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一章 考验功过

功过格曰。女人私奔。守正不染。三百功。完一婢女节。百功。 妓女可染不染。一事为十功。 不二色。十功。 配一子女及时。十功。 配一婢仆及时。三十功。 嫁娶一亲戚故人子女。百功。 毁一部淫书板。三百功。 造一部戒淫书。百功

起心私一女子。十过。 淫一良家妇。三百过。淫一室女节妇尼姑。六百过。 污一婢。百过。卖一婢为娼。百过。卖重价。致配非人。五十过。 蓄戏子妓女俊仆在家。致启邪淫。一日为十过 纵妻女听弹淫词。一次三十过。 蓄淫书淫画。一日为十过 作淫书。写淫画。流传天下后世。坏男女心术节操。无量过。 卖淫书淫画及春药射利。俱无量过。

功过格参 娄水沙溪里黄侃孝直着

凡不淫之类十一

一昼夜不起淫念。为一功。

古人有言。万恶淫为首。盖淫念一起。诸恶皆生。邪缘未凑。生幻妄心。勾引无计。生机械心。少有阻碍。生嗔恨心。欲情颠倒。生贪着心。甚至妒人之夫。生杀害心。嫌己之妻。生厌弃心。大抵淫心一动之后。种种恶缘从兹而起。种种善愿从此而消。夫一动淫心。未必实有其事。而忮妄贪恶之害。已至于此。况实有其事者乎

见美色不互视。为一功。

今之少年。三五为辈。专事轻薄。值素女于帘中。逢青娥于陌上。或流连注盼。或辗转凝眸。未有苟且之事。先成意想之 。乃至入人之家。低声浅步。潜窥内室。借亲朋之闺阁。供梦寐之淫污。事之不仁。莫过于此。此非礼勿视一语。所以为万世法也。

不蓄淫书。不履邪地。不交邪友。已上一日为一功。

遇友人谈淫秽事。能正言折之。他词乱之。为三功。

遇友人多病。能极言利害。使其节欲。为十功。

人虽不肖。未有敢肆为淫纵者。自邪书一出。将才子佳人四字抹杀世间廉耻。而男女之大闲不可问矣。每见名闺女子。素行无瑕。暂一披卷。情不自制。顿忘中冓之羞。遽作巫山之梦。亦有少年子弟。情窦方开。一见此书。邪心顿炽。或手淫而不制。或目挑而苟从。丧身失命。皆由于此。若夫巧作传奇。当场演出。以婉娈姣好之童。为阿媚淫媟之态。坏人闺门不可胜数。皆此书为之作俑也。畀之炎火。夫复何疑。

履邪地。即今人所谓闯寡门之类。自谓一时适兴。非有大损。岂知风流种子。落在八识田中。未有不濡染者。且勾阑中人。素有拿人手段。或为秾丽之妆。或为雅靓之态。或为大家子女流落之状。或为明诗习礼之容。其种种神情。皆与书生暗相吸引。而不知其心事之在于阿堵也。人奈何堕其计中耶。

种种邪事。必有邪友诱之使然。吾何以知其为邪友而舍之。曰平日好谈人闺阃。及讲论房术者。必邪友也。好薰香戴花以自矜炫。及窥人内室者。必邪友也。皆当拒之。勿与订交。

偶遇邪缘。守正不染。为百功。

士人守正与室女不失节无异。何功之有。曰。令人言清行浊。比比而是。记功所以劝也。以适当其会而不动心为上。其不及乱者。次之。

完一妇女节。驱逐一淫恶之人。纂述防淫书一部。已上俱百功。

完妇女节。谓妇女为强暴侵陵。而设法护持之也。或以赀财御侮。或以笔舌解纷。或正其罪。或白其冤。皆无不可。然吾辈作此事。须与奸雄辈相反。功成名遂之后。终岁不过其庐。终身不识其面。使心事如光天化日则可。不然。便失之矣。

淫恶之人。谓鸨子马泊六。及三姑六婆之有败行者。皆是也。驱逐一人。便是保全无数闺中。故阴德尤胜。

凡淫之类二十一

行不避妇女。 口出淫词。 骂童仆夹杂淫秽。已上一次为一过。 祖父忌日不戒。 好日及佳节不戒 已上一次为三过。 闺门内不具威仪。一次为五过。

行不避妇女五字。此春秋诛意法也。花间陌上。原无必避之理。但存一必不肯避之心。故恶之也。口出淫词。谓闾巷之人。开口以淫为戏也。诟骂僮婢多在巾合之内。今杂以秽词。使妻妾姊妹听之。何以为情。好日。谓各人本命日。及每月庚申甲子之类。佳节。谓二分二至之类。不具威仪。即所谓不避嫌疑是也。今有人才入闺门。顿忘检制。或遇姑姊妹在前。而单裙赤膊。无所顾忌者。皆非处家之道。又夫妇间谐谑不避儿女。亦不具威仪之类。

宿窝妇。挟妓。俱五十过。

今之宿窝妇者。皆谓贫人甘心卖奸。必无意外之变。不知人虽极贫懦。岂无忽焉怀愤之时。万一枕席之间。其夫操刃而起。安知不身首异处乎。此事之至危者。不可不戒。

世间男女之事。虽易濡染。然形格势阻。犹或禁其欲而不得肆。至若花街柳巷。皆以为风月场中。不妨任意取乐。予窃以为不然。夫优娼之辈。虽属烟花贱质。然当其幼时。父母一般爱惜。指望日后嫁一好人。永远作亲戚往来。迨其年齿稍长。或为官粮所逼。或为宦债所淩。势穷事迫。堕入火坑。回首天涯。脱身无计。独居则泪眼愁眉。逢人则强为欢笑。即欲舍此而从良。而鸨母又从而厌制之。稍有人心者。正宜深为怜惜。而人乃恣为蜂蝶。岂非与于不仁之甚者乎。

老年娶少妻。置艾 奸仆妇乳妇。但百过。

少年夫妻相对。大约年齿相去不远。今以鸡皮鹤发之翁。忽为举案齐眉之计。己则乐矣。其如一人之向隅何。又令白发贵人。多买少妾。当抱衾与裯之时。即有下驱蝼蚁之感。亦世间煞风景事也。吾甚不取。

今之为主人者。多以非礼辱使仆妇。甚至宿其将嫁之女。奸其初娶之媳。使其含羞忍耻。不可对人。至于贫人之妇。或资乳食糊口。彼既抚抱我子。不为无功。而世之好淫者。又从而渎乱之。其为上帝之所怒。不亦宜乎。

代人致邪柬。 饮友人家。故点淫戏。 在城市演淫戏。制淫方。已上一次五十过。

邪戏。如西厢牡丹亭之类。恐友人有眷属窥视。故不点耳。致邪柬。演淫戏。皆以一人而败两人之行。一日而启无穷之奸。故君子恶之。

恃财谋人妻女。百过。 丧一妇女节。 因邪淫害人性命。 因邪淫离人夫妇。 因邪淫堕胎。 已上俱千过。

婚姻。男女之正。何所用其谋。谋者阴恶之别名也。或贿其侍婢以致殷勤。或赂其邻里以求好合。其处心积虑。固鬼神之所恶也。其有为婚姻计。不为邪淫者。宜从末减之例。

害人性命有数端。恶彼夫之害己。而欲去之。一也。憾女人之不从。而至于欲杀。二也。事成之后。疑彼妇有外心。而忽然推刃。三也。坐有争欢之夫。必然攘袂而起。四也。彼妇为夫所觉。而或死锋刃。或死鞭挞。五也。或受制于夫。而郁郁不得志以死。六也。大约成一淫事。即动无数杀机。动一杀机。即感无数杀报。世之男女相悦者。以为小小风流事耳。岂知受祸之酷一至于此。

离人夫妇亦数端。绐彼妇以婚姻之约。使之轻弃其夫。一也。彼妇失身之后。不安其室。二也。夫厌其妇。或卖为娼妓。或远嫁他乡。三也。在狂夫方遂于飞之乐。在彼妇已有下堂之惨。忍心害理。莫此为甚。谓之多情。吾不知之矣。

不谨疾以忧父母。百过。 护持淫童淫女一人。百过。造淫书一部。无量过。

好色之人。精髓 竭。未有不成尪瘵。至窃玉偷香之辈。朝暮出入。皆经无量恐怖。而又困之以风霜。继之以饥渴。其致病尤多。即幸而此身无恙。而恶疮毒气。或发于子女之身。未有不为宗祀忧也。高堂有老亲者。尤宜戒之。

今之才人。多着为传奇小说。以骋文笔。其间点染风流。惟恐一女子不销魂。一才人不失节。此尤蛊惑人心之大者。昔有人入冥府。见一囚身荷重枷。肢体零落。因问为何人。狱卒曰。汝在生时。曾阅还魂记否。曰。少年时曾阅过。狱卒曰。此即作还魂记者也。此词一出。使天下多少闺女失节。上帝震怒。罚入此狱中问几时得遇赦出狱。狱卒曰。直待此世界中更无一人歌此词曲者。彼乃得解脱耳。吁。可畏也夫。

猜你喜欢
  天志上第二十六·墨子
  四祭第六十八·苏舆
  民數第二十·徐干
  四书通旨卷三·朱公迁
  卷四十四·李明复
  卷一百二十二·秦蕙田
  河广·佚名
  卷三十六·张廷玉
  卷二十·王天与
  卷二十·乾隆
  文公·文公十五年·左丘明
  《周 礼》·佚名
  省庵法师劝发菩提心文(附)·周梦颜
  卷二十二·赞宁
  佛学的“色法”与“物”·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周权

    此山集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元周权撰权字衡之号此山处州人尝游京师以诗贽翰林学士袁桷桷深重之荐爲馆职竟报罢然诗名日起唱和日多集中有赠赵孟頫诗云瓣香未展师道敬擕琴暂出松萝中赠虞集诗云远游非涉声利途愿谒国文开

  • 提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   别集类一【唐】提要【臣】等谨案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二十卷不着编辑人名氏前有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梦弼四序所采不满百家而题曰千家葢务夸摭拾之富如魏仲举韩柳

  • 卷四 茕斋歌诗四十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四茕斋歌诗四十首乐府二○ 独漉篇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我欲弯弓向天射, 惜其中道失归路。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 悲与此同。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

  • 后村诗钞·吴之振

    刘克庄宿庄家茅茨迷诘曲,度谷复踰陂。世上事如许,山中人不知。牛羊晴卧野,鹅鹜晚归池。粗识为农意,秋输每及时。北山作骨法枯闲甚,惟堪作隐君。山行忘路脉,野坐认天文。字瘦偏题石,诗寒半说云。近来仍喜聩,闲事不曾闻。黄檗山

  • 先主传第二·陈寿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典略曰:备本临邑侯枝属也。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

  • 列传第八十六 岛夷萧道成 岛夷萧衍·魏收

    岛夷萧道成,字绍伯,晋陵武进楚也。僭晋时,以武进之东城为兰陵郡县,遂为兰陵人。父承之,常随宗人萧思话征伐,久乃得为其横野司马,以军功仕刘义隆,位至右军将军。道成少好武事,初从散冗,每充征役,前后为讨蛮小帅,以堪勤剧见知。思话

  • 卷十五 北燕录·崔鸿

      冯跋   冯跋,字文起,长乐信都人,其先毕万之后也,子孙食采冯乡,因以氏焉。晋永嘉之乱,祖父和避地上党。父安,雄武有器量,为慕容永将,永灭,跋东徙和龙,家长谷中。跋夜梦天门开,神光赫然,烛于庭中。永康末,拜中卫将军。建始元年,

  • 谏逐客书原文·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

  • 援贵州篇第十二·王闿运

    自武陵属贵东,于秦时为一郡之地,前代别置巡抚,然蛮寇之为患旧矣。贵州之政令行、官吏具,则以天下之财力供给一隅,而湖南亦劳于转输。及于军兴,东南困敝,贵州苗民乘乱而起,则湖南专受其祸,虽欲苟息不可得也。咸丰四年冬,兴义、安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九·佚名

    嘉靖三十八年二月癸卯朔建春祈大典于朝天宫三日夜○甲辰升陕西布政司右参政迟凤翔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巡抚河南右佥都御史章焕言汴城以河为带其初河从西来势本东流数十年间南岸倾颓北岸淤塞渐成横溢宜于翟家

  • 卷四十六·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四十六叶赫地方鄂卓氏阿尔吉穆     满都富岱       瓦浑瑚巴       苏弥纳以上俱有传英泰       岱禄

  • 陈抟传·脱脱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才四五岁时,在涡水岸边游戏玩耍,有青衣老婆婆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日益聪明颖悟。等长大后,他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一点都不会忘记,以诗著名。五代后唐长兴年中,赴试进士落第,于是不求俸禄官职,以山水为

  • 宋纪四 太祖文皇帝上之下元嘉八年(辛未、431)·司马光

    宋纪四 宋文帝元嘉八年(辛未,公元431年) [1]春,正月,壬午朔,燕大赦,改元大兴。 [1]春季,正月,壬午朔(初一),北燕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兴。 [2]丙申,檀道济等自清水救滑台,魏叔孙建、长孙道生拒之。丁酉,道济至寿张,遇魏安平公乙旃眷,道济

  • 贫富都作等闲看·孔子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孔子说:“贫穷却没有怨言,很难;富贵却不骄傲,这倒比较容易。” 【读解】 在《学而》篇里,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卷八·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八     元 程端学 撰庄公二十有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公羊作省】赵氏曰肆放也眚过也孙氏曰肆大眚辠恶无不赦之辞也康侯胡氏曰舜典曰眚灾肆赦易曰君子以赦过宥辠周官

  • 商书·说命下·佚名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薛;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七·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二七)第三分沙门果经第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耆旧童子庵婆园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王阿阇世韦提希子以十五日月满时。命一夫人而告之曰。今夜清明。与昼无异。当何

  • 佛说陀罗尼集经翻译序·佚名

    陀罗尼集经 唐 阿地瞿多译 佛说陀罗尼集经翻译序 若夫陀罗尼印坛法门者。斯乃众经之心髓。引万行之导首。宗深秘密。非浅识之所知。义趣冲玄。匪思虑之能测。密中更密。无得称焉。有高德沙门厥号阿地瞿多(唐言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