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五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防第四十三

凡弁绖其衰侈袂【杂记下】

考异古本注弁绖服者吊服也无服者二字 三尺三寸下有也字疏此等三衰而袂半而益一【一叶右九行】宋板而作其

姑姊妺其夫至附于夫之党

考异古本注无缌之亲也缌下有麻字 夫之姓类下有也焉二字 里一尹里下有人字疏按周礼六乡之内二十五家为闾闾置一胥中士也六遂之内二十五家为里里置一宰下士也【二叶左四行】宋板无二十五家为闾闾置一胥中士也六遂之内十七字 亦是此国君为主之说【九行】说作义

麻者不绅执玉不麻

考异宋板疏按周礼已国君薨【三叶右六行】周作聘 饭行聘享之事【六行】饭作似

国禁哭则止至由文矣哉

考异古本注大祭祀时下有也字 当室则杖下有之也二字 能用礼文矣矣作哉宋板足利本同释文菲本又作屝元文上作屝下作菲

补遗古本注大祭祀时作礼

泄桺之母死至诸侯七

考异古本注主人之礼下有矣也二字疏知天子至士丧即反虞者【四叶左八行】宋板丧作葬

升正柩诸侯执綍五百人

考异古本经诸侯执綍五百人五百上有皆字注綍引同耳作綍引皆同耳 道止之正误止当作正 皆二綍下有也字疏葆谓盖也【六叶右二行】宋板无葆字下居柩葆前御行于道同

补遗古本注居前道止之止作正宋板足利本同

孔子曰管仲至不逾封而吊

考异足利本注冠有笄者为纮为作者 古本为藻文下有也字释文棁章棁反正误下棁当作悦疏梓人云小虫之属【七叶左四行】谨按原文虫作虫此注及疏正嘉二本皆作虫考字书虫音毁与虫字不同然今所引梓人元文作虫乃亦有所通用欤但宋板万历崇祯本注及疏共作虫

补遗释文棁章棁反【六叶】下棁作悦 揜本亦作揜【七叶】上揜作弇疏难乎为上【七叶左一行】宋板乎作可下难乎为下同

如三年之丧至叔不抚嫂

考异古本注为相通者也为作谓

补遗释文补脱【八行】逺别彼列反疏不升侧阶【八叶右九行】宋板侧作正

孔子曰凶年至于是乎书

考异古本经士丧礼于是乎书无士丧礼三字

补遗释文孺本亦作孺【九叶】上孺作

  子贡观于蜡至非尔所知也

考异古本注怪之之作也 使之饮酒燕乐无之字疏及饮末醉无不如狂者也【十一叶右一行】宋板末下有而字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

考异宋板疏喻民一时须劳【十一叶左六行】民下有之字

孟献子曰正月日至

考异宋板疏注云若天子则圜丘【十二叶右七行】注作主谨按作注者不可通也作主者亦似有脱误 冬既祭上帝【九行】冬下有至字 礼不合讥而书之者【十三叶右三行】礼作理

夫人之不命于天子

考异古本注天子亦不命之之作也

外宗为君夫人犹内宗也

考异古本注从为国君下有也字释文下为夫为之服元文夫作火疏外宗者谓君之姑姊妺之女【十四叶右三行】宋板君作宗

补遗古本注为君服斩君下有亦字疏舅氏及从母【十四叶左九行】宋板氏作女

廏焚孔子拜乡

释文补脱廏焚九又反

补遗宋板疏拜谢一乡人【十五叶右二行】无一字

孔子曰至有君命焉尔也

考异宋板经官于大夫官作宦注及疏同 古本注诸侯同尔尔作耳

内乱不与焉外患弗辟也

考异宋板疏时季友讨庆父【十六叶左三行】讨上有不字

成庙则衅之至衅之以豭豚

考异古本经雍人拭羊宗人祝之祝作视宋板足利本同则考之而不衅攷作考诸本皆同注衈谓将刲割牲以衅刲下有羊字 宰夫祝宗人下告者告宰夫下共有也字释文刉古伐反元文伐作代 珥如志反志作至谨按正嘉二本作衈如志反为重复也但释文注刉衈作刉珥故有此音疏其祝宗人宰夫雍人等着服谓朝服缁衣素裳等【十九叶右六行】宋板无此二十字谨按今本衍文

诸侯出夫人至亦皆称之

考异古本经如姑姊妺亦皆称之如作若注言弃妻者父兄在则称之称上有犹字足利本同 若妺不肖下有也字释文使色吏反元文作使者色吏反下使臣使者同补脱傧者必刅反本又作摈传焉丈专反疏诸侯出之命归本国【二十一叶右八行】宋板命作令

补遗古本注不用此为始始作姑

孔子曰吾食至以伤吾子

考异古本注施父之后下有也字

补遗释文慢本亦作慢【二十三叶】上慢作僈

纳币一束至燕则鬈首

考异古本经西靣北上是见已下有也字注犹匹偶之云与犹作由 犹若女有鬌紒也鬌作鬈也上有耳字释文个古贺反元文个作个 紒字又作髻作□字又作紒

韠长三尺下广二尺

考异宋板注领上作上领足利本同释文纯徐方移反元文方作力疏倒襵之两厢各三寸也【二十四叶右五行】襵作摄 此帛上下各濶五寸也【七行】各作亦 若加此说【二十四叶左三行】加作如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五

猜你喜欢
  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第十二·晏婴
  卷八·高诱
  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康熙
  孟子纂笺卷十三·詹道传
  泉水·佚名
  卷十 大射仪第七之二·李如圭
  卷一·王天与
  正学隅见述原序·王宏撰
  和氏·韩非
  圣躯廓润品第四·佚名
  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密严道场品第一·佚名
  太虚法师语集·太虚
  卷第四十四·佚名
  五母子经之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贾岛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长江集        别集类一【唐】提要【臣】等谨案长江集十卷唐贾岛撰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僧名无本後返初服举进士不第坐谤责授长江主簿终於普州司仓参军岛之谪也唐书本传谓在文宗时

  •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欧阳修

    太宗定天下,留心听断,着令:州县论死三覆奏,京师五覆奏。狱已决,尚芋然为彻膳止乐。至晚节,天下刑几措。是时州县有良吏,无酷吏。武后乘高、中懦庸,盗攘天权,畏下异已,欲胁制群臣,椔翦宗支,故纵使上飞变,构大狱。时四方上变事者,皆给

  • 卷八十八·列传第十八·脱脱

        萧敌烈(拔剌) 耶律盆奴 萧 排押(恒德 匹敌) 耶律资忠 耶律瑶质 耶律弘古 高正 耶律的琭 大康乂   萧敌烈,字涅鲁衮,宰相挞烈四世孙。识度弘远,为乡里推重。始为牛群敞史。帝闻其贤,召入侍,迁国舅详稳。统

  •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柯劭忞

      ○武宗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海山,顺宗答剌麻八拉第二子也。顺宗三子:长曰魏王阿木哥,其母微;帝与仁宗皆昭献元圣皇后宏吉剌氏所出,所谓兴圣皇太后也。帝以至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生。   成宗大德三年,命帝代宁远王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十一·杨仲良

      太宗皇帝   钱议   蜀钱   太平兴国七年八月。伪蜀广政中,始铸铁钱,每钱一千,以易铜钱四百;凡银一两,直钱一千七百;绢一匹,直钱千二百,而铸工精好,殆与铜相乱。既平蜀,沈伦等悉取铜钱上供,及增铸铁钱,易民铜钱,益买金银

  • 卷之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二七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明粤西实无遗书折·佚名

    一二七 广西巡抚熊学鹏奏查明粤西实无遗书折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广西巡抚臣熊学鹏跪奏,为遵旨查明覆奏事。乾隆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准礼部咨,乾隆三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各该督抚等访求遗书,汇登册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十二·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颍濵遗老传下苏辙还朝为御史中丞命由中出宰相以下多不恱所荐御史率以近格不用自元佑初革新庻政至是五年矣一时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吕微仲与中书侍郎刘莘老二人尤畏之皆持两端为

  • 泰戈尔在我家做客——兼忆志摩·陆小曼

    “回忆”!这两个字早就在我脑子里失去了意义,□年前,我就将“回忆”丢在九霄云外去了!我不想回忆,不要回忆,不管以前所遭遇到的是甚么味儿,甜的也好,悲的也好,乐的也好,早就跟着志摩一块儿消失了,我脑子里早

  • 孙复传·脱脱

    孙复,字明复,晋州平阳人,因举进士不中而退居泰山。他一生研究《春秋》,著有《尊王发微》十二篇,其学大抵源于陆淳,但有不少创新之意。石介在山东有名望,但包括石介在内的许多人皆视孙复为先生。孙复四十岁的时候还未娶妻,李迪

  • 沈伦传·脱脱

    沈伦字顺宜,开封太康人。旧名义伦,因为与太宗名字下字相同,故只名伦。年轻时在嵩、洛间研习《三礼》,以讲学养活自己。后汉乾..年间,白文珂镇守陕州,沈伦前往投靠。后周显德初期,太祖兼任同州节度,宣徽使昝居润与沈伦交情很深

  • 第二 反应 2·王诩

    【原文】人言者①,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②,事有比③。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④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⑤而司

  • 卷第四·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四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第一之四入涅槃序曰。如来所说一代法门。其意在乎开显大事因缘而已。及乎人机既得大益。则又为之说云。所应度者皆已度毕。于是唱入灭度。以示化仪之有始卒

  • 古画品录·谢赫

    又称《古今画品》或《画品》。 画评、 画品。南朝齐谢赫。 南朝齐梁画家谢赫著。共一卷。成书于梁武帝中大通四年至太清三年(532~549)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品评画家绘画的论著。 有《津逮》本、《说郛》

  • 绣屏缘·佚名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全名《新镌移本评点小说绣屏缘》。20回。无名氏撰;题“苏庵主人编次。”卷首有序,题“康熙庚戌端月望弄香主人题于丛芳小圃之集艳堂”。又有题“苏庵漫识”的凡例、杂诗和曲。今见有日本抄本。孙楷

  • 石仓历代诗选·曹学佺

    诗总集。明曹学佺(1574—1647)辑。五百○六卷。学佺字能始,号石仓,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万历进士。曾官广西参议、礼部尚书。因著《野史纪略》被削籍。明亡,入山投缳死。有《易经通论》、《舆地名胜志》、《蜀中名胜

  •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林则徐

    道光二十年,林则徐领导禁烟抗英运动,因受琦善等投降派谗言而获罪。这二首诗是道光二十二年七月林则徐被贬伊犁,由西安启程作别家人时,随口吟诵而成的两首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在即将流放边疆时刻,仍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

  • 法常住经·佚名

    附西晋录。佛在祇园,为比丘说有佛无佛,法性如故,如来出世,为众生故。分别演说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若行者与合,无彼无此,犹如众流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