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思政传

王思政字思政,太原祁地人。

体形魁梧,有计谋。

魏正光年间(520-525),以平民出任员外散骑侍郎。

当时,万俟丑奴、宿勤明达等人扰乱函谷关以西,北海王元颢率兵讨伐,写信让王思政随军。

军事上的所有谋划,都和王思政一块推敲。

当时,魏孝武还在藩国,一向仰慕王思政的名声,元颢军队撤回以后,就把他请来当宾客,待他十分丰厚。

魏孝武称帝后,视他为心腹,升安东将军。

由于参与拥戴魏孝武帝,被封为祁县侯。

不久,齐神武暗有野心,皇帝认为王思政可担当大事,就任命他为中军大将军、大都督,总领宿卫兵。

王思政对皇帝说:“高欢之心,路人皆知。

洛阳四面受敌,不是发展事业的地方。

关中有崤关、函谷关的险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且兵马精锐强劲,储备粮食很多,进可讨伐叛逆,退可固守关中、黄河。

宇文夏州纠集同盟,愿意效命立功。

如果听说陛下西去,必定奔走奉护恭迎。

借此丰饶险要之地,乘已有的业绩,在一二年间,训练士卒,勉励农桑,修复旧京,有什么事办不到?”皇帝对此十分赞同。

等到齐神武兵到黄河北岸时,皇帝西迁。

晋封太原郡公。

大统年间以后,王思政虽被任用,但自认为不是相府旧人,心中不安。

太祖曾在同州与众官会宴,拿出蜀锦及杂色绸缎数千匹,让诸将赌博取乐。

利物赌完后,太祖又解下所佩金带,让所有人都赌,说:“谁最先把五个子都掷成黑的一面朝上,就把金带给谁。”众人几乎快掷完一遍,没有一个人得到金带。

轮到王思政时,他神色严肃地跪坐在那里,发誓道:“我在外多年,归顺朝廷,承蒙宰相待我以厚礼,正想尽力效命,上报知遇之恩。

如果此心诚实,让宰相把金带赏赐给知己,希望一掷即五子全黑;倘若此心有假,神灵也当明白,使我掷子不如所愿,我将自杀以向宰相谢罪!”言词激昂,在座之人全都大惊。

王思政当即拔出佩刀,横放在膝上,抓起五子,一拍大腿便掷了下去。

等到太祖阻止,已经是五子全黑。

停了一会儿,才叩拜太祖,接下金带。

从此以后,太祖对他寄托了更大希望。

转任骠骑将军。

受命招募精锐士卒,随独孤信攻占洛阳,又同独孤信一块在那里镇守。

在河桥之战中,王思政下马,手持长矛左右横击,每一下都能击倒数人。

当时冲入敌阵太深,随从全部战死,王思政受重伤,昏倒在地。

这时天色已晚,敌将收兵。

王思政久经战阵,每次作战都穿着又旧又破的盔甲,敌人怀疑他不是主帅,因此得免一死。

帐下督雷五安在战场上边哭边寻找王思政,恰巧王思政已经苏醒,才被发现。

雷五安割下衣服为王思政包扎伤口,扶他上马,半夜才回来。

仍然镇守弘农。

王思政认为玉壁地势险要,请求筑城。

自己经营度量,把治所移到玉壁。

升并州刺史,仍然镇守玉壁。

八年(542),东魏来犯,王思政早有准备,敌人日夜围攻,始终无法占领,只得退兵回去。

以守城有功,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

又命令王思政镇守弘农。

于是修葺城墙,筑起了望敌军的高台,经营农田,屯积粮草,凡是可以用于防守的东西,都作了准备。

弘农的防守有备,是从王思政开始的。

十二年(546),加特进、荆州刺史衔。

州内低湿,护城河大多坍坏。

王思政命令都督蔺小欢监督工匠整修。

挖得黄金三十斤,夜里秘密送给王思政。

天明后,王思政召集属吏,拿出金子让他们看,说:“臣子不应有私心。”把金子全部封起来上交。

太祖嘉奖,赐钱二十万。

王思政离开玉壁时,太祖令他举荐人来代替自己,王思政就举荐部下都督韦孝宽。

后来东魏来犯,韦孝宽始终能保全玉壁。

当时舆论称赞王思政有识人之能。

十三年(547),侯景叛变东魏,在梁州、郑州拥有军队,被东魏进攻。

侯景请求派兵支援。

当时未能及时接应。

王思政认为如果不趁机进取,后悔就来不及了。

立即率领荆州步兵、骑兵一万余人,从鲁关向阳翟推进。

王思政入守颍川。

侯景领兵前往豫州,对外说是打算攻占地盘,暗中却派人向梁国表示归附。

王思政指挥各军,占领侯景的七个州十二个镇。

太祖就把授给侯景的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河南诸军事等职,转授给王思政。

王思政推辞,一个也不接受。

太祖接连派使者敦促开导,只接受了河南诸军事一职。

东魏太尉高岳、行台慕容绍宗、仪同刘丰生等人,率领步兵、骑兵共十万人进攻颍川。

城内息鼓倒旗,如同无人。

高岳仗恃兵多,认为一战即可攻下,就四面呐喊而上。

王思政选拔城中勇猛之士,打开城门出来突击。

高岳的部下不敢抵挡,纷纷败退。

王思政在城上远望高岳阵势混乱,就率领步兵、骑兵三千人,出城截击,杀伤甚多,然后回城,加强防守。

高岳知道不能仓促进攻,就修了许多营垒。

又在地势高处,修筑土山,以俯视城中。

云梯火车,日夜进攻。

王思政也制作带火的小矛,乘疾风投向土山。

又用火箭射去,烧毁敌人的攻城工具。

还招募勇士,从城上缒下出战。

高岳的部下败退,连守土山的士兵也弃山逃走。

齐文襄又派兵增援高岳,蓄洧水灌城。

城中泉水喷涌,无法堵塞。

将士们只得把锅悬挂起来做饭,粮食与精力都已枯竭。

慕容绍宗、刘丰生及其将领慕容永珍共乘多层大船观察城内,命令善射者俯射城中。

不一会儿,突然刮起大风,大船漂到城下。

城上人用长钩搭住大船,弓箭乱射。

慕容绍宗走投无路,投水而死。

刘丰生游向土山,也被射死。

活捉慕容永珍。

王思政对他说:“我的败亡,只是早晚的事。

明知道杀掉你没有什么益处,可是为臣子的,只能守节而死。”于是流泪将他处死。

并且收容慕容绍宗等人的尸体,以礼埋葬。

齐文襄听说,亲自率领步兵、骑兵共十一万来攻。

他亲自到堤堰下,监督激励士兵,增修堤堰。

当时正是盛夏,水势更大,城墙的北部崩塌,水满城内,无立足之处。

王思政知道事情无望,率领随从占据土山,对他们说:“我身受国家重托,原想平贼立功。

精诚无所感动,以致有辱君王使命。

如今山穷水尽,想不出计谋。

只有身死,以报国恩。”于是向天大哭。

随从也都痛哭失声。

王思政向西方再次叩拜,就要自杀。

当初,齐文襄曾告诫城中人说:“谁能活捉王大将军,封侯爵,有重赏。

如果王大将军身有损伤,凡亲近左右之人,一律处死。”都督骆训对王思政说:“您常常对我们说,只要拿着我的脑袋去投降,不仅能得到富贵,还能救活全城兵民。

如今高相既有此言,您难道不可怜城中将士吗?”大家都坚决阻止,使他无法自杀。

齐文襄派其常侍赵彦深登上土山,拉着王思政的手表示问候。

引他去见齐文襄,王思政神色凛然,言词激昂,毫不屈服。

齐文襄认为他忠于其主,给他待遇十分丰厚。

王思政当初入颍川时,有士卒八千人,城中既无外援,也没有叛变的。

王思政常常考虑如何为君王效力,从不经营家产。

曾被赏赐田园池塘,王思政出征后,家人种上桑树果树。

王思政回来一见,就恼怒地说:“匈奴未灭,霍去病辞家,何况大贼未平,为什么经营产业?”命令随从们把树拔下扔掉。

所以被俘之后,家中没有积蓄。

齐氏称帝,任命他为都官尚书。

儿子王秉。

达奚武传达奚武字成兴,代州人。

祖父达奚眷,曾任魏国的怀荒镇将。

父亲达奚长,任..城镇将。

达奚武从少年时就卓越豪迈,喜欢骑马射箭,被贺拔岳所了解。

贺拔岳征伐关西,引荐他担任别将,达奚武于是尽心效力。

因战功被任命为羽林监、子都督。

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以后,达奚武与赵贵收殓贺拔岳尸体回到平凉,共同拥戴太祖。

跟从平定侯莫陈悦,任中散大夫、都督,封须昌县伯,食邑三百户。

魏孝武入函谷关,任直寝,转任大丞相府中兵参军。

大统初年,出任东秦州刺史,加散骑常侍衔,晋封公爵。

齐神武与窦泰、高敖曹分兵三路来犯,太祖打算集中兵力迎击窦泰,诸将多不赞同,只有达奚武、苏绰与太祖意见一致,最后活捉窦泰,齐神武被迫退兵。

太祖打算进一步向弘农出兵,派达奚武带两名骑兵前去侦察动静,同敌人的巡逻骑兵遭遇,当即交战,杀死敌军六名,俘虏三名而归。

齐神武向沙苑进兵,太祖又派达奚武侦察。

达奚武带三名骑兵,都穿着敌军衣服。

到天黑时,离敌营百步,下马来暗暗窃听,得知敌军口令。

趁机上马穿过敌军军营,如同巡夜者,发现有不按军令行事者,常常予以鞭打。

详细了解了敌人的情况,回来报告太祖。

太祖大加嘉许。

又跟随太祖击败齐神武。

被任命为大都督,晋封高阳郡公,又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大统四年(538),太祖援救洛阳,达奚武率领骑兵一千名担任先锋。

抵达谷城时,与李弼一块击败莫多娄贷文。

进兵到河桥时,达奚武又奋力作战,杀死敌司徒高敖曹。

升任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出任北雍州刺史。

又在邙山作战,当时大军失利,齐神武乘胜进到陕州。

达奚武率兵抵抗,齐神武才退兵。

过了很久,升任大将军。

十七年,诏命达奚武率兵三万人,治理汉川。

梁国将领杨贤以武兴投降,梁深以白马投降,达奚武分派兵力把守这二城。

梁国梁州刺史、宜丰侯萧循固守南郑,达奚武包围了几十天,萧循请求归附,达奚武撤去包围。

这时梁国武陵王萧纪派部将杨乾运等人率军一万余人救助萧循,萧循于是又据城不出。

达奚武担心敌人援军开到,被内外夹击,于是选派精锐骑兵三千人,在白马迎击杨乾运,把他打得大败。

杨乾运退走。

达奚武把被俘的梁军士兵和斩获的首级陈列在城下。

萧循得知援军被打败,只得投降,率领部属男女三万人入京朝见,从此,剑门关以北全部平定。

次年,达奚武率军返回京师。

朝廷最初议论,打算任命他为柱国。

达奚武对别人说:“我当柱国,不应在元子孝前面。”坚决推辞,不接受任命。

于是任大将军,出镇玉壁。

达奚武根据地势,建立乐昌、胡营、新城三防。

齐国将领高苟子派一千名骑兵进攻新城,达奚武出兵截击,将敌军全部俘虏。

孝闵帝登基,被任命为柱国、大司寇。

齐国北豫州刺史司马消难举州前来归附,诏命达奚武、杨忠迎接司马消难而归。

武成初年,转任大宗伯,晋封郑国公,食邑一万户。

齐国将领斛律敦侵犯汾州、绛州,达奚武派一万名骑兵抵抗,斛律敦退走。

达奚武修筑柏壁城,留下开府权严、薛羽生把守。

保定三年(563),升任太保。

当年,大军东征。

随公杨忠引突厥兵从北路推进,达奚武率领三万名骑兵从东路推进,预定在晋阳会师。

达奚武抵达平阳时,就已经晚于约定的时间,此时杨忠已经返回,达奚武还不知道。

齐国将领斛律明月写信给达奚武说:“大雁、仙鹤已经高翔于天空,而捕鸟的人还在注视着沼泽。”达奚武看了信,就撤兵回来。

出任同州刺史。

次年,跟随晋公宇文护东征。

当时尉迟迥围攻洛阳,被敌军击败。

达奚武与齐王宇文宪在邙山防守。

到了夜里收兵。

宇文宪打算到天明再战,达奚武想回来,双方争执不下。

达奚武说:“洛阳军败,人心震惊。

假若不乘着夜色急速回去,明天想回也回不去了。

我在军中很久了,见识过各种情况。

大王年轻,没有经历过大事,怎能把数营士卒,一下子抛弃呢?”宇文宪听了他的话,得以把全部军队都撤了回来。

天和三年(568),转任太傅。

达奚武没有当官时,生活奢侈,喜欢华丽装饰。

等到身居高官以后,不带随从仪仗,行路时常常是骑一匹马,身边只有一两个人。

大门外不立戟。

白天总是掩着一扇门。

有人对达奚武说:“大人身居高官,功名盖世,出入时应有仪仗卫队,才合乎您的身份气派,为什么如此轻率?”达奚武答道:“先生的话,不合我的心意。

我是平民的时候,哪里指望富贵?不可一下子就忘了过去。

况且天下尚未平定,国家的恩惠尚未报答,怎么可以过分炫耀威仪呢?”言者惭愧而退。

达奚武在同州时,遇上天旱,高祖诏命达奚武祭祀华岳,岳庙原在山下,常去祈祷。

达奚武对部下说:“我位列三公,不能调谐阴阳,使得农忙之月,久不下雨,天子费心,百姓惊慌。

我承蒙重任,责任重大。

不可与一般人相同,必须登上峰顶表示诚意,寻求神灵。”华山高峻,悬崖壁立,山路险绝,人迹罕至。

达奚武年过六十,只率领数人,攀藤牵枝,奋力攀上峰顶。

于是叩拜祈祷,陈述百姓恳切之情。

夜晚无法返回,就在山顶草地上露宿。

梦见一个白衣人飘然而至,握着达奚武的手说:“辛苦了,精神可嘉。”达奚武惊醒,神色更加恭敬。

到天明时,云雾四起,不久下起大雨,远近滋润。

高祖听说,写去用印章封记的文书,慰劳达奚武道:“公年高德重,辅佐君王。

近因阴阳乱序,时雨未降,命公求雨,只言赴庙。

不料公不怕危险,远攀高峰。

而神灵感公至诚,即降甘霖。

特予嘉赏,念念不忘。

今赐公杂色绸缎百疋,望公多思良策,匡正朕之不足。

顾念陪侍帝王议论朝政的道理,不要再多费气力。”达奚武生性贪婪。

他当大司寇时,库房里有一条万钉金带,当时很珍贵,达奚武趁入库的时候,把它拿回家去。

掌管库房的人上报晋公宇文护,由于达奚武功大,就不公开他的过失,趁机把金带赏赐给达奚武。

当时的舆论十分瞧不起他。

天和五年(570)十月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追赠太傅、十五州诸军事、同州刺史。

儿子达奚震承袭封号。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四 文学下·姚思廉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欧阳修
  卷五·龙衮
  第一百十七回 吴司令计败段芝贵 王督军诱执吴光新·蔡东藩
  卷第一百二十·胡三省
  今献备遗卷四十·项笃寿
  《江苏省通志稿》原序·缪荃孙
  卷十四·张守节
  卷三十二·司马迁
  刘元海传·房玄龄
  高隆之传·李百药
  樊山政书自序·樊增祥
  ●皇朝通典卷九十一·佚名
  卷三十九·宋敏求
  咸丰十年七月廿九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克逊·唐圭璋

      克逊字无竞,号西墅,刘克庄之弟,淳熙十六年(1189)。仕为古田令、通判临安、江东提刑。淳祐六年(1246)卒,年五十八。有西墅集,不传。   水调歌头   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魁读书岩赋水调歌头调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

  • 东林列传卷二十一·陈鼎

    ○明孙慎行传孙慎行字闻斯号淇澳武进人万厯乙未进士授编修妖书事起时宰有所逞憾欲穷其狱慎行抗疏言宜存国体时论韪之前后以艰归册封归请告归归辄键戸著书不通一客累迁礼部侍郎署部事时光宗储位虽定而福藩犹未之邸慎行

  • 鸿猷录卷八·高岱

    高岱 长驱金陵 入正大统 三犂虏庭 ○长驱金陵 辛巳十二月 成祖复率师南征谕将士曰靖祻难者在安黎庶诛乱贼者必先仁义予出师为诛奸恶扶社稷安生民而巳凡今生民皆我 皇考赤子尔曹慎勿有所侵害苟佯吾命必不相宥矣乃驻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佚名

    嘉靖四十一年正月丙戌朔 上不御朝命成国公朱希忠代拜 天于 玄极宝殿文武群臣及朝觐官四夷贡使俱诣大朝门行五拜三叩头礼仍上表称贺○免宴赐节钱钞○修三庆吉典于内殿停常封○肃王弼桄薨 上辍朝遣官治丧葬如例谥曰定○

  • 第六十六卷 忠节 一 ○·缪荃孙

    扬 州 俯 汉刘 瑜刘瑜,字季节,广陵人。高祖父广陵靖王。父辩,清河太守。瑜少好经学,尤善图谶、天文、历筭之术。州郡礼请不就。延熹八年,太尉杨秉举贤良方正。及到京师,上书陈事曰: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耀,关之盛

  • 一四一九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续缴违碍书籍片·佚名

    一四一九 署江西巡抚姚棻奏续缴违碍书籍片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署江西巡抚臣姚棻跪奏:再,【真按:疑系节录本!】查江西省设局收缴违碍书籍,历经奏明解毁在案。臣复屡经通饬,实力查缴。兹据布政使托伦详称:乾隆五十六年

  • 卷二十五·温达

    <史部,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十五癸酉抚逺大将军伯费扬古奏报灭噶尔丹于昭莫多之地羣臣入贺上驻跸中拖陵大将军伯费扬古为灭噶尔丹事遣副都统阿

  • 麟德·周绍良

    №麟德001【盖】失。【志文】唐故处士斛斯君夫人董氏墓志铭并序夫人讳董氏河南洛阳人也。原夫В构□基,□高耸而迥时;疏源德水,氵瓜厚地以流清,奕叶传芳,飞缃图谍,播诸史册,可得言焉。祖诃,隋任荆州太守;父文行,皇

  • 第十七章 讨唐两大战役昆仑关和沙埔之战·李宗仁

    一正当我们讨伐沈鸿英军情紧急之时,唐继尧所部号称“建国军”的滇黔两省部队约六万余人,浩荡东进。唐军侵桂计划果不出我所料,系分三路而来。第一路由唐继尧的胞弟唐继虞任总指挥,自贵州的东南边境侵入三江、融县

  • 景公见道殣自惭无德晏子谏第八·晏婴

    景公赏赐及后宫,文绣被台榭,菽粟食凫雁;出而见殣,谓晏子曰:“此何为而死?”晏子对曰:“此餧而死。”公曰:“嘻!寡人之无德也甚矣。”对曰:“君之德着而彰,何为无德也?”景公曰:“何谓也?”对曰:“君之徳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

  • 卷六十一 孟子十一·黎靖德

      ◎尽心下   △尽信书章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者,只缘当时恁地战斗残戮,恐当时人以此为口实,故说此。然"血流漂杵",看上文自说"前徒倒戈,攻其后以北",不是武王杀他,乃纣之人自蹂践相杀。荀子云:"所以杀之者,非周人

  • 孟子师説卷下·黄宗羲

    余姚黄宗羲撰离娄章六经皆先王之法也其垂世者非一圣人之心思亦非一圣人之竭也虑民之饥也为之井田虑民之无教也为之学校虑民之相侵也为之兵车虑民之无统也为之封建为之丧恐其恶死也为之祭祀恐其忘逺也为之礼以别其亲

  • 卷十·王樵

    <经部,书类,尚书日记钦定四库全书尚书日记卷十     明 王樵 撰旅獒正义曰西方之戎有国名旅○孔氏曰犬高四尺曰獒以大为异○朱子曰是时武王已八十余嵗矣太保此书谆谆告之如敎小儿相似若自后世言之为非所宜言不

  • 本无品第十一·佚名

    是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我亦不觉有菩萨亦不见菩萨。当为何等菩萨说般若波罗蜜。当教谁不见诸法终始。云何当为菩萨作字言菩萨耶。世尊,是字必不住亦不不祝所以者何。是字亦不见亦不可得。世尊,我亦不

  • 佛说八师经全文·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梵志。名曰耶句。来诣佛所。阿难白佛言:有异学梵志。今来在外。欲咨所疑。天尊曰现之。梵志乃进。稽首佛足。天尊曰就座。梵志就座。须臾退坐曰:吾闻佛道厥义

  • 佛说诸法本无经卷上·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复次婆伽婆游于王舍鹫聚山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九万二千。所谓庄严莹饰菩萨摩诃萨。师子游步菩萨摩诃萨。无碍焰净光德威王菩萨摩诃萨。迷留山顶音王菩萨摩诃萨。爱笑无垢光菩萨摩诃

  • 佛说息除贼难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与诸大众围绕经行。到于庵罗树园侧韦提呬山帝释岩中。时尊者阿难。忽见大恶贼众遥远而来。见已生大恐怖。心怀忧恼身毛皆竖。时尊者

  • 鲁斋集·王柏

    诗文集。南宋王柏撰。20卷。凡赋诗3卷,序记2卷,说箴赞传2卷,书尺牍3卷,杂著2卷,题跋3卷,《皇极总图》1卷,《诗十辩》1卷,哀词祭文墓志3卷。别有10卷、12卷、13卷等本。王柏号鲁斋,因以名集。其集原75卷,诸家书目不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