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奏谳书三

原文:

十年七月辛卯朔癸巳,胡狀、丞[上“喜”下“心”]敢讞之。劾曰:臨菑獄史闌令女子南冠繳冠,佯病臥車中,襲大夫虞傳,以闌出關。.今闌曰:南,齊國族田氏,徙處長安,闌送行,娶為妻,與偕歸臨菑,未出關得,它如劾。.南言如劾及闌。.詰闌:闌非當得娶南為妻也,而娶以為妻,與偕歸臨菑,是闌來誘及奸,南亡之諸侯,闌匿之也,何解?闌曰:來送南而娶為妻,非來誘也。吏以為奸及匿南,罪,無解。.詰闌:律所以禁從諸侯來誘者,令它國無得娶它國人也。闌雖不故來,而實誘漢民之齊國,即從諸侯來誘也,何解?闌曰:罪,無解。.問,如辭。.鞫:闌送南,娶以為妻,與偕歸臨菑,未出關,得,審。疑闌罪,繫,它縣論,敢讞之。.人婢清助趙邯鄲城,已即亡,從兄趙地,以亡之諸侯論。今闌來送徙者,即誘南。.吏議:闌與清同類,當以從諸侯來誘論。.或曰:當以奸及匿黥舂罪論。十年八月庚申朔癸亥,大僕不害行廷尉事,清胡嗇夫讞獄史闌,讞固有審,廷以聞,闌當黥為城旦,它如律令。

译文:

(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七月三日,胡县县令状、县丞[上“喜”下“心”]敬请审议。兹举劾:“临淄狱史阑令女子南头戴缴冠,伪装病人睡在车中,盗用大夫虞的通行证件,企图蒙混出关。”

今阑说:“南是齐国田氏家族的人,依法迁往长安居住,我负责遣送。其间,娶她为妻,然后携带她返回临淄,还未出关就被抓获。”其他情节与劾状说的相同。南的陈述和劾状与阑的供词相同。

诘问阑:“你不应当娶南为妻。娶为妻后又携她返回临淄,你犯了引诱和奸诈罪。南逃回诸侯国后,你将其隐藏起来,是不是这样?”阑回答道:  “我是遣送她的过程中而娶她为妻的,不是有意引诱她。审判官认为我是以奸诈行为隐匿南,这是犯罪,我不辩解。”又质问阑:“法律所以要规定禁止从诸侯国来的引诱者,就是禁止一国的人不许娶另一国妇女为妻。你虽然不是故意来引诱,但实质上是引诱汉民到齐国。这就是从诸侯国来引诱。你怎么解释?”阑答道:“我有罪,没什么可说的”。

问:回答与上述供词相同。 

审定:阑负责遣送女子南去长安,其问娶南为妻。非法携带南返回临淄。倘未出关即被查获。经审讯属实。应当判定阑何种罪?该犯已拘押。其他有关问题,县廷已作处理,呈请审议。兹有一案例抄录如下,可参考。有一奴婢清帮助其兄逃到赵国邯郸,之后清也逃跑了,跟她兄长到了赵国。该案是以逃亡诸侯国定的罪。现今是阑来遣送迁徙者南,其间就引诱她。本案审讯官认为:阑和清所犯罪的性质相同。应当以从诸侯国来引诱妇女罪论处。或者按以奸猾诈伪方法隐匿黥舂罪论处。

十年八月四日,太仆公上不害行廷尉事审定:胡县啬夫呈报的狱史阑一案,请求审议原来的断处,本廷已知悉。兹决定判处阑黥城旦刑。其他问题按有关法律处理。

猜你喜欢
  卷五十九 张汤传第二十九·班固
  卷五十八·谷应泰
  第六十八回 赵立中炮失楚州 刘豫降虏称齐帝·蔡东藩
  提要·吕祖谦
  一百八十二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五六六 谕将逆犯徐述夔徐怀祖戮尸并仆毁沈德潜墓碑等事·佚名
  列传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一百十二·郑麟趾
  卷十四·吴缜
  ●卷十·钱谦益
  读例存疑卷二·薛允升
  刘黑闼传·刘昫
  宣宗本纪·脱脱
  卷九十一·佚名
  谭怀·周诒春
  四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四·彭定求

        卷434_1 【初入峡有感】白居易   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岸间,阔狭容一苇。   瞿唐呀直泻,滟滪屹中峙。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   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   苒箬竹蔑zB,

  • 卷一·钱振锽

    一、《六经》“学”字,未有作摹仿解者。有之,是后儒注《论语》“学之谓言效也”始,其语陋矣。“学”者,博闻多见之谓也。我辈学诗,不过多读古今诗集,以启发我之才力心思而已,不必影响字句、形

  • 卷六十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六十三 宋 陆游 撰 秋雨 老火阻余威赖此一雨洗一雨岂遽凉凉亦自此始陂湖菱芡熟小市新酒美行歌多醉人驩意溢闾里悬知屡丰年丝谷贱如水呼儿具笔牍作诗识吾喜 江村 江村一雨喜尘清隐隐雷车意

  • 雷学淇校辑本《世本》·佚名

    3.1《帝系》 少典生轩辕,是为黄帝。 黄帝生(元)〔玄〕嚣,(元)〔玄〕嚣生侨极,侨极生高辛,是为帝喾,帝喾生尧。 宋忠曰:(元)〔玄〕嚣、青阳,是为少昊,继黄帝立者。高辛、地名,因以为号,喾、名也。少昊、黄帝之子,名契,字青阳,黄帝殁,契立,王

  • 卷三百二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仁宗时知延州庞籍论范仲淹攻守之策上疏曰臣近奉诏详范仲淹所上攻守之策及范仲淹近遣本州推官张问至具述延庆之

  • 唐纪七十四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上龙纪元年(己酉、889)·司马光

    唐纪七十四 唐昭宗龙纪元年(己酉、公元889年) [1]春,正月,癸巳朔,赦天下,改元。 [1]春季,正月,癸巳朔(初一),唐昭宗大赦天下,改年号为龙纪。 [2]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刘崇望同平章事。 [2]朝廷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刘崇

  • 汉纪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节三年(甲寅、前67)·司马光

    汉纪十七 汉宣帝地节三年(甲寅,公元前67年) [1]春,三月,诏曰:“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化天下。今胶东相王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治有异等之效。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征用,会病卒官。后诏使丞相

  • 卷第三十八·佚名

    皇女三封拜三冀国大长公主进封秦国大长公主制绍圣二年十月己卯宣仁外除立爱笃亲。系于王者之风化。从□谨礼。必以人情而节文。朕永慕徽音。俯终哀制。论功纪德。而不能□其报。竭诚尽顺。而无以致其思。眷惟近戚之贤

  • 郭文芳·周诒春

    郭文芳 字耀华。年四十岁。生于广东香山。已婚。女一。光緖三十四年。自费游美。入伯斯学校。习银行业。民国元年。入比色学校。习雕刻印刷术。民国三年。回国。现时通信处。广东广州十八甫三十六号。Gorh, F. M.-Bo

  • 十四年·佚名

    (甲午)十四年大明永樂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丙子朔,上以時服,率百官賀帝正,停本朝賀禮。上詣仁德宮賀正,遂奉迎上王,獻壽于廣延樓下極歡。獻廐馬一匹,賜群臣宴。初,上謂代言等曰:「冕旒重着則頭痛。凡賀禮,百官朝服,予獨以時服行禮

  • 幽梦影跋·张潮

    一抱异疾者多奇梦 , 梦所未到之境 , 梦所未见之事 , 以心为君主之官邪干之故如此 , 此则病也 , 非梦也。至若梦木橕天 , 梦河无水 , 则休咎应之 ; 梦牛尾梦蕉鹿 , 则得失应之。此则梦也 , 非病也。心斋之《幽梦影》 , 非病也 , 非

  • 卷六·黄镇成

    <经部,书类,尚书通考钦定四库全书尚书通考卷六     元 黄镇成 撰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蔡氏曰五服甸侯绥要荒也言非特平治水土又因地域之逺近以辅成五服之制也五千者每服五百里五服之地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二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二卷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上来比丘哀请为由。目下第二如来为说。文别有二。一对前众悲抑止哀情。二复次比丘下对前众请正为宣说。以众悲哀妨乱受法。故先抑止。于中初先止其悲相。为说偈下开

  • 中天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上卷·道宣

    唐干封二年季春终。南山释氏感灵所出。夫寺塔之基其源远矣。自贤劫创启诸佛告成。引四生而开三圣。引五乘而会一极。莫不以革俗为出有之本。通理为入空之致。故使权图匪定而义实斯显。所以道场别住。木石土宇周徼短长

  • 周易象义·丁易东

    元丁易东撰。十六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此书据《易》象以明义,故名曰《象义》。全书取象之例凡十二,为本体、互体、卦变、正应、动爻、变卦、伏卦、互对、反对、比爻、原画、纳甲等。《四库全书提要》指出

  • 欧行日记·郑振铎

    日记。郑振铎著。1934年10月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被列为“良友文学丛书”之一。1927年5月至1928年10月,作者曾赴法、英游历,进行参观访问和读书写作。从动身开始,逐日写下了“日记”,并陆续寄回上海,给高君箴阅读,使妻子

  • 淮鹾纪略·杜文澜

    清杜文澜撰。一卷。周庆云《盐法通志·艺文门》有著录。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张謇跋通州翰墨林之铅印重刊本流传。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佚名

    梵名Abhidharmamaha^vibha^s!a^ -s/a^stra 。凡二百卷。略称大毗婆沙论、婆沙论、婆沙。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七册。本论乃注释印度迦多衍尼子之阿毗达磨发智论,广明法义,备列诸种异说。自西元一○○年至一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