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抟传

陈抟字图南,亳州真源人。才四五岁时,在涡水岸边游戏玩耍,有青衣老婆婆给他哺乳,从这以后陈抟日益聪明颖悟。等长大后,他读经史百家,一见成诵,一点都不会忘记,以诗著名。五代后唐长兴年中,赴试进士落第,于是不求俸禄官职,以山水为乐。自说曾经遇见孙君仿、鮪皮处士二人,他们道行高尚,对陈抟说“: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陈抟就前往栖居在那里。在那儿他服气辟谷修道二十多年,只是每天饮几杯酒而已。移居华山云台观,又居少华山石洞中。每当他睡觉时,多是一百多天不醒。

周世宗喜好道士烧炼丹药点化金银的法术,有人把陈抟的名上奏朝廷。显德三年(956),周世宗命令华州把陈抟送到朝廷,留陈抟在皇宫中居住了一个多月,周世宗从容地向陈抟询问点化金银的法术,陈抟回答说:“陛下为四海之主,应当以致力治国为念,怎么留意黄白方术这样的事情呢?”周世宗不责怪他,任命他为谏议大夫,陈抟坚决辞谢接受这一职务。已经知道陈抟没有其他方术,周世宗就放他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诏令该州长官逢年过节慰问陈抟。显德五年,成州刺史朱宪向皇帝辞别赴任时,周世宗命令他带五十匹帛、三十斤茶叶赐给陈抟。

太平兴国年间陈抟来宋朝进觐,太宗对待他很优厚。太平兴国九年(984),陈抟再次来朝觐,皇帝更加以厚礼对待他,对宰相宋琪等人说:“陈抟独善其身,不为势利所干扰,这就是所谓的世外隐士。陈抟在华山居住已经四十多年,估计他的年龄将近一百岁。陈抟自己说他经历五代离乱之世,庆幸现在天下太平,所以来朝廷进觐。与他交谈,很值得听一听。”于是派中使送陈抟到中书省,宋琪等人从从容容询问陈抟说“:先生修得玄妙静默修生养性的方法,可以教给别人吗?”陈抟回答说:“我是一个山野隐士,对时事没有什么用处,也不知道神仙点金化银黄白术的事情以及吐气养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方术可以传授。假使白日冲天,对世事又有什么好处呢?现在圣上龙颜伟秀俊异,具有出众的仪表,博古通今,深究治乱,真是有道德仁义圣明的君主。现在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兴起改革致力于治理的时候,努力从事修炼,没有超出这个范围的。”宋琪等人称好,把陈抟的话告诉皇上。皇上对陈抟更加器重,下诏赐给陈抟号希夷先生,并赐给一套紫衣,挽留他住在朝宫,命令官吏扩增修葺他所居住的云台观。皇上多次与陈抟和唱诗赋,几个月后放他回山。

端拱初年,陈抟忽然对弟子贾德升说“:你可以在张超谷凿石为室,我将要在那里休息。”端拱二年秋天七月,造室凿成,陈抟亲自写几百言作为奏表,奏表大略说“:我气数将尽,圣朝难以依恋,随后将在这个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后果然如期逝世,经过七天四肢身体还有余温。当时有五种颜色的彩云掩盖堵塞洞口,经月不散。

陈抟喜好读《易》,手不释卷。常常自号扶摇子,撰写《指玄篇》八十一章,阐述引导养生及使水银还成丹的事情。宰相王溥也撰写了八十一章来笺注《指玄篇》的要旨。陈抟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阳集》、《钓潭集》,六百多首诗。

陈抟能预知人意,他的斋室中有大瓢挂在墙壁上,道士贾休复心里想要这个大瓢,陈抟旋即知道他的意思,对贾休复说“:你来不是有其他事情,是想要我的大瓢而已。”陈抟叫侍者取瓢给贾休复。贾休复大为吃惊,认为陈抟是神仙。有个叫郭沆的人,小时候居住在华阴,曾夜宿云台观。陈抟半夜叫他赶快回家,郭沆犹疑不决;过了一会儿,陈抟又说:“你可以不回去了。”第二天,郭沆回到家中,果然他的母亲在那天半夜突然得心痛病几乎死去,一顿饭的功夫又好了。

华阴隐士李琪,自己说他在唐代开元年间时任郎官,已经几百岁了,很少有人见到他;关西隐逸之人吕洞宾具有剑术,一百多岁后像儿童的样子,步行轻快迅速,顷刻行走几百里,世人把他当作神仙。李琪、吕洞宾都几次来到陈抟的斋室中,人们都感到惊异。大中祥符四年(1011),真宗临幸华阴,到云台观,参观陈抟的画像,免除云台观的田租。

又有叫许琼的人,开封鄢陵人。开宝五年(972),他的儿子许永被免去卢县县尉职务,许永前往朝堂上奏说:“我今年七十五岁,父亲许琼九十九岁,长兄八十一岁,次兄七十九岁,想请求邻近地方一个官职,以便回家侍奉父兄。”皇帝看到奏疏后,召见许永问讯,立即命令往迎他的父亲到朝廷。许琼得以在讲武殿应对,皇帝垂问了很长时间,许琼都能上奏回答,而且词气不弱,说唐朝末年以来的事情,分明可数,值得一听。皇帝对他们父子都享有高寿表示高兴,赐给一套衣服、犀带、银鞍勒马、三十匹布帛、二十斤茶叶,授予许永鄢城县令。当时,澶、密、齐、沂、莱、江、吉、万州以及江阴、梁山军,各自上奏八十岁以上有吕继美等二十九人,一同赐给公士爵位。真宗时,凡是一百岁以上的老人,州县把名字上报朝廷,都下诏赐给衣服布帛、米麦,长官慰问抚恤他们。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四 表十四·赵尔巽
  國語卷第十一·韦昭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七·李心传
  东都事略卷三十四·王称
  卷第一百六十五·胡三省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八·苏天爵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四·佚名
  第十二章 货币·吕思勉
  史记集解卷七十·裴骃
  第9章 “一·二八”上海大战·冯玉祥
  一二六 二马之余·周作人
  卷四十五·阿桂
  卷二百八十八·杨士奇
  礼一五·徐松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缪处士鉴(效颦集)·顾嗣立

    鉴字君宝,号苔石,其先汴人。靖康之难,扈跸南渡,因居江阴。鉴生于宋季,耽读书,居城东之瓠岱。见政事日紊,不复求仕,以诗酒自娱,有《效颦集》行世。同里张宣藻仲曰:苔石《效颦集》,失于至正壬辰之兵,宣儿时,犹及见其手书。其孙恭遍访

  • 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九·张廷玉

        李标 刘鸿训 钱龙锡 成基命何如宠 徐光启 文震孟 蒋德璟 方岳贡   李标,字汝立,高邑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泰昌时,累迁少詹事。天启中,擢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标师同邑越南星,党人

  • 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七十·张廷玉

        王恕 马文升 刘大夏   王恕,字宗贯,三原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由庶吉士授大理左评事,进左寺副。尝条刑罚不中者六事,皆议行之。迁扬州知府,发粟振饥不待报,作资政书院以课士。天顺四年以治行最,超迁江西右布

  • 卷之八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康熙五十年。辛卯。春。正月。庚寅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及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 七七二 寄谕英廉等亲赴汪为霖家中严查有无《西斋集》等书·佚名

    七七二 寄谕英廉等亲赴汪为霖家中严查有无《西斋集》等书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八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大学士英<廉>、侍郎诺<穆亲>,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八日奉上谕:闵鹗元奏,查办王仲儒《西斋集》,先据伊曾孙王度于二

  • 史记正义论例諡法解列国分野·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论例諡法解列国分野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上 论史例 古者帝王右史记言左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太史公兼之故名曰史记并采六家杂说以成一史备论君臣父子夫妻长幼之序天地山川国邑名号殊俗

  • 史记集解序·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集解序 裴駰【索隐駰字龙驹河东闻喜人宋中郎外兵曹参军父松之字世期太中大夫注三国志宋书父子同传正义裴駰采九经诸史并汉书音义及衆书之目而解史记故题史记集解序序绪也孙炎云谓端绪也孔子作易卦

  • 张裕传·李延寿

    张裕字茂度,吴郡吴县人,名字与宋武帝的忌讳相同,所以以字来称呼。曾祖张澄,是晋朝的光禄大夫。祖父张彭祖,是广州刺史。父亲张敞,是侍御史、度支尚书、吴国内史。张茂度做官担任宋武帝的太尉主簿、扬州中从事,逐步升为别驾。

  • 耶律阿息保传·脱脱

    耶律阿息保,字特里典,五院部人。祖父胡劣,在太祖时迁居西北部,世代担任招讨司吏。阿息保为人慷慨,志向远大,十六岁时,因办事才能补为内史。天庆初,转任枢密院侍御。金人起兵,在边境上筑城,皇上派遣阿息保责问,金人说:“如能归还阿

  • 塔塔统阿传·宋濂

    塔塔统阿,畏兀族人。天性聪敏,善于言谈,精通本国文字,乃蛮大..可汗尊他为师,委任他掌管金印及钱谷。太祖西征,乃蛮国亡,塔塔统阿带着金印逃亡,但不久被擒。太祖问他:“大..人民疆土都为我所有,你带着印到哪里去?”塔塔统阿回答说

  • ●雪交亭正气录卷三·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丙戌纪檗庵曰:客为予言:晋元、宋高亦孱主也,而亦建立半壁,保有江东;曾谓我明不振、遂至于此,是有说焉。晋诸胡乘贾后、诸王之乱,据地立国;刘、石、苻、姚递相猜噬,未能远略。最后秦坚一举而失慕容,则诸胡之不敢

  •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十四·佚名

    宋 滕珙 撰正朔类论春秋书正之义答胡平一【元衡】此段谓此等疑议不若阙之所喻三代正朔之説旧尝疑此而深究之卒至于不可稽考而益重其所疑因置勿论今读来喻考究虽详然反复再三亦未有以释所疑也如云周家记年必首十一月

  • 左传折诸卷二十四·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四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昭公帅师围潜地理志庐江有潜县天柱山在南正义曰潜故城在夀州霍山县东二百步以舟师及沙汭而还班孟坚谓蒗荡渠首受泲东南至陈入颍

  • 卷八十七·佚名

    △大神变会第二十二之二尔时世尊,於大众中。赞商主天子。善哉善哉!如汝所言:天子。汝闻文殊师利所说神变。而能了知於馀神变。更无惊怖。何以故?一切世间大惊怖者,所谓於常想中说无常想。於乐想中说於苦想。於我想中说无我

  • 菩萨善戒经 第二卷·佚名

    菩萨善戒经 第二卷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菩萨地真实义品第五云何名真实义。真实义者有二种。一者法性。二者法等。复有四种。一者世流布。二者方便流布。三者净烦恼障四者净智慧障。云何名世流布。世间之法同其

  • 卷第十·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施学 利物科 晋法相者 居常山。诵经十余万言。泰山祠有大石函。贮宝器。夜偶宿于祠侧。有玄衣武冠者。使相开函。忽不见。相意函百牛不可动。试举之轻甚。於是出宝器货易

  • 负暄野录·陈槱

    书学杂著。南宋陈槱撰。二卷。末有至正七年王东跋。具体成书年代不详。上卷有论石刻五则、论篆法一则、论诸家书格七则;下卷有论学书之法四则、论笔墨纸砚十二则。该书上卷论历代石刻及诸家书法,分为总论古今石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