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本行经车匿品第十二

菩萨以普慈,目睫绀青色。眼雨泪且言,尽心晓车匿。

金鞘明珠靶,拔剑如抽虺。自以剃其头,天敬接发去。解宝璎珞付车匿,遥跪敬意嘱及曰:以此宝珠拜上王,执慈意启唯莫忧。

畏死怀惧甚苦剧,乃令父王失所侥。未还膝下之报养,乃令慈母宿天上。未致父子,慈孝恩养,畏死别痛。入山灭意,觉生死恶,事甚众多。

我性本调,强变令疏,如父恋爱。以加於我,我亦慈敬,尊重於父。今卿车匿,具达此义,何烦殷勤。广及嘱启,闲缓丰饶,快乐之时,

亲厚良友,甚易可得,遭患遇厄。良友难值,能以快善,济人厄者,或有仆使,不蒙恩爱,众劳事役。不悉堪能,如卿车匿,受恩堪能。

遭恶有卿,亦难可遇,凡人居於。快乐中时,疏远外人,来归为友。人遭困俭,苦厄中时,骨肉亲友。叛为他人,此吾曩先,诸释种族。

驰声四远,家私风俗,是我先人。所由山泽,诸释亦复,不宜蚩我。以财施者,甚移众多,莫有能以。善法广施,能以善法,广施与者,

无央数劫,甚难遭值,如卿车匿。今还归家,宜向父王,陈吾缺断。世人由知,捐除爱著,爱著已除。则无忧恋,吾见普世,皆沈没在。

忧恼苦患,大海深渊,所以舍家。欲除老病,不宜相恼,增益忧患。人生堕地,常追逐人,老病死患。甚弊恶害,谁能开心,信不畏是。

拔刀恶贼,追人走者,若不自劝。开意远离,家属亲族,恩爱染著。必当强遭,别离之患,死对不避。贤愚贵贱,

亲族恩爱会,必当强别离。奚不别求度,不令强死别。王若怀此想,子非时入山。行善莫待时,命如烛遇风。

胜情於父王,遥跪叉手启。世间遭剧苦,莫念脱苦者,吾已脱老病,逮得最荣乐。天帝受五欲,不及我受乐。

所以离亲族,後图获大利。欲令一切生,永灭憎爱离。卿知吾素慈,父王爱重我。车匿方便启,谏王令释忧。

车匿闻教敕,愕然怀悲感。悚息战栗闷,心如被毒箭。雨泪下连珠,长跪啼且言:如何转轮族,今殄灭於尊。

尊口恒习言,与是复与是。今反行乞求,如何不耻世。生性柔体婉,今反卒被恶。本犹芙蓉花,今出火相烧。

尊今唯宜速,出心之恶奇。毒蛇卒入舍,当寻掷弃去。今不审王意,念尊心摧伤。不忆缘尊恼,犹昼更遭冥。

不谓当有是,妙德柔软子。望应节雨泽,反雨火释族。如是大慈父,以善养育尊。忽舍养父王,如行欺失善。

姨养犹如母,系育如亲生。愿尊莫忽忘,如识反复士。如是诸亲族,及昆弟乡邑。愿莫舍是会,如慳人吝财。

尊与城别後,国人狂怀忧。如龙遇金鸟,举国动如是,尊生时普国,吉祥如天上。今舍入山泽,坠苦如堕狱。

初施德於国,犹冬日阳和。後施忧恼热,如夏亢燋然。咄哉苦无德,审为天所迷。致马来与尊,致忧恼一国。

施目泪於民,心忧口祝祷。王以下男女,覆以忧雾雲。先师训礼仪,当普慈众生。恼二亲种族,自守有何道。

象马千祠祀,若慈愍众生。假称量二德,慈福万亿重。今王求宝子,垂老忧体重。狂行失志思,如野象失子。

涕泣目眩赤,失寐颜色变。今王叹呼吟,犹山鸟失子。吾当用活为,失丰德神子。从子遭恼报,王当云如是,

尊面习盖荫,何忍日暴露。在宫寝寐时,宝帐綩綖褥。宝枕文绣被,五音以寝寐。今布草枕臂,鸟鸣如何眠。

若人闻此问,纵令金刚心。他闻心当裂,况亲族知识。卿莫放吾志,奉我有大劳。今还马犍陟,吾以居山泽。

马闻太子语,目即雨热泪。跪地畅悲鸣,便跪舌舐足。以百福相手,太子摩马头。犹如晓良友,吾当识汝勤。

车匿启太子,已割意舍国。愿莫见遣还,离尊用活为。恋尊心燋恼,何忍能还命。舍尊旷野路,云何独堪谐。

卿但将马去,可来还见吾。事成当还国,不成愿形枯。车匿啼且还,顺道而牵马。顾视而无厌,蹋地强还归。

太子舍家出,愿逮不动处。

欲令一切生,皆逮得是处。

猜你喜欢
  卷第七·白岩净符
  大集大虚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十四·明佺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二·智圆
  卷第三·道世
  无盖法门品第三·佚名
  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六·澄观
  佛说十地经卷第四·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澄观
  菩提行经卷第二·龙树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三·佚名
  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中·佚名
  指月录卷之二十五·瞿汝稷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唐慧琳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方夔

    钦定四库全书 富山遗稿卷一 宋 方夔 撰 五言古诗 古意四首 其 龙文双宝剑谁铸吴山英秋水光的皪俯视千金轻犹余报仇血白帝金天精百用不缺折潜锋理故城芒角不可掩气冲牛斗星卓哉两达士一旦出幽冥显晦各有数飞沈两无

  • 卷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云类四言古卿云歌          古逸诗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吹云赞         【魏】曹 植天地变化是生神物吹云吐润浮气蓊郁卿云赞         

  • 御选明诗卷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九乐府歌行六康海邯郸美人歌兰氏小姬名凤笙邯郸美人独擅名等闲一见万金贱何况逍遥翡翠屏精神婉娈性情适自恨生身杨栁陌陌上羞防冶逰郎镜中愁作当眉碧学得秦筝不肯弹却将针指凑齐纨鸳鸯刺就肠先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杨士奇

    宣德二年三月己丑朔 长陵殿成以明日清明奉安 皇祖考太宗文皇帝 皇祖妣仁孝文皇后神御遣郑王瞻埈祭告并告 献陵○ 上御奉天门策试举人赵鼎等制曰朕惟礼乐之道原于天地具于人心所以治天下国家之大器也盖以和神人以辨上

  • 今献备遗卷三十·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高明高明字上达江西贵溪人也童时割股愈母疾以孝闻景泰辛未进士拜监察御史巡都城所议狱多着为令巡按河南罢去不职吏甚多天顺改元率诸御史劾兵部尚书陈汝言怙势乱法汝言下狱死明直声益振都察院狱囚忽刼狱走

  • 总目·纪昀

    (臣)等谨案钦定续通志六百四十卷乾隆三十二年奉敕纂其纪传自唐始诸略自五代始因郑樵旧目参考同异斟酌损益之有郑 志所无而增补者有郑志所有而删并者各于本门小序详述端委窃惟作史之要贵于体例精严褒贬至当为天下后世纲

  • 后 记·林语堂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林语堂在大陆曾一度受到不公正的评价和对待。随着大陆经济文化的全面改革开放和两岸关系的逐渐改善,这种不公正已日渐成为历史,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林语堂,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以及他这个人终于作为二十世纪

  • 卷第六十二·佚名

    宰相十二 进官加恩别使四王圭授银青光禄大夫兼门下侍郎依前平章事监修国史制元丰三年九月门下。朕稽若古训。肇新庶官。必也正名。率由道揆。因以制禄。庶无食浮。粤惟宰制之司。首被甄升之命。诞扬涣号。播告治朝。

  • 卷三百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六世职表二十九镶白旗汉军世职【一等轻车都 尉二等轻车 都尉三等轻 车都尉骑都尉】一等轻车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六>

  • ●卷之三·吕坤

    查理乡甲 兴复社学 修举学政 禁约风俗 恶风当戒者十 有司杂禁(附) 官问 ○查理乡甲 劝善惩恶莫如乡约缉奸弭盗莫如保甲此二帝三王之遗制虽圣人复起轨众齐物舍是无术矣但实行则事理民安虚行则事烦民扰不行则事废民恣成法

  • 佛说尼拘陀梵志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时彼城中。有一长者。名曰和合。于一日中。饭食事讫。出王舍城。诣迦兰陀竹林精舍佛世尊所。瞻礼亲近。

  • 请国内谙西文之佛学家速纠正西译佛书之谬·太虚

    迳启者:顷接赵子仪君自广东来函谓:过沪时,购英国李提摩太翻译之“大乘起信论”,与“致世界释家书”读之,荒谬之处,不可胜言。其书内有一段捏称:“多马遇一印度教徒名马鸣者,学问渊博,道行高深,多马即与畅论救世与至上上帝,谓其已

  • 宗镜录卷第三十一·延寿

    夫诸佛境界。唯趣不思议一心解脱之门。何谓不思议解脱。以一切法非有而有。有而非有。非定量之所知故。称不思议。既以非有而有。即不住于无。有而非有。即不住于有。有无不住。即于诸法悉皆解脱。以一切法不出有无故

  • 绍兴朝旨改正僧道班文字一集·赞宁

    (法道)等伏睹大宋僧史略。载僧道班次。每当朝集。僧先道后。并立殿庭。僧东道西。凡遇郊天。道左僧右。久为定制。盖出本朝祖宗成宪。以为万世不刊之规。昨缘崇观之后道士叨视资品。如王资息林灵素王冲道辈。视两府者

  • 飞人阿里埃尔·别利亚耶夫

    《世界科幻名著经典系列:飞人阿里埃尔》是由外国文学作家A·别利亚耶夫创作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飞人阿里埃尔》讲述:在印度有一所英国殖民者开办的神秘学校,专门从世界各地诱拐儿童,然后用残酷的手段把他们“造就”成

  • 巡边总论·魏焕

    (明)魏焕撰。本书共三卷,内容涉及明代九镇及其边墙,其中,不但记述了各镇的位置、保障、经略等情况,而且还提出了边备策略,是研究明代北部边防的重要史料。《巡边总论》今收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见第七十八册。

  • 冲虚至德真经义解·赵佶

    宋徽宗撰。本书鲜见其它传本。仅存《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4篇,其余4篇阙,可与《道藏》中金高守元《冲虚至德真经四解》所收宋徽宗《义解》互证。宋徽宗释道家哲理和养生之学。

  • 大乘方广总持经·佚名

    隋北天竺沙门毗尼多流支译,佛将涅盘,入如法三昧,令大千界普遍庄严,大众云集,佛出舌相,遍覆大千,敕弥勒问法决疑,于是净居天等,请佛说大乘方广总持法门,佛告弥勒,一切法皆是佛说,不应横生分别去取,执小废大,执大废小。若谤法者,罪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