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曾子寝疾(1)

——事于小处见精神

【原文】

曾子寝疾(2),病③,乐正子春坐于床下(4)。曾元、曾申坐于足(5),童子隅坐而执烛(6)。童子曰:“华而睆(7)。大夫之箦与(8)?”卜也!”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9):“呼(10)!”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只赐也(11)。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自此始也。曾子曰:“夫子之病革矣(12),不可以变(13),幸而至于旦(14),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15),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16)。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17),斯已矣(18)。”举扶而易之(19),反席未安而没(20)。

【注释】

①本节选自《檀弓》上。②曾子:孔子得弟子,名参,字子舆。寝疾:病倒,卧病。(3)病:意思事病情严重。(4)乐(le)正子春:曾子的学生。⑤曾元、曾申:曾子的儿子。(6)隅:墙角。(7)睆(huan):光泽。(8)箦(ze):席子。与:表示疑问的语气词。(9)瞿(ju)然:惊惧的样子。(10)呼(xv):同“吁”,叹息声。(11)斯:这。季孙:季孙氏,鲁国的大夫。(12)革(ji):危急。(13)变:意思是移动。(14)幸:希望。(15)尔:你。彼:他。这里指童子。(16)细人:小人。(17)得正:合于正礼。(18)已:意思是可以。(19)举:起,抬起。(20)反:同“返”。没:同“殁“,死去。

【译文】

曾子病倒在床上,病情严重。乐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申坐在脚旁,童仆坐在墙角,手拿烛火。童仆说:“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得席子吧?”乐正子春说:“住口!”曾子听到了,突然惊醒过来说:“啊!”童仆又说到:“席子花纹华丽光洁,是大夫用得席子吧?”曾子说:“是的,这是季孙送给我的,我没有力气换掉它。元啊,扶我起来,把席子换掉。”曾元说:“您老人家的病已很危急了,不能移动,希望能等到天亮,再让我来换掉。”曾子说:“你爱我不如爱那童仆君子爱人是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我现在还要求什么呢?我只盼望死得合于正礼罢了。”于是大家扶起曾子,换了席子,再把他扶回到床上,还没有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

【读解】

《儒林外史》中的严贡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手指,示意为节省灯油要掐灭一根,露出十足的守财奴的嘴脸,吝啬的本性至死不改。曾子临死前要求换掉华丽的卧席,却不是出于悭吝,而是以言行维护他所信奉的“礼”——不是大夫的身份不得受大夫的饿礼遇。曾子的举动与严贡生的守财奴有着质的不同。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他慎终如始,严于律己,直至去世。

曾子换席子的做法不可仿效,但他的精神大可借鉴的。常言说:“正人先正己。”要求别热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否则便不会有说服力。做人的严谨应当体现在遵守规则之上,尤其是细小的事,更能见出真精神。

精神源于信念,信念事对自己所确认的价值和意义的执着追求。没有信念做支撑,可能凭兴之所至地做一些事,却不可能始终如一,不可能在大大小小的事上都表现出完全的一致性。局外人,营营苟苟的人,事不可能理解这一点的。

人在生活中的确应当有精神,不管这种精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都会使我们的言行有所归依,有轨可循。

猜你喜欢
  卷八下 离娄章句下·孙奭
  乘马数第六十九·管仲
  大学翼真卷六·胡渭
  教子·石成金
  洪范明义卷上之上·黄道周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八章 道废·林语堂
  郑志卷上·郑小同
  卷三十一·鄂尔泰
  春秋説卷十六·洪咨夔
  左传折诸卷十八·张尚瑗
  正言论·章太炎
  拘虚晤言·陈沂
  修行四无量三昧第十四·佚名
  佛说鸯崛髻经·佚名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处士云鹏(陶然集)·顾嗣立

    云鹏,字飞卿,汝海人。李内翰献能钦叔工篇翰,而云鹏从之游。初得「树古叶黄早,僧闲头白迟」之句,大为献能所推谢。从是游道日广,而学亦大进。客居东平将二十年,每有所作,必寄示遗山元好问裕之,以为知己。有《诗述》二十首,号《陶

  • 第二十八回 饮鸩酒顷刻归阴 羁犴狱吁嗟被谤·萧晶玉

    且说神宗天子望下问道:“丞相、国舅同来见朕,有何章奏?”奸相先奏道:“内阁侍读大学士巨吕国材有本奏闻陛下:昨夜初更,有一人投至臣府,报告机密,自称雁门关署镇国王高廷赞麾下的马兵宋四,年三十一岁,有机密事特来出

  • 卷六·宋·蒋一葵

    政和中,新创禁中傩仪。有旨,令翰林撰文。翟公巽(汝文)当直,其略曰:“南正司天,无俾神人之杂;夏禹铸鼎,以纪山林之奸。苟非圣神,孰知情状。”顷刻进入。人服其敏而工。高平范相《谢罢相表》云:“常欲慎惜名器,俾士

  • 五集卷四十二·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二古今体五十二首【戊申八】伊犂将军保宁奏布噜特夀妇一百六岁既赐之貂帛并诗以纪事耕牧伊犁卅岁仍【自甲戌平定伊犁後二万余里咸安耕牧迄今三十余年世际纯熙

  • 卷四百二十五·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二十五 明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五十九 王弼 送方石先生赴召分韵 忆昔拜公初我上南宫试开心念通家恩爱良独至我领溧水除公返桃溪睡中间十余年日月忽如遗昨

  • 西塘诗钞·吴之振

    郑侠谢太守答诗莱州闲斋掩昼扉,疏竹间风韵。兀坐无所为,仰高方苦峻。关关两喜鹊,如以捷来献。疑其喜过常,精爽抑何顿。谓当有嘉宾,结驷问原宪。不然亲交书,万里来问讯。何意二千石,新书烂盈卷。使者入衡门,红光十馀仞。衣冠出

  • 列传第十七 奚斤 叔孙建·魏收

    奚斤,代人也,世典马牧。父箪,有宠于昭成皇帝。时国有良马曰“騧骝”,一夜忽失,求之不得。后知南部大人刘库仁所盗,养于窟室。箪闻而驰往取马,库仁以国甥恃宠,惭而逆击箪。箪捽其发落,伤其一乳。及苻坚使库仁与卫辰分领国部,箪惧

  • 卷一百六十七·毕沅

      ◎宋纪一百六十七 ∷起昭阳大荒落四月,尽阏逢敦牂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蒙古太宗五年   夏,四月,壬寅,葬恭圣仁烈皇后于永茂陵。   金崔立

  • 一二二五 军机大臣奏开列拟赏文津阁校书人员纱疋数目进呈片(附清单)·佚名

    一二二五 军机大臣奏开列拟赏文津阁校书人员纱疋数目进呈片(附清单)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初四日查现在热河详校文津阁书籍人员,除太医院官已蒙恩赏外,谨将各员开写名单,并拟赏纱疋数目进呈。谨奏。附 清单和珅,王杰,福长安,董诰

  • 王祥传·房玄龄

    王祥字休征,琅王牙临沂人,是汉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祖父王仁是青州刺史。父亲王融,公府召他做官,未去就职。王祥性情非常孝顺。母亲早死,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多次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所以父亲也不喜欢他,常使他打扫牛圈,王祥

  • 张普惠传·李延寿

    张普惠,字洪账,常山九门人。身高八尺,相貌魁伟,对《周礼》、《仪礼》、《礼记》十分精通,还擅长于《春秋》和诸子百家的学说。太和十九年(495),任主书,兼管局监,很被孝文帝所赏识。转任尚书都令史,任城王元澄敬重他的学问,为他

  • 卷九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下 朱批杨文乾奏摺 雍正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广东巡抚【臣】杨文乾谨 奏为覆奏事窃【臣】蒙 皇恩准假赴京自四月十九日入觐 天顔至六月十

  • 北史识小录卷四·沈名荪

    钦定四库全书北史识小録卷四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魏列传我自敬黄头【高允将婚於邢氏游雅劝允娶其族允不从雅曰人贵河间邢不胜广平游人自弃伯度丨丨丨丨丨○以上游雅传】路边书地【游明根幼年遭乱为栎阳王

  • 无厚篇·邓析

    天于人,无厚也。君于民,无厚也。父于子,无厚也。兄于弟,无厚也。何以言之?天不能屏勃厉之气,全夭折之人,使为善之民必寿,此于民无厚也。凡民有穿窬为盗者,有诈伪相迷者,此皆生于不足,起于贫穷,而君必执法诛之,此于民无厚也。尧舜位

  • 卷七十八·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七十八  宋 王与之 撰庐人为庐器陈用之曰郑氏读庐为纑盖庐有緫制之称庐器谓柲也柲櫕也先儒以为积竹杖则所谓庐器者盖緫合众体而成其为器焉夫兵之用以胜为主胜物则其致用者不可不求其坚固故

  • 审分览第五·吕不韦

    审分原文: 一曰:凡人主必审分,然後治可以至,奸伪邪辟之涂可以息,恶气苛疾无自至。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 所匿迟也。主亦有地,臣主同地,则臣有所匿其邪矣,主无所避其累矣。凡为

  • 卷六·道世

    △第四鬼神部(此别十一部)▲述意部第一夫论鬼神之法,特喜妖邪;冥密之中,偏多罪戾。或处幽岩,乍依高陇。绝涧深丛之里,荒郊野芿之中。异种音声,特奇形势。摇动凡识,恐怖愚情。假使威光,虚为怪相。或复鸟形鱼质,人面兽心;或鼓乐弦歌

  • 随园诗话·袁枚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和诗歌美学著作。清人袁枚(1716—1798)撰。十六卷,补遗十卷。枚有《小仓山房文集》已著录。初刊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内容多记当时诗歌创作的趣闻、轶事,间有对古今诗人和诗作的议论品评。其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