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父子合集经卷第六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鸠盘茶王授记品第九

 

  尔时会中有十八俱胝鸠盘茶王。见诸阿修罗及迦楼罗诸龙王等作供养已心生爱乐。复闻如来与彼授记。欢喜踊跃得未曾有。咸共赞言。如来成就最上智慧。于一切法无有疑惑。无喜无恚不生分别。堪受人天广大供养。譬如大海深广弥满不动不涌湛然安静。如来功德亦复如是。时彼鸠盘茶王并诸眷属。各发净心而兴供养。以神通力化作十八俱胝宝幔。是诸宝幔巧妙殊绝。皆以宝线次第严饰。所谓黄金线幔。白银线幔。吠琉璃幔。玻胝迦幔。赤真珠幔。杵藏珠幔。马藏珠幔等。若金线幔垂银花鬘若银线幔垂金花鬘吠琉璃幔玻胝迦鬘。玻胝迦幔吠琉璃鬘。赤真珠幔杵藏珠鬘。杵藏珠幔赤真珠鬘。马藏珠幔众宝为鬘。互相间列甚可爱乐。又复化出十八俱胝众宝妙车。所谓金车乃至马藏珠宝所成之车。于彼车上复现十八俱胝上妙伞盖。一一伞盖奇异巧妙。有骨百茎众宝装铰。或以纯金而为其柄。次第乃至吠琉璃柄。伞盖之下垂诸花鬘黄金花鬘。乃至摩尼珠宝所成花鬘。是诸伞盖以赤真珠巧妙交络以为其网。时鸠盘茶王各各乘彼众宝妙车。执持伞盖作诸伎乐。于虚空中绕佛三匝。以七宝花散如来上。散已复散。从车而下。礼世尊足在一面住。合掌向佛以偈赞曰。

  牟尼圣主出世间  如弥卢山显大海

  离诸忧畏不动涌  堪受如斯妙供养

  常住寂静三摩地  演说诸法无所著

  舍除憍慢诸垢染  观察世间唯名想

  了知诸法如幻化  犹如梦中受欲乐

  亦如水月体非真  智者当作是观察

  乾闼婆城本无有  于方处求不可得

  应知但以假名说  诸世间法皆如是

  我等所作诸供养  宝车宝盖宝幔等

  及以种种歌乐音  如来观之如谷响

  愿我成佛如世尊  为众生说如幻法

  皆令远离惑业因  悉证菩提寂静道

 

  尔时世尊。知诸鸠盘茶等心之所念。即于口中放大光明。时马胜比丘睹是光已。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调御施化非无因  瞩斯净光难思议

  时众欲知其所由  别冀如来速演说

  睹佛面门现斯瑞  诸天人民咸有疑

  愿佛怜愍诸群萌  说此放光希有事

  谁于今日发大心  乐于佛所闻正法

  何人于佛兴供养  为说所获诸功德

  何人达彼有为行  刹那能离诸过患

  何人证于实相门  寂静意乐而不动

  何人得道降诸魔  何人称赞佛功德

  何人断惑超三有  息诸缠盖心泰然

  大众咸生恭敬意  伫闻如来微妙音

  何因放此净光明  愿决众疑分别说

 

  尔时世尊。为马胜比丘说伽陀曰。

  善哉马胜问斯义  为作世间饶益者

  我今说此光所从  汝等一心当谛听

  今此鸠盘茶众等  广兴供养净福业

  合掌住立于我前  安住实际心不动

  以智慧力善修习  起大悲心利群有

  后当脱此鬼趣身  决定往生于胜处

  得为忉利天宫主  亲近承事诸如来

  了达诸法无有疑  如黑暗中然大炬

  未来复过俱胝劫  严净无边佛刹土

  供养河沙佛世尊  被精进铠修诸行

  饶益摄取诸有情  决定自知当作佛

  及于方域而降生  由是号曰除疑佛

  常说最上寂静法  闻者心净离诸疑

  咸愿求趣大菩提  救拔群生超彼岸

  我今已答汝所问  普令时会心安隐

  故此授决鸠盘茶  于未来世得作佛

 

    父子合集经乾闼婆王授记品第十

 

  尔时会中。复有三十六俱胝乾闼婆王。见诸阿修罗迦楼罗诸龙眷属鸠盘茶等于如来所作供养已。复闻与授成佛之记。欢喜踊跃得未曾有。及闻称赞如来法性本来寂静清净无垢。无有少法之所显示。皆为增长众生善根。深生信解舍诸悭吝。即发无上菩提道心。时诸乾闼婆王为供佛故。以神通力化作三十六俱胝爱啰嚩拏大龙象王。一一象王各有六牙。一一牙上而有七池。一一池中有七莲华。一一莲华而有千叶。一一叶间有七天女。一一天女复以七女而为侍卫。复于一一龙象顶上。化出三十六俱胝上妙伞盖。七宝为网宝鬘交映。又复各现宝幔弥覆。悬诸花鬘处处周遍。彼莲华中所有天女。或作歌舞或奏音乐。或说伽陀赞佛功德。或散旃檀沉水末香。或散种种天诸妙花。或散种种上妙衣服。或散众宝严身之具。耳珰臂钏宝鬘金带。或有执持种种宝幢杂色幡盖。或散种种清净香水。于虚空中如雨而下。与诸香花合和成泥。遍迦毗罗城广六十由旬。随风所飘其香普至。是时彼诸乾闼婆王各各乘一大龙象王。竞奏百千诸妙音乐。徐行空中右绕三匝。以神力故令乐音声并前香风遍于三千大千世界。其中众生得闻乐声及彼香者。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彼乾闼婆王于虚空中绕佛毕已。从象而下至于佛所复绕三匝。头面礼足住立一面。合掌向佛以偈赞曰。

  如来具足诸妙相  于三界中无与等

  解脱烦恼生死因  已尽轮回苦边际

  显现无边大威神  天上人中极希有

  成就寂静解脱门  无有非人能动乱

  如来具足清净道  本无所证无可说

  佛性真常本湛然  依世俗谛强分别

  未来诸佛出世间  亦能安住如是法

  法无自性本性空  无有作者及主宰

  了知自他无所作  是为世间具智者

  诸法各各不相知  佛于无作示有作

  譬如多种集成车  彼各不知自业用

  但由运载得车名  佛说我相亦如是

  彼法无法可教招  彼法无法可思念

  彼法无法令解脱  彼法无法令变异

  如来如是了知已  为众生依世俗说

  显示诸行有为门  彼世俗相亦无得

  展转分别诸法性  令浅智者得除疑

  诸法无相亦无名  毕竟无住亦无作

  愿我等于未来世  成佛如彼牟尼尊

  无边功德庄严身  常说如是胜义法

  利乐世间具智者  及彼邪见诸众生

  常起如是大悲心  令出轮回生死海

  世间苦恼诸有情  皆由邪慧心谄曲

  如猴轻躁无暂安  唯佛大慈能救度

  恃彼贪恚痴我慢  随其识浪常漂流

  展转沉沦苦海中  唯佛大慈能救度

  众生愚痴无慧眼  不知自业堕恶趣

  永失人天出要门  唯佛大慈能救度

 

  尔时世尊。知诸乾闼婆王心之所念。即于口中放大光明普照时会。于是尊者马胜比丘睹斯光已。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如来今者现斯瑞  寂然普放大光明

  时众相视咸惊疑  未曾见是希有事

  何人蒙佛摄受故  生大欢喜离诸障

  今佛放此净光明  令彼信解力坚固

  何人奉行于大法  如佛所说等无异

  今佛放此净光明  于彼加持垂护念

  是诸大众生渴仰  愿闻佛说光因缘

  合十指爪住佛前  瞻仰尊颜无暂舍

  如来为世间作眼  离诸垢染及忧怖

  大悲怜愍诸群生  使除疑网心清净

 

  尔时世尊。为马胜比丘说伽陀曰。

  善哉马胜问斯事  我为饶益于世间

  咸令增长诸善根  今放光明与授记

  尊者马胜大比丘  闻佛许说光所以

  欢喜合掌无异缘  冀梵音声次第说

  乾闼婆王兴供养  为闻真净大法故

  此法唯依实际中  本来自性无增减

  若人取相而分别  彼则如幻不可得

  此法无实亦非虚  由法性空佛无说

  彼作如是供养已  后身当作烁迦罗

  是为生死最后身  增进净行心无懈

  从一佛刹至佛刹  承事河沙诸如来

  化度那由他有情  果满得成离尘佛

  彼离尘佛出于世  住寿那由他劫数

  常说诸法自性空  复能显示一切智

  如是彼彼佛名号  住世正法及像法

  说法化利诸众生  悉同前佛等无异

  马胜汝问光因缘  故我略说彼功德

  如是展转成佛时  降伏天魔无亿数

  乾闼婆王授记已  时众除疑心悦豫

  咸各归依牟尼尊  合掌住立于一面

 

    父子合集经药叉王授记品第十一

 

  尔时会中。有八十俱胝大药叉王。见彼阿修罗王乃至乾闼婆王等于如来所广作供养。复闻世尊与彼授记。欢喜踊跃得未曾有。恭敬尊重生难遭想。称赞如来智慧深远。于所说法心得入解。深生爱乐发清净信。以神通力化作广大殊妙供养。与前阿修罗王所作供养等无有异。时药叉王作供养已。绕佛三匝住立一面。合掌向佛以偈赞曰。

  人中无比释师子  具大神通及智慧

  如海深广不可涯  是故我今头面礼

  苏弥卢山可称量  劫烧洞然可知际

  唯佛智力妙难思  一切无能穷极者

  过现未来诸世间  所有诸趣有情类

  彼等造作善恶业  佛能遍知无与等

  或有乐住阿兰若  修寂静行除愦闹

  随其修习性不同  佛能遍知无与等

  或具贪恚痴过患  憍慢嫉妒诸恶行

  或有等分或随增  佛能遍知无与等

  或有迷失于正道  沉沦苦报无罢期

  或具信解随法行  佛能遍知无与等

  有情乐作诸恶行  彼业随逐不舍离

  以至惶怖命终时  唯有如来能救度

  或持净戒往天宫  或造黑业受众苦

  受报好丑理无差  唯有如来悉知见

  或有智慧求解脱  于佛法中而出家

  乐修圣道利有情  得证无为寂灭乐

  复有愚夫虽出家  依止如来法中住

  于甚深法不能解  由无智故返生谤

  彼于佛教生毁訾  造作无量苦因缘

  命终堕大地狱中  劫尽更生余苦趣

  若人谛信增上心  乐闻正法能守护

  善达诸法本性空  离一切相无所著

  了知世间非坚固  是身如幻如谷响

  常以悲愿利群生  于佛菩提无退转

  我今称赞佛功德  一切世间无过上

  回此少善及有情  未来同得成佛道

 

  尔时世尊。知诸药叉王等心之所念即于口中放大光明普照佛土。时马胜比丘见斯光已。合掌向佛以偈问曰。

  大哉最胜两足尊  忽放净光难思议

  此光希有非无因  照耀世间逾满月

  今此众会皆合掌  同声称扬佛功德

  唯愿如来震梵音  为说此光之所以

  何人于佛生净信  何人悟入真净法

  何人坚固菩提心  唯冀如来分别说

  大慈悲主出于世  能决群生众疑网

  诸天龙及人非人  闻已心生大忻庆

 

  尔时世尊。为马胜比丘说伽陀曰。

  善哉马胜大比丘  汝能咨问如是义

  因光启请利天人  皆令安住真实见

  彼药叉王陈供养  增长见闻胜善根

  故我放此净光明  今当与授成佛记

  如是彼诸药叉众  悉了诸法从缘生

  由愿力故受此身  心常安住菩提道

  能以智慧善观察  知蕴处界皆虚假

  超出轮回苦恼因  犹若莲华不著水

  自他和合染因缘  一切觉了皆如幻

  观色自性空亦然  得证寂灭无为理

  若能觉了诸法空  亦达无相及无愿

  于此三种解脱门  平等遍观无障碍

  能观智慧性本空  所观境界何所有

  了知心境二都无  是为具足菩提行

  诸天及人闻是法  心生欢喜未曾有

  各各信解随法行  渐能修习一切智

  如是密迹药叉众  能以净心兴供养

  后当转此恶趣身  往生诸天受妙乐

  彼等当于未来世  奉觐无量俱胝佛

  号曰寂静慧如来  住世寿命极长久

  教化无数声闻众  犹如星宿现虚空

  具诸智者生其中  国土严净无有苦

  一切世间人非人  听佛所说无疲厌

  皆发勇猛清净心  解脱烦恼诸结缚

猜你喜欢
  第五品 六处品·佚名
  急欲见佛易著魔·印光
  卷第一·昙噩
  卷第八·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七卷·蕴闻
  卷五十三·佚名
  法句譬喻经尘垢品第二十六·佚名
  菩萨善戒经 第六卷·佚名
  卷第一百八·佚名
  第七品 念处分别·佚名
  山铎真在禅师语录·山铎真在
  卷第五·如卺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上·佚名
  宗镜录卷第八十一·延寿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唐圭璋

    【长筌子:词作76首】○抛球乐道人心印悟来,自然惺洒。这妙用、玄关造化,神功巧笔,今古难画。见壶中、不夜春光,有锦绣、江山相亚。处处花萼楼台,秀吐香风,高耸蟠桃架。玩紫微绛阙,瑶池阆苑,岂羡世间,园林郊野。

  • 第二節 四聲·王力

    四聲,這裏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積聲調。我們要知道四聲,必須先知道聲調是怎樣構成的。所以這裏先從聲調談起。聲調,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他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

  •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一·张岱

    袁崇焕列传袁崇焕,广西藤县籍,东莞人。万历己未进士,为邵武县令。天启壬戌,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时广宁失陷,王化贞与熊廷弼逃归,画山海关为守;京师各官言及辽事,皆缩朒不敢任。崇焕独攘臂请行,与阎鸣泰同出监军山海。巡抚刘策议

  • 卷之六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王明清

    ●卷二○龙眠三李元中,舒州有李亮工者,以文鸣荐绅间,与苏、黄游,两集中有与其唱和。而李伯时以善丹青,妙绝冠世,且好古博雅,多收三代以来鼎彝之类,为《考古图》。又有李元中,字画之工,追踪钟、王。时号&l

  • 卷十一·佚名

    许有壬风宪十事照得延佑三年六月,钦奉圣旨作新风宪一款:监察御史廉访司官,凡利害可以兴除、军民休戚切于时政者,各宜尽心敷陈,以凭采择。又至治改元诏书:天下之大,机务惟繁,博采舆言,庶能周悉。自今内外七品以

  • 袁继忠传·脱脱

    袁继忠,他的祖先是振武人,后来迁徙到并州。其父袁进,在后周任阶州防御使。继忠因父亲的官职补任右班殿直。太祖平定泽、潞,讨伐并、汾诸地时,继忠都参加战斗。乾德年间宋军征讨蜀地,他隶属于大将刘廷让军中。攻克蜀地后,任知

  • 第三章 开元治、安史乱·吕思勉

    第一节 玄宗之路:从盛世到乱世开元、天宝,世皆以为有唐盛衰治乱之界,其实非也。传曰:拨乱世,反之正,欲言拨乱,则必举致乱之原而尽去之,玄宗则安能?彼其放纵淫乱之习,一切无异于前人,特即位之初,承极乱之后,不得不稍事整顿耳。积习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二章 道似海·林语堂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语译道体虚无,永远处于不可名而朴质的状态。即使

  • 第44章·老子

    【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2)。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3)。【题解】此章,老子宣扬利己主义思想(即“为我”思想,为以后杨朱一派所继承发挥),提出“知足不辱,知

  • 提要·苏辙

    【臣】等谨按春秋集解三十卷宋吕本中撰旧刻题吕祖谦误也本中字居仁好问之子宋史本载靖康初官祠部员外郎绍兴六年赐进士擢起居舍人八年中书舍人兼侍讲权直学士院学者称为东莱先生故赵希弁读书附志称是书为东莱先生

  • 菩提行经卷第二·龙树

        圣龙树菩萨集颂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菩提心忍辱波罗蜜多品第四  奉行诸善业  施戒而先导  供养于如来  百千劫无尽  修行于羼提  嗔罪而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六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六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揵度不善品第一之二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问曰。此三漏体性是何。答曰。有百八种。欲漏有四十一种。欲爱有五种。恚有五种。

  • 卷十四·彭绍升

    居士传十四李樊牛于商郑马陆李传李山龙冯翊人。唐初官监门校尉。武德中暴亡。而胸微热。家人伺之。寻苏。自言死後有吏摄至一王府。庭中有囚数千。皆枷锁北面立。王坐高牀。侍卫甚盛。山龙既至阶下。王问曰。汝平生作

  • 被遗弃的女人·巴尔扎克

    《被遗弃的女人》是巴尔扎克最有影响的长篇小说《高老头》的续篇,被收入《人间喜剧》第二卷《私人生活场景》。它描述了巴黎贵妇鲍赛昂侯爵夫人遭人遗弃,离开巴黎到诺曼底隐居后,因受到一年轻男爵的追求,再次陷入情网,演出

  • 备倭记·卜大同

    明代卜大同撰。全书共2卷。上卷分制置、方画、将领、士卒、烽堠、险要、战舸、边储8篇;下卷分奏牍、策议2篇。作者卜大同,字吉夫,秀水(今嘉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曾任湖广按察司佥事、布政司参议、福建巡海

  • 地祇上将温太保传·黄公谨

    宋黄公谨校正。本书鲜见其他传本。述郭子仪部将温琼修仙,为东岳地祗上将太保事。后有黄公谨纂集《补遗》,述温太保灵验、杀鬼故事。

  • 霞笺记·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人情小说,又名《情楼迷史》,十二回。不题撰人,作者不详。存醉月楼刊本。书叙元时松江华亭缙绅李栋之子李彦直与妓张丽容恋爱事。略谓,二人以霞笺一幅,相互唱和,情投意合,盟订百年。不料都统阿鲁台为讨好伯颜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