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四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四十二

有父之丧至附于王父也【杂记下】

考异古本注卒事既祭下去麻则用顈下共有也字疏有变除丧祭之节【二叶右三行】宋板无祭字 未知然否自依録之【三叶右七行】自作且 其祖传入高祖庙【三叶左六行】传作傅

大夫士将至则次于异宫

考异宋板疏以其期丧缓于父母【五叶右五行】缓上有差字

曾子问曰至必有前驱

考异古本注尸式以礼下有也字疏故出舍云之宫馆【五叶左三行】宋板云作公

父母之丧将祭而昆弟死

考异古本经虽虞附亦然下有也字注则是昆弟异宫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 疾病或归者足利本或下有有字 为新丧略威仪略作异仪下有也字释文补脱适子丁历反为新于伪反下为人说同疏云有父母之丧当在殡宫者既遭父母之丧兄弟悉应同在殡宫【六叶左三行】宋板无当在殡宫者既遭父母之丧十一字谓升一等而后散升不连歩也【四行】无散字

自诸侯达诸士

考异宋板疏祥酬之前皆为之也【七叶右五行】祥作旅

子贡问丧至不可夺丧也

考异古本注容止可观下有也字

三年之丧至庐严者也

考异古本注非有其实则不居下有也字疏及此经云三年之丧【八叶左八行】宋板无云字 下与人居者即坐也【九叶右五行】者作居

妻视叔父母

考异古本经长中下殇视成人殇上有之字

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

考异古本注而哀未忘下有也字

视君之母与君之妻

考异古本经视君之母与君之妻无下君之二字宋板足利本同

免丧之外行于道路

考异古本经必有以异于人也无也字注名与亲同下足利本有者字疏必有殊异于无忧之人【十叶右八行】宋板忧作丧

补遗古本注如是则其余无则字

祥主人之除也

考异古本注既祭乃服禫服朝服綅冠无朝服二字释文朝直遥反及下武叔朝皆同元文及上有注字疏则祥后并禫服【十一叶右五行】宋板禫作礼 故着缟冠素纰麻衣【八行】故作加

补遗宋板疏禫礼之后【十一后左一行】礼作祭

子游曰既祥虽不当缟者

考异古板注虽不及时时作事 反服反素缟麻衣也无下反字

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五十二【宋板】谨按当袒大夫至为卷首

当袒大夫至

补遗古本经絶踊而拜之无而字

祝称卜葬虞子孙曰哀

考异古本经弟曰伯子某无曰字注其祖某甫其作某释文称徐尺证反下有注祝称同四字补脱相为于伪反下宾为饭为其同疏故郑注于子孙通称可知也【十四叶右一行】宋板称下有名字

古者贵贱皆杖

考异古本注车轮之官下有也字

补遗宋板疏其杖而鄙防【十四叶右七行】而作不

或问于曽子曰至不见大飨乎

考异古本注言伤廉也言下有其字疏载之车而去【十五叶左三行】宋板无车字

三年之丧以其丧拜

考异古本注曰吉拜下有也字

三年之丧如或遗之酒肉

考异宋板疏虽受之而不得食也【十六叶左三行】而作犹

如君命则不敢辞

考异古本注施惠于人下有也字释文施始致反正误致当作防

补异释文施始致反【十六叶】致作防

期之丧至待盈坎

考异古本注烂脱在此下有耳字足利本同 执绋之属下殡不在己族者下必助主人之事下四十丁壮之时下共有也字 相闻姓名来防丧事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同释文禫大感反元文无此音

丧食虽恶至谓之无子

考异古本注酪酢酨下有也字

非从柩与反哭无免于堩

考异古本注堩道路下有也字

三年之丧至何常声之有

考异古本经三年之丧祥而从政祥上有既字足利本同注此谓庶人也作此则谓庶民也 谓给繇役下有也字释文弥五兮反元文弥下有徐字

补遗古本经二年之丧二作三宋板足利本同

卒哭而讳至同名则讳

考异古本注讳羣祖下有也字 则子可尽曾祖之亲也无可字释文补脱重则直龙反疏是有讳也【二十三叶右四行】宋板无是字 于己为从祖姑【五行】无为字 是为从祖兄弟讳而生文也【二十四叶右二行】兄作昆正嘉同

补遗宋板疏为母所为【二十三叶左三行】上为作谓

以丧冠者虽三年

考异古本注虽或为唯下有也字

补遗宋板疏云如遭丧【二十四叶左三行】如作始

大功之末可以冠子

考异古本注因丧而冠之下有也字足利本而作也为非

补遗宋板疏以待祭讫【二十六叶右五行】以作必 未可以言冠【七行】言作吉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四

猜你喜欢
  墨子閒詁卷七·孙诒让
  論衡校釋卷第十二·黄晖
  第九章 男女听立交好之约,量定限期,不得为夫妇·梁启超
  孟子音义卷下·孙奭
  卷十一·朱鹤龄
  卷三·严粲
  了众生所品第十二·佚名
  卷五百四十四·佚名
  卷七·佚名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二〈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欧阳竟无
  中阿含经卷第四·佚名
  佛法之理证与事行·太虚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二·佚名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卷上·佚名
   第八十八則 玄沙接物利生·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朱耆寿·唐圭璋

      耆寿字国箕,闽人。约生政和初,乾道八年(1172)特奏名,监临安赤山酒。年八十馀而终。   瑞鹤仙   寿秦伯和侍郎   樱桃抄乳酪。正雨厌肥梅,风忺吹箨。咸瞻格天阁,见十眉环侍,争鸣弦索。茶瓯试瀹。更良夜、沉沉细酌。

  • 花仲胤·唐圭璋

      仲胤官相录事。   南乡子   顿首起情人。即日恭维问好音。接得彩笺词一首,堪惊。题起词名恨转生。   展转意多情。寄与音书不志诚。不写伊川题尹字,无心。料想伊家不要人。

  • 施惠·隋树森

    套数 【南吕】一枝花 咏剑 离匣牛斗寒,到手风云助,插腰奸胆破,出袖鬼神伏。正直规模,香檀把虎口双吞玉,沙鱼鞘龙鳞密砌珠。挂三尺壁上飞泉,响半夜床头骤雨。 【梁州】金错落盘花扣挂,碧玲珑镂玉妆束,美名

  • 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一·赵尔巽

      姚文田 戴敦元 朱士彦 何凌汉 李振祜 宗室恩桂   姚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人。乾隆五十九年,高宗幸天津,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嘉庆四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迭典广东、福建乡试,督广东、河南学政,累迁祭酒。

  • 自序·继昌

    光绪癸巳六月,奉先妣那拉太夫人讳,读礼家居。谢绝尘事,惟与笔墨为缘。因忆见闻所及者,拉杂书之,洎甲午裒然成帙。乙未春二月,先君又复弃养,昌且在病中。苦块之余,只药炉茗碗相伴,心绪益复无聊。仍假笔记为消遣计,迨病起服阕,此事

  • 今献备遗卷二十四·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王恕王恕字宗贯陜西三原人也正统戊辰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授大理左评事升寺副上言刑罚不中者六事命着为令出知扬州府岁饥发廪不俟报迁江西右布政使剿平流贼呉广华寻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南阳荆襄流民南阳豪

  • 卷三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三十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宋微子世家第八 微子开者【集解孔安国曰微畿内国名子爵

  • 崔光传·李延寿

    崔光,清河人,原名叫孝伯,字长仁,这是孝文帝赐给他的名字。祖父崔旷跟随慕容德南渡黄河,住在青州的时水。慕容氏败亡,崔旷入仕南朝任宋国乐陵太守。宋在黄河南边建立冀州,设置郡县,他便成了东清河俞阝地人。崔光的父亲崔灵廷任

  • 章潢传·张廷玉

    章潢,字本清,南昌人。父死服丧,哀痛欲绝。建“此洗堂”,联络同志讲学其中。纂辑群书一百二十七卷,名曰《图书编》。著有《周易象仪》、《诗经原体》、《书经原始》、《春秋窃义》、《礼记答刂言》、《论语约言》等书。随从

  • 卷十九·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十九圣功【二 安南归降二】命补绘安南战图制诗纪绩御制补咏安南战图六律【有序 己酉】询孙士毅安南战事缕晰以陈因命画院各为之图补咏近体而序之曰安南战图非如伊犁回部金川台湾之始以战

  • 弇山堂别集卷七·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异典述二文臣加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曰三公髙帝时李韩公善长为太师而徐魏公达为太傅常开平遇春赠太保已后絶不轻授其重惜之意可知仁宗始加张英公为太师嗣后武臣得之不以为异嘉靖初杨少师廷和一品十二年又以

  • 卷一百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郊社考【十三】告祭【臣】等谨按马端临立告祭门於郊社考而告宗庙者亦附载又於後略述告陵及告岳渎山川宫观神祠之仪盖告祭云者因事而告其举

  • 第三卷·冯梦龙

    孤臣纪哭崇祯癸未进士孤臣程源泣血纪癸未年八月二十七日,会试榜放,首陈名夏,源列一百四十二名,出于宫庶方公坦菴讳拱乾之门。九月十四日,廷试,赐杨廷鉴、陈名夏、宋之纯进士及第;源列三甲第二百四十一名。先是,贼自中州入楚,荆

  • 佛法十疑略释·李叔同

    佛法十疑略释戊寅十月六日在安海金墩宗祠讲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 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 。以下所举十疑及解释,大半采取近人

  • 月江和尚语录卷中·月江正印

    拈古温州路慧日禅寺住持门人 祖安 编举德山示众云。今夜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时有僧出礼拜。山便打。僧云。某甲话也未问。山云。你是甚处人。僧云。新罗人。山云。未踏船舷。好与三十棒。法眼云。大小德山。话作

  • 节孝集·徐积

    宋代诗文别集。30卷;附有语录1卷,事实1卷。徐积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此书为20卷,而《宋史·艺文志》载有《徐积集》30卷。《四库全书总目》谓此书“旧本首载《事实》一卷,后附《语录》一卷,景定甲子淮安州学教授

  • 养命机关金丹真诀·佚名

    凡三十六条,解内丹名词及步骤,多体内神名,重三丹田、日晶月华及斋戒咒。

  • 金莲正宗记·秦志安

    元朝全真道道士秦志安编撰。樗栎道人秦志安为《玄都宝藏》的编校人之一,书成于元太宗十三年辛丑岁(1241年)。五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是现存最早的全真道教史著作,书中收入十四篇全真道祖师传记。相传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