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一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一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春秋左传注疏第九

庄公十一年

考异足利本传得儁曰克儁作隽谨按诸本皆尔释文鄑子斯反【一叶】元文斯作斳

补遗宋板疏故敢于乗丘【一叶右七行】敢作败 其君内之雄【三叶右二行】君作军

庄公十二年

注不书葬乱也谨按足利本后人记云乱下异本有故字考异足利本猛获其党一无一字宋板永懐堂同释文批莆穴反【七叶】元文莆作蒲 字林云击也父节反【同上】作字林云击也父迷父节二反

补遗宋板疏公羊善其【六叶左四行】善作书

庄公十三年

释文杏户□反【八叶】正误□当作猛

庄公十四年

考异足利本注经书人传诸侯者总众国之辞传下有言字永懐堂同 宗祏宗庙中藏王石室正误王当作主释文藏王石函也【十一叶】正误王当作主 盘本或作般【十二叶】元文上作般疏宋在齐上【十叶右一行】宋板宋作或补遗宋板注藏王石室王作主足利本同释文藏王石函也【十一叶】王作主宋板同

庄公十六年

释文复有扶又反【十七叶】元文有作自疏尽以其寳器赂【十六叶左八行】宋板其作是

补遗宋板注辟子国之难辟作辞足利本同疏虚朾同心【十五叶左一行】朾作柯

庄公十七年

考异宋板疏郑令詹请齐谢罪【十八叶右七行】请作诣

庄公十八年

考异足利本注示不忘古古作故宋板正嘉同释文【二十一叶】补脱少子诗照反后称尺证反谨按注宠爱少子又云正其后称 以叛本或作畔俗字也【同上】元文上作畔那又作□【同上】谨按宋板正嘉□作非

补遗宋板注助劝劝作欢疏同足利本同疏此有【十九叶左三行】此作比

庄公十九年

考异足利本传生子頽頽作穨下同注姚姓也无也字释文囿徐于自反【二十四叶】元文自作目

庄公二十年

考异足利本传王子頽頽作穨下皆同注虢叔公子作叔虢公字永懐堂同释文殃咎上于度反下巨九反【二十六叶】元文度作良巨作其

庄公二十一年

考异林唐翁直觧王廵虢守作王巡守虢 足利本注八月葬缓慢也葬上有乃字永懐堂同 郑虢相命下永懐堂有也字 虎牢河南成臯县成作城 鞶带而以鉴为饰也鉴作镜

补遗宋板疏治象郑元云【二十七叶右五行】元作众 诸侯朝天子【左九行】朝作适

庄公二十二年

考异足利本经二十二年作二十有二年永懐堂同注荡涤众故谨按足利本众下入恶字不知据何本也陈挚币之象挚作贽永懐堂同 因观文以传占传

作博宋板同疏放此释文锵七羊反本又作将将【三十二叶】元文作将将七羊反本又作锵 筮上制反又音尸【同上】又作蓍疏濯羽弱水莫宿丹穴【三十二叶右四行】谨按説文丹作风 仲生释孟夷【三十七叶右二行】宋板释作穉 欲使人敬筮也【三十八叶右三行】龟作卜 当记其志之善者【七行】诸本志作忠

补遗宋板注陈无字字作宇疏同足利本同释文担下暂反【三十叶】下作丁宋板同 蒯居恠反【三十七叶】居作苦疏常称夫人【二十九叶右八行】宋板常作尚 颂为繇也【三十一叶左四行】为作谓 雌雄俱飞【三十二叶右七行】作雄雌俱飞 互体为艮【三十三叶右九行】为作有 当画两体【三十四叶右七行】画作书实成有百品【三十五叶右八行】成作陈 将备皆三享【左四行】备作币 子常伐之【三十七叶左二行】伐作代 大有疑谋【八行】作有犬疑谋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一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六 学记第十八·郑玄
  慎法第二十五·商鞅
  圣经·王夫之
  卷二十八·朱熹
  书呆子与空想家·孔子
  抓住当下的幸福·李叔同
  第七章 21·辜鸿铭
  卷三十八·沈廷芳
  卷二百一·秦蕙田
  轻重己第八十五·管仲
  凡例·荀况
  序·董鼎
  襄公·襄公十四年·左丘明
  四法品第二·佚名
  普陀洛迦新志卷首·王亨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三十三·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三古今体八十五首【丙申一】丙申元旦宛宛青阳俶气舒太和朝会列簪裾纪元四十方开一勤政惕乾敢负初饱食暖衣恒愿衆盈持泰保益殷予三朝吉语占新岁绨几霞牋试笔书元旦试笔逢申共识应连酉得酒

  • 卷一百七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七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四十八 李纲 谒告迎奉亲闱闻有醴泉之除不胜庆忭作诗寄叔易季言二弟 薄官便甘旨两载官南徐江山富佳致足以为亲娱昆弟尽在傍承顔欢有余宁知驿书召结束趋征

  • 载记第七 石季龙下·房玄龄

    永和三年,季龙亲耕藉田于其桑梓苑,其妻杜氏祠先蚕于近郊,遂如襄国谒勒墓。 以中书监石宁为征西将军,率并、司州兵二余人为麻秋等后继。张重华将宋秦等率户二万来降。河湟间氐羌十余万落与张璩相首尾,麻秋惮之,不进。重华金

  • ●卷二·黎庶昌

    「癸丑」咸丰三年,公四十三岁。正月,公在长沙督办街团,委在籍江苏候补知州黄廷瓒、安徽候补知县曹光汉编查保甲,以书函劝谕,不用公牍告示。又以书遍致各府州县土绅。其大致以为团练之难,莫难于集费,宜择地择人而行之;目前急务

  • 第二十四卷明宣德·缪荃孙

    宣宗宣德元年正月丙申,苏州卫指挥何济坐罪,输作毕,当调。济自陈:“母年八十余,无他兄弟,乞复原卫侍养。”上问张本曰:“济以何事当调。”本对曰:“以市薪不如价。”上曰:“市薪小过,养母至情,姑从之。”壬子,大理卿胡概执松江土豪

  • ●续吴先贤赞卷之十三·刘凤

    刘凤 艺事 宋克 夏■〈目永〉 黄子久 赵原 张观 史公谨 沈周 王履 盛寅 韩凝 沈以潜 刘观 钱瑛 王时勉 张飬正 沈景晹 沈遇 谢晋 苏复性 陈季昭 周臣 陈淳 ○宋克 宋克仲温长洲南宫里人少英嘅以武力自憙击剑迹射学?

  •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八。·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八卷百济本纪六零零零零百济本纪第六。[义慈王]。二八卷百济本纪六义慈王元年○[义

  • 晋世家第九·司马迁

    王连升译注【说明】西周初年,周成王封自己的弟弟叔虞于唐,称为唐叔虞。唐曾是尧的都城。据《毛诗谱》说,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尧墟以南有晋水,改称晋侯。本篇所记从成工削桐叶为珪以封叔虞起至晋静公二年(前376)魏、韩、赵三家

  • 六一、墨子游楚鲁阳考·钱穆

    《墨子 鲁问篇》载鲁阳文君与墨子论攻郑曰:&ldquo;郑人三世弑其父&rdquo;,《闲诂》引苏云:&ldquo;父当作君。据《史记 郑世家》郑人弑哀公、(哀公八年而弑,为周定王十四年,明年共公元,今《年表》皆脱去。)幽公、繻公,是三世弑

  • 尚书表注卷上·金履祥

    宋 金履祥 撰尧典【古文尚书作兟第一】虞书【古文作□】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勲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徳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

  • 孟子卷七·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尽心章句上〈凡四十六章〉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以出者也人有是心莫非全体然不穷理则有所蔽而无以尽乎此心之量故

  • 佛说戒消灾经略释·智旭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述此经以法为名。无常无我寂灭三印为体。依止真善师友为宗。消灾证果为用。酪味为教相。法为名者。戒是能消之善法。灾是所消之恶法

  • 那先比丘经卷下·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王复问那先言。人欲作善当前作之。须后作之。那先言。当居前作之。在后作者不益人。那先言。王渴时乃掘地作井。能趣渴不。王言。不能趣渴。当居前作井耳。那先言。以是故所作当居前。那先问王。饥时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六(论本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窥基

    基撰地第四段。释第五义诸经宗要众杂事中有二。上释宗要。下释杂义。文分为二。初十一复次别引经释。后以四正法。摄持圣教。初经。明身心远离引如实觉。第二经。善修止观觉了所知。第三经。等持等至等。于善巧中。文

  • 大隐集·李正民

    诗文别集。南宋李正民撰。十卷。正民字方叔,扬州(今属江苏)人。政和二年进士,曾官中书舍人,礼部、吏部侍郎,吉、筠、洪、湖、温、婺州知州和淮宁知府。知陈州时曾被金人所获。和议成得释归。原集《宋史·艺文志》作三十卷

  • 应斋杂著·赵善括

    宋代诗文别集。6卷。赵善括著。全集以奏议书启为主。《四库全书总目》说:“宋人奏议,多浮文妨要,动至万言,往往晦蚀其本意。善括所上诸札,率简洁切当,得论事之要,如论纷更之弊,纠赏罚之失,皆深中时弊。”其词与辛弃疾

  • 春秋战国异辞·陈厚耀

    五十四卷,通表二卷,摭遗,一卷。清陈厚耀撰。陈厚耀著有《春秋长历》。此书选取群书所载与《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有异同者,分国编次,以备考证,其间作者已有所辨定。另外取《史记》十二诸侯表、六国年表合为《通

  • 文殊师利发愿经·佚名

    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与普贤行愿品中之偈文大略相同,是五言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