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1)

——引咎自责的敬业精神

【原文】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2),县贲父御③,卜国为右(4)。马惊,败绩(5)。公队(6),佐车授绥(7)。公曰:“末之(8),卜也!”县贲父曰:“他日不败绩,而今败绩,是无勇也!”遂死之。圉人浴马(9),有流矢在白肉(10)。公曰:“非其罪也。”遂诔之(11)。士之有诔(12),自此始也。

【注释】

①本节选自《檀弓》上。②鲁庄公: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鲁国国君,姓姬,名庄公。宋: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国名,子姓。乘丘:鲁国地名。(3)县(xuan)贲(ben)父:人物姓名,县是姓,贲父是名。御:驾驭车马。(4)卜国:人名。右:战车的右边。⑤败绩:失败。这里指翻车。(6)队(zhui):同“坠”,坠落。(7)佐车:副车。绥(sUi):挽住手上车的绳子。(8)末:这里的意思是软弱无力。(9)圉(yu)人;养马的人。(10)流矢。飞箭。白肉;大腿内侧的肉。(11)诔(lei):追述死者功德的悼念文章。(12)士:古代处在人大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译文】

鲁庄公和宋国人在乘丘交战,县贲父为鲁庄公驾车,卜国在车右边护驾。拉车的马受惊,将车翻倒。庄公摔下车来。副车上的人递下绳子,拉庄公上了副车。庄公说:“卜国啊,没有勇力呀!”县贲父说:“以前没有翻过车,今天却车翻人坠,这是我们没有勇气!”于是两人殉职而死。事后马夫洗马时,发现马大腿内侧中了飞箭。庄公说:“原来翻车不是他们的罪过。”于是庄公作文追述他们的功德。为士作文悼念的风习,就是从这开始的。

【读解】

有句古话说,“士为知己者死。”我们不知道鲁庄公是否是县贲父和卜国的“知己者”,但他们是随从,负有保护国君的责任。由于失职(事后才知道并非他们的过失),二人引咎赴死,战死在沙场之上。

无论县贲父和卜国同鲁庄公的私人关系如何,他们忠于职守的一个“忠”,却是感人至深的。出了事故,不是左推右塞,竭力寻找客观原因,而是挺身而出,大胆承担责任,并以生命为代价来表白自己的忠诚和献身精神。能够这样做的人,古今往来大概并不多,如今尤其罕见。

认真想起来,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不管事现代、后现代,还是超现代、超超现代,只要人性还在,恐怕不能不讲一个“忠”字。最起码的,要忠于自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然后要对得起自己的职责、父母、家庭、社会等等。如果现代化连这点做人的最起码的准则都化掉了,那还不如不要这样的现代化。活著不容易,做人更难,做忠诚的人难上加难。

猜你喜欢
  卷之十六 说山训·高诱
  榕村语録卷七·李光地
  第十三章 2·辜鸿铭
  卷三·毛奇龄
  招致篇第四四·王充
  卷三·魏了翁
  第十八章道德——人生的实践(下)·梁漱溟
  卷九·佚名
  卷五十五·佚名
  思惟品第一之二·佚名
  卷五·佚名
  辯中邊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八·欧阳竟无
  论 周 易·太虚
  法华义记卷第三·法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八十四·彭定求

        卷684_1 【奉和御制】吴融   岳寺清秋霁,宸游永日闲。霓旌森物外,凤吹落人间。   玉漱穿城水,屏开对阙山。皆知圣情悦,丽藻洒芳兰。   卷684_2 【和集贤相公西溪侍宴观竞渡】吴融   片水耸层桥,祥烟霭庆

  • 第十出 待旦·李渔

    〖一江风〗(旦)为多才,甘受狂且责,稳把凄其耐。人笑我忒痴呆,恼的是温存,怪的是绸缪,反将个不洽浃的人儿爱。这疏狂为甚来,疏狂为甚来?担愁别有胎,只为放不下个真诚块!〖前腔〗(小旦上)走莓苔,一样金莲窄,更是今宵隘。恼人怀,背了巫山

  • 卷209 ·佚名

    陆文圭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叶盛酒以簪剌叶令与柄 不须酒列吸云红,剌叶潜令与柄通。 碧色轮困弯到底,黄流潋滟注当中。 醉来欲捉波心月,醒后因吹水面风。 欲笑求仙求不得,金茎

  • 卷111 ·佚名

    韩维 同胡江范郡裴二宋司马饮会灵水轩即席赋以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为 华轩压春波,樽酒四座密。 柔软柳间风,舒迟花后日。 晚色帘卷静,欢兴觞行疾。 一陪诸英游,黾勉惭落笔。 韩维 同化光陪宁极之

  • 卷三百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七十三孟郊织妇【一作女】辞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官家牓村路更索栽桑树古意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上

  • 卷之三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三十八·纪昀

    列传唐 【三十八】○唐三十八李光弼【荔非元礼 郝廷玉 李国臣 白孝德张伯仪 白元光 陈利贞 侯仲庄 柏良器乌承玼】郭子仪【曜 晞 承嘏 暧 钊鏦 铦 曙 幼明】李光弼郭子仪△李光弼李光弼营州柳城人父楷

  • 四七○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查出已禁未禁各书一并解京招(附清单二)·佚名

    四七○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查出已禁未禁各书一并解京招(附清单二)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初三日大学士仍管云贵总督 昭信伯臣李侍尧、云南巡抚臣裴宗锡跪奏,为查出应毁书籍并从前未经查禁各书,一并解京,仰祈睿鉴事。窃臣等钦奉

  • 第五章 我的婚姻·林语堂

    我以前提过我爱我们坂仔村里的赖柏英。小时候儿,我们一齐捉鲦鱼,捉螯虾,我记得她蹲在小溪里等着蝴蝶落在她的头发上,然后轻轻的走开,居然不会把蝴蝶惊走。我们长大之后,她看见我从上海圣约翰大学返回故乡。我们俩都认为我俩

  • 董绍传·魏收

    董绍,字兴远,新蔡鱼同陽人。少年好学,颇有文义。起家任四门博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国子助教、积射将军、兼中书舍人。对问善辩,被世宗所赞赏。豫州城人白早生举城南叛,帝诏让董绍前去慰劳。到上蔡,被敌人袭击,把他囚送江东,锁禁

  • 卷七十一、改订藏印条约·黄鸿寿

    德宗光绪十六年,春二月,驻藏大臣升泰与英国总理印度大臣兰士丹,在孟加腊城,会议藏印条约八款成。初英人既并有印度,急欲北图西藏。先收哲孟雄、不丹、廓尔喀三国为保护藏人惧英之逼,并憾哲部之私结英人,遂于光绪十四年正月遣

  • 卷第二下·朱熹

    二先生语二下附东见录后今许大西事,无一人敢议者。自古举事,不能无可否是非,亦须有议论。如苻坚寿春之役,其朝廷宗室,固多有言者,以至宫女有张夫人者,犹上书谏。西晋平吴,当取也,主之者惟张华一人而已。然当时虽羊叔子建议,而朝

  • 书义矜式卷一·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虞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勲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圣人之功无不至者圣人之徳无不至也夫圣人功徳莫盛于尧故史臣叙于书首意曰粤若稽古昔有放勲如尧者勲以功言放谓功无不至也钦明文思安安

  •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拾遗序·佚名

        宋云间沙门灵鉴述  宋天竺法师慈云尊者。以行光教示灭于钱塘天竺道场。门弟子灵鉴。以所禀法师道德化乎当世。三昧行法施于后代发扬四种三昧在乎斯文。行法之盛不可以不纪。于是拾其遗编。独有炽盛光道场念

  • 东方快车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英国女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于1934年写的一部侦探推理小说。小说写比利时侦探波洛在乘坐从伊斯坦布尔到法国加莱横跨欧洲的东方快车时,遇到 一起谋杀案。他经过细致的调查和出色的分析推理,弄清了案情。原来5年前在美

  • 拙斋文集·林之奇

    宋代诗文别集。20卷。林之奇撰。林之奇自号“拙斋”,因以名集。本集卷1至卷2为记闻,即《宋史》本传所谓《道山记闻》;卷3为诗;卷4至卷20为各体文章:表、奏议、札、书、启、史论、策问、记、序、箴、铭、行状、祭文及

  • 洞霄图志·邓牧

    宫观志。南宋邓牧(1247—1306)撰。六卷。 牧字牧心,号九鉴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学者。宋亡隐居于洞霄宫,终身不仕、不娶,自号“三教外人”。著有《伯牙琴》。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天柱两山间,为道教“七十二

  • 金匮要略论注·徐彬

    二十四卷。清徐彬(生卒年不详)撰。徐彬字忠可,嘉兴(今属浙江省)人,清代医学家。曾从师于江西喻昌,颇得师传,深谙张机学说。曾撰有《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等著。《金匮要略论注》撰成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徐彬将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