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访问记
冷雨名山探胜
(桂林通讯)桂林佛教会敦请太虚大师讲演“中国之佛教”的第二天,在丝丝冷雨中,记者驱车过花桥去到月牙山古刹。
月牙山在桂林东门外,群蜂层叠,山旁一江如带,风景绝佳,是桂林名胜中最好的一处。
古刹在半山中,记者循石级而上,进“桂丛楼”,上“襟江阁”,为了想找寻一二节关于月牙风景的说明,于是在一个所谓“福地”的而现在被禁止通行底岩洞边,发现了一块石刻,题“钓罢归来图”:‘半船明月,一席清风,酒浮标白,茶熟炉红,放眼天外,鉴影波中,狎鸥为侣,饵鱼呼童,钓竿在手,诗味满胸,旅怀雪浣,归兴山浓,依然敱枻,何碍收筒,先生此去,桃源仙翁’!文字端正清秀,但图是已经不知何处去了!
最高的是“熙春台”,从山门到这里,是古刹的最后所在,两旁筑有几间静室,供和尚修行之地,而允记者到此晤谈的太虚大师,也正是卓锡在这间“影波楼”上。
高僧纵谈禅机
撩开黄布的门幔,香烟扑进我的鼻管,感到一种肃穆的气象。
一个面孔光彩红润,戴著玳瑁边眼镜,留著胡须,有著圆圆脸庞,约摸五十来岁,身材魁梧的老人,迎上前来和记者握手。‘大师,久候了’!我忙著招呼。‘欢迎,欢迎’!大师显得有定型的和谦,沉静的定力,这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从蒋专员在新赣南的设施谈起,渐渐从寒喧中移入正题,记者便把提倡的新佛教叩问大师。
他含著微笑说:‘佛教原有的本质,在理论上、事行上、以及它的目的,都是要以佛法来改善社会、进化人群的。它的最高形态,在佛经上说来,便是:
因缘生法,自性本空,相名假立,中道如实──属于理论的。
念诵拜祷,律众和合,禅静修习,辩慧研察──属于事行的。
人群进善,后世超升,死生了脱,法界圆明──属于目的的’。他喝了一口茶。‘简单的说来,这不就是“导扬正法,觉民济世”二句话么?是出世的,但也是入世的;消极的是从佛度人,但是佛教的由人成佛,自然也可以看出它的积极性来’。我接上。
大师点点头,继续著说:‘佛教在中国的变质,原因很简单:一方由于佛义过深,少数人虽能精博哲理,但陈义过高,不能、甚至也不愿使多数人理解,智识低下的人们则又终身不得窥其堂奥。出家人如此,在家人也如此,在信仰上造成奇异神秘之幻境,在文字上亦有故作夸张之愚民宣传,于是离现实更远,而流行在社会中的佛教乃日见变质。这是造成过去佛教变质的原因──变成迷信的,愚民的,一种莫名其妙的神权产物了’。
‘新佛教的提倡始于民国元年,老法师在上海创办“中国佛教协进会”,倡导“佛教新运动”。此一种动起自上海,逐渐推及北平、浙江、湖北、四川、广东、湖南、江西、陕西各省,而规模的展开则还在佛学团体之兴起和佛教院的设立以后。佛教新运动的干部由于此,名山高僧之响起由于此,遂有世界佛教联合会、东亚佛教大会等组织举行,使中国佛教流传国际,老法师是把中国佛教传到海外的第一人’。
民族文化问题
大师改进中国佛教的方向,自然就是在上述的目的中了。至于对现在及战后中国佛教的文化前途,有什么见解呢!
他说:‘在重庆大公报上面,最近我被约写了一篇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文章,其中的要点是:
佛教传华已二千余年,其能久垂不灭的原因,即是佛教哲理的精深博大,并与儒家思想亦多吻合之处。几千年来既然在人民生活中融合一片,它不但不能衰落,而且是中国民族宽大和平的一砥柱。无论战时战后,中国民族文化的内容,将不仅是儒家的,而是儒、释、道、回各教的综合;也不仅是物质的、科学的,而是精神和哲学的合汇。以宗族言:中国民族的结合,是包罗了若干宗族而成。其中除了回教外,西藏的喇嘛教也是佛教。十多年前,我的弟子入藏和班禅、喇嘛谋佛教之统一,也就是要让民族的结合更为坚固。因此、佛教文化之光大,对国家民族贡献至钜,民族文化建设,也要注意到佛教文化的推动’!
‘儒释思想的互同点,如今日蒋主席倡导的新生活运动,及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内容。虽以儒家的伦理思想五常为主──仁义礼智信──,而佛家的五戒、十善也完全一样;由于几千年的思想交流,佛教文化早和儒家思想,甚至连道家思想也同化为一体了。’
接著、他郑重地下个断语:‘民族文化中,绝不能排除佛教文化应有的地位。今日能成为问题者,乃一部分不明事理、认识表面的人们底理解工作。因之我们可以说,对变质之旧佛教,欢迎共同加以改良,而代表中国民族文化光荣一面的新佛教,也应合力提倡,这才能建设真正统一的中国文化’。
关于佛教总会
大师今年五十七岁,十七岁出家,俗家姓吕,曾赞助革命,所游均为党国著名人物,国内外学术家也极推重,著述极多。曾受聘任德国佛朗府大学、亚细亚大学、中华文化学院董事,并赴欧讲学,历游法、比、英、德、美各国,在巴黎东方博物院发起世界佛学苑,法政府捐赠基地促成其事。不但得到国际人士敬仰,而且也是中国佛教流传欧美的第一人!在国内曾遣弟子入藏谋佛教统一,战后受政府派组中国佛教国际访问团,往锡、缅、印度一带,备受甘地、尼赫鲁、太戈尔等名人欢迎。并派弟子到边疆各地,化导边民内向,足见太虚大师的言行信仰,的确有值得佛门和教外的世人们所景仰和重视的。
此外、还有一个新的消息,是上海的“中国佛教总会”,太虚大师在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最高铁则下,预备在重庆恢复这个组织。这次不辞奔波劳苦,到各省大丛林云游、讲经,目的就是要将许多不闻世事的全国和尚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共同担负做国民一份子的责任!(张冰独记)(江西青年日报)(见海刊二十五卷三期)
猜你喜欢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三·佚名 卷二十五·赞宁 卷四百八十二·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五卷·湛然 圣多罗菩萨梵赞·佚名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下·佚名 卷六·佚名 注维摩诘经卷第一·僧肇 卷五·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三卷·佚名 卷第三·道忞 大乘起信论略释缘起·太虚 第八 波须罗经之义释·佚名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五(之一)·子璇 大乘要语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