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记要义卷第十八

学记

一郑氏不见说命

兊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注云典经也言学之不舎业也兊当为说字之误也髙宗梦传说求而得之作说命三篇在尚书今亡正义曰其事具尚书篇见在郑云今亡者郑不见古文尚书故也

二古者立学之制入学之序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逹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注云术当为遂声之误也古者仕焉而巳者归教于闾里朝夕坐于门门侧之堂谓之塾周礼五百家为党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党属于郷遂在逺郊之外学者每歳来入也中犹间也郷遂大夫间歳则考学者之德行道艺周礼三年大比乃考焉离经断句絶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郷也知类知事义之比也强立临事不惑也不反不违失师道

三家塾党庠术序国学之制

家有塾者此明学之所在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同共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教于塾故云家有塾白虎通云古之教民百里皆有师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里右师其次为左师教里中之子弟以道艺孝悌仁义也党有庠者党谓周礼五百家也庠学名也于党中立学教闾中所升者也术有序者术遂之周礼万二千五百家为遂遂有序亦学名于遂中立学教党学所升者也国有学者国谓天子所都及诸侯国中也周礼天子立四代学以教丗子羣后之子及郷中俊选所升之士也而尊鲁亦立四代学馀诸侯于国但立时王之学故云国有学也

四父师少师教于左右塾

案书传说云大夫七十而致仕而退老归其郷里大夫为父师士为少师新榖巳入馀子皆入学距冬至四十三日始出学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馀子毕出然后皆归夕亦如之

五党学曰序此经曰庠

案周礼遂人掌野之官百里之外故知遂在逺郊之外郑注州长职云序州党之学则党学曰序此云党有庠者郷学曰庠故郷饮酒之义云主人拜迎賔于庠门之外注云庠郷学也州党曰序此云党有庠者是郷之所居党为郷学之庠不别立序凡六郷之内州学以下皆为庠六遂之内县学以下皆为序也皇氏云遂学曰庠与此文违其义非也㡼氏云党有庠谓夏殷礼非周法义或然也

六中年考校

应入大学者自国家考校之耳其未入大学者郷遂大夫考校也

七大胥以皷徴学士

入学皷箧孙其业也入学谓学士入学之时大胥之官先击皷以召之学者旣至发其筐箧以出其书故云皷箧也所以然者欲使学者孙其业谓恭顺其所持经业故大胥云用乐者以皷徴学士文王丗子云大昕皷徴所以警衆也文王丗子云谓天子视学之时击皷警衆也若是凡常入学用乐及为祭祀用乐者以皷徴学士是也

天子卜禘及大礼皆视学

云天子诸侯旣祭乃视学者谓于夏祭之时旣为禘祭之后乃视学考校当禘祭之年故云未卜禘不视学若不当禘祭之年待时祭之后乃视学也此视学谓考试学者经业或君亲徃或使有司为之非天子大礼视学也若大礼视学在仲春仲秋及季春故文王丗子云凡大合乐必遂养老注云大合乐谓春入学舎菜合舞秋颁学合声于是时也天子则视学焉月令季春大合乐天子率三公九卿而视学焉与此别也视学旣在夏祭之后则天子春秋视学亦应在春秋时祭之后此举未卜禘不视学则馀可知也

藏修息游于学

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注云藏谓怀抱之修习也息谓作劳休止于之息游谓间暇无事于之游

离师辅而不反

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者辅即友也友主切磋是辅己之道深逺也离犹违也已道深明不复虚妄心自信之若假令违离师友独在一处而讲说不违反于师友昔日之意旨此则强立不反也

呻其占毕多其讯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注云呻吟也占视也简谓之毕讯犹问也言今之师自不晓经之义但吟诵其所视简之文多其难间也呻或为慕讯或为訾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

故君子之教谕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逹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逹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注云道示之以道涂也抑犹推也开为发头角思而得之则深正义曰若人苟不晓而牵逼之则彼心必生忿恚师与弟子不复和亲今若但示正道寛柔教之则彼心和而意乃觉悟也强而弗抑则易者贺氏以为师但劝强其神识而不抑之令晓则受者和易和易亦易成也开而弗逹则思者但开发义理而不为通逹使学者用意思念思则必深

语而不知舎之以须其后

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舎之可也注云舎之湏后正义曰若受业者才力苟不能见问待愤愤悱悱之间则师然后乃示语之矣语之而不知虽舎之可也者弟子旣不能问因而语之语之不能知且舎住待后别更语之可也

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者此第三譬明新习者也始驾者谓马子始学驾车之时反之者驾马之法大马本驾在车前今将马子系随车后而行故云反之车在马前所以然者此驹旣未曽驾车若忽驾之必当惊奔今以大马牵车于前而系驹于后使此驹日日见车之行其驹惯习而后驾之不复惊也

五服非师不亲

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者师教之师也五服斩衰也齐衰也大功也小功也缌麻也师于弟子不当五服之一也而弟子之家若无师教诲则五服之情不相和亲也

大时不齐四时草木各有生死

大时不齐者大时谓天时也齐谓一时同也天生杀不共在一时犹春夏华卉自生荠麦自死秋冬草木自死而荠麦自生故云不齐也

三王祭河而后祭海

三主祭百川之时皆先祭河而后祭海也或先祭其源或后祭其委河为海本源为委本皆曰川也皇氏以为河海之外源之与委也今依用焉或解云源则河也委则海也申明先河而后海义亦通矣其始一勺也后至不测也犹言学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七 内则第十二·郑玄
  平书订卷四 建官第三中·李塨
  论语集注考证原序·金履祥
  第八章 3·辜鸿铭
  卷十七·刘敞
  卷六十五·程川
  卷二十·王昭禹
  庄公·庄公三十一年·左丘明
  卷二十七·佚名
  卷七·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四·欧阳竟无
  评近代科学之发展及其与哲学之关系·太虚
  第二十七卷·佚名
  禅关策进序·祩宏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一·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八·彭定求

        卷288_1 【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陆贽   南宫闻古乐,拂曙听初惊。烟霭遥迷处,丝桐暗辨名。   节随新律改,声带绪风轻。合雅将移俗,同和自感情。   远音兼晓漏,馀响过春城。九奏明初日,寥寥天地清。   卷288

  • 附录二·郑用锡

    皇清赐同进士出身诰授中宪大夫晋封通奉大夫恩给二品封 典加四品衔赏戴花翎礼部铸印局员外郎祉亭郑君墓志铭北郭园全集序一北郭园全集序二北郭园文钞序皇清赐同进士出身诰授中宪大夫晋封通奉大夫恩给二品封典加四品衔

  • 蛟峰集钞·吴之振

    方逢辰被徵不赴万里皇华遣使轿,姓名曾覆御前瓯。燕台礼重金为屋,严濑风高玉作钩。丹凤喜从天上落,白驹须向谷中求。敲门不醒希夷睡,休怪山云著意留。赠樵隐樵仙深入琴棋境,一笑出门天地宽。人世已非存朽斧,土音不改只南冠。

  • 南湖集巻四·张镃

    宋 张镃 撰五言律诗春前一日赋呈诚斋覔荆溪诗编且邀防玉照堂花颇讶蓬莱主相忘不寄诗荆溪虽有集桂隐未容窥地胜人难老春回律自移梅花如有语莫似去年时次韵答潘茂洪桂花见懐借使音书少何妨好尚通看花虽各自覔句却相同

  • 卷十四·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十四岑参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天宝中进士歴安西闗西节度判官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杜甫荐之转左补阙起居郎累迁侍御史出为嘉州刺史杜子美尝荐参于朝表云参识度清逺议论雅正佳名早上时辈所仰又诗

  • 卷第一百七·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二十九〔起强圉大渊献(丁亥),尽重单阏(辛卯

  • 卷之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马重绩传·薛居正

    马重绩,字洞微,年轻时学习了天文、历法、占卜等知识,明白了太一、五纪,八象、三统正历,住在太原。在晋朝任官时,担任太子右赞善大夫,后又迁任司天监。天福三年(938),马重绩上书说“:历法天象,是称帝的人用来调正统一节气的大事,

  •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二·丁传靖

    老苏 二苏 东坡新迁东阙之第,廌与李端叔、秦少游往见之。东坡曰:“今日乃先祖太傅之忌。祖名序,甚英伟,才气过人,嗜酒,与村父箕踞高歌大饮。忽伯父封诰至,并外缨、公服、笏、交椅、水罐子、按清波别志云:北地风埃,凡贵游

  • 绪言 人有不忍之心·梁启超

      康有为生于大地之上,为英帝印度之岁[1858年,时英国宣布印度为英属国],传少农知县府君(讳达初,字植谋)及劳太夫人(名莲枝)之种体者,吾地二十六周于日有余矣。当大地凝结百数十万年之后,幸远过大鸟大兽之期,际开辟文明之

  • 卷六十七·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六十七    明 湛若水 撰 课功上 易师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臣若水通曰师之爲卦坤上坎下内险外顺师险道而以顺行故爲

  • 卷七·惠栋

    钦定四库全书九经古义卷七      长洲惠栋撰周礼古义天官腊人注云腊之言夕也说文□干也从残日以晞之与俎同意籀文作□从昔夕古字通谷梁云日入至于星出谓之昔管子云旦昔从事王逸楚辞章句引诗云乐酒今昔是

  • 卷一百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二后妃庙周礼春官大司乐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注先妣姜嫄也姜嫄履大人迹感神灵而生后稷是周之先母也周立庙自后稷为始祖

  • 佛说菩萨睒子经·佚名

    安公录中阙译今附西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比罗勒国。与千二百五十比丘及众菩萨国王大臣人民长者居士清信士女不可称计。一时来会。佛告诸比丘。皆悉寂静定意听。我前世初求得菩萨道时。戒行普具精进一心。修集智慧行于

  • 十地经论 第八卷·佚名

    十地经论 第八卷天亲菩萨造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论曰。如五地中三分差别胜慢对治不住道行胜及彼果胜。第六地亦如是。应知转胜故。云何胜。第四地中已说众生我慢解法慢对治。第五地中已说身净分别慢对治。

  • 山房集·周南

    宋代诗文别集。9卷。周南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作者有著作40卷。因年久大多散佚。《四库全书》据《永乐大典》所录,重新编排为前集8卷、后稿1卷。其文章充满爱国热情,对投降卖国路线尤为痛恨,如《秦桧降爵易谥

  • 剡录·高似孙

    浙江地方志。南宋史安之修,高似孙纂。原十二卷,今存十卷。安之字子田,浙江鄞县人。官鄞县令。似孙字续古,号疏寮, 与安之同籍,淳熙进士,历官校书郎,出知徽州、处州,晚年居越州,故或称余姚人。 “剡”为汉县名,唐置嵊

  • 金刚三昧经·佚名

    西藏名Rdo-rjeh!i tin%-n%e-h!dsin-gyi chos-kyi yi-ge 。全一卷(或二卷)。北凉时代(397~439)译。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其内容系阐释诸法空、真如、如来藏等,计分八品:第一序品、第二无相法品、第三无生行品、第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