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商书·说命下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薛;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

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惟学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列于庶位。」

王曰:「呜呼!说,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佑我烈祖,格于皇天。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商。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其尔克绍乃辟于先王,永绥民。」

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译文


王说:“来呀!你傅说。我旧时候向甘盘学习过,不久就避到荒野,入居于河洲,又从河洲回到亳都,直到后来在学习上没有显著进展。你当顺从我想学的志愿,比如作甜酒,你就做曲蘖;比如作羹汤,你就做盐和梅。你要多方指正我,不要抛弃我;我当能够履行你的教导。”

傅说说:“王!人们要求增多知识,这是想建立事业。要学习古训,才会有得;建立事业不效法古训,而能长治久安的,这不是我傅说所知道的。学习要心志谦逊,务必时刻努力,所学才能增长。相信和记住这些,道德在自己身上将积累增多。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思念终和始取法于学习,道德的增长就会不知不觉了。借鉴先王的成法,将永久没有失误;我傅说因此能够敬承你的意旨,广求贤俊,把他们安排在各种职位上。”

王说:“啊!傅说。天下的人都敬仰我的德行,是你的教化所致。手足完备就是成人,良臣具备就是圣君。从前先贤伊尹使我的先王兴起,他这样说:我不能使我的君王做尧舜,我心惭愧耻辱,好比在闹市受到鞭打一样。一人不得其所,他就说:这是我的罪过。他辅助我的烈祖成汤受到皇天赞美。你要勉力扶持我,不要让伊尹专美于我商家!君主得不到贤人就不会治理,贤人得不到君主就不会被录用。你要能让你的君主继承先王,长久安定人民。”4.傅说跪拜叩头,说:“请让我报答宣扬天子的美好教导!”

猜你喜欢
  卷二 二之一·孔颖达
  慎行论第二·吕不韦
  守弱学·杜预
  卷十·林岊
  卷十六·王樵
  卷六·崔子方
  卷十三·朱熹
  阿夷决疑品第六·马鸣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一·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六·唐慧琳
  普陀洛迦新志卷十二·王亨彦
  甚么是佛学·太虚
  卷第十八·佚名
  十住经卷第二·佚名
  代序二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李叔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侯克中

    钦定四库全书 艮斋诗集卷五 元 侯克中 撰 史丞相拜开府 貔虎军中拥将坛凤凰池上侍金銮三分功业归诸葛两晋风流属谢安开府威仪今日见凌烟图画後来看从教桃李争春色留着松筠傲岁寒 送河南崔宣慰赴军前 胆略平兼将相

  • 卷一百六十六·徐世昌

    乔树柟乔树柟,字茂萱,一字损菴,华阳人。同治癸酉拔贡,历官学部左丞。十月朔雨雪十月朔雨雪,或者疑非时。橐驼马肿背,我自妄听之。宵来复盈尺,丰岁真可期。哀彼无褐家,喜极翻成痴。小民亦不痴,往事心自知。宁受

  • 卷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太宗皇帝帝姓李氏讳世民神尧次子聪明英武贞观之治庶几成康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而锐情经术初建秦邸即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

  • 晉諸公別傳·汤球

      晉諸公別傳輯本   嘗輯諸家舊晉書。見各書所引晉人之別傳者不少。以其可以參互考證也。爰依晉書前後。復為編排錄出。夫別傳者何。蓋別乎正史而名之也。故無論凡泛稱某傳者可歸之。即家傳及名公鉅卿為人所作之

  • ●卷七·徐梦莘

      政宣上帙。   起宣和四年五月十八日乙亥,尽六月三日庚寅。   十八日乙亥河东河北路宣抚副使蔡攸进发。   《北征纪实》曰:攸行蔡京以诗寄之曰:老惯人间不解愁封书寄与泪横流百年信誓当深念三伏修涂好少休目送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九·杨仲良

      哲宗皇帝   保甲   元丰八年四月乙酉,枢密院言:『府界三路保甲,两丁之家,见教人小弱或久病,及除当教人外,家止有病丁,并第四等以下田不及二十亩者,听自陈。提举司审验,与放免。』诏可。   五月丙午,诏府界三路巡尉、

  • 卷四恭纪今上瑞征第四·刘若愚

    今上万岁爷诞生后,婴年失恃,奉神庙圣旨,托付西李老娘娘,即光庙弥留之际传封皇贵妃未行,后封康妃者看视。至泰昌元年九月内移宫之后,奉先帝圣旨,改托光庙选侍东李老娘娘即曾封庄妃者看视,同居于慈庆宫,后之勖勤宫。今上每日晨兴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四·徐乾学

    宋纪一百二十四【起昭阳大荒落正月尽着雍阉茂三月凡五年有三月】孝宗绍统同道冠徳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乾道九年春正月辛未佥书枢密院事王之竒罢 癸酉金尚书省奏南客车俊等因场贸易误犯边界罪当死金主曰本非故

  • ◎我佛无灵·李定夷

    上海南京路(即英大马路)保安司徒庙(即虹庙),乙卯元旦,天未破晓时,因香客争烧头香,拥挤之间,被流氓及匪混杂其中,乘间攫取饰物,以致人声鼎沸,警笛乱鸣。甚有疑系火警,争先逃避,因此屋小人众,挤倒棋盘街某土栈主妇徐陈氏及所偕五十八岁

  • 卷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 唐 张守节 撰 秦本纪第五         史记五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黄帝之孙号高阳氏】孙曰女修女修织元鸟陨?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列女传云陶子生王岁而佐禹曹大家注云陶子者臯陶之

  • ●卷四外篇·何孟春

    洪武二年二月,诏脩《元史》。上谓廷臣曰:&ldquo;近克元都,得元十三朝《实录》,元虽亡国,事当纪载。况史纪成败、示劝戒,不可废也。&rdquo;乃诏中书左丞相宣国公李善长为监脩,前起居注宋濂、漳州通判王祎为总裁。征山林遗逸之

  • 卷二十八·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二十八    明 湛若水 撰 进徳业三 左传庄公八年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仲庆父请伐齐师公曰不可我实不徳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夏书曰臯陶迈种徳徳乃降姑务脩徳以待时乎

  • 卷十五·李光坡

    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十五安溪 李光坡 撰大傳第十六註曰記祖宗人親之大義禮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方氏曰此禘也以其非四時之常祀故謂間祀以其及祖之所自出故謂追享以其比常祭特大故謂大祭以其猶事

  •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佚名

    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译集会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儿。尔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白佛言。世尊。外道六师常演说法教众生言

  •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之中·非浊

    释子非浊集第一有人将读华严经以水盥掌所沾虫类生天感应(出经田及游记)执师子国沙门释迦弥多罗。此云能友。是第三果人也。麟德之初。来仪晨旦。情圣迹遍历名山及寺。至京师西大原寺。励诸僧转读花严经典。乃命译语问

  • 广志绎·王士性

    地理杂志。全书六卷,实为五卷。明王士性撰。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王士性,字恒叔,号太初,又号元白道人,生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卒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浙江临海人。万历五年进士。初授确山县令,治绩卓

  • 陆氏家制·陆九韶

    古者,民生八岁入小学,学礼乐射御书数。至十五岁,则各因其材而归之四民,故为农工商贾者亦得入小学

  • 庄子·庄子

    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战国时期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曾经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篇数究竟有多少,今已不可考。司马迁《史记》只言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