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董绍传

董绍,字兴远,新蔡鱼同陽人。少年好学,颇有文义。起家任四门博士,历任殿中侍御史、国子助教、积射将军、兼中书舍人。对问善辩,被世宗所赞赏。

豫州城人白早生举城南叛,帝诏让董绍前去慰劳。到上蔡,被敌人袭击,把他囚送江东,锁禁起来。萧衍领军将军吕僧珍刚与董绍交谈,便相器重。萧衍听说,派使者劳慰董绍说:“忠臣孝子,不可无人。现在当让卿还归魏国。”董绍回答说:“老母在洛陽,而臣囚此,心中正失方寸,现在既奉恩慈宽贷,实若再生。”萧衍又派主书霍灵超对董绍说:“今天放卿还魏,是想让卿通结两国之好,彼此息民安国,岂不是一件好事。”董绍回答说:“通好息民,乃是两国之事,既蒙提到,我就应如实给本朝汇报。”萧衍赐给董绍衣物,引他入见,令他的舍人周舍慰劳董绍,并称:“战争多年,民生灵涂炭,所以不耻先言,与魏朝通好。前亦有书,都无回音。卿应该备申此意,所以朕派传诏周灵秀送你归国,迟迟有此嘉问。”又令人对他说:“卿知道为什么能不死呢?今天得到你,乃是天意。夫千人之聚,不散则乱,故须立君以治天下,不以天下奉养一人。凡在民上之人,谁不想到这一点?如想通好,今天就应该把宿豫还给魏,魏当把汉中还给我。”这以前,帝下诏让有关部门用所抓获的萧衍将齐苟儿等十人换回董绍,事在《司马悦传》。等到董绍还归,世宗爱悯他,永平年间,除授他为给事中,仍兼舍人。董绍虽然向世宗陈说和好之计,朝廷不答应。很久以后,加授他为轻车将军、正舍人,又除步兵校尉。

肃宗初年,董绍上《御天马颂》,魏帝赏识其文辞藻,赐给帛八十匹。又除授龙骧将军、中散大夫,舍人官职如故。加授冠军将军,出除右将军、洛州刺史。董绍喜好施行小惠,颇得民心。萧衍将军曹义宗、王玄真等侵犯荆州,据占顺陽、马圈,裴衍、王罴讨伐。攻下顺陽之后,又进围马圈。城池坚固,裴、王二人粮草短少,董绍上书说其必败。没多久,裴衍等人果然失利,顺陽又被义宗占据。董绍有气病,请求解除州职,帝下诏不许。

萧宝夤在长安反叛,董绍上书请求讨伐,说:“臣当出瞎巴兵三千,生吃蜀子。”肃宗对黄门徐纥说:“这巴人真是瞎子吗?”徐纥说:“这是董绍的豪言壮语,说巴人勇猛善战,见敌无所畏惧,不是真的瞎子。”帝大笑,命董绍火速前去,又加授平西将军。以迎战萧宝夤之功,赏爵新蔡县开国男,食邑二百户。

永安年间,人代其职,董绍回到京都。于是除授安西将军、梁州刺史、假抚军将军、兼尚书,为山南行台,颇有清廉称誉。前废帝以元孚代其职任。董绍到长安,当时..朱天光任关右大行台,启奏董绍为大行台从事,兼任吏部尚书,又除授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朱天光率兵赴洛,留董绍在后。天光军败,贺拔岳又请董绍为其开府谘议参军。永熙年间,加授车骑将军。贺拔岳后来携董绍在高平牧马,董绍悲而赋诗:“走马山之阿,马渴饮黄河。宁谓胡关下,复闻楚客歌。”后来被宇文黑獭杀害。

子董敏,永安年间,任太尉西..祭酒。

猜你喜欢
  卷六十八·志第四十四·舆服四·张廷玉
  补遗·钱俨
  宋史全文卷二十六上·佚名
  第三三二认充状道光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一二二○二--九·佚名
  一四五一 户部为知照查议周兴岱等人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卷六十·傅恒
  两汉笔记卷四·钱时
  元晖传·李延寿
  韦思谦传·刘昫
  秦桧传·脱脱
  曹文诏传·张廷玉
  宋仪望传·张廷玉
  三八 同情和厚意·邹韬奋
  卷八·佚名
  卷87·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能改斋词话卷一·吴曾

    黄鲁直词谓之著腔诗晁无咎评本朝乐章,不具诸集,今载于此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浙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高处矣。”“欧阳永叔浣溪沙云:‘堤上游人

  • 清隽集钞·吴之振

    郑震鄂州南楼淳佑六年冬十月,我来独自上南楼。晓雾江山都不见,雾收日出城东头。照见汉阳树,照见鹦鹉洲。浪涛江汉出岷峡,洞庭云梦天共流。大船如龙卷寒碧,小船如叶飞洪沟。湘灵霞佩跨黄鹄,洞宾玉笛横清秋。泬寥突兀不可状,开

  • 二薇亭集补钞·吴之振

    徐玑吾庐蓬户闭还开,深居称不才。移荷怜故土,买石带新苔。药信仙方服,衣从古样裁。本无官可弃,何用赋归来。送翁巴陵曾识巴陵县,重携印绶过。地遍无会计,俗厚有弦歌。官况湘流碧,诗情楚岫多。梅花送征棹,万里接阳和。夏日怀赵

  • 卷一百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潮类五言古赋得观潮        【梁】任 昉云容杂浪起楚水漫吴流渐看遥树没稍见碧天浮渔人迷旧浦海鸟失前洲不测沧溟旷轻鳞幸自游五言律淮潮          【宋】

  • 杜牧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宰相杜祐之孙。唐大和二年(828)进士及第,又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召为团练巡官。后为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掌书记,居扬州,颇好游宴。大和九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五月庚申朔日北至祀皇地祗于天庆观之望祭殿始用牲王自政和行方泽之祭改设皇地祗位于坛南方北乡至是将命大臣侍祀礼官请如旧制为位于北方南乡从之礼官奏请在闰月庚戌辛酉兵部尚书兼侍读权邦彦充端

  • ◎淫妇自毙·李定夷

    邹复顺,武昌县属马鞍山人,向开设饭馆。其妻姿色可人,名为饭馆,暗兼提调,远近皆知。与比邻蔡大文之妻黎氏甚善,而大文之妻,亦系淫荡者。前夜有猪贩某,寄宿该饭馆。闻该馆系提调衙门,即请提一姑娘为欢。该馆即将蔡黎氏提来,价钱二

  • 第二十六卷明景泰·缪荃孙

    景帝景泰元年正月丁丑,直隶松江府上海县民奏:“本府原设松江分司横浦等场盐课司,隶两浙运司。后因灶丁逋负盐课,命巡抚侍郎周忱提督。忱以远乡灶丁不谙煎盐,近场灶丁不务耕植,令远丁出米,给与近丁代煎,彼此俱利,盐课充足。近蒙

  • 高斗枢传·张廷玉

    高斗枢,字象先,觐县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因为审议巡抚耿如杞一案,与四个同事一起被关进皇家监狱,不久恢复官职,又晋升为员外郎。五年(1632),斗枢出任荆州知府。很久以后,又升为长沙兵备副使。当时湖北在洞庭

  • 徐溥传·张廷玉

    徐溥,字时用,宜兴人。祖父徐鉴曾任琼州知府,对民众多有恩惠。徐溥于景泰五年(1454)考中进士,授编修职。宪宗初年,提升为左庶子,又调升为太常卿兼学士。成化十五年(1479),授礼部右侍郎职,不久转为礼部左侍郎,一段时间后改在吏部

  • 提要·吕午

    臣等谨案左史谏草一巻宋吕午撰午字伯可歙县人嘉定四年官至进士起居郎右文殿修撰知漳州事迹具宋史本传是编凡奏议六首后附其子沆奏议一首后又附载家传诗文之类最后载吕氏节女事皆因家传附编者也午两为谏官以风节自励知

  • 卷七十七、假饰立宪及组织贵族内阁·黄鸿寿

    末帝宣统元年,春二月,降谕宣示朝廷一定实行预备立宪。先是,光绪三十二年宣示立宪,以九年为之预备。数年以来,政府不职,百事堕废,筹备之事,有名无实。至是,以帝初立改元,欲一新图人之耳目,故为无聊之颁布,以自文饰。 夏五月,命陕甘

  • 卷103·陈邦瞻

    理宗景定元年夏四月,蒙古以郝经为国信使,来告即位,且征前日讲和之议。蒙古王文统素忌郝经有重名,既请遣经,复阴属李璮潜师侵宋,欲侵手害经。或谓经曰:“文统叵测,盍以疾辞。”经曰:“自南北构难,江、淮遗黎,弱者被俘略,壮者死原野

  • 卷七十二·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七十二   宋 程公说 撰燕世本姬姓伯爵其先出自周同姓功臣曰君奭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为周太保食邑于召曰召康公相成王主自陜以西诸侯封其子为北燕伯国僻且逺不通诸夏

  • 凡例·朱鹤龄

    读左日钞凡例左传之文先经以始事後经以终义盖纯以史事解经者也其解之得失余春秋集说已详辨之此书只略举其槩尔左氏论人论事时有悖于圣人者啖叔佐【助】赵伯遁【匡】刘原父【敞】叶石林【梦得】赵子常【汸】陆贞山【粲

  • 译文 卷三 致知·朱熹

    卷三 致知3&middot;01 伊川先生答朱长文书曰: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如持权衡以较轻重,孟子所谓&ldquo;知言&rdquo;是也。心不通乎道,而较古人之是非,犹不持权衡而酌轻重,竭其目力,劳其心智,虽使时中,亦古人所谓&ldquo;亿则屡中

  • 运甓漫稿·李昌祺

    明代诗词别集。李昌祺(名祯,以字行)著。7卷。初刻于正统年间。原题“河南左布政使庐陵李祯著,江西吉安府知府江浦张瑄校,江西吉安府儒学教授郑纲编”。集前有正统元年(1436)陈循序,正统三年李时勉序。其集皆古近体诗

  • 天魔舞·李劼人

    长篇小说。李劼人著。1947年5月6日至1948年3月18日连载于成都《新民报》。共二十九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整理出版。作品广泛地描写抗战时期四川社会的黑暗现实。通过奸商老金、马为富、陈登云、陈莉华、白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