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八十四

 

  卷684_1 【奉和御制】吴融

  岳寺清秋霁,宸游永日闲。霓旌森物外,凤吹落人间。

  玉漱穿城水,屏开对阙山。皆知圣情悦,丽藻洒芳兰。

  卷684_2 【和集贤相公西溪侍宴观竞渡】吴融

  片水耸层桥,祥烟霭庆霄。昼花铺广宴,晴电闪飞桡。

  浪叠摇仙仗,风微定彩标。都人同盛观,不觉在行朝。

  卷684_3 【山居即事四首】吴融

  桂树秋来风满枝,碧岩归日免乖期。

  故人尽向蟾宫折,独我攀条欲寄谁。

  不傲南窗且采樵,干松每带湿云烧。

  庖厨却得长兼味,三秀芝根五朮苗。

  万事翛然只有棋,小轩高净簟凉时。

  阑珊半局和微醉,花落中庭树影移。

  无邻无里不成村,水曲云重掩石门。

  何用深求避秦客,吾家便是武陵源。

  卷684_4 【红白牡丹】吴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殷鲜一半霞分绮,

  洁澈旁边月飐波。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卷684_5 【中秋陪熙用学士禁中玩月】吴融

  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

  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衣似繁霜透,身疑积水沈。

  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

  卷684_6 【题豪家故池】吴融

  岁久无泉引,春来仰雨流。萍枯黏朽槛,沙浅露沉舟。

  照影人何在,持竿客寄游。翛然兴废外,回首谢眠鸥。

  卷684_7 【偶题】吴融

  贱子曾尘国士知,登门倒屣忆当时。西州酌尽看花酒,

  东阁编成咏雪诗。莫道精灵无伯有,寻闻任侠报爰丝。

  乌衣旧宅犹能认,粉竹金松一两枝。

  卷684_8 【渚宫立春书怀】吴融

  春候侵残腊,江芜绿已齐。风高莺啭涩,雨密雁飞低。

  向日心须在,归朝路欲迷。近闻惊御火,犹及灞陵西。

  卷684_9 【闻李翰林游池上有寄】吴融

  花飞絮落水和流,玉署词臣奉诏游。四面看人随画鹢,

  中流合乐起眠鸥。皇恩自抱丹心报,清颂谁将白雪酬。

  不为禁钟催入宿,前峰月上未回舟。

  卷684_10 【谷口寓居偶题】吴融

  涔涔病骨怯朝天,谷口归来取性眠。峭壁削成开画障,

  急溪飞下咽繁弦。不能尘土争闲事,且放形神学散仙。

  已熟前峰采芝径,更于何处养残年。

  卷684_11 【无题】吴融

  万态千端一瞬中,沁园芜没伫秋风。夜警池塘冷,

  蝙蝠昼飞楼阁空。粉貌早闻残洛市,箫声犹自傍秦宫。

  今朝陌上相非者,曾此歌钟几醉同。

  卷684_12 【赋雪】吴融

  一夜阴风度,平明颢气交。未知融结判,唯见混茫包。

  路莫藏行迹,林难出树梢。气应封兽穴,险必堕禽巢。

  影密灯回照,声繁竹送敲。玩宜苏让点,餐称蜜匀抄。

  结冻防鱼跃,黏沙费马跑。炉寒资爇荻,屋暖赖编茅。

  远不分山叠,低宜失地坳。阑干高百尺,新霁若为抛。

  卷684_13 【寄僧】吴融

  柳拂池光一点清,紫方袍袖杖藜行。偶传新句来中禁,

  谁把闲书寄上卿。锡倚山根重藓破,棋敲石面碎云生。

  应怜正视淮王诏,不识东林物外情。

  卷684_14 【酬僧】吴融

  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吟处远峰横落照,

  定中黄叶下青苔。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

  闻说近郊寒尚绿,登临应待一追陪。

  卷684_15 【题延寿坊东南角古池】吴融

  蔓草萧森曲岸摧,水笼沙浅露莓苔。更无蔟蔟红妆点,

  犹有双双翠羽来。雨细几逢耕犊去,日斜时见钓人回。

  繁华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园土一堆。

  卷684_16 【登鹳雀楼】吴融

  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冻开河水奔浑急,

  雪洗条山错落寒。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

  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

  卷684_17 【和峡州冯使君题所居】吴融

  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晓岫近排吟阁冷,

  夜江遥响寝堂虚。唯怀避地逃多难,不羡朝天卧直庐。

  记得街西邻舍否,投荒南去五千馀。

  卷684_18 【秋日感事】吴融

  一叶飘然夕照沈,世间何事不经心。几人欲话云台峻,

  独我方探禹穴深。鸡檄固应无下策,鹤书还要问中林。

  自怜情为多忧动,不为西风白露吟。

  卷684_19 【莺】吴融

  日落林西鸟未知,自先飞上最高枝。千啼万语不离恨,

  已去又来如有期。惯识江南春早处,长惊蓟北梦回时。

  谢家园里成吟久,只欠池塘一句诗。

  卷684_20 【次韵和王员外杂游四韵】吴融

  一分难减亦难加,得似溪头浣越纱。两桨惯邀催去艇,

  七香曾占取来车。黄昏忽堕当楼月,清晓休开满镜花。

  谁见玉郎肠断处,露床风簟半欹斜。

  卷684_21 【秋事】吴融

  江天暑气自凉清,物候须知一雨成。松竹健来唯欠语,

  蕙兰衰去始多情。他年拟献书空在,此日知机意尽平。

  更欲轻桡放烟浪,苇花深处睡秋声。

  卷684_22 【和陆拾遗题谏院松】吴融

  落落孤松何处寻,月华西畔结根深。晓含仙掌三清露,

  晚上宫墙百雉阴。野鹤不归应有怨,白云高去太无心。

  碧岩秋涧休相望,捧日元须在禁林。

  卷684_23 【题扬子津亭】吴融

  扬子江津十四经,纪行文字遍长亭。惊人旅鬓斩新白,

  无事海门依旧青。前路莫知霜凛凛,故乡何处雁冥冥。

  可怜不识生离者,数点渔帆落暮汀。

  卷684_24 【闲望】吴融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蛱蝶狂飞掠芳草,

  鸳鸯稳睡翘暖沙。阙下新居成别业,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卷684_25 【雪后过昭应】吴融

  路过章台气象宽,九重城阙在云端。烟含上苑沈沈紫,

  雪露南山愯愯寒。绮陌已堪骑宝马,绿芜行即弹金丸。

  灞川南北真图画,更待残阳一望看。

  卷684_26 【商人】吴融

  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北抛衡岳南过雁,

  朝发襄阳暮看花。蹭蹬也应无陆地,团圆应觉有天涯。

  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

  卷684_27 【岐下闻杜鹃】吴融

  化去蛮乡北,飞来渭水西。为多亡国恨,不忍故山啼。

  怨已惊秦凤,灵应识汉鸡。数声烟漠漠,馀思草萋萋。

  楼迥波无际,林昏日又低。如何不肠断,家近五云溪。

  卷684_28 【雨后闻思归乐二首】吴融

  山禽连夜叫,兼雨未尝休。尽道思归乐,应多离别愁。

  我家方旅食,故国在沧洲。闻此不能寐,青灯茆屋幽。

  一夜鸟飞鸣,关关彻五更。似因归路隔,长使别魂惊。

  未省愁雨暗,就中伤月明。须知越吟客,欹枕不胜情。

  卷684_29 【中夜闻啼禽】吴融

  漠漠苍苍未五更,宿禽何处两三声。若非西涧回波触,

  即是南塘急雨惊。金屋独眠堪寄恨,商陵永诀更牵情。

  此时归梦随肠断,半壁残灯闪闪明。

  卷684_30 【灵池县见早梅(时太尉中书令京兆公奉诏讨蜀余在幕中)】吴融

  小园晴日见寒梅,一寸乡心万里回。春日暖时抛笠泽,

  战尘飞处上琴台。栖身未识登龙地,落笔元非倚马才。

  待勒燕然归未得,雪枝南畔少徘徊。

  卷684_31 【野庙】吴融

  古原荒庙掩莓苔,何处喧喧鼓笛来。

  日暮鸟归人散尽,野风吹起纸钱灰。

  卷684_32 【闲书】吴融

  接鹭陪鸾漫得群,未如高卧紫溪云。晋阳起义寻常见,

  湖口屯营取次闻。大底鹪鹏须自适,何尝玉石不同焚。

  回看带砺山河者,济得危时没旧勋。

  卷684_33 【寄贯休上人】吴融

  别来如梦亦如云,八字微言不复闻。世上浮沈应念我,

  笔端飞动只降君。几同江步吟秋霁,更忆山房语夜分。

  见拟沃州寻旧约,且教丹顶许为邻。

  卷684_34 【书怀】吴融

  傍岩依树结檐楹,夏物萧疏景更清。滩响忽高何处雨,

  松阴自转远山晴。见多邻犬遥相认,来惯幽禽近不惊。

  争得便夸饶胜事,九衢尘里免劳生。

  卷684_35 【重阳日荆州作】吴融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浊醪任冷难辞醉,

  黄菊因暄却未开。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卷684_36 【寄贯休】吴融

  休公何处在,知我宦情无。已似冯唐老,方知武子愚。

  一身仍更病,双阙又须趋。若得重相见,冥心学半铢。

  卷684_37 【秋日渚宫即事】吴融

  漠漠澹云烟,秋归泽国天。风高还促燕,雨细未妨蝉。

  静引荒城望,凉惊旅枕眠。更堪憔悴里,欲泛洞庭船。

  卷684_38 【荆州寓居书怀】吴融

  一室四无邻,荒郊接古津。幽闲消俗态,摇落露家贫。

  绝迹思浮海,修书懒寄秦。东西不复问,翻笑泣岐人。

  卷684_39 【和严谏议萧山庙十韵(旧说常闻箫管之声因而得名次韵)】吴融

  泽国瞻遗庙,云韶仰旧名。一隅连障影,千仞落泉声。

  老狖寻危栋,秋蛇束画楹。路长资税驾,岁俭绝丰盛。

  默默虽难测,昭昭本至平。岂知迁去客,自有复来兵。

  美舜歌徒作,欺尧犬正狞。近兼闻顺动,敢复怨徂征。

  日出天须霁,风休海自清。肺肠无处说,一为启聪明。

  卷684_40 【松江晚泊】吴融

  树远天疑尽,江奔地欲随。孤帆落何处,残日更新离。

  客是凄凉本,情为系滞枝。寸肠无计免,应只楚猿知。

  卷684_41 【湖州溪楼书献郑员外】吴融

  危槛等飞樯,闲追晚际凉。青林上雨色,白鸟破溪光。

  目以高须极,心因静更伤。唯公旧相许,早晚侍长杨。

  卷684_42 【秋兴】吴融

  微雨过菰苇,野居生早凉。襟期渐萧洒,精爽欲飞扬。

  鱼买罾头活,酒沽船上香。不缘人不用,始道静胜忙。

  卷684_43 【端居】吴融

  片雨过前汀,端居枕簟清。病魔随暑退,诗思傍凉生。

  别燕殷勤语,残蝉仿佛鸣。古来悲不尽,况我本多情。

  卷684_44 【途中】吴融

  一棹归何处,苍茫落照昏。无人应失路,有树始知春。

  湖岸春耕废,江城战鼓喧。儒冠解相误,学剑尽乘轩。

  卷684_45 【西陵夜居】吴融

  寒潮落远汀,暝色入柴扃。漏永沈沈静,灯孤的的清。

  林风移宿鸟,池雨定流萤。尽夜成愁绝,啼蛩莫近庭。

  卷684_46 【燕雏】吴融

  掠水身犹重,偎风力尚微。瓦苔难定立,檐雨忽喧归。

  未识重溟远,先愁一叶飞。衔泥在他日,两两占春晖。

  卷684_47 【新秋】吴融

  白发又经秋,端居海上洲。无机因事发,有涕为时流。

  新酒乘凉压,残棋隔夜收。公车无路入,同拜老闲侯。

  卷684_48 【题越州法华寺】吴融

  寺在五峰阴,穿缘一径寻。云藏古殿暗,石护小房深。

  宿鸟连僧定,寒猿应客吟。上方应见海,月出试登临。

  卷684_49 【寒食洛阳道】吴融

  路岐无乐处,时节倍思家。彩索飏轻吹,黄鹂啼落花。

  连乾驰宝马,历禄斗香车。行客胜回首,看看春日斜。

  卷684_50 【忆事】吴融

  去年花下把金卮,曾赋杨花数句诗。

  回首朱门闭荒草,如今愁到牡丹时。

  卷684_51 【金陵遇悟空上人(上人与故相国杨公有旧)】吴融

  东阁无人事渺茫,老僧持钵过丹阳。

  十年栖止如何报,好与南谯剩炷香。

  卷684_52 【途中】吴融

  柳弱风长在,云轻雨易休。不劳芳草色,更惹夕阳愁。

  万里独归去,五陵无与游。春心渐伤尽,何处有高楼。

  卷684_53 【秋园】吴融

  始怜春草细霏霏,不觉秋来绿渐稀。

  惆怅撷芳人散尽,满园烟露蝶高飞。

  卷684_54 【富春】吴融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卷684_55 【山居即事】吴融

  小亭前面接青崖,白石交加衬绿苔。

  日暮松声满阶砌,不关风雨鹤归来。

  卷684_56 【寓言】吴融

  非明非暗朦朦月,不暖不寒慢慢风。

  独卧空床好天气,平生闲事到心中。

  卷684_57 【华清宫二首】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长生秘殿倚青苍,拟敌金庭不死乡。

  无奈逝川东去急,秦陵松柏满残阳。

  卷684_58 【过九成宫】吴融

  凤辇东归二百年,九成宫殿半荒阡。魏公碑字封苍藓,

  文帝泉声落野田。碧草断沾仙掌露,绿杨犹忆御炉烟。

  升平旧事无人说,万叠青山但一川。

  卷684_59 【出潼关】吴融

  重门随地险,一径入天开。华岳眼前尽,黄河脚底来。

  飞轩何满路,丹陛正求才。独我疏慵质,飘然又此回。

  卷684_60 【过丹阳】吴融

  云阳县郭半郊坰,风雨萧条万古情。山带梁朝陵路断,

  水连刘尹宅基平。桂枝自折思前代,藻鉴难逢耻后生。

  遗事满怀兼满目,不堪孤棹舣荒城。

  卷684_61 【和人题武城寺】吴融

  神清已觉三清近,目断仍劳万象牵。渭水远含秋草渡,

  汉陵高枕夕阳天。半岩云粉千竿竹,满寺风雷百尺泉。

  别有阑干压行路,看人尘土竟流年。

  卷684_62 【长安里中闻猿】吴融

  夹巷重门似海深,楚猿争得此中吟。一声紫陌才回首,

  万里青山已到心。惯倚客船和雨听,可堪侯第见尘侵。

  无因永夜闻清啸,禁路人归月自沈。

  卷684_63 【岐下闻子规】吴融

  剑阁西南远凤台,蜀魂何事此飞来。偶因陇树相迷至,

  唯恐边风却送回。只有花知啼血处,更无猿替断肠哀。

  谁怜越客曾闻处,月落江平晓雾开。

  卷684_64 【敷水有丐者云是马侍中诸孙,悯而有赠】吴融

  天地尘昏九鼎危,大貂曾出武侯师。一心忠赤山河见,

  百战功名日月知。旧宅已闻栽禁树,诸孙仍见丐征岐。

  而今不要教人识,正藉将军死斗时。

  卷684_65 【还俗尼(本是歌妓)】吴融

  柳眉梅额倩妆新,笑脱袈裟得旧身。三峡却为行雨客,

  九天曾是散花人。空门付与悠悠梦,宝帐迎回暗暗春。

  寄语江南徐孝克,一生长短托清尘。

  卷684_66 【彭门用兵后经汴路三首】吴融

  长亭一望一徘徊,千里关河百战来。细柳旧营犹锁月,

  祁连新冢已封苔。霜凋绿野愁无际,烧接黄云惨不开。

  若比江南更牢落,子山词赋莫兴哀。

  隋堤风物已凄凉,堤下仍多旧战场。金镞有苔人拾得,

  芦花无主鸟衔将。秋声暗促河声急,野色遥连日色黄。

  独上寒城正愁绝,戍鼙惊起雁行行。

  铁马云旗梦渺茫,东来无处不堪伤。风吹白草人行少,

  月落空城鬼啸长。一自纷争惊宇宙,可怜萧索绝烟光。

  曾为塞北闲游客,辽水天山未断肠。

  卷684_67 【寄殿院高侍御】吴融

  黄梅雨细幂长洲,柳密花疏水慢流。钓艇正寻逋客去,

  绣衣方结少年游。风前不肯看垂手,灯下还应惜裹头。

  一夜自怜无羽翼,独当何逊滴阶愁。

  卷684_68 【新安道中玩流水】吴融

  一渠春碧弄潺潺,密竹繁花掩映间。看处便须终日住,

  算来争得此身闲。萦纡似接迷春洞,清冷应连有雪山。

  上却征车再回首,了然尘土不相关。

  卷684_69 【忆钓舟】吴融

  青山小隐枕潺湲,一叶垂纶几溯沿。后浦春风随兴去,

  南塘秋雨有时眠。惯冲晓雾惊群雁,爱飐残阳入乱烟。

  回首无人寄惆怅,九衢尘土困扬鞭。

  卷684_70 【灵宝县西侧津】吴融

  碧溪潋潋流残阳,晴沙两两眠鸳鸯。柳花无赖苦多暇,

  蛱蝶有情长自忙。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风景是他乡。

  高歌一曲垂鞭去,尽日无人识楚狂。

  卷684_71 【即席】吴融

  家住丛台旧,名参绛圃新。醉波疑夺烛,娇态欲沈春。

  伴雨聊过楚,归云定占秦。桃花正浓暖,争不浪迷人。

  卷684_72 【出迟】吴融

  园密花藏易,楼深月到难。酒虚留客尽,灯暗远更残。

  麝想眉间印,鸦知顶上盘。文王之囿小,莫惜借人看。

  卷684_73 【送僧归日本国】吴融

  沧溟分故国,渺渺泛杯归。天尽终期到,人生此别稀。

  无风亦骇浪,未午已斜晖。系帛何须雁,金乌日日飞。

  卷684_74 【送僧归破山寺】吴融

  万里指吴山,高秋杖锡还。别来双阙老,归去片云闲。

  师在有无外,我婴尘土间。居然本相别,不要惨离颜。

  卷684_75 【夏夜有寄】吴融

  月上簟如水,轩高帘在钩。竹声寒不夏,蛩思静先秋。

  偶得清宵兴,方知白日愁。所思何处远,斜汉欲低流。

  卷684_76 【春词】吴融

  鸾镜长侵夜,鸳衾不识寒。羞多转面语,妒极定睛看。

  金市旧居近,钿车新造宽。春期莫相误,一日百花残。

  卷684_77 【汴上晚泊】吴融

  亭上风犹急,桥边月已斜。柳寒难吐絮,浪浊不成花。

  岐路春三月,园林海一涯。萧然正无寐,夜橹莫咿哑。

  卷684_78 【送僧南游】吴融

  战鼙鸣未已,瓶屦抵何乡。偶别尘中易,贪归物外忙。

  后蝉抛鄠杜,先雁下潇湘。不得从师去,殷勤谢草堂。

  卷684_79 【戏】吴融

  恨极同填海,情长抵导江。丁香从小结,莲子彻枝双。

  整髻花当槛,吹灯月在窗。秦台非久计,早晚降霓幢。

  卷684_80 【雪中寄卢延让秀才】吴融

  苦贫皆共雪,吾子岂同悲。永日应无食,经宵必有诗。

  渚宫寒过节,华省试临期。努力图西去,休将冻馁辞。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五十六·彭定求
  卷四百五十二·彭定求
  李商英·唐圭璋
  吴敏德·唐圭璋
  吴潜·唐圭璋
  卷二十四·何汶
  ●卷十九·丁绍仪
  第二十二出 却媒·李渔
  二集卷十二·乾隆
  第三十四出 阳诛(北中吕调先天韵)·丁耀亢
  卷六十七·冯惟讷
  嵗时杂咏巻四十六·蒲积中
  卷二百七十七·佚名
  御选明诗卷七十·康熙
  九思·屈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辛亥三十六首·许南英

    辛亥(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和高安中路自治会议长陈伯莪见赠原韵,并留别邑内诸君子(时奉委赴电白本任)二年水乳渐交融,直道斯民毁誉中。一瞽飞鸿留爪印,半生磨蝎是身宫。文章喜见维新派,父老犹存太古风。翘首蒋侯飞鸟到(瓜代者为

  • 卷二百七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四十 岑安卿 古意 亭亭千岁松起自一寸植苟无斤斧患夀可比金石青青园中草一雨回青色清霜忽飘零雕瘁在顷刻 又 宝刀不断水綫溜可

  • 卷之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五十一·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五十一乾隆十三年春正月癸夘申饬署青州将军三达色上谕军机大臣等曰前因安挿青州之厄鲁特博罗特等脱逃该将军及副都统等不行奏报业已?防申饬及差侍卫赛音图理藩院郎中善泰前往防同三

  • 卷八·请恤清单·丁曰健

    谨将先后剿办戴逆等案内阵亡伤毙台湾水陆文武员弁、各营兵丁同郡局、嘉、彰等处义勇并南、北路屯番暨殉难之义首、幕丁等查明,敬缮清单,恭呈御览。计开:补用同知潘恭赞:该员在浙江随同克复遂、松、宣、处各

  • ·亲赴彰化内山督军剿灭全股踞逆摺·丁曰健

    奏为亲赴彰化内山,督军剿灭全股踞逆,并搜捕各处逸匪;台疆一律安定,现仍分兵净歼余孽,督属妥办善后事宜。恭摺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先因彰化余匪续获未净,钦遵前奉谕旨,亲往剿办;业将统军起程日期暨到地后督剿获

  • 卷四十 张陈王周传 第十·班固

    (张良,陈平,王陵,周勃)【原文】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翻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

  • 吐蕃传·欧阳修

    (上)吐蕃本是西羌族,有一百五十个部落,散居于河、湟、江、岷之间;还有发羌、唐旄等,都不与中国往来,他们住在析支水之西。始祖叫鹘提勃悉野,强健勇武而多智谋,逐渐吞并羌族各部落,据有其地。蕃、发两字音近,所以其子孙称为吐蕃

  • 交代例·佚名

    目录 交盘不许滥行出结 新旧交代小夫盘运仓榖 戒那移亏空 各属交代银榖,必须彻底盘清 各属交代册结舛错记过 详议福州等府交代册结咨部 州县交代委员监盘取具印结附送 交代全入盘册移交,不得留剩丝毫自解 闽省州县凡遇

  • 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六旗分志六八旗佐领六【正白旗满洲佐领】正白旗满洲佐领上【一参领至三参领】正白旗满洲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十八第二参领下佐领十七第三参领下佐领十七第四参领下佐领十七第五参

  • 三十八年·佚名

    (壬辰)三十八年清康熙五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酉,敎曰:「勸農之敎,每下歲首,而列邑守令,視之文具,不曾着意奉行,豈非未安之甚乎?歲籥已改,東作不遠,固當另飭勸課。且諸道中被災尤甚處,亦將設賑,至於嶺東災荒最酷,必須各別賙賑。哀

  • 西域第四十六·桓宽

    大夫曰:“往者,匈奴据河、山之险,擅田牧之利,民富兵强,行入为寇,则句注之内惊动,而上郡以南咸城。文帝时,虏入萧关,烽火通甘泉,群臣惧不知所出,乃请屯京师以备胡。胡西役大宛、康居之属,南与群羌通。先帝推让斥夺广饶之地,建张掖以

  • 卷十·陈士元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类考卷十明 陈士元 撰礼仪考禘孔融氏曰禘祫之礼为序昭穆故毁庙之主及羣庙之主皆合食于太祖郑氏曰天子祭圜丘曰禘祭宗庙大祭亦曰禘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祫则以毁庙羣庙之主于太祖庙合而祭之禘则増及

  •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法师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补怛落伽山圣观自在菩萨宫殿。与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萨前后围绕。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宝

  • 俱舍论颂疏论本卷第三十·圆晖

      从此第三置答益物分。先难后答。犊子部难。若补特伽罗即诸蕴者。世尊何不说命者即身。论主答云。观能问者阿世耶故(阿世耶此云意乐)谓由问者执一实我。名为命者。依此问佛。命者与身为一为异。故佛答。以我无体。

  • 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佚名

      谨启讽阎罗王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誓劝有缘。以五会启经入赞。念阿弥陀佛。    成都府大圣慈寺沙门 藏川 述  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逆修生七往生净土经 赞曰。  如来临般涅盘时  广召天灵及地祇  因

  • 曲论·徐复祚

    明·徐复祚撰。一卷。一名 《三家村曲谈》。复祚 (1560—1630),原名笃儒,字阳初、讷川,号谟竹、三家村老等。常熟(今属江苏) 人。徐氏有笔记《三家村老委谈》三十六卷。此书即后人从中辑出有关论曲之语、编次而成。其论

  • 大学衍义补·邱濬

    《大学衍义补》是一部论述封建统治政术的重要著作,丘浚著。明邱濬著。一百六十卷。南宋真德秀《大学衍义》刊行后,邱氏认为真书重在阐发修身、齐家、格物、正心之理,而对治国平天下没有涉及,故广采经、史、子、集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