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字季明,号杲斋,温之平阳人。幼酷嗜书,明《春秋》,再践场屋,不合主司程度,遂弃去,游淛河之左右。大肆其力于古文辞,日试万言,衮衮不休。欧阳文公玄奇其材,欲剡荐之,会疾作而卒。弟采,文名相埒。元季兵乱,遗文零落,采子思先,合写成书 
- 谁曾为我束起许多花枝,灿烂过又憔悴了的花枝,谁曾为我穿起许多泪珠,又倾落到梦里去的泪珠?我认识你充满了怨恨的眼睛,我知道你愿意缄在幽暗中的话语, 
- 在墨蓝的海洋深处,暗礁的底里,起了一些些的微波,我们永世也看不见。但若推算它的来因与去果,它可直远到世界的边际啊!在星光死尽的夜,荒村破屋之中,有什么个人呜呜的哭着,我们也永世听不见。但若推算它的来因与去果,一颗颗的泪 
- 古今体 杂著龟铭龟汝灵于人不灵于身致网于津吾灵于身不灵于人致走于尘龟吾与汝邻梳铭有发兮朝朝思理有身兮胡不如是小妇吟小妇欲入门隈门匀红妆大妇出门迎整顿罗衣裳门边两相见笑乐不可当夫子于傍聊断肠小妇哆堤上高 
-   ◎李定国列传李定国,字宁宇,陕西榆林人。本农家子,十岁为张献忠所掠,喜其貌度不恒,养以为己子。献忠养子四:孙可望为长,定国次之,刘文秀、艾云枝次之。可望狡谲鸷忍,常为献忠掌老营,号“一堵墙”。献忠之降也,左良玉固欲杀之,可 
- 五月初七日辛未,七百骑至石头口,传为鲍瑞王兵,又曰九江裨将吴高败兵。及见其红缨白帐,始议筑城。明日,西岸哭声震野,铁骑满西山矣。大队从东路走南昌,而以偏师先从麦源青岚诸道搜西山而后出,故未下营,已血刃数十里。癸酉,声桓兄 
- 嘉靖三十一年十月庚戌朔时享 太庙遣英国公张溶代颁明年大统历 上不御殿文武百官于奉天门行五拜三叩头礼○辛亥 孝洁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彭城伯张熊祭 陵□八寝○壬子升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史褒善为本省按察使 改工 
- 正统五年春正月甲辰朔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正朝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太皇太后 皇太后俱免命妇朝贺○乙巳文武百官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丙午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朵颜卫都指挥同 
- 窃见嘉祐中《进新唐书表》云:“其事则増于前,其文则省于旧。”愚意以谓,斯二者皆古良史之法。今《新书》既成,必有以称斯言矣。盖増事者,广记备言之谓也。省文者,详略适中之谓也。广记备言则后世得以考案,详略适中 
- 统于所尊则整齐一家之中,天合人合,气味不同,刚克柔克,性情亦异,惟受尊长约束,方能画一。不然,妯娌以贫富相耀,姑嫂以疏戚生嫌,俛儳焉不可终日矣。孝以顺为先“顺亲”二字,见于《中庸》。谚云:“孝不如顺”。 
-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六     元 李廉 撰成公【名黑肱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在位十八年】左氏【疏鲁世家云成公宣公之子穆姜所生宣公薨成公立】【周定王十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左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六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一门第九子摄颂曰。应为洗足处  及以濯足盆热时须扇听  蚊虫开五拂缘处同前。时诸苾刍随在何地即便濯足。遂使诸蝇在处撩乱。时有长者婆罗门等。来入寺内见 
- 	续灯正统卷二十四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三	保宁茂禅师法嗣	苏州府灵岩南堂了庵清欲禅师	台州临海朱氏子。初出世中山之开福。继迁本觉。三主灵岩。开堂日。僧问。丹山鸾凤九苞文。 
- 	宗统编年卷之二十四	临济第十三世祖	讳昙华。字应庵。嗣虎邱。	高宗丁巳绍兴七年。	临济第十三世归宗祖嗣宗统(二十六年)。	祖住衢州明果禅师感杰来参。	住明果上堂曰。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眼见如盲。 
- 六卷 附录一卷。明朱珪编撰。朱珪,明初崑山 (今属江苏)人,字伯盛。珪善篆籀,工于刻印,又工于摹勒石刻。《名迹录》是他生平所刻的汇集。汉代碑刻,多不载撰写人、书写人和刻工的名字。自魏受禅碑载有邯郸淳撰文、梁鹄 
- 原题「通玄先生述」。此通玄先生疑即五代道士张荐明。亦有人认为此书为唐代道士张果或司马承祯所作。宋《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此书,但不题撰人姓名,现有《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此书分为〈论老子 
-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简称《导引三光经》。道教「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南北朝。唐王悬河《三洞珠囊》、《上清道类事相》已引此经。蒋叔舆《斋坛安镇经目》亦着录,原书一卷,收入《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但《正 
- 沈葆桢著。福建台湾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