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七○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查出已禁未禁各书一并解京招(附清单二)

四七○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查出已禁未禁各书一并解京招(附清单二)

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初三日

大学士仍管云贵总督 昭信伯臣李侍尧、云南巡抚臣裴宗锡跪奏,为查出应毁书籍并从前未经查禁各书,一并解京,仰祈睿鉴事。

窃臣等钦奉谕旨,严查江西逆犯王锡侯《字贯》一书,并今将此外有无违碍书籍,切实检查,解京销毁,当将查办情形遵旨覆奏在案。

臣等即严饬司道并各府州县妥速访查,设法办理,务使流传边徼之违悖等书净绝根株,毋许虚应故事,仅以空文塞责,并移咨学臣戚蓼生,一体传谕教职各员,实力查办。

兹据昆明县知县及云南府学教授,于省城书铺并各绅士家,谕令将所有应禁各书,陆续缴出。臣等率同司道详加检阅,其中曾经奉旨查禁者,计二十五种,共三十部,谨遵例解京销毁。

从前未经查禁者,计有九种,共十一部。内如侯方域《壮悔堂集》,于应试本朝策内尚沿明季恶习,语涉诞肆,甚至援引汉刘渊、赵石勒、魏拓跋珪为比,阅之实堪愤恨。又如逆犯吕留良父子罪大恶极,其选刊《八家古文》,弁以序言,定以凡例,又所选《天盖楼偶评》时文,居然尚为士子诵习。此等(犭枭)獍之徒,岂可令只字复行于世。又如申时行《赐闲堂集》,语多违悖;李树桢《曝献集》,妄论战阵,间亦干犯本朝。又如《天元玉历》,侈陈占验,附会多近怪异,若留之民间,无裨实用,徒滋狂惑。他如王世贞、袁黄《纲鉴》,其中间有一、二处,语大不伦,虽与我朝无涉,然亦不宜使之流传于后。至郭彦博《明纪》,于明末诸藩名号,书法甚属乖违。以上各书,似宜一一禁毁,以正人心而严民听。臣等谨一并黏签进呈,并缮清单于书名之下,将其中应禁缘由,详晰声明,恭候钦定。

现在仍复加意严查,俟将来省城暨外府州县有无逆犯王锡侯《字贯》及别项违碍书籍,续行呈缴,并滇省有无翻刻板片再行随时解京销毁。

所有现在查出已禁、未禁各书,一并解京缘由,谨合词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训示。谨奏。

朱批:览。

附一 未禁书籍清单

大学士仍管云贵总督 昭信伯臣李侍尧、云南巡抚臣裴宗锡跪奏,谨将查出末禁违碍各书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侯方域《壮悔堂集》五本。不全。集内所载豫省试策,系在我朝应试,乃前面既引用汉刘渊、赵石勒、魏拓跋珪诸人,后复于赵武灵、魏孝文二人微示低昂,隐寓请改服色之意,尤属狂悖,应请查禁。

吕留良选《八家文》八本。卷首有逆犯吕葆中序并凡例数则,应请查禁。

吕留良选《天盖楼偶评时文》八本。不全。查系考卷时艺,既为逆犯所选,不宜使之传世行远,应请查禁。

申时行《赐闲堂集》十五本。不全。查集内字句多有违碍,应请查禁。

李树桢《曝献集》一本。集内系言攻守之事,字句每寓狂吠,应请查禁。

《天元玉历》四本。卷首托名明仁宗序,卷末年月康熙壬寅九日南外藏山氏重修,不着姓氏。卷内均主占验国家祸福,抄撮附会,若流传民间,恐致惑听悞俗,应请查禁。

王世贞《纲鉴》三部,共一百十九本。卷末载元顺帝二十七年明太祖定中原,有谕齐鲁河洛燕蓟秦晋一檄,语涉不伦。恭阅钦定《明史 明太祖本纪》,是年并未有此檄。至其中所称「予忝淮右布衣」等语,查系洪武二年正月诏词,疑此檄出于野史伪撰,恐致贻悞后学,应请查禁。

袁黄《纲鉴》二十四本。是书查未违犯我朝,第其中有一、二处逞其狂瞽,妄言中外之防,且其书体例芜杂,亦不足流传于后,应请查禁。

郭彦博《通鉴明纪》八本。卷内褒贬书法,与钦定《明史》纲目不符。至载明季诸藩,应遵钦定条例,止书其封爵为某。此本直以其僭号为称,殊属违谬,应请查禁。

附二 已禁书籍清单

大学士仍管云贵总督 昭信伯臣李侍尧、云南巡抚臣裴宗锡跪奏,谨将收缴奉行查禁各书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世法录》六本。明陈仁锡辑。不全。

《历朝捷录》五本。明顾充、锺惺等着。又二本,不全。

《历朝捷录笺释》四本。明顾充原本。

《历朝捷录》四本。明顾宪成增订。

《历朝捷录全文》三本。明周昌年编。不全。

《捷录大成》四本。明陈继儒增纂。不全。又三本,不全。

《捷录大全》六本。明锺惺纂。

《本朝捷录》一本。明郑以伟辑。不全。

《捷录法原》七本。钱炅重辑。不全。《古今全史》三本。檇李曹氏评。不全。

《明纪编年》七本。明锺惺、王汝南纂。不全。又三本,不全。

《通纪会纂》一本。明锺惺纂。不全。

《明通纪》四本。陈建着。不全。 《天佣子》八本。明艾南英着。又四本,不全。

《太乙山房文集》八本。明陈际泰着。

《已吾集》一本。明陈际泰着。不全。

《隐秀轩集》九本。明锺惺着。不全。

《广古今议论参》十本。明吴中龙等着。

《五杂组》七本。明谢肇淛着。不全。

《翰海》一本。明沈锡侯纂。不全。

《秘籍》六本。明陈继儒撰。

《订正逸书杂录》八本。明陈继儒撰。

《四书语录》十本。吕留良撰。又十本,不全。

《四书讲义》十本。吕留良撰。

《惭书》一本。吕留良时艺。不全。(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谏逐客书注释·李斯
  读礼通考卷九十五·徐乾学
  雍正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八·佚名
  六○九 军机大臣等奏阅看尹会一奏议刻本情形并黏签进呈片·佚名
  卷十八·司马贞
  张深传·李延寿
  常衮传·刘昫
  完颜赛不传(附完颜按春传)·脱脱
  崔斌传·宋濂
  卷三百三十二·杨士奇
  二·钱穆
  第三十七章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吕思勉
  225.胡维庸案件·林汉达
  徐良·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危昂霄·唐圭璋

      昂霄字次房,光泽人。耽嗜经史,不乐仕进。从游者就田间问学,称为渫漈先生。   眼儿媚   题九里桥   睛云十丈跨杉溪。偏称夜凉时。我来正值,一滩月朗,万木霜飞。   谪仙不住人间世,此恨有谁知。何人画我,倚阑得句

  •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司马迁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1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

  • 卷一百六十五·毕沅

      ◎宋纪一百六十五 ∷起屠维赤奋苦十月,尽重光单阏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绍定二年金正大六年,蒙古太宗元年   冬,十月,乙未朔,诏:“诸道提点刑狱,以十一月按部理囚徒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六 日本战犯·溥仪

    六七月间,我和几个同伴去沈一陽一,出席军事法庭,为审判日本战犯向法庭作证。 从报上知道,在中国共关押了一千多名日本战犯,一部分在抚顺,一部分在太原,都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时期中的犯罪分子。一九五六年的六月和七月,

  • 徐有功传·刘昫

    徐有功,是国子博士徐义远的孙子。他以明经科中举,调任蒲州司法参军,袭受封爵为东莞男。他为政宽厚仁慈,吏人都感受到他的恩德,便互相约定:“如犯了徐司法杖刑的,大家都要斥责惩罚这种人。”由此,人争着为他效命。他任司法参军

  • 魏纪四 烈祖明皇帝中之上太和五年(辛亥、231)·司马光

    魏纪四 魏明帝太和五年(辛亥,公元231年) [1]春,二月,吴主假太常潘浚节,使与吕岱督军五万人讨五溪蛮。浚姨兄蒋琬为诸葛亮长史,武陵太守卫秦浚遗密使与琬相闻,欲有自托之计。吴主曰:“承明不为此也。”即封表以示浚,而召还,免官。

  • 卷三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三十六宣圣庙祀仪      杂录祀仪皇统元年二月戊午日帝诣文宣王庙奠祭北面再拜谓儒臣曰为善不可不勉孔子虽无位以其道可尊使万世高仰如此大定十四年正月六日以国子监申请每年春秋仲月上丁

  • 總序·佚名

    ○大王諱〈昪〉字〈道升〉全溪大院君第三子。母龍城府大夫人廉氏〈籍龍潭學生贈領議政成化女。〉辛卯〈純祖三十一年〉六月十七日丁酉,誕降于慶幸坊私第〈全溪大院君第〉己酉〈憲宗十五年〉六月六日壬申,憲宗升遐,以純元

  • 卷八十九 礼六·黎靖德

      ◎冠昏丧   △总论   冠礼、昏礼,不知起於何时。如礼记疏说得恁地,不知如何未暇辨得。〔义刚〕   问:"冠、昏、丧、祭,何书可用?"曰:"只温公书仪略可行,亦不备。"又曰:"只是仪礼。"问:"伊川亦有书?"曰:"只有些子。"〔

  • 卷第二十一上·朱熹

    伊川先生语七上师说门人张绎录宣仁山陵,程子往赴,吕汲公为使。时朝廷以馆职授子,子固辞。公谓子曰:「仲尼亦不如是。」程子对曰:「公何言哉?某何人,而敢比仲尼?虽然,某学仲尼者,于仲尼之道,固不敢异。公以谓仲尼不如是,何也?」公曰

  • 卷一三九·邱濬

    ▲赏功之格(上) 《易师》: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受)家,小人勿用。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程颐曰:“上,师之终也,功之成也。大君以爵命赏有功也,开国封之为诸侯也,承家以为卿、大夫也

  • 卷一百二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二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十五仲春之月日在奎【月令】考异古本注建星在斗上下有也字疏言万物降落而收敛【一叶左三行】宋板无万字补遗宋板疏尚书如此则别【二叶右七行】

  • 卷十一·朱鹤龄

    <经部,诗类,诗经通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通义卷十一     吴江朱鹤龄撰 周颂 苏传周颂皆有所施于礼乐盖因礼而作颂非如风雅有徒作而不用者也周颂篇第之先後则不可究矣朱子曰周颂三十一篇多周公所定韵多不叶未详

  •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三·圆照

    上都长安西明寺沙门释圆照集凡一十六首 答制九首 总二十五首&middot;三朝所翻经论请入目录流行表一首(并答)&middot;谢恩许新翻经论入目录流行表一首(并答)&middot;敕赐汾州西河县西苑房佛堂寺额制一首&middot;恩命

  • 萨朗波·福楼拜

    《萨朗波》是法国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的作品。作者试图通过现代小说的写法将源于古代的一个幻想永存。《萨朗波》的史诗特征十分明显。福楼拜选取了一场特殊的战争去再现古代迩太基社会矛盾达到白热化的一段历史。雇

  • 易牙遗意·韩奕

    二卷。明韩奕撰。韩奕,字公望,号蒙斋,吴县 (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韩氏幼年端重慎言,博学工诗,好游山玩水,继父业行医隐居,不愿做官。著作除 《易牙遗意》外,还著有 《韩山人集》。《易牙遗意》主要记载食品、菜

  • 周易参同契考异·朱熹

    朱熹著。《周易参同契》一书,在道教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万古丹经王”,是现存最早论述道教炼丹理论的经典著作。其产生的年代稍晚于《太平经》,约为东汉顺帝、桓帝之际,作者为魏伯阳。参,即三;同,相通;契,相合。《参

  • 诗话后编·魏元旷

    清江杜作航(苇如),馆选后居忧。光绪丙申,予北上,遇于汉皋,见橐中诗,取而论之,亦话之亚也。苇如不作诗,仅于此得其二首,久存之箧,不忍终弃,并箧中旧有及近所得,次为《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