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此山集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元周权撰权字衡之号此山处州人尝游京师以诗贽翰林学士袁桷桷深重之荐爲馆职竟报罢然诗名日起唱和日多集中有赠赵孟頫诗云瓣香未展师道敬擕琴暂出松萝中赠虞集诗云远游非涉声利途愿谒国文开榛芜赠揭徯斯诗云嗟予观光老宾客瓣香仰止怀生平赠陈旅诗云下榻淸风延孺子高楼豪气卧元龙赠欧阳元诗云牀头萍绿多矜色长价还从薛卞门赠马祖常诗云絶怜白髪南州士山斗弥高独仰韩而赵孟頫赠权诗亦有青青云外山炯炯松下石頋此山中人风神照松色之句且亲写此山二字爲额以赠是时文章耆宿不过此数人而数人无不酬答似权亦声气干谒之流然孟頫等并以儒雅风流照映一世其宏奬後进迥异於南宋末叶分朋标榜之私故终元之世士大夫无鈎党之祸权与诸人欵契盖文字之相知固未可以依门傍户论也是集爲陈旅所选定旅及袁桷欧阳元等各爲之序揭徯斯又爲之跋旅本作者故别择特精旅序称其简淡和平无郁愤放傲之色桷序称其法苏黄之凖绳达骚选之旨趣元序称其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无轻靡之习而有舂容之风今观其诗元所称尤爲知言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七?集部二十?别集类二十)

书名:此山诗集

作者:周权(字衡之;号此山) (元) 撰  陈旅(字众仲;号不详) (元) 选  

部:集 类:别集类 属:金至元

参考资料:(《四库大辞典》)

十卷。元周权撰。权字衡之,号此山。生卒年不详。处州(今浙江丽水)人。曾游京师,有诗名。与赵孟頫、虞集、揭傒斯、欧阳玄相唱和。此集为陈旅编定,袁桷、欧阳玄为序,揭傒斯作跋。玄序称其无险劲之词而有深长之味,无轻靡之习而有春容之风。有元至正刻本、《元四家集》本(民国十一年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择是居从书》本(民国十五年吴兴张钧衡序刊本)。《四库全书》本题名《此山集》四卷。

周权【括苍彚纪字衡之松阳人通经史工诗至京师欧阳玄荐於馆职以母老辞不受有此山集子仲瑜承家学以辟授稼轩书院山长改紫阳书院】(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卷一百九十三)

周权此山诗集四卷【一作十卷字衡之松阳人欧阳元功荐为馆职以母老辞】(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九)

周权【字衡之括苍人延佑间游京师以此山集受知於翰林袁桷桷序其诗曰意度简远议论雄深法苏黄之凖绳达骚选之旨趣盖深与之】(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卷七十八)

周徵士权

权字衡之别号此山处州人磊落负隽才不得志一旦束书走京师见袁伯长伯长大异之谓其诗意度简远而议论雄深可以选预馆职力荐诸朝弗就乃益肆力於词章欧阳原功亦盛称之陈衆仲复为选其最佳者题曰周此山诗集原功见之以为益倍神采原功尝为之序云宋金之季诗人宋之习近骩骳金之习尚号呼南北混一之初犹或守其故习今则皆自刮劘而不为矣世道其日趋於盛矣乎有元之诗每变而上伯长原功衆仲皆文章钜公善於持论特借此山诗发之耳掲曼硕谓诗之正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而其变如风云雷雹龙腾虎踯要在尽其常通其变而已惜不得与衡之共论之衡之句法实多可观如荷亭云风细晨气润月澄夜香寒村溪即事云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倦游云断猿明月曙踈雨碧梧秋村行云桥断春堤多积雨溪深野碓自舂云访陈子高云竹深四壁生虚籁山近半村无夕阳又如芳术全收同茗煮落花闲拾和香烧鸠雨欲晴桑叶晚燕泥新湿杏花余即衆仲所谓简淡和平而语多奇隽者也(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元诗选初集卷四十五)

书括苍周衡之诗编  (元)袁桷 撰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九)

诗有经纬焉诗之正也有正变焉後人阐益之说也伤时之失溢於讽刺者果皆变乎乐府基於汉实本於诗考其言皆非愉悦之语若是则均谓之变也欤建安黄初之作婉而平覊而不怨拟诗之正可乎滥觞於唐以文为诗者韩吏部始然而舂容激昂於其近体犹规规然守绳墨诗之法犹在也宋世诸儒一切直致谓理即诗也取乎平近者为贵禅人偈语似之矣拟诸采诗之官诚不若是浅苏黄杰出遂悉取历代言诗者之法而更变焉音节凌厉阐幽揭明智析於秋毫数殚於章亥诗益尽矣止矣莫能以加矣故今世学诗者咸宗之括苍周君衡之游京师极其游目之所寓悉归於诗浩溢闳博盖将因言以宣情而於眉山公之学深有慕而跋之者其为志亦勤矣夫水宗於海百折而卒至者非一日之功也故余力叙诗学之源委俾反而求之周君气盛年富进进不懈异日胥会必当以余言为然也延佑六年闰八月庚申前史官会稽袁桷书

周此山集序  (元)陈旅 撰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安雅堂集卷四)

风雅颂不作诗之变屡矣大抵与世相为低昂其变易推也近世为诗者言愈工而味愈薄声愈号而调愈下日锻月链曾不若昔时闾巷刺草之言世德之衰一至于此我国家以淳龎大雅之风丕变海内为治日久山川草木之间五色成文八风不奸士生斯时无事乎文章而其言自美况以文章而歌咏雍熙之和者乎周此山先生自括苍来京师访予灵椿寓舍与语竟日知能为诗因索其所作观之何其言之蔼如也夫志得意满者其辞骄以淫穷而无所遇者其辞郁以愤高蹈而长往者其辞放以傲先生怀才抱艺蚤有意於用世既而托迹丘园不见徵用且老矣今考其诗简澹和平无郁愤放傲之色非有德者能如是乎传曰温柔敦厚诗教也先生可谓有温柔敦厚之德矣予官桥门七年凡四方文字当程校者皆与寓目焉尝疑山林间必犹有可观者未之见也此诗盖余所谓未见者乎因为选其最佳者得若干首题为周此山先生集云

猜你喜欢
  卷八百九十·彭定求
  卷五百三十四·彭定求
  卷六十·彭定求
  中山诗话 全文·刘攽
  第十九出 义举·李渔
  田间诗学卷六·钱澄之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沈璟
  第六出 二相争朝·王世贞
  王修甫·隋树森
  谁知道·徐志摩
  秧歌·刘半农
  巻二十一·李蓘
  卷六百十九·佚名
  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晁冲之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桂·唐圭璋

      桂字惟月,号竹山。张俊裔孙,曾官大理司直。   菩萨蛮   东风忽骤无人见。玉塘烟浪浮花片。步湿下香阶。苔粘金凤鞋。   翠鬟愁不整。临水闲窥影。摘得野蔷薇。游蜂相趁归。   浣溪沙   雨压杨花路半乾。

  • 梦月轩诗钞·张玉纶

    辽阳张玉纶绣江 栽树 乞得蟾宫种,栽来灌溉勤。莫言枝干小,气象已干云。 蛛网 垂处当檐角,团团带露凉。青绳 【绳:蝇】 休肆恶,天网本高张。 高粱 芳名传蜀黍,嘉种遍辽东。盛夏千竿绿,当秋万穗红。影全迷渭竹,色欲艳江枫。漕运

  • 提要·张宪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五玉笥集       别集类四【元】提要【臣】等谨案玉笥集十卷元张宪撰宪字思廉山隂人家玉笥山因以为号少负才不羁晩为张士诚所招署太尉府参谋稍迁枢密院都事元亡後变姓名寄食僧寺以殁明

  • 卷九十·志第六十六·兵二卫所·张廷玉

        ◎兵二卫所 班军   太祖下集庆路为吴王,罢诸翼统军元帅,置武德、龙骧、豹韬、飞熊、威武、广武、兴武、英武、鹰扬、骁骑、神武、雄武、凤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革诸将袭元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五○二 军机大臣奏查《御批通鉴辑览》内「邪」系「牙」之误应请一体改缮片·佚名

    一五○二 军机大臣奏查《御批通鉴辑览》内「邪」系「牙」之误应请一体改缮片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初九日前蒙发下翻译《御批通鉴辑览》内「诸司皆正邪奏事」句及注内「南邪」字,令臣等查对「邪」字有无考证。当卽检查《御

  • 五四 秋瑾·周作人

    乙巳(一九〇五)年里我在南京有一件很可纪念的事,因为见到一位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虽然当时一点都看不出来,她会得有那伟大的气魄。此人非别,即是秋瑾是也。日记里三月十六日条下云:“十六日,封燮臣君函招,下午同朱浩如君至大功坊

  • 卷三·读史汇·李贽

    〔三十篇〕  ● 陈静诚  夫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常理也。然世间固有谋其政而不在其位者,则常理之所未有,从古之所未有,而于静诚陈公仅见之矣。后此若姚恭靖亦可谓能处身于遇主之际者,而恋恋一少师

  • 思辨録辑要卷六·陆世仪

    诚正类诚意是敬字逐条工夫正心是敬字一片工夫正心时之敬比诚意时之敬非有增益只是打成一片耳所谓物物一太极统体一太极也诚意之敬如有物在彼而把镜照之正心之敬如明镜在此而物来自照心如田意如田中所生之物诚意者去稂

  • 卷十二·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二   宋 李樗黄櫄 撰魏葛屦诂训传第九    国风葛屦刺褊也魏地陿【音洽】隘【於解反】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急而无德以将之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

  • 权修第三·管仲

    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土地博大,野不可以无吏;百姓殷众,官不可以无长;操民之命,朝不可以无政。地博而国贫者,野不辟也;民众而兵弱者,民无取也。故末产不禁则野不辟,赏罚不信则民无取。野不辟,民无取,外不可以应敌

  • 卷之二十三·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二十三义昆弟之义万章问曰: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曰:象不得有为於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录曰:愚观象之不善不至,若後世之甚也。夫以管蔡监殷,曹参相齐,贾生相梁,董子相江都,天子

  • 水月斋指月录原序·瞿汝稷

    嵆叔夜好锻。阮遥集好蜡屐。当其意之所适。视世之他好。杂陈于前。无足移也。此不必明哲。第无二子之僻者。皆能喻锻与屐无足尚。交嗤其失所好已。而以二子之才之美。方其跌宕炉韛婆娑火蜡之间。虽穷极要眇以开之。使

  • 佛说出家缘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僧俱千二百五十。是时难提优婆塞。与五百优婆塞。出王舍城上耆阇崛山。往诣佛所头面礼足。长跪叉手问佛。大德。愿闻优婆塞五戒。毁犯正戒有何

  • 说无垢称经卷第五·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香台佛品第十  时舍利子作是思惟。食时将至。此摩诃萨说法未起。我等声闻及诸菩萨。当于何食。时无垢称知彼思惟便告之曰。大德。如来为诸声闻说八解脱。仁者已住。勿以财食染污其心而闻正法

  • 翼庵禅师真如语录卷三·善酂

    嘉兴大藏经 翼庵禅师语录翼庵禅师真如语录卷三小师序璋等记小参露柱证明如是我闻僧出曰收取虾蟆口不得师曰一杓臭屎拦面泼僧曰终不相孤负师曰露柱证明问事有形段短长阔狭随人看理无相状虚空合吃多少棒师曰教有明文

  • 迪功集·徐祯卿

    诗文集。明徐祯卿撰。六卷,其集版别较多,但本集系作者自定,所以精华尽在,流传较广。卷首有李梦阳序、顾璘序。卷一至卷四为诗,卷五、卷六为文。卷末一般附刊《谈艺录》一卷。祯卿字昌毂,一字昌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 八关斋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失译之优婆夷堕舍迦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为同本异译。二经记载之相异处为:优婆夷堕舍迦经载,佛陀对毗舍佉鹿子母教以每月六日持八斋戒之法,并说其持斋之功德将大于以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