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堪舆纪

风水之说,自古有之,不始于郭璞。《书》云:“营卜瀍、涧东西。”《诗》谓:“度其原隰,观其流泉。”盖不过远水患,处原避湿,得土之宜,而无浸淫之虞也,然皆为建都谋。至卜其宅兆,则葬埋以安亲体魄。孝子慈孙之心,惟欲得善地,永无崩蚀侵损患害是已。至璞创为骸骨得气,而子孙受荫之说。指某山为发源,指某山为过峡,至某山而凝结为穴;某山为龙,某山为虎,龙昂而虎伏;某山为鷟,某山为案,鷟欲有力,案欲有情;必如是乃延福泽,不然则否。于是贪求吉地,不独愚昧细民,即搢绅士大夫亦惑于此。未葬,谋求不遣余力,甚至构讼结雠。各谋利己,暴露迟久,迁徙再三。呜呼,惑之甚矣!

太祖高皇帝定鼎金陵,将筑宫室于钟山之阳,召刘诚意寻址。诚意度地置鷧,太祖归语太后。太后曰:“天下由汝自定,营建殿廷何取决于刘也!”乃夜往置桩所,皆更置之。明旦复召刘观,刘已知非故处,乃云:“如此固好,但后世不免迁都耳。”后往钟山卜葬地,登览久之。太祖少憩僧人冢上,询刘曰:“汝观穴在何所?”刘曰:“龙蟠处即龙穴也。”太祖惊起曰:“曾奈此何!”刘曰:“以礼遣之。”太祖谓:“普天吾土,何以礼为!”即命开僧人冢,中以两瓮上下覆之,启上一瓮,见僧人面如生,鼻柱下垂至膝,指爪旋绕周身,结跏趺坐于中。众皆惊愕,不敢前发。太祖始拜告,遂轻举移葬于五里外。向冢前有八功德水,以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噎、八除病也。后徙僧冢,水亦移绕其前,亦异甚矣。今之孝陵,即其故处。数之前定如此。

世宗朝骆太常者,浙之永嘉人也。与故相张文忠同邑里,精堪舆术。张时已举于乡,将上春官,邀骆祖茔登览。骆一望诧曰:“此地十年当出宰辅。”乃抚张背曰:“惜公之齿长已,尚未登第,何能应之?”次年,张成进士,任南部郎,以议献庙礼称上意。乃召入,不次擢用。六年之间,晋陟宰辅,因荐骆于世皇。令卜寿宫,即今永陵,骆所卜也。骆官止太常少卿,用其术而不显其官,张之意念深矣。后骆自北来归,将至清河,睹山峦秀拔,指示舆人绕山而行,登山麓一冢,云:“此中大有佳处。”询为淮氏墓,土人曰:“丁秀士父茔也。家贫无依,墓傍之庐,即其居矣。”骆造庐请见,语之曰:“来岁大魁,属之君矣。”即如所言。丁名士美,己未状元,官至亚卿。夫丁以寒士起家,何所营求,亦会逢其适耳。

嘉靖壬辰,营太君泉台。时与江右伍堪舆旦暮往来小麦岭上。一夕至岭少憩,伍向余曰:“三台秀拔。右台已发,李公旻大魁矣。独左台未发,数年之间亦当出状头。”遂指石丛中云:“此中必有一冢当之,不知属谁氏耳。”后余己未入仕,己亥以内艰归,复过岭上,始知茅公瓒之祖茔在焉,正当年伍所指处也。夫茅以戊戌抡魁,七年之前,伍已预识已。

吾祖当年葬时,宗人有素解风水者,极言不可。余在傍曰:“子孙福泽,各有定命。卜地求安亲体,岂敢于枯骨求荫庇哉!”先大人以为然。乃开圹下棺,即今积庆山也。自余仕宦,人稍称善,既通显,乃益称胜。近年行术者咸寻访登览,谓此祖坟,宜出巨公。余笑曰:“五十年前不闻此语。”因口占曰:“当年荷畚筑先茔,词组曾将众论倾。八座归来宣诰日,无人不道是佳城。”余今拟筑三台之麓,不用地师,不徇人言。就问者应之曰:“有此六尺之躯,必有三尺之土。百年后皆土壤尔,奚择焉!”示余子孙,毋以斯言为迂,仍听术人之惑,而屡迁屡葬为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八·刘昫
  卷第二百八十四 後晉紀五·司马光
  卷三·谷应泰
  卷第一百九·胡三省
  卷二十七·商辂
  名山藏卷之五十一·何乔远
  尚史卷五十·李锴
  ◎国会寿终正寝·刘以芬
  卷四·王晫
  卷四十五·郝经
  著者传略·蔡青筠
  王曾传·脱脱
  卷之三·朱克敬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四·高晋
  卷七·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宋自逊·唐圭璋

      自逊字谦父,号壶山,金华人,居南昌。所著乐府,名渔樵笛谱,不传,有赵万里辑本。   蓦山溪   自述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

  • 卷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寇莱公集荆南秋望西风吹户牖独自客荆蛮积水浮秋汉防阳淡逺山蝉稀疎叶尽雨歇片云闲何日忘簮绂深居石室间江上送别浪叠春江逺树防落花风雨共凄凄愁人此际肠

  • 卷之二百二·佚名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癸巳朔迁户部尚书杨靖为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沈溍为工部尚书刑部尚书赵勉为户部尚书工部尚书秦逵为兵部尚书俱赐诰仍诏今后在京官三年皆迁调著为令杨靖诰曰于戏昔圣人以德化天下则民乐从者众违者寡天下治

  •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三 二帝被执·佚名

    二十一日,大雨雹,城中剽掠尤甚,难民号泣者,夜以继日。金人纵火毁戴楼门。二十二日,粘罕使人入城白帝曰:「前日所言择人择地二事,可速计处。三月间北国皇帝有文字到,便要用也。」帝唯唯,一面议论,众皆以康王及南安寺为言。二十四

  • 任速哥传·宋濂

    任速哥,渤海人。自幼以孝顺父母闻名。性格潇洒、刚直,仗义疏财,不依靠势利,凡与义有关的事,必定尽力去做,具有古侠之风度。在家中诚实、恭敬,即使是儒家学者也不能超过他。最初世袭父亲右卫千户之官,公卿们以他贤德而推荐于朝

  • 张孟男传·张廷玉

    张孟男,字元嗣,中牟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授职为广平推官。稍后调任汉中同知。入京担任顺天治中,升任尚宝丞。高拱以内阁大臣身份兼管吏部,他的妻子是张孟男的姑姑,除了公事之外没有关于私人的谈话。高拱对此不满

  • 兵部·佚名

    驿递由驿递送公文折报也马站每站用马夫骑马飞递公文也南边水路用船则曰水站马头马夫之头目马夫驿站管马之人也站夫驿站所用之人夫驿夫驿站所用之人夫长夫长久雇用之夫也短夫暂且雇用之夫也长解解送兵饷之夫乃本地所派

  • 大学衍义卷五·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一明道术天理人心之善汤诰【商书篇名成汤作此以告万方】曰惟皇上帝降于下民【皇大也上帝卽天也降下也】若有恒性【若顺也恒常也】克绥厥猷惟后【克能也绥安也厥其也猷道也后君也】臣按成汤此言可谓知君

  • 五经稽疑卷六·朱睦㮮

    明 朱睦㮮 撰春秋宣公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先儒以敬嬴之罪因夫人至特称妇姜以显之夫鲁之声姜敬嬴穆姜俱在故三君之娶皆称妇姜以别于君母所谓有姑之辞是也然敬嬴之罪岂于称妇姜二字足以显之乎夫人氏不氏则文有衍缩尔非

  • 卷四·佚名

    △欲品第二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则汝而不有。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并侍者阿难。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中。乞食已周还出城外。有一妇人抱儿持瓶诣井汲水。有一男子颜貌端正座井右边弹瑟自娱。时

  • 卷九十四(罗什译)·佚名

    △善臂菩萨会第二十六之二善臂。云何菩萨摩诃萨。具足行禅波罗蜜。菩萨。若眼见色不取其相。或时眼根为外缘所牵。应正行守护不令随缘。不留心於无明贪著世间。护持是戒。尔时具足得眼根戒。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

  • 卷第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五当言一眼见色。二眼见色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执眼识见色。如尊者法救。或复有执眼识相

  •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上·佚名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上 住圣寿沙门祖庆重编 举沩山坐次。见仰山从方丈前过。沩云。若是百丈先师。子须吃痛棒始得。仰云。今日事作么生。沩云。合取两片皮。仰云。此恩难报。沩云。非子不才。沩山年迈。仰

  • 塔子沟纪略·哈达清格

    辽宁地方志。清哈达清格纂。十二卷。作者号素斋,满族镶黄旗人。塔子沟,今约辽宁凌源、建昌、喀喇沁一带。乾隆三年(1738)设直隶厅。三十八年,哈达清格任通判时,就其见闻,参以旧档修成是志。约五万字。冠有一序,舆图一幅。

  • 绛雪园古方选注·王子接

    医方著作。又名《十三科古方选注》,三卷(又有十六卷本,内容相同)。清·王子接撰。刊于1732年。书中选录古代医家方剂予以分类整理。其内容主要有伤寒方、伤寒科、内科、内科丸方、女科、女科丸方、外科、幼科、痘疹科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赵佶

    宋徽宗撰,本书鲜见其它传本。徽宗推崇老子,引 《庄》、《列》、《语》、《孟》、《诗》、《书》注《老子》。

  • 百年老课文·佚名

    民国时代中小学语文课文汇编,全书分“生活的脉络”“润物有声”“往事如烟”“轻盈的信笺”“民主与科学”“人在旅途”“遭遇文化”“金声玉振”8辑,共收录了林语堂、朱自清、钱钟书、叶圣陶、鲁迅等大师们文章59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