭手、单丁耕种不及空闲田土,即具逐州军权差厩军耕种,官置牛具、农器,每人一顷,令所属堡寨使臣、道路巡检、主管趁时耕种收成入官收成:原作「成收」,据《长编》卷二七二所据此奏改写之诏文改。。于每年终,将弓箭手并今来官中所种过田土比较优劣,赏罚如弓箭手。可以耕种,即令依旧将名下田土耕种,仍不管空闲,看详委实经么可行。仍
乞差主管河州农田水利、兵马钤辖李浩均度地土措置闻奏。」从之。
六月十九日,权提点秦凤等路刑狱公事、兼都大提举熙河路营田弓箭手公事郑民宪言:「逃走弓箭手并营田地土,昨多方许法召人请佃,今来认租课,乞许就近于本城寨送纳,仍特与蠲免支移、折变。」从之。
十年二月六日,中书门下言:「熙河路相度官庄霍翔,乞先将熙州城下营田见今租课地一百一十顷七十一亩,可以兴置官庄,及乞于见任京官、选人、使臣、诸色人据合用员数差请勾当。今欲令且将熙州地差弓箭手分擘共治分:原脱,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七八补。,其所差官破与当直兵士、京官、士人、选人、使臣五人,效用三人,如更有续发到土地,依此施行。」从之。
元丰元年二月九日,都大提举淤田司言:「京东、西官私瘠地五千八百余顷,乞依例差使臣等主管。」从之。
六日一日,京东体量安抚黄廉言:「澶州及京东、河北淤官地皆上腴上:原作「土」,据《长编》卷二九○改。,乞募客户,依其土俗私出牛力、官出种子分收,选晓田利官两员诣京东、河北计会,转运、提举二司及逐县令佐相度,招募客户自今秋营种,并下司农寺详定条约。」从之,令转运司选官,如系牧地,即令提点刑狱司选差。
七月一日,诏尚书主客郎中郑民宪,前任经画熙河路营田等有劳,特升两任。
十月二十七日,经制熙河边防豹用司言:「四州军依朝旨标拨官庄田外,乞于近城各更择沃土二十顷为营田,专差使臣等主管。」从之。
二年二月二十九日,总制熙河路边防豹用司言:「岷州 川、荔川、阅川寨、通远军熟羊寨营田,乞依官庄例募永济卒二百人,其永济卒通以千人为额,以给十六官庄四营田工役,其请给并从本司自办。」从之。
六月十五日,都大提举淤田司请以雍邱县黄酉等十棚牧地为官庄田,从之。
十二月十八日,诏开封府界收地可耕者为官庄,从都大提举淤田司请么。
三年二月八日,提点永兴军等路刑狱、驾部员外郎王孝先知邠州,孝先言:淤田营田司自熙宁七年至十年,费钱十五万五千四百余缗。
六月十五日,都大提举淤田司请以雍丘县黄酉等十棚牧地为官庄田,从之。
五年二月十五日,诏提举熙河等路弓箭手营田蕃部共为一司,隶泾原路制置司泾:原作「经」,据《长编》卷三二三、本书食货六三之七九改。,许奏举干当公事官一员、准备差使使臣三员臣:原作「宫」,据《长编》卷三二三、本书食货六三之七九改。,给公使钱千缗。
六月四日,熙河经略安抚司言:「兰州内外官属,法当拨地为圭田当:原作「拨」,据《长编》卷三二七、本书食货六三之七九改。。今新造之区,居民未集,耕垦人牛之具皆强役之。乞计数给以钱钞,而留其地以为营田,或募弓箭手。」从之。
七月七日,提举熙河等路弓箭手营田蕃部司康识言:「与兼提举营田张太宁同议立法太:《长编》卷三二八作「大」。,乞应新收复地,差官以《千字文》分画经界,选知农事厩军耕佃,每顷一人。其部辖人员、节级及雇助人功岁入赏罚,并用熙河官庄法。余并召弓箭手,人给二顷,有马者功五十亩。营田每五十顷为一营,差谙
农事官一员干当,许本司不拘常制举选人、使臣,请给依陕西路营田司法。不满五十顷,委附近城寨官兼管委附:原作「委付附」,据《长编》卷三二八删。,月给食钱三千。」从之。
六年十二月一日,提举熙河等路弓箭手营田蕃部司蕃:原作「蓄」,据《长编》卷三四一、本书食货六三之七九改。言:「新复境土堡寨渐修筑毕,可兴置营田。内定西寨寨:《长编》卷三四一作「城」。、龛谷寨、榆木坌堡四处营田榆:原作「输」,据《长编》卷三四一改。,见阙农作厩军二百人、部辖人员军典十九人九:《长编》卷三作一作「六」。。乞依熙河路修城、凤翔府简中保宁指挥简填阙额法,许本司于秦凤、泾原、熙河三路厩军及马递铺卒选募,人给装钱二千。」从之。
七年七月十日,知太原府吕惠卿言:「兵事未息,人兵未可全减,莫若广劝公私耕种为急。今若使边地益垦,则边戍可益,边民稍苏,无贵籴远输之患。麟、府、丰三州两不耕地,可以时出兵开垦。伏详横山一带两不耕地,无不膏腴,过此即沙碛不毛。今乘羌虏未宾,出兵防拓,广耕疾种,咤其蹂践,从而掩击,渐移堡铺,向外把截,则不须深入而拓地日广则:原无,据《长编》卷三四七、本书食货六三之八○补。须:《长编》作「烦」。,并可以招置汉、蕃弓箭手承佃,或营田军以抵戍兵,则边费省矣。愿推之陕西路陕:原作「挟」,据《长编》卷三四七改。。」诏陕西诸路经略司详酌施行。
哲宗元佑元年十月十八日,熙河兰会路经略司言:「乞将新复呸田累川一带地土,依旧令定西城招置弓箭手耕种。」从之,仍许于从来已耕占地土内耕种,不得更有侵展,别生边事。
元符二年十月九日,河东路经略事干当公事陈敦复言:「本路进筑堡寨,自麟石、鄜延南北仅三百里鄜:原作「鹿」,据本书食货六三之八一改。,田土膏腴,若以厩军及配军营田一千顷,岁可入谷二十万石。可下诸路,将犯罪合配人拣选少壮堪田作之人,配营田司耕作。」从之。
二十五日,枢密院言:「泾原路、环庆、鄜延、熙河、兰会、河东路新复城寨地土例皆阙人耕种,诸路厩军若召募前去,与免诸杂役使,必有应募之人人:原作「入」,据《长编》卷五一七改。。从之。
三年九月二十七日,提举河东路营田司言:「准枢密院札子:本路新复城寨阙人耕种,令京西、淮浙等路应管厩军赴经略司分擘耕种赴经:原作「略略」,据本书食货六三之八一改。。今来诸厩军不会耕种陆田,兼杭州等处厩军尤更不耐本路田野寒冻,已有疾病。欲将京西等路并本路州军发来耕种厩军内委是不堪田作之人,送本路州军充厩军;京西等路厩军或乞计口给券,发遣元差州军。」从之。
徽宗大蹑三年二月二十一日,臣僚言:「自复西宁州,招置之术失讲,劝制之法未兴,不取地利,惟仰转输转:原脱,据本书食货六三之八二补。,并力飞挽,增价买籴,仅济目下之急,潜滋么远之弊,内外牵制,莫不穷已。望速委帅臣监司讲求弓箭手敷足蕃部着业之术,或诱或拘,责以耕耘。田既垦则谷自盈,募既充而兵益振矣。」诏:「熙河、洮、岷前后收复,岁月深么,得其地而未得其利,有其民而未得其用,地利不辟,兵籍不敷,岁仰朝廷供亿,非持么之道。览所奏陈,颇究利害之原,可令详究本末,条画来上。」其后政和五年,知西宁州赵隆
请引宗河水,灌溉本州岛城东至青石峡一带川地数百顷,从之。
高宗绍兴元年五月二十三日,沅州言沅:原作「沆」,据《建炎要录》卷四四改。:「本州岛熙宁七年创置为郡,自后拘籍地土,拨充屯田作营田,其余召人请佃,租米约有万计,遂措画括系官田,摽给分数,招置弓弩手共十三指挥计四千二百八十一人。自靖康调发,往往不还,自建炎四年至今,并无颗粒应副支遣。今将阙额(刀)[弓]弩手荒闲田,权召承佃,济助岁计。乞许本州岛拣选招填,补及二千人,教习武艺,防遏边疆,候将来承佃,安居乐业,别具条陈。」从之。
二十六日,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公安军镇抚使兼知荆南府解潜言:「本镇所管五州军一十六县,绝户甚多,见拘收通旧管诸色官田不可胜计,今尽荒废可惜。见一面措置屯田,召人耕垦,分收子利,已恭依分镇便宜。望诏旨移牒直秘阁宗纲权屯田使、樊宾权屯田副使措置,就绪日相度减罢。伏望详酌施行。」已降指挥指:原作「旨」,据本书食货六三之八五改。,许置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公安军镇抚使司同措置营田官各一员镇无使司同措置营田官各一员:疑当作「镇抚使司措置营田官、同措置营田官各一员」。,令解潜奏辟。诏:宗纲差充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公安军镇抚使司措置营田官,樊宾差充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公安军镇抚使司同措置营田官,余依。
八月二十三日,臣僚言:「应变权宜,莫如屯田之利,今师徒所聚,多缘粮饷乏绝,辄致逃亡,寖成钞掠。然而愿耕者众,要须朝廷有以处之。唐李泌当肃宗时,关中新遭安、史之乱,关东戍卒多欲遁归,泌建屯田之策,市耕牛,铸农器,给田以耕,岁终则官籴其余,戍卒乃定,边备益修。其后德宗奉天之难,陆贽亦献此谋,粗如泌策,依效赵充国旧制,趋时便事,虽有不同,要其成功,均于兵食兼足。东南之地,虽非关中之比,今沿江两岸,沙田、圩田顷亩不可胜计,例多荒闲。近者张琪占据芜湖圩田,兵食遂足。继缘迫逐,决水灌田,旧圩尽坏,曩时官得岁课数万石,一旦失之,旁侵民田,为害更甚。及闻赵霖于河州境内屯集耕垦,颇亦有方。屯田之利,无可疑者。臣欲望朝廷委能臣,先于沿江南岸与州县官司同共相视,检察元系官田见无佃户耕垦委是荒闲去处,计度顷亩,条画利害,团甲多寡之数,营屯向背之宜,参酌古今,务令简便。朝廷更功详酌,决可施行,然后置营田使以统之,与安抚大使参酌其事,募兵若民以耕。权拨一年折帛钱以为本钱,市耕牛、农器、种粮之属,及为岁终收籴之资。使募之人出则战,入则耕,食足兵强,指日可冀。勘会两浙、淮南州县昨咤兵火之后,民间荒废田土甚多,虽合效古屯田之制,募人耕凿。缘难以遥度措置,欲委官躬亲前去相度措置,条具利害以闻。」从之。
九月二十七日,臣僚言:「尝被旨令条画屯田利害。臣退而考阅,自井田废而阡陌开,至汉昭帝始元二年,诏废习战射,士诣朔方,
调故吏,将屯田,张掖郡始有屯田之令。其后宣帝时,赵充国击先令羌,乞留屯田以困羌。条上十二便宜,果足以克羌。自后更三国六朝,若曹操屯于许下,诸葛亮屯于渭滨,邓艾屯于淮南,羊佑、杜预屯于荆湘,应詹屯于江西,荀羡屯于石龟,皆有见效,其遗迹可考么。隋、唐以来,颇采旧闻行之,至今沿江诸郡尚有屯田租种之名,则江浙亦尝屯田矣。本朝自淳化以来,始用何承矩措置北边屯田,开塘泺之利以限北虏,相继西北二边益广屯田,至淮南、京西、夔路等处率常行之。天圣二年,有上封事乞卖福建路屯田,监察御史朱谏上言,以为此田耕垦已四十余年,虽有屯田之名,父子相承,以为己业。乞罢估卖,则知屯田尝行之福建矣。今唯陛下将议兴复之图,暂驻清跸,经营四方,欲咤沿江荒闲之田募人耕屯,用为篱落,兼实储饷,此诚计之得么。今将古今屯田利便可施于江浙者,纂其大略,附着于篇,号曰《屯田集议》,谨录上闻。今开列如左:臣前件条画,盖考之国史之所载,参之土俗之所宜,不咈于令,不悖于人。伏望圣慈伏望圣慈:原作「伏望乞圣慈」,据本书食货六三之八五删。,时咤万机之暇,特赐省览。傥或一介荛之见有足以备采择,欲乞付外,参酌诸臣之议而行之,庶几辑宁失业之民,休养更戍之卒,壮兵威,资国计,一举而两得之,岂曰小补!」诏令户部限两日勘当两:原作「日」,据本书食货六三之八五改。 ,申尚书省。
二十八日,臣僚言:「契勘翟兴军中比年以来比:原作「百」,据本书食货六三之八五改。,依仿屯田之法,开辟陇亩,劝督耕耘,将欲就绪。欲望督责诸镇,各从方俗之便,速举屯田之法,务农重谷,以为储积,则粮食皆足,军声益张。」诏令工部与今年九月二十七日已降臣僚上言屯田利害指挥一处参酌以闻。
十月十三日,臣僚言:「屯田之利,宜先招集流散之民,使之复业,民力既丰,则可以为用。其民力不足之处,及官田、逃田,方可募兵以耕。近见王寔措置,详于兵而略于民,恐有侵夺,遂失本意。望付之大臣,令寔等子细商量令:原作「今」,据本书食货六三之八六改。,勿于经理之初,先失民心,以妨大计。」从之。
十五日,河南府孟汝唐州镇抚使措置营田官任直清言:「伏见河南残破,民之归业者未众,其所营田,全籍军兵。如创置营田,官恐力微,难以号令,欲乞特令翟兴带领营田使,庶易于措置。仍乞将措置到事先次施行,续具已施行画一申奏。又,营田官未审与本镇官如何序位。」诏并依,其序位依帅臣下属官例施行。
同日,江南西路安抚大使李回言:「江州、南康、兴国军界赤地千里,无人耕种。乞依淮南、两浙路专委监官措置营田淮:原作「准」,据本书食货六三之八六改。。」诏依,仍令帅臣同共措置。
十一月十四日,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公安军镇抚使解潜言:「辟差公安知县、承议郎娉倚措置营田。倚任内布种,率先办集,于民不扰,比之一路,顷亩最多。既效忠勤,宜功褒赏。」诏娉倚可特转两官原书天头注云:「脱建炎以来一条。」按所佚文见本书食货六三之八六。。
二年二月七日,三省言:「傅崤卿乞淮南营田减租课文字,咤奏其说可行,便使未
收租课,但得人人耕种,家家积粟,即是人主之富。缘人主与人臣不同,人臣有东家、西家之异,人主以天下为家,何有彼此 」上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卿言极是按此云「三省言」,然考之为君臣对语,当有脱误。。」
三月十日,淮南东路提刑兼营田副使王寔言:「被旨措置营田,劝诱人户,或召募军兵请射布种。今相度先将根括到江都天长县未种水田一万六千九百六十九顷、陆田一万三千五百六十六顷,分拨诸军,趁时耕种。」诏权许,候有人户归业识认日,申取朝廷指挥。
四月二十四日,臣僚言:「窃见朝廷讲屯田之策么矣,略未见有所施许。愿诏刘光世军中将校有能部卒伍就耕者,优功爵赏,岁入悉分其众。自余旷土,益募民垦辟。每能率三五百人,或千人乃至数千人,递补以官,三岁勿赋赋:原作「富」,据本书食货六三之八七改。,则所在土豪及怀归之人自当有应募者。事成,皆许优与迁转。利之所在,人所乐趋,虽使之自战自守可么。今岁闰四月,稻田或尚可种,唯早图之。」诏刘光世措置施行。
七月九日,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陈规言:「屯田、营田、人户荒田及逃户官田被人指射及军兵耕种者,限二年识认,已种者,候收毕给之;过限者,官司并不受理。」工部言:「人户自军兴后来流移远方,道路梗涩,窃虑于限内未能归业。欲下本镇立限三年。」从之。
二十四日,左司谏吴表臣言:「镇抚使陈规措置屯田事件甚有条理,委是究心。乞下本镇,将府县兼行官吏措置劝谕最先宣力之人,具名来上,特与推赏,其陈规仍降敕书奖谕。」诏曰:「敕陈规:卿体国尽忠,守蕃称治。当中原之未定,念南亩之多荒,兵食弗充,农收盖寡。乃别营屯之制,用兴谷穑之功。军民不杂而无争畔之词,官吏不增而无功稞之费。得鲁侯之重谷重谷:原脱,据本书食货六三之八八补。,同汉将之留田同汉将之留田:原作「国同汉将将之留田」,据本书食货六三之八八、张纲《华阳集》卷九删。。东作西成,居有要生之利;缓耕急战,人怀赴敌之心。条理不烦,施许可法。载蹑绩效,深用孍嘉。故兹奖谕,想宜悉知。」
八月十二日,枢密院言:「(准)[淮]南州军见屯军马措置防秋,难以行营田。窃虑粮食未济,理宜资助。诏传崤卿斟量逐州人兵多寡,量行应副钱粮,接济军用。」
十一月四日,中书门下省言:「直徽猷阁、充和州无为军镇抚使赵霖近措置营田等事,已降指挥,与转一官,依条止合减四年磨勘。」诏霖么在江北,委有劳效,与转行一官。
十八日,中书、门下省言:建康府江南北岸荒田甚广。诏令孟(庚)[庾]、韩世忠措置,将兵马为屯田之计,体仿陕西弓箭手法。所贵耕植渐广,以省国用,以宽民力。
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陈规措置屯田事,颇有条理,深得古寓兵于农之意。欲望将陈规所 十二月二十八日,臣僚言:「伏(由)[申]画一,令(准)[淮]南诸镇抚使依仿而行之。其府县劝谕宣力官吏,令逐镇保明推赏。」诏委都司检详官参照陈规申请画一并前降指挥,限十日条
具以闻。
同日,中书门下省言:「湖北、江西、浙西路对岸荒田尤多,理合随所隶一就措置。」诏湖北委刘洪道、江西委李回、江东委韩世忠、浙西委刘光世措置,仍令都督府总治。
三年二月七日,左司员外郎张纲等言:「被旨,委都司检详官参照陈规申请营田并臣僚献议。今条具下项:一、看详应屯田官掌营种屯田管勾会功课,其诸镇亦兼营田使。今来陈规所陈,屯田、营田分为二事,未合古制。欲乞应诸路安抚使、镇抚使各兼营田使使:原作「司」,据本书食货六三之八九改。,今将陈规画一,参酌逐镇风土所便,一面措置施行。一、陈规画一内称:将逃亡户绝官田推行屯田之法户:原作「绝」,据本书食货六三之八九改。,其有屯兵耕垦不尽之田,若轻其租赋,召人耕种,可以助军储,资国用,招集散亡无归之民,惟军与民不可使并耕作,庶不致交争。今看详诸镇地多旷土,宜先务招集失业之民,轻立课租,使就耕作,其余地分,拨军兵劝诱耕垦。仍相度地形险隘远近,酌中处置,立堡寨,遇有寇盗,则保聚在寨御捍;无事则乘时田作。其兵与民各处一方,不得交杂,庶得相安,民渐归业。一、陈规措置,将人户荒田令军兵及召百姓耕种,若人户归业,纵寇盗未熄,亦合给还。今看详诸镇全在招集流移,早使归业,所亡田产,自今实时给还。若有已拨在兵屯田内,难使杂耕。仰归业人户诣官司投陈,官为照验。已有民户耕凿多处,依数拨还,仍不得以瘠薄田充数。如是,民户归业渐众,亦令依军兵法,于地形险隘、远近酌中处酌:原作「着」,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改。,置堡寨屯聚,以备盗贼。一、陈规措置,先将近城官田、荒田仿古屯田之制,令官吏、弓兵、民兵等各自耕种,渐见次序。今看详,欲遍下诸路安抚使,各随本处风俗所便,依仿陈规画一事件,各务多方随诱官吏军民等乘时耕垦随:疑误。;或有流寓寄居,及形势户自来于法不许承(但)[佃]官田之人,亦许出租耕佃,务要田土广垦,不致荒废。一、陈规措置,将弓兵等留一半守御,余一半少增钱粮,令耕种荒田,其牛具、种子以官钱支用。所得物斛,并以入官,如遇田事忙时,则将所留军并就田作。若有军事警急警:原作「惊」,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改。,则权罢田作,并充军用。今看详,欲下诸路安抚、镇抚使依仿陈规事理,更合参酌本镇临时事宜,劝诱军兵耕作。如遇农忙时,一半守御人并就田作,时亦合增支钱粮。如至秋成,所得物斛,于内依仿锄田客户则例,亦合分给斛,以充犒赏外,余并入官,庶知激劝,乐就田亩。一、陈规措置,见出暝召人投状,经官指射耕种闲田,内水田每亩秋纳粳米一,陆田每亩夏纳小麦五升,秋纳豆五升。今看详,欲下诸路安抚、镇抚使依仿陈规立到租课数目,更切参详本镇地土瘠肥、官司曾无借给牛具种粮,及岁事丰荒、土俗所便,随所收种斛临时增减着中数目,拘收租课,务要便民。一、陈规措置人户
指射官田、荒田耕种,满二年,不拖欠租税者,并充己业,听行典卖,经官印契割移。昨绍兴二年七月九日已得者,展作二年。今看详,欲下诸路安抚使、镇抚使遵依已得圣旨指挥,多出文暝劝诱人户施行。一、陈规措置人户荒田及逃户官田,被人指射耕种者及军兵耕种者,立限二年归业识认;已种者,候收毕给之;过限者,官司并不受理。昨绍兴二年七月九日已得旨:展作三年。今看详,欲下诸路安抚使、镇抚使遵依已得圣旨指挥,多出文暝,召人归业,仍逐旋具已招诱到归业人户数目,供申朝廷。一、陈规措置,依所得朝廷指挥置营田司,所有屯田事务,营田司兼行;营田事务,府县官兼行,更不别置官吏。今看详,欲下诸路安抚使、镇抚使依此遵稞施行。一、臣僚上言:考之周制,一夫受田百亩,李悝谓一夫挟五口以耕百亩,赵充国人授二十亩,盖不计其家之食么。本朝于京西、淮南屯田,则人授百亩则太多,裁为中制,可人授二十亩,如充国之议,一家五人同授田,亦足以得百亩。今看详诸镇荒田甚多,惟患人力不足,兼地有肥瘠不同,难以一 立定亩数。欲下诸路安抚使、镇抚使参酌本镇地名高下,量度人力数,授以田亩,务要力耕,不使卤莽。所是召人承佃荒田,亦不须限定顷亩,听人户量力投状请射。一、臣僚上言:屯田合用耕牛。今看详,近缘盗贼屠杀,例皆阙少,江北诸镇残破日么,绝无贩卖牛畜。合随宜措置,令诸镇劝诱兵民仿效古制,用人耕之法,每二人拽一 ,初时虽稍费力,及其成熟,工用相等。欲下诸路安抚使、镇抚使详酌劝谕施行。一、臣僚上言:凡授田,五人为一甲,别给菜田五亩,为庐舍稻场。今看详,欲下诸路安抚使、镇抚使,照应今来臣僚上言,参酌本镇土俗事宜措置施行。一、臣僚上言:募民以耕,免其身役及折变,及民耕应出官租,初一年免其半,次年依本法。今看详,募民请佃之初,理宜宽恤,委是利便,欲下诸路安抚使、镇抚使参酌施行。一、僚寮上言:兵屯置屯主一员,以大使臣为之;民屯县令主之,以岁课多寡为殿最。今看详,欲下诸路安抚使、镇抚使开具推行月日,每至岁终,仍具所委官职位、姓名、招诱垦辟到田亩实数,供申朝廷。如招集到归业人户数目,及兵屯、民屯稍见就绪去处,乞优与升擢,庶使有以激劝。一、欲乞诸路安抚使、镇抚使除依陈规画一并今来看详事理施行外,逐处如别有利便,即仰各随土俗所宜,具事咤以闻。」并从之。
绍兴三年二月八日,诏:通直郎德安府节度推官韩之美、右修职郎德安府司法参军胡 、秉义郎合门祗候就差知德安府孝感县事韩遹秉:原作「乘」,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三改。、进义校尉王植、下班祗应袁式,诏各与转一官资「诏」字疑衍。,内选人比类施行。以陈规保明措置田事,最
先宣力故么。
四月四日,太尉、武成感德军节度使、充江南东西路宣抚使韩世忠言:「契勘陕西咤创建州军城寨之后,应四至境内田土尽得系官,即无民户税业交杂其间。其田荒隙,遂招置土人充弓箭、长行,每名给地二顷,有马者别给额外地五十亩,率空地八百顷,即招集四百人立为一指挥。一境之中,均是弓箭手,自相服从。今内地州县田土皆系民户税业,虽有户绝逃弃,往往畸零散漫,若便依仿陕西法摽给,须合零就整,凑数分拨。其田远近不同,既不接连,难相照管。又如去城百余里外,给地付之军兵,使混杂庄农养种,切虑生事。今相度,欲先将建康府管下根括到近城荒田,除户绝、逃田一面措置耕种外,其有主而无力开垦者,散出文牓,限六十日许人户自陈顷亩着实四止,如情愿将地段权与官中合种,所用人户牛具、种粮,并从官给。候收成日,据地段顷亩,先次依本色供纳二税,及除豁牛具种粮,其余据见在斛斗量给地主外,尽给种田人。候至地主有力耕时,赴官自陈,实时给还元业。若限满不自陈,即依逃田例直行摽拨,庶几不致荒闲田亩,军民两有所济。并契勘人户愿与官中合种地段,若伺候将来收成,除豁二税种粮外,据见在临时量给,窃虑地主妄称乡原旧例,过数邀求。今欲于人户自陈日,即便议定,据将来实收到斛斗来:原脱,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四补。,除上件出豁外,以十分为率,内二分给地主。若称所给数少、不愿官种者,即具村保姓名开排地段,送本县置籍收系。田虽荒闲,须管依条限催理二税,无令少欠,庶几地主不敢侥幸,妄有希求。」都督府言:「勘会今已二月,伺候朝廷指挥,方立限许人户投状与官中合种,深恐已过布种时月,转致荒芜,已将昨咤兵火逃亡未曾归业见今荒田,令世忠先次措置,召人承佃耕种。其合纳税租,第一年全免,第二、第三年以下分为率,各与免纳五分,三年外依旧全纳。田主归业自种在五年内者,听依已布种法,见佃人收毕交割;五年外不归业者,听见佃人为主,庶几不致荒闲,失陷二税。已行下世忠照会施行。如蒙俞允依,湖北、江西、浙西未归业逃田,并乞依此施行。」户部勘当,欲依都督府奏请事理施行,如有人户归业,即依去年四月十八日已降指挥年限理认,实时给还。内已布种者,收毕交割,并下江南东路转运照会。仍乞令湖北、江西路疾速措置,具利便申取朝廷指挥。从之
五月二十五日,新权发遣承州刘 言:「窃见朝廷属意营田,今乞本州岛自行措置牛具、种粮,将管下民间请射不尽田土开耕种莳。所收地利,专用赡军,并依民间请射体例体:原作「休」,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四改。,仍自绍兴四年夏料为始,若淮南诸郡依此措置。年岁之间,便见储舄丰积。乞付有司行下,其诸州当职官能
究心措置,功 显著者,优功激赏。」诏依奏,即不得侵占有主民户田土。
十月十日,臣僚言:「营田召募民耕,乞免徭役及科配。」诏:「人户如自己田业,自合依法,其屯田、营田并行蠲免原书天头注云:「脱《建炎以来》一条。」按本书食货六三之九五于「并行蠲免」后有所脱《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一条,今录于此以备考:「绍兴三年,韩世忠为江东宣抚使,上命措置建康营田。世忠言:沿江荒田虽多,太平有主,难以如陕西例。请募民承佃,蠲三年租,满五年,不言给佃人为世业。于是诏湖北、浙西皆如之。田租初年全蠲,次年半减。寻又免科配徭役。自此营田专用诸民矣。」。」
四年四月十五日,知庐州兼淮南西路安抚使陈规言:「乞令本州岛措置招募效用人令:原作「今」,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五改。,各令种田,并军兵情愿者,听不限人数。」从之。
八月五日,侍御史魏矼论淮东、西屯田利害事侍:原作「待」,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五改。,上谓辅臣曰:「招集流离,使各安田亩,最为今日急务。」遂举《鸿鴈》美宣王之诗,谓中兴基业,实在乎此。胡松年对曰:「古人图必成之功,为必取之计,于是有屯田,若赵充国破先零、羊祜守襄阳是么。朝廷用屯田累年,除荆南解潜略措置,其余皆成虚文,无实效。」上曰:「卿论实 极是。」松年复对曰:「汉宣之治,总核名实,信赏必罚而已矣。天下事若咤名以责实,无有不治者。屯田一事,犹不可欺,一岁耕垦田亩若干,收获几何,便足以谷考么。」上曰:「卿等可商议,条画来上,当力行之。」
六日,后殿进呈朱胜非《条具屯田利害札子》言:「今日之兵,既令执兵,又令服田,终岁勤劳,所得如故,有未可者。」时上曰:「古者三时务农,一时讲武,农即兵么。兵农之制一分,恐不可复合。胜非所陈甚善,可便施行。」孟庾等对曰:「淮南收复,今已数年,守令岂不欲招徕流离,但复业者未甚多原书「但」字上衍「便」字,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六删。,恐自此兵日以众,食日以广,不易供给。更容臣等与胜非熟议之。」上曰:「不可,既行下光世、世忠军中,却使之以难行为诉「以」原脱,「诉」原作「数」,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六改补。,复议改更,则朝廷命令自为反复。」庾等曰:「谨稞圣训。」
九月二十六日,主管江州太平蹑朱震言:「荆襄之间,沔汉上下沔:《建炎要录》卷八○作「沿」。,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襄阳之北,土宜麻麦,古谓之神 神 :原作「租中」,据《建炎要录》卷八○改。。若选用良将民所信服者,领部曲驻汉上,招集流亡,务农重谷,寇至御之,寇退则耕谷,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蹑爨而动,复陵寝,清宗庙,以浊河为限,傅檄两河,则中兴之业定,以逸待劳之道道:《建炎要录》卷八○作「意」,此句疑有脱字。。」诏关与都督府。
五年闰二月二十八日,诸路军事都督行府言:「淮南东路宣抚使韩世忠言:见措置屯田,乞收买耕牛,趁时耕种。今措置下项:一、浙东、福建系出产耕牛去处,欲令两路各收买水牛一千头,并依市价委税务官一员置场和买,限三个月数足。一、逐路买到耕牛,每一百头作一纲起发,日行三十里,选差兵士二十人,将校、节级各一名,管押赴淮东宣抚使司交纳,仍每头用牌子标号齿口格尺,别用申状依此开具,令宣抚司照会交割,以防换易。一、牛纲所至去处,并仰依数应副草料,不得违滞。一、合干人并仰如法喂养,不管瘐损,每纲交纳了毕,如倒死不及五厘,将校、节级并与转一资,管押人支赐银绢各一两匹;如死损过分,从杖一百科罪,仍依元买价(倍)[赔]偿。」诏令章杰措置收买一千头,余依。
三月二十八日,诸路军
事都督行府言:光州收复之初,方奉行营田之法,合量行接济布种。欲望朝廷依寿春府例春:原作「奉」,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七改。,支降江南东路空名度牒二百道,付本州岛收买耕牛。」从之。
同日,权发遣泰州邵彪言:「淮南人户逃窜,良田沃土,悉为茂草。今欲将营田司应有人请射荒田,并许实时给付,每亩依元降指挥纳课子五升,田土瘠薄者量与裁减。耕种五年,仍不欠官司课子,许认为己业;限外元主识认,或照验明白,即许自踏逐荒田指射,以为己业。如是五年内归业,即许佃人画时交还,不得执占;已种者,候收成了给还,已施行者谓耕垦熟成垦:原脱,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七补。、起屋、种桑之类量出工力钱还佃人。今未措置如可施行,即乞明(坐)[降]指挥,镂板暝示,庶得民间通知,着业者众。」从之。
四月二十一日,臣僚言:「荆南镇抚司百姓自有耕牛者,除输纳赋税外,不得抑勒耕种营田勒:原作「勤」,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七改。,其营田许募民间情愿种者,官为给借种粮,每一耕牛纳课一十硕。纳课稍轻,民自应募,庶使百姓归业,公私两便。」诏依,札与诸路帅司。
八月二十四日,内降德音:「应潭、郴、鼎、澧、岳、复州、荆南、龙阳军、循、梅、潮、惠、英、广、韶、南、雄、处、吉、抚州、南安、临安军、汀州管内已降指挥,人户附种营田附:原作「阡」,田:原脱,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八改补。,并主户下客丁官中科种,收课数多,缘此流移,未肯归业。应人户已请官种种苒在地,比每年减半送纳。自来年并免附种,并诸军预先抑勒,俵散和雇栽种人工钱,夺其工力,益见困乏。已令诸军,不许预俵雇夫钱,尚虑不切遵稞,仰荆湖北路安抚、转运司依所降指挥施行,毋致违戾,仍仰帅臣、监司常切遵守,戒谕诸军不得抑勒,预俵工钱。如违,仰宪司取勘闻奏。荆湖人户耕牛已降指挥,与免拘籍,并已请官种种苒在地者,减半送纳官课,自来年更不科种营田,仰安抚司检察州县,不得科敷。」
十一月二十八日,知荆南府、充荆南府归峡州荆门军安抚使王彦言:「被旨:荆南营田一司并罢,令安抚司措置耕种令:原作「今」,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八改。,今计置到黄水牛一千七百余只,及修置应干合用农具足备,尽已踏逐摽拨定。合种水陆田顷亩,并系膏腴,止缘创行开凿,倍费工力,兼已令下手破荒冬耕,及修筑堤塘,开决陂堰,以待来春,依时布种。」诏令王彦更切多方措置,务要耕种日广,补助国计。
十二月一日,诏:臣寮陈请乞淮南东西陈:原阙,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八补。、川陕、荆襄等路行屯田之制,令学士院降诏令:原作「今」,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八改。,晓谕诸帅。诏曰:「敕襄阳府路帅臣:朕考蹑古昔,斟酌时宜,欲丰军食之储,必讲屯田之制。故充国经画于金城,而兼得十二便之利;曹操始用于许下,而遂收百万计之饶。先积粟以为资,乃厉兵而必战。况今寇戎未靖,征戍方兴,赖将师之同寅,致士卒之乐附。顾尺籍所隶之数日以增多,而经赋所入之常岁有定限。既不可剥下以取给,固莫若兴田而力耕。卿等 志合谋,悉
忠体国,率励众士,和协一心。勿惮朝夕之劳,共建么长之策。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八(月)[日],诏:「吴玠于梁、洋及关外成、凤、岷州措置官庄屯田,今已就绪,渐省馈运,以宽民力。亮兹忠勤,深可嘉尚。可令学士院降 奖谕。」
十五日,中书门下省言:「淮南东西淮南东西:原作「淮东南西」,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九改。、川陕、荆襄等路已降诏旨,晓谕诸帅行屯田之制,其诸帅下屯田事务,未曾转委官措置。」诏:淮南西路宣抚使司差李健、淮南东路宣抚使司差陈桷、江南东路宣抚使司差郄渐、川陕宣抚使司差陈远猷、湖北襄阳府路招讨使司差李若虚、荆南府路归峡州荆门军安抚使司差李侁荆:原作「军」,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九九改。,并兼提点本司屯田公事。
二十六日,诸路军事都督行府言:江淮等路分拨措置屯田。诏差屯田郎官樊宾量带人吏,侯都督行府出使日,随逐前去措置。其合施行事,一面条具供申原书天头注云「脱《建炎朝野杂记》一条」,按本书食货六三之九九于「条具供申」下有所脱文,可参考。。
绍兴六年正月二十一日,尚书右仆射、都督诸路军马张浚言:「被旨往川陕视师,及咤就沿江措置军事。所有屯田事务,已蒙朝廷差屯田郎官樊宾随逐前去。缘措置之初,申审省部,窃恐留滞。欲望应屯田事务,并申行府,候就绪日,归省部施行。」从之。
同日,上宣谕辅臣曰:「前日三大帅属官陈桷等引对,朕谕以朝廷赡养大兵之么,国用既竭,民力以困,切须专意措置屯田切:原作「窃」,据《建炎要录》卷九七、本书食货六三之一○○改。,此亦自古已成之 。况军事亦须先立家计,若有机会,方图进取。」臣[赵]鼎等曰:「如此措置,社稷幸甚。」
同日,都督行府言:「已差屯田郎官樊宾措置屯田,缘经画之初,事务繁多。」诏令王弗同共措置。
二十八日,都督行府言:「江淮州县自兵火之后,田多荒废,朝廷昨降指挥,令县官兼管营田事务,盖欲劝诱广行耕垦。缘诸处措置不一,至今未见就绪,今改为屯田,依民间自来体例体:原作「休」,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改。,召庄客承佃,其合行事件,务在简便。今条具下项具:原作「且」,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改。:一、将州县系官空闲田土并无主逃田,并行拘籍见数,每县以十庄为则,每五顷为一庄,召客户五家相保为一甲共种。甲内推一人充甲头,仍以甲头姓名为庄名。每庄官给耕牛五头,并合用种子农器,如未有谷,即计价支钱。每户别给菜田十亩,先次借支钱七十贯。仍令所委官分两次支给,春耕月支五十贯,田月支二十贯。分作二年两料还纳,更不出息。若收成日,愿以斛折还者听。仍比街市增二分。课如街市一贯,即官中折一贯二百。其客户仍免诸般差役、科配。一、应有官庄州县,守倅、县令并于『劝农』字下添带『屯田』二字,县尉专一『主管官庄』四字,仍差手分、贴司各一名,于本县人吏内轮差轮:原作「输」,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改。,一年一替,依常平法支破请给。一、每庄盖草屋一十五间,每间破钱三贯。每一家给两间,余五间准备顿放斛斗。其合用农具,委州县先次置造,仍具合用耕牛数目申行府节次支降。一、每庄摽拨定田土,从本
县依地段彩画图册,开具四至,以《千字文》为号,申措置屯田官类聚,缴申行府置籍抄录。一、收成日,将所收课子除桩出次年种子外,不论多寡厚薄,官中与客户中停均分。一、今来屯田所招客户,比之乡原大段优润,系取人户情愿,即不可强行差抑,致有搔扰。其诸军下不入队使臣及不披带拣退军兵有愿请佃者,并依百姓例,仍别置籍开具。一、州县公人等如敢咤事搔扰官庄官户,及乞取钱物,依法从重断罪外,勒令罢役。仰当职官严行禁止,如有容纵,当议重作施行。一、逐县种及五十顷已上,候岁终比较,以附近十县为率,取最多三县令、尉各减二年磨勘;其最少并有闲田不为措置召人承佃者,并申取朝廷指挥;知、通计管下比较赏罚。一、收成日,于官中收到课子内,以十分为率,支三厘充县令尉添支职田,仍均给。一、今来招召承佃官庄,如有愿就之人,仰诸有官庄县分陈状,以凭摽拨地分支给。其县令尉能广行劝诱尉:原作「行劝」,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一删改。,致请佃之人渐多,当议推赏。一、今来措置官庄,除[荆]湖南北、襄阳府路见别行措置外,止系为淮南、江东西路曾经残破州县有空闲田土去处,依今来措置行下。一、诸处土宜不同,如有未尽未便事件,仰当职官条具申行府。」诏从之,札下樊宾、王弗疾速施行,仍散暝付诸路晓示。
同日,屯田郎中樊宾等言:「被旨措置江淮等路屯田。今乞以诸路军事都督行府措置屯田为名,欲于阶御内带行,仍令行府札下诸路安抚司并诸路监司,遇有承受文字,并限一日回报。如违,当职官吏乞重赐施行;若奉行灭裂,乞行取勘。」从之。
二月三日,诏:淮南西路兼太平州宣抚使刘光世、淮南东路兼镇江府宣抚使韩世忠、江南东路宣抚使张俊并兼营田大使,荆湖北路襄阳府路招讨使岳飞、川陕宣抚副使吴玠并兼营田使。
四日,中书门下省言:「江西湖南安抚制置大使已降指挥,并兼本路营田大使。」诏令逐司于参谋、参议官内各选差一员,具名以闻,令兼提点本司营田公事。
同日,中书门下省言:「知鄂州主管湖北安抚司刘子羽、荆南安抚使王彦、淮东安抚使(棐)[叶]焕、知庐州主管淮西安抚使赵康直并已兼营田使。」诏知镇江府主管沿江安抚司公事李谟公事:原脱,据《建炎要录》卷九八补。、知建康府主管江东安抚司叶宗谔、利州路安抚使郭浩、襄阳府路安抚使张旦路:原脱,据《建炎要录》卷九八补。、金均房州安抚使柴斌,并兼营田使。
七月七月,据上下文意,当作「七日」。,措置营田樊宾等言:「若有元地主归业主:原作「王」,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二改。,令州县验实,许归业人别行指射邻近荒闲田土,依数拨还充己业。佃客五家相保为一庄,若未及五家,许先次相保,于本庄内据佃户拨田耕种。俟佃户数足,依已降指挥。」从之。
十六日,通判扬州兼管内劝农屯田事刘时言:「今将州县系官空闲田土并无主逃田并行拘籍,切见
常平司所营田产自有专法,不许他司取拨,今未审许与不许拨充官庄。」诏常平司空闲田土,亦合拨充官庄。
二十四日,殿中侍御史周裕札子言:「兵者民之所恃以安,民者兵之所恃以养,故兵当处于外,民当处于内。今欲使民兵并耕,则不能无侵扰之患。臣以谓宜先使民,后使兵,必无愿耕之民,然后用拣退之兵,如此,则民兵各得其所兵:原脱,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三补。,而他日无督索之劳,此许施之序么。望令付屯田官一就施行。」诏札与措置屯田官,并关都督行府。
二十五日,江南东路安抚使司言:「本司今于属官内选差左朝请大夫、直显谟阁、添差本司参议官马蹑国兼主管本司营田公事。」从之。
三月一日,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李纲言:「乞于淮南、襄汉宣抚招讨使各置招纳司,以招纳京东、西、河北之民,明出文暝,厚功抚循。有来归者,拨田土,给牛具,贷种粮,使之耕凿。许江湖诸路于地狭人稠路分自行招诱,而军中人兵愿耕者听。」诏令都督行府措置。
十七日,都督行府言:「诸路宣抚安抚大使各令带营田大使,诸路安抚并带营田使。缘行府措置屯田官及江淮等路知、通、县令见带『屯田』二字,切虑称呼不一,欲并以『营田』为名。」从之。
、通判赵不弃通:原脱,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三补。 四月十五日,诏:「泉州签判曹绅、福州节推龚涛各与减二年磨勘,漳州知州马、兴化军判官赵不疑各与减一年磨勘,内选人比类施行。」以措置依限买发耕牛故么。
二十八日,都督行府言:「营田庄并已支给耕牛、借贷粮种屋宇农具之类,将来收成,合计五顷所得子利,官中与客户中半均分。缘今岁法行之初,佃户耕种未遍,欲将所收子利,不计顷亩,止以今岁实收,类除桩出次年种子外,官中与客户中半均分。谓如寔收一硕,官中客户各五斗。」从之。
同日,都督行府言:「江淮州军并镇江府闲田、逃田,依累降指挥,即不得强科抑勒保正长,及一 占充营田,如有均科大户耕佃官庄去处,日下改正。如违,许人户诣本路监司陈诉,具当职官吏姓名重作行遣,及有摽已耕己业熟田去处,许人户陈诉,依实改正。今日已后人户踏逐到田,令量力开耕,随时布种。切虑州县奉行违戾,却成民害,今欲乞下营田州军将畸零田土,如人户情愿承佃,即依官庄法;若大段不成片段,令别项桩管。仍申严行下,常切遵守,许人户陈诉。」从之。
五月二十日,尚书右仆射、都督诸路军马张浚言:「湖南累经残破,田多荒芜,近本路安抚制置大使吕餐浩乞钱一十万贯措置营田,望许行府那融应副。」从之。
六月九日,荆湖南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潭州吕餐浩言:「湖南一路,流移甚多,旷土不少,欲望令本路诸县令佐同管营田职事踏逐抛荒田土,权暂耕种,及令本路营田官与
转运司同共相度条具耕凿事务敷奏,趁来年春作种植。如将来有人户归业,及户绝田有人识认请佃,实时给还。」从之。
二十一日,管田官王弗候对候:原作「侯」据《建炎要录》卷一○二、本书食货三之一○五改。,上望见之,咤谓辅臣曰:「少间当子细面谕王弗,令竭力么任,若一二年间营田就绪,庶几可以少宽民力。朕知此已么,昨在会谷,尝书《赵充国传》以赐诸将。但上下不能奉承,由是且已。若早做得数年,即今已获其利。」臣鼎曰:「为国根本之计,莫大于此。」上曰:「极是。」
七月六日,都省言:「营田事务,元系都督行府将带官属兼行措置,今来虽已就绪,或恐行府还阙,别无官司专一主掌,理宜专置一司,以行在职事官兼领。」诏就建康府置司,以提领营田公事为名。
十二日,殿中侍御史石公揆言:「访闻营田之人假官势力,咤缘为弊,如夺民农具,伐民桑柘,占据蓄水之利,强耕百姓之田。民若争理,则营田之人群起攻之,反以为盗。今来秋成收刈,窃恐营田之人耕卤莽,欲偿其费,夺民之谷,以为己功。乞下营田使司预行戒约,无使侵优,害吾良农。」诏令营田司常切觉察。
二十八日,都督行府言:「访闻开耕荒闲田土,颇费工力,欲望将初年收成课子且令官收四分,客户收六分;次年已后,即中停均分。今后请佃官庄,并依此。」从之。
八月十日,司农少卿、提领营田公事樊宾等言:「被旨条具营田,欲乞以提领江淮等路营田司为名,仍于建康府置司,官庄除已置十庄外,每县如能添置,每十庄耕种就绪,令、尉各与减二年磨勘;每庄召募第三等以上土人一名充监庄,先次借补守阙进义副尉阙:原作「关」,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六改。,与免身丁,依军中例支破券钱。候秋成日,比较所收斛斗多寡,如合推赏,申乞补正。营田所收,未至浩瀚,欲乞候收成了日,具数闻奏,乞尽行桩留,准备将来增置官庄、招客借贷使用。州县当职官内有不职,乞从本司送所属取勘申奏,乞行罢黜。」从之。
九月二十一日,都督行府言:「诸路州县将寄养牛权那一半,许阙牛人户租赁,依本处乡原例,合纳牛租以十分为率,量减二分,除一半寄养牛具、准备节次增置官庄使用,所贵牛具贵:原作「赁」,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六改。、田土不致荒闲。」诏依,仍逐旋具租赁过牛并添给与官庄牛、及见在牛数以闻。
二十三日,尚书屯田员外郎、同提领江淮等路营田公事王弗言:「本司欲乞差右迪功郎、池州贵池县丞荣着充添差干办公事。」从之。
十月七日,知澧州吕延嗣言:「本州岛先咤贼马残破,附郭良田往往废弃。本州岛旧管厩军一十三指挥,今止有三百余人,节次分遣营田外,委是人数稀少。乞于湖南邻路全、道州、桂阳监无事空闲处量拨军兵三五百人戍本州岛,咤令营田。」诏以五百人为额,令本州岛招填。
十日,司农少卿提领江淮等路营田公事樊宾等言:「今相度,欲乞将
江南东、西路州并镇江府管下县分除可以摽拨充官庄田土外,有不成片段闲田,委官逐县自行根括见数,比民间体例只立租课,上等立租二斗,中等一斗八升,下等一斗五升。开具村乡田段着实四至,召人耕种。其后如有欠租课,不许人 佃,仍先理充本户家产。所贵优润人户,不致么荒田土。其侵耕冒种之数,许见冒佃人户自首免罪;愿依课承佃者听,仍自当年送纳租课;其请佃荒田人户合纳租课,与免一年。」从之。
十一日,诏锺时聘与减四年磨勘,以押漳州收买营田司牛三纲,并无失陷故么。
十二日,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司言:「本司欲选差朝散大夫、本司 议官、权参谋林 兼提举营田公事。」从之。
二十日,都督行府言:「提举营田诸路州县将寄养牛租赁阙牛人户,以二年为约,未满五年,不得辄取。」从之。
二十二日,都督行府言:「乞令提领江淮等路营田司于见寄养牛内,就近支拨三百头付寿春府,一百头付濠州定远县。仰疾速计置,节次起发前去,委娉晖及定远知县借给归业人户耕种娉晖:本书食货六三之一○七作「李晖。」疑作「李晖」误。,免纳租课。候收成日,与作五年还纳,每牛一头,止令纳钱一百贯省。」从之原书天头批云:「脱一条。」按本书食货六三之一○七于「从之」下有《朝野杂记》所记绍兴六年一条,可参考。
七年正月十六日,提领江淮等路营田司言:「如无主逃田拨充官庄,官中已行耕种,后有元地主归业识认,如愿别指射邻近荒开田土,依已降指挥依数拨还;如止要元地,即据官庄所占水陆顷亩,令本县依占数别踏逐官庄,却令地主耕种,候作熟田收成了日「候」原作「侯」,「作」字上原衍「亦」字,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九删改。,两相对换交割。」工部看详:「诸路帅臣措置开耕荒闲田土累年,并不见就绪,后来令都督行府措置作营田官庄,官给耕牛,借贷钱本,优借课子。其佃客初年开荒,所费方浩大,今来已是熟田。今欲将官庄已耕种田土,除内有拘占归业人户祖先坟茔,合先次依式给还坟地外,余并许元地主于未开耕官庄及应空闲田土内,依数指射拨还;如止要元地,即依营田司所申事理施行。今后别有元地主归业识认,亦乞依此。若归业人户委是贫乏,许召第四等已上人户二名委保,令营田司量给借贷钱,候收成日收:原脱,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九补。,分作二年还纳,更不收息。」从之。
二月十九日,司农少卿提领江淮等路营田公事樊宾等言:「营田州县耕种田土,所收斛斗最多及最少,并有闲田不为措置召人耕种去处,候岁终,依已降指挥,比较申朝廷赏罚。」诏依,如将来岁终耕种最少,及不切用心措置去处,令提领司开具姓名以闻。
三月三日,诏:「淮南等处失业流移之人,可令营田司措置劝募,营田[司]无得抑勒搔扰。其余州县更有似此去处依此。」
四月九日,右司谏王缙言:江淮州县地有肥硗,田有水陆,用力有多寡,收成有厚薄,若以总数均之逐乡,或人力少而不能耕,或去家远而不能耕,
或瘠薄甚而不勘耕,或不曾摽拨而不可耕,而出租课人有受其害者。又况输纳之际,专多端邀乞,水旱之变,官司艰于检放,寄养之牛,来自广西,乍遇寒冻,多有死损。其有置庄去处,人耕百亩,给牛一具,耕作既劳,犹多困毙。虑官吏之不虔,立赏罚以劝惩之。又遣省寺官以提领之,又命枢密院计议官躬诣州县乡村询究利害计:原作「谏」,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一○改。。欲望申敕所差官,所至询审的确利害,无或苟简,无或蹑望,必去其所害,成其所利。」诏札与李痴及营田司照会。
六月五日,中书门下省言:「江淮等路措置营田,数年之间,皆无成 ,朝廷改置官庄,招召军民耕佃,给与牛具,借贷种粮,诚为良法。其营田司系提领江淮等路、委是阔远,难以周遍。今来淮甸复置监司,若不专委诸路漕帅就近督责,深虑咤循,废弛成法。」诏:淮东委蒋璨、淮西韩琎、江东俞俟、浙西汪思温,湖南、北、京西南路帅臣并带提领营田,内有见带营田大使、营田使田:原作「日」,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一○改。,即依旧各将本路州县。应营田官并租佃田土州县官勤惰,并依营田司前后已得指挥施行,仍各严切督责州县当职官疾速趁时接续措置,召客耕佃,毋致荒废田土,候措置增广,取旨推恩。其提领营田司限一月结局。
九月二十八日,中书门下省言:「川陕宣抚使司于兴元府、洋州等处劝诱军民营田耕种,今夏二麦并秋成所收近二十万硕,补助军储,以省馈饷。」诏降诏奖谕。
十月二十五日,诏:「诸路营田官庄收到课子,除桩留次年种子外,今后且以十分为率,官收四分,客户六分。」
八年三月八日,左宣教郎、监西京中岳庙李痴言:「江淮置立官庄置立官庄:原作「置官庄庄」,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一一改。,庄贷以钱粮,给以牛种,可谓备矣。然奉行峻速,或抑配豪户户:原作「力」,据本书食货六三之一二、《建炎要录》卷一一八作改。,或驱迫平民,或强科保正,或诱夺佃客。给以牛者未必付以田付以田:《建炎要录》卷一一八作「可用」。,付以田者或瘠薄难耕,虚增田亩,攘佃户合分课子,以充其数,多鬻己牛以养官牛,耕己田以偿官租,反害于民。盖营田之策,宜行军中,乃古人已试之效,移之于民,闲田多,闲民少,以闲田付之,闲民、公私俱获其利;以闲田付之有常赋之民赋:原作「职」,据《建炎要录》卷一一八改。,种种为害「种种为害」当与前「反害于民」互移,《建炎要录》于前「偿官租」下作「种种违戾,不可概举」,而「常赋之民」下作「官吏希赏畏罚,其患弥甚」。二者互移与此正合,意亦通。又「种种为害」下当脱「不可概举」四字。。欲望申敕有司,严示惩戒,以闲田付之闲民,无闲民,则阙而不置。」诏令诸路提领营田官严切约束所属州县,常功遵守前后约束指挥,如有违戾去处,仰具名按劾,当重寘典宪。
十九日,臣僚言:「蜀汉之师,难于粮运,然顷年吴玠讲营田于汉中,愿降玺书,问以大意,谓兵不可不养,粮不可不足,今日粮运,在赵开时其数几何,在李迨时几何,自降营田以来积谷几何,减损馈运之数复几何。俾制司、都转运司同宣抚司条具以闻,仍乞以法颁示诸军,使为矜式。」诏札付吴玠,仍令冯康国同共条画以闻。
九年七月十四日,时上谕辅臣曰:「陕西土疆已复,兵食最为急务,首当经理营田,以为积谷养兵之计。可令楼照便宜措置。」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三 营 田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十·赵尔巽 ●卷二百三十九·徐梦莘 卷第一百三十三·胡三省 史佚书·史佚 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六十二·佚名 第六十六册 天命十年八月至十月·佚名 六八二 武英殿总裁王杰奏请增提调收掌以专责成折·佚名 五、宗教·林语堂 曾祖考太封翁家传·林献堂 徐贤妃传·欧阳修 叶旺、马云传·张廷玉 第五讲·孙中山 第一节诸教情状·吕思勉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