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章 6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辜讲

孔子评论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说:“几个月来,在思想上他确实做到不背离作为一个纯粹的道德高尚的人应当做的。而对于其他人来说,最多只不过是一天或一个月的问题而已。”

猜你喜欢
  卷七 述而第七·邢昺
  卷十上 万章章句下(凡九章)·孙奭
  卷六·胡彦升
  第十三章 9·辜鸿铭
  卷三十二·严粲
  卷三十九·朱熹
  坚白论·公孙龙
  论语正义卷十七·刘宝楠
  祭义·姚际恒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玄奘
  应少女少年团之欢迎会答词·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三·佚名
  父子合集经卷第八·佚名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佚名
  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卷上·窥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布袋和尚忍字记·臧懋循

    布袋和尚忍字记杂剧(元)郑廷玉撰●布袋和尚忍字记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乞儿点化看钱奴 正名 布袋和尚忍字记楔子〔冲末扮阿难上诗云〕明性

  • 卷二十七·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劔南诗稾卷二十七 宋 陆游 撰 僧庐 僧庐土木涂金碧四出徵求如羽檄富商豪吏多厚积宜其弃金如瓦砾贫民妻子半菽食一饥转作沟中瘠赋敛鞭笞县庭赤持以与僧亦不惜古者养民如养儿劝相农事忧其饥露台百金止

  • 卷一百三十八·毕沅

      ◎宋纪一百三十八 ∷起昭阳协洽正月,尽阏逢涒滩九月,凡一年有奇。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讳冲,太祖七世孙也。初,太祖少子秦王德芳生英国公惟宪,惟宪生新兴侯从郁,从郁生华阴侯世将,世将

  • ●卷六 论说第五·徐时栋

    第一,论《路史》说若木君费之妄《史纪》载舜命益之词曰:“咨尔费”,是以费为伯益之名矣。《竹书纪年》称:“费侯伯益”,是以费为伯益之国矣。两说相歧,莫能定一。罗氏哓哓辨伯益、伯翳为二人,今曰伯翳封

  • 鸿猷录卷十五·高岱

    高岱 诛灭岑猛 再定大同 再平蛮寇 ○诛灭岑猛 广西诸土酋族岑氏为大自叙汉岑彭后云国初元安抚总管岑伯颜以田州归附 高皇帝嘉其诚设田州府令伯颜为知府子孙世袭三传为岑漙漙二子长猇次即猛弘治六年猇以失爱弒漙土目

  • 卷二百八·杨士奇

    永乐十七年春正月丙午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戊申立春 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贺礼赐宴○壬子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癸丑○安定王尚炌至景先是西安中获卫百户张诚小旗孙成告王谤毁朝廷咒咀魇镇

  • 孙绍传·魏收

    孙绍,字世庆,昌黎人。世代仕官慕容氏。祖孙志进入朝廷,卒于济陽太守任上。父孙协,字文和,上党太守。孙绍少年好学,通涉经史,颇有文才,陰陽术数,也多有涉猎。初任校书郎,渐迁给事中,成年后兼羽林监为门下录事。朝廷大事,好言得失,于

  • 日、满、华共同宣言·佚名

    御名 御玺昭和十五年十二月二日内阁总理大 臣   近卫 文麿陆 军 大 臣   东条 英机外 务 大 臣   松冈 洋右大 藏 大 臣   河田 烈海 军 大 臣   及川 古志郎大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大

  • 卷三·顺治

    大清太宗应天兴国徳彰武寛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圣训卷三谦徳天聪十年丙子三月庚申内院诸臣拟新筑开城城门名曰扬威昭徳永安兴化定逺进呈御览上曰此等矜夸僭越之字素与朕意不合兴之扬之定之悉在于天非人

  • 景公问君臣身尊而荣难乎晏子对以易第十四·晏婴

    景公问晏子曰:“为君,身尊民安,为臣,事治身荣,难乎,易乎?”晏子对曰:“易。”公曰:“何若?”对曰:“为君节养其余以顾民,则君尊而民安;为臣忠信而无逾职业,则事治而身荣。”公又问:“为君何行则危?为臣何行则废?”晏子对曰:“为君,厚藉敛

  • 题普庵祖师书金刚经·太虚

    初见禅门日诵普庵咒,并闻禅和传说其神异事,辄中心慕之!后闻老修行盛称江西普庵祖师道场之伟大,益令神往!今得杨尧羽圆通居士携示普祖加颂手书金刚及验记,并宜春县志永乐加封制语录序,邹元标南泉山志序,乃知普祖为南宋政和间人

  • 真现实论宗依论(上)·太虚

    ──十六年冬在杭州灵隐寺编── 叙论    第一章 能知现实之方法     第一节 现比真似      一 何谓现比真似      二 自相与共相      三 能知之现量心      四 现量之所知

  • 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序·佚名

      药师如来本愿经者。致福消灾之要法也。曼殊以慈悲之力请说尊号。如来以利物之心盛陈功业。十二大愿彰因行之弘远。七宝庄严显果德之纯净。忆念称名则众苦咸脱。祈请供养则诸愿皆满。至于病士求救应死更生。王者攘

  • 月灯三昧经卷第一·佚名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菩萨八十那由他皆一生补处。阿氏多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四天王释天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及余增上福德诸天。增上威势阿

  • 卷之十五·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十五 懿宗(名漼在位十四年)。 懿宗庚辰咸通元年。 祖应默太尉请。 祖因丁兵革。欲离河北。太尉默君和於城中舍宅为寺。亦以临济为额延祖。祖受其请居之。 从谂禅师住赵州观音院。 谂行脚时参祖。方将洗

  • 卷十二·佚名

    逆顺二法三法发趣[第一] 非因二法非善三法中之因二法善三法一七二缘非因.非善法而因.善法从因缘生……缘非因.非善法而非因.善法从因缘生……缘非因.非善法而因.善与非因.善法从因缘生…&helli

  • 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康熙

    三百一十二卷。清张豫章等奉敕编。张豫章生卒年、籍贯、仕履均不详。康熙四十八年(1709)皇帝下令博采宋金元明代之诗“义尤著者”(《序》)辑成一书。即《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简称《四朝诗》)共三百一十二卷。每代

  • 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佚名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经中叙述天台山中一老师的奇事,谓写此经则可免于灾祸,至心读诵者得成佛道。本经在历代经录内均未见著录,历代大藏经亦不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