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入国第五十四

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病、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所谓老老者,凡国都皆有掌老。年七十已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已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已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椁。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此之谓老老。所谓慈幼者,凡国都皆有掌幼,士民有子,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有三幼者,妇无征,四幼者尽家无征,五幼又予之葆,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后止,此之谓慈幼。所谓恤孤者,凡国都皆有掌孤,士人死,子孤幼,无父母所养,不能自生者,属之其乡党知识故人,养一孤者,一子无征。养二孤者,二子无征。养三孤者,尽家无征。掌孤数行问之,必知其食饮饥寒,身之膌胜而哀怜之,此之谓恤孤。所谓养疾者,凡国都皆有掌疾,聋盲、喑哑、跛躄、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此之谓养疾。所谓合独者,凡国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人无夫曰寡,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后事之,此之谓合独。所谓问病者,凡国都皆有掌病,士人有病者,掌病以上令问之;九十以上,一日一问。八十以上,二日一问。七十以上,三日一问。众庶五日一问。病甚者以告,上身问之。掌病行于国中,以问病为事,此之谓问病。所谓通穷者,凡国都皆有掌穷,若有穷夫妇无居处,穷宾客绝粮食,居其乡党,以闻者有赏,不以闻者有罚,此之谓通穷。所谓振困者,凡国都皆有掌困。岁凶庸,人訾厉,多死丧、弛刑罚,赦有罪,散仓粟以食之,此之谓振困。所谓接绝者,凡国都皆有掌绝,士民死上事,死战事,使其知识故人,受资于上,而祠之,此之谓接绝也。

猜你喜欢
  别通篇第三十八·王充
  太卜绐景公能动地晏子知其妄使卜自晓公第二十一·晏婴
  卷一四八·邱濬
  第十二章 24·辜鸿铭
  春秋集传详説卷二十·家铉翁
  卷二十·钱时
  卷五十四·山井鼎
  卷七·林岊
  卷十一 聘礼第八之一·李如圭
  周礼疑义举要卷六·江永
  卷四·夏良胜
  微子篇第十八·钱穆
  金陵清凉益禅师(法眼)·惠洪
  五、香严上树·慧开
  观经玄义分卷第一·善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六·脱脱

        黄洽 汪应辰 王十朋 吴芾 陈良翰 杜莘老   黄洽,字德润,福州候官人。隆兴元年,以太学生试春官第二,诏循故事,未临轩,赐第二人及第。授绍兴府观察判官。秩满,就铨选,不用前名例谒庙堂。宰相陈俊卿白于上,改宣

  • ●卷一百七十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七十四。   起绍兴七年正月十五日丁丑,尽其日。   何谓讲军制今天下因循旧弊可革者众矣。至最甚而切於时事者军制是也。今诸州郡隶将兵用虎符调发者枢密院之兵也。不隶於将兵者州郡之兵也。二者不为虚

  • 第五十七回 云南省宣告独立 丰泽园筹议军情·蔡东藩

      却说京城里面,正演那大登殿的戏剧,那时江西、四川、广东诸省,却也有几个江湖草寇,羡慕老袁,曲为摹仿,悬着好几块皇帝招牌,居然称孤道寡起来。江西有两个草头王,一个是南康县人邱宝龙,一个是万年县人雷葆福。四川的草头王

  • 卷之一千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一 隐逸传四·纪昀

    隐逸传宋 【三】○宋三徐中行【庭筠】 苏云卿 谯定王忠民【苏庠】 刘勉之 故宪郭雍刘愚魏 掞之安世通徐中行 【徐庭筠】苏云卿谯定王忠民 【苏庠】刘勉之胡宪郭雍刘愚魏掞之安世通△徐中行 【徐庭筠】徐中行台州

  • 八○九 军机大臣奏遵查《盛京舆图》刊刻情形片·佚名

    八○九 军机大臣奏遵查《盛京舆图》刊刻情形片乾隆四十六年十月初五日遵旨将《盛京舆图》曾否办理完竣,交查舆图处。兹据称:图样二十五张,御题一张,业于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四日恭绘呈览,并缮写清、汉字标注,交武英殿刊刻。

  • 卷六·汪越

    高祖功臣年表第六〔序〕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爲統紀,豈可緄乎?〇孚遠曰:此數語無註,蓋不敢斥言漢家少恩,故爲隱語也。〔平陽〕以中涓從。〇師古曰:中涓,親近之臣,若謁者、舍人之類。涓,潔也,主居中涓潔也。〔信武〕後元三

  • 郑伟传·令狐德棻

    郑伟字子直,荥阳开封人,小名..提,是魏朝将作大匠郑浑的十一世孙。祖父郑思明,自小勇猛强悍,在魏国官至直阁将军,追赠济州刺史。父亲郑先护,也以勇武出名。最初担任员外散骑侍郎。魏孝庄帝尚在藩国时,与郑先护就已结交。魏孝庄

  • 卷二百二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七经籍考【十七】子【杂家】【臣】等谨按杂家一门昉於班史杂之义广无所不包隋志所谓兼儒墨之道通衆家之意见王化之无不贯也顾名墨纵横之属今已无书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虽并入杂家亦寥

  • 卷三十九俸饷三·冯煦

    长江水师营岁饷长江水师绵亘五省,为营二十有八,(戈)[弋]船哨弁七百有奇,兵万有一千数百,分立五标。设总兵官四,而统辖于长江提督,仍归总督节制。皖省太平府城内设有提督衙门,除提标中营外,隶皖者凡五营:曰安庆,曰大通,曰芜湖,曰裕溪,曰

  • 五年·佚名

    (壬申)五年大明隆慶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午,處士曺植卒。植字楗仲,其先昌寧人,家于三嘉縣。少時,豪勇不羈,自雄其才,爲文務奇古,謂科第功名可俯取。嘗與友人,讀《性理大全》,至許魯齋語:「志伊尹之所志;學顔子之所學,出則有爲;處則

  • 第八章 15·辜鸿铭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辜讲孔子在评价当时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师挚,鲁国的乐师)演奏时说:“他所演奏的这篇古老乐章(《关雎》)从开始到结束,洋洋洒洒、铿锵有力、杂而不乱,演奏地极为宏大壮观,好像总在耳边

  • 第十四章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上)·梁漱溟

    为了讲明人心与人生,有必要分从性情、气质、习惯、礼俗、制度,这几方面来谈一谈。人类生命既由其个体和群体之两面所合成,在个体便有前二者,而离开后二者群体生活亦便无可能。习惯则居于个体群体之间为其中介。对于这五者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七九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及沙门果。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

  • [第四品]界双论·佚名

    [第一]施设分七九四十八界者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所触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意识界、法界也。总说分七九五眼是眼界耶?眼界是眼耶?耳是耳界耶?耳界是耳

  • 一集·佚名

    一集 第一品一(一、一、一)然,我闻应供已说,世尊说此:“诸比丘!应断一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何者一法?诸比丘!所谓贪法。我说汝等不再来之成就者。”世尊说此义,此处如是说:“贪焚有情 依贪行恶 胜观

  • 石榴之屋·王尔德

    童话集,《石榴之屋》,收有四部童话:《少年国王》、《小公主的生日》、《渔夫和他的灵魂》和《星孩》。

  • 续儿女英雄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四卷三十二回。不题撰人。据序署名作者当为无名氏,其真实姓名与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北京宏文书局石印本;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文贤阁石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