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九十三

成化七年秋七月壬申朔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门之神

○祭历代帝王陵寝遣太常寺乐舞生赍香祝付所在有司行礼

○代府潞城王逊<火宁>薨王简王之第三子也母妃徐氏永乐丁亥生甲辰册封为潞城王至是薨年六十有五讣闻辍朝一日遣官赐祭葬如制谥曰僖顺

○甲戌复徙平夷清平镇靖三堡于旧城时巡抚延绥右副都御史余子俊言响水白洛塞门三堡往者兵部尚书王复行边徒置黑河山等处易今名今军士皆言平夷水脉顿涸清平镇靖又去水大远其旧堡响水等城尚完好可居乞仍旧处其新堡量兵护守遇警暂时按兵于此巡哨兵部议可从之○乙亥 仁孝文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石璟祭 长陵

○巡抚延绥右副都御史余子俊奏延庆边疆山崖高峻乞役山西狭西丁夫五万量给口粮依山铲凿令壁立如城高可二丈五尺山坳川口连筑高垣相度地形建立墩堠添兵防守八月兴工九月终止工役未毕则待来年庶几成功一劳永逸事下兵部言往因巡抚右副都御史王锐建议欲于川空之处修筑高垣已尝取旨令会议举行余子俊等复欲凿山设险为策固良但缘边之民频年以来不遭杀虏即困徵输丧乱逃亡淍敝已甚今湏极力抚安难以重加劳役况延绥境土夷旷川空居多浮沙筑垣恐非久计凿山之事宜伺寇警稍宁督令边城军卒以渐图之兵力不足止可量调附近兵民为助上曰然设险守边兴工动众当审度民力姑缓之

○镇守宁夏东路右参将都指挥佥事王安值虏寇边畏怯逃避致杀伤官军二百有奇为百户陈昇奏发并及其娶娼女事下巡按御史核实都察院请治其罪从之

○丙子徙固原巡检司于开城旧县时狭西守臣奏固原已增设军卫县治其开城旧县地近六盘居民行旅每遭寇掠请移巡检司治于彼处防御为便允之

○迤北孛罗忽并癿加思兰遣使臣完者都贡马赐宴并衣服彩叚等物有差其回赐在彼头目彩叚表里视旧例有减以尝犯边也

○通政使司左参议何琮以母丧去任

○丁丑巡抚狭西左副都御史马文升奏延绥兴庆阳俱系边卫而两处军士月粮则例不同乞定为一例下户部覆奏以为当如庆阳卫例总旗月支粮一石五斗本色八斗折色钞七斗小旗一石二斗本色六斗折色钞六斗有妻军人一石本色六斗折色钞四斗

○平虏将军总兵官抚宁侯朱永奏今贼退军回别无调度事宜乞暂回京及右都御史王越亦乞暂回大同兵部尚书白圭言大将受命以出必务成功而还今虏众虽闻其自相攻击且遣使入贡然变诈不测恐乘秋复来何以御之 上曰不然此时去秋暮尚遥京师至大同不远无顿兵日费供亿亦非良图宜准永等言今且移驻大同宣府侯有警仍调去杀贼

○戊寅命后军都督同知马仪充甘肃副总兵以都督李荣老疾乞代也○己卯湖广按察司佥事尚褫言五事一选择风宪期在得人今之司选择者每以三十岁以上五十以下旧例是拘而于实行为略臣请自今凡内外官但发身科目果才而贤者虽破例亦进之庶几风纪得人一今制京官七品以上三载考称外官七品以上九载旌异者例给诰敕以荣其亲顷年京官有以直言敢谏而遭谴罚者外官有以秉正不阿而未获旌异者又有方面官虽以治行扰异考居上等未经御史奏保旌异者诸如此类乞一体封增其亲一在外藩臬各有所司近布政司官有因劝课行部辄侵越理刑之职滥受民词顾于所谓农桑学校钱谷出纳之职一切略而不举宜敕都察院通为禁约勿致侵越庶使官有常职而事体归一一凡钱粮军储等项洪武宣德间应本色者徵本色应折色者徵钱钞顷来凡遇徵输动辄折收银两然乡里小民何由得银不免临时展转易换以免逋责有司收纳既重其权衡以多 及其交官又杂铜鈆以为伪民既受其言而官又受其弊臣请自今凡本色折收之例一遵旧典一大统历我国家正朔所系近在外两司官视为家藏之书滥作私门之馈纸费动以万计航运钜如山积无非藉以结权豪求名誉而图升荐也士风之坏此其一端臣请敕礼部条议为令今后务使纸数有常印造有额而私馈者有罚疏入 上命所司知之

○庚辰迤北使臣平章完者秃等赍奏文乞仓粮事下户部覆奏言虏以射猎为生不资粮饷且其情谲诈未易测度若从其请恐彼需索不止渐 衅端宜勿许从之

○狭西民李奉先等四人以妖言伏诛初奉先为僧张通考以星命推其后当极贵于是刘葫芦王牛家二人助之遂造妖言集强悍之人同谋作乱行至商县事发按察司械奉先等送法司议拟如律诛之

○辛巳命司经局洗马杨守陈翰林院侍讲徐琼为应天府乡试考试官

○壬午改授罕东赤斤蒙古等卫夷舍仓儿加敢班昆藏三人袭其父阿里巴等职为都督佥事初兵部以三人求袭代时无敕可据止授以阿里巴等旧任都指挥佥事等职至是甘肃总兵官定西侯蒋琬言阿里巴等实尝任都督佥事今无故降夺恐启争衅故改授之

○虏酋孛罗忽等上书乞还其俘获族属兵部言虏寇边被我军所擒者多道死无可给还今此虏并癿加思兰累来请乞计或藉此为衅宜行令通事詹昇等省谕虏使归语其主索罗忽等使知此意从之

○癸未狭西都指挥佥事马聪坐守怀远堡为部下军人讼其役占军士侵克月粮及纳赂等事巡按御史鞫得实请逮聪于狱从之

○丙戌中元节遣驸马都尉周景杨伟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丁亥兵部奏去年八月虏入辽东锦州乱石山堡通巡指挥佥事王端按伏指挥王真等失机守备义州都指挥王锴不能严督皆宜究治但寇警方急须人防守取旨裁决诏从所议而姑宥王锴

○戊子以江西按察使牟俸为太仆寺卿

○升吏科都给事中程万里为通政司左参议

○监察御史等官周源等奉敕赈济饥民源赈济顺天府大兴等四县饥民二十一万九千八百余口吏部员外郎王玺刑部主事邢谨赈济真定府所属州县十五万八千二百七十口礼部员外郎曹隆兵部署员外郎张谨大理寺正刘瀚共赈济河间府所属州县三十九万八千七百一十口

○复除江西按察司佥事赵铭于浙江

○己丑 太宗文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周景祭 长陵

○升福建按察司佥事游明为副使仍提调学校时巡视都御史滕昭等奏保明提学有方九年既满乞量进其职俾仍旧提调吏部覆奏从之○山东都指挥佥事陈忠男陈彰荒淫无度屡娶淫妇且欺奸妻属幼女事露坐罪不悛赎娶鲁府仪宾赵瑄婢所生之子女为妻屡加棰骂且幽闭之不容其亲属往来赵氏逸出抵湖州私配舍人王升赵氏兄钧与彰皆莫知其所向彰疑钧匿之具奏以闻钧亦疑彰杀之遂唆母诸城郡主赴京奏愬事下巡抚等官久而获之刑部拟罪以彰累恶不悛法难轻贷 上命谪戍延绥边卫

○庚寅南京刑部右侍郎林鹗以母丧去任

○辛卯文武群臣英国公张懋等言 天眷 皇明庆钟 圣子伏望 皇上早颁册命建立 东宫以承 宗社之统以隆 国家以万万年之福谨奉 表陈请者臣等诚欢诚忭稽首顿首 上言伏以 皇明启运垂 统绪于无疆 列圣继承建 元良之有自斯古昔帝王相传之要道实当今 圣明合举之盛仪恭惟 皇帝陛下 德配乾坤 明同日月 恢弘武烈有奄甸八荒之心 丕显文谟有维持万世之志荷 天地储祥于 圣子斯臣民属望于 正名臣等重惟 君国以建 储为先人心是系建 储以立长为重 天序攸存伏望 皇上俯鋻舆情早颁 纶命遂正 少阳之位永扶 太极之尊于以隆 国家景运于万万年端在此矣臣等无任瞻天仰 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 表以 闻 上览表赐敕曰览表具悉建储国之大事关系甚重卿等所请固出忠诚顾今幼龄讵堪负荷其安之

○壬辰懋等再上 表曰伏以 君国有储古今自重建 储以长典礼攸存豫为举行斯尤盛羙恭惟 皇帝陛下 圣治昭彰 仁心溥博经文伟武<矢见>模允协于前闻敬 天勤民举措遹遵于 成宪顾海宇之宽悉皆就理惟 国本之重未及正名虽 圣子尚在于幼龄而 奇表已钟于 天赋徵 朱芾宜家之庆已占厥先举 青宫主鬯之仪亦奚可后是用再陈愚悃仰达 圣聪伏望早降 纶音涣颁 册命 前星位定助 日月之光华 苍震气宣并 乾坤之悠久无任瞻 天仰 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 表以闻 上览表仍降敕曰览表具悉君国建储理所当然朕岂不亮卿等至情第以储副国本所系欲俟年龄既长俾进学成德然后正 为当今之所请未可允从

○癸巳懋等三上 表曰伏以 明君御极以建 储为先忠臣爱 君以豫定为请盖建 储豫则 国本固国本固则天下宁上自夏商周下及汉唐宋享国长久率是道焉臣等之切望在兹章疏之屡陈敢后恭惟 皇帝陛下 德冠百王 仁涵万国 望道未见怀周文之小心 纳谏如流恢汉高之大度顾建 储一事久未举行致在 廷群臣重有烦渎仰惟 圣子之生实 天地祯祥之集 国家福庆之钟正位 东宫揆理为当稽诸 本朝已行之典实乃 今日当循之<矢见>盖 太祖行于定鼎之初而 太宗继志曾不踰于二载 仁宗举于即位之后而 宣宗绍统亦仅及于三年经世远猷胥此焉在以今较昔固为后期伏望 皇上念 祖宗垂统之重鉴臣民属望之深早颁 册宝正 主鬯之位载稽典礼弘 齿胃之规俾百僚睹 重曜之光万方沾 少海之润则 宗社兴隆 国家庆赖臣等无任瞻 天仰 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 表以 闻 上览表毕乃赐敕以谕之曰览表具悉卿等再三以建储为言词明理正援引切当忠爱至矣钦承 皇太后圣训亦谓兹事重大宜从众望不可固拒今特允所请其令礼部具仪择日以闻

○南京工部右侍郎萧彝乞归省亲许之

○哈密遣头目阿卜都儿等来朝谢恩赐宴并衣服彩叚等物有差

○甲午荆襄总督军务右都御史项忠镇守湖广总兵官右都督李震以抚捕荆襄流民事竟遣百户李昇等以闻且言荆襄地连河南川狭延蔓数千里山深地广易为屯聚自洪武初命申国公邓愈诛夷之后禁革山场无人敢入永乐宣德迨今流移之众岁集月聚巢穴其中无虑百万今臣奉敕抚捕其有贯址姓氏者谨依诏旨省谕遣散出山复业陆续共九十三万八千余人混处贼巢无籍检查四散奔走出山者又莫知其数其贼首小王洪有众五百屯于钧州龙潭沟李胡子有众六百屯于竹山官渡官军分道首擒二贼余多散亡及诸军前后共斩首千级并入山俘获胁附之党与族属老幼共二万八千七百余人欲并诛戮恐伤至仁议欲户选壮丁一人充戍湖广边卫计可得军五千并其族属附籍收管给田屯粮庶恩威并济反侧可安奏上命降敕奖谕之并进奏事百户李昇所镇抚项绶秩各一级昇震子绶忠子也

○乙未追封宁化王美壤宫人高氏崔氏为夫人王薨俱自缢以殉葬晋王钟铉为请于朝故有是命

○户部奏国初郡县设预备四仓支给官钱籴粮收贮以备饥荒赈济秋 抵斗还官其后因循有名无实朝廷虽屡差官振举然有司视为泛常况今各处奏报灾伤比之去年尤甚请推选风宪重臣二员巡视京畿并行天下巡抚官及布按二司督令府州县修举预备仓以备荒歉疏入 上命副都御史杨浚往直隶顺天等八府整理其余有巡抚处则委巡抚官无巡抚处则令司府州县卫所正官整理务在随宜设法不许扰民其司府以下官有怠慢无成效者听巡按御史纠劾

○开设狭西延安府神木仓从巡抚右副都御史余子俊奏请也

○迤北入贡虏使完者秃等三十人乞官职谕令一等二等未受职者完者秃为指挥使已受职右都督兀马儿为左都督余名量其等升授有差

○丙申以番僧怕思巴领占巴藏卜袭大国师赐诰敕

○丁酉岷王音垽奏盗发其父岷恭王并浏阳县主坟乞守城官军为护卫兵部言岷府旧无护卫难遽增设宜移文督责都指挥刘斌等守备不职致盗发王坟姑记其罪令严加缉捕从之

○戊戌升监察御史贾俊为山西按察司佥事协守偏头关

○庚子升四川布政司右参政余复为江西按察使

○移顺天府杨青驿并递运所于天津从巡按监察御史龚晟等言也○辽王贵<火受>薨王简王之子也母妃丁氏洪武己卯生永乐甲申封兴山王正统己未进封辽王至是薨年七十有三讣闻辍朝三日赐祭葬如制谥曰肃

○昏刻金木土合于井宿

猜你喜欢
  志第一 志序 历上·沈约
  列传第三十六 高允·魏收
  卷九十一 天禧二年(戊午,1018)·李焘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十·佚名
  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二·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六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二十八·佚名
  ●奇女子传卷之一·吴震元
  一三三五 军机处为收到《职贡图》等书事覆热河总管札文·佚名
  钦定兰州纪略卷五·阿桂
  弁言·佚名
  史记集解卷七十五·裴骃
  尹昌隆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回 上山结拜·佚名

    (小生上)(白)英雄谁能比,赴会到潼关。俺伍员,千岁发兵,在此伺候?(内白)千岁到!(手下生上)(小生白)参!(生白)伍员,人马可齐?(小生白)俱已齐备。(生白)兵发临潼!(手下白)哦!(排子)哪里人马?(占白)吴国人马。你等哪里人马?(手下白)楚国人马!(同白)兵合一处。(占白

  • 三集卷九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七古今体九十一首【辛卯五】题分水龙王庙五汶挟来二百泉【兖属泉原有名者凡二百余汶河滙诸水趋南旺湖明河臣宋礼因势导分南北流以济运】到斯分注藉天然南流水

  • 卷三·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三平湖沈季友编宋传贻先生辅广广字汉卿父逵流寓崇德生广少读濂洛书慨然愿学从吕祖谦游复师事朱子与黄干并称时号黄辅庆元初伪学禁兴蔡元定贬死广独侍熹不去入京师居太学南集同志讲学不辍尝扁其

  • 吕本中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开封(今属河南) 人。曾祖吕公著、父吕好问俱为名臣。徽宗时为大名府帅司傒官、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六年(1136),赐进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迁中书舍人兼侍讲,兼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秦

  • 卷之四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一千二百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二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跋·钱士馨

    予往草左萝石传,得传信录而萝石之大节复箸于海内。嗟夫!右铭不典,乃有桃简之祸!自东晋以后,世之所传为信史者,大都魏收官氏之志而!巳奚始今?日微一二孤臣遗老,以所见闻识桑海之变,更阅数百年后,先朝人物,当无复有知之者!然则信史之

  • 费穆传·魏收

    费于之子费穆,字朗兴。费穆生情刚烈,有豪壮之气,涉猎书史颇多,崇尚功名。世宗即位之初,袭承父亲的男爵。后来被授任为夏州别驾,不久加授宁远将军,转任泾州平西府长史。当时泾州刺史皇甫集,是灵太后的长舅,倚仗外戚之亲,干了许多

  • 刘文静传·欧阳修

    刘文静字肇仁,他自称远祖是彭城人,而世代居住于京兆府武功县。其父刘韶,任隋官时战死,赠予仪同三司之爵。刘文静因是死难官员之子,承袭其父仪同三司之爵。他为人倜傥而有权谋。大业末年,担任晋阳县令,和晋阳宫监裴寂相友善。

  • 宪圣慈烈吴皇后传·脱脱

    宪圣慈烈吴皇后,开封人。其父吴近,因为皇后宠贵,累升到武翼郎,赠太师,追封为吴王,谥号为宣靖。吴近曾经梦中到一个亭子,上面的横匾是“侍康”;旁边种植芍药,只有一朵花开了,特别妍丽可贵,花下有一只白羊,吴近醒后颇感惊异。皇后乙

  • 礼六○·徐松

    赐酺【宋会要】太宗雍熙元年十二月十日,诏曰:「王者赐酺推恩,与众共乐,所以表升平之盛事,契亿兆之欢心。累朝以来,此事久废,盖逢多故,莫举旧章。今四海混同,万民康泰,严禋始毕,庆泽切行,宜令士庶之情,共庆休明之运。可赐酺三日。」

  • 《中国史纲》献辞·张荫麟

    或曰:&ldquo;稽古励文,本承平之饰;怀旧寄兴,乃闲逸之娱。值陵谷之倾翻,宜儒柔之丕变。抱孤主而讲《论语》,固无救于沦胥;处围城而习《春秋》,亦奚裨于捍御?况乃巨劫所被,文物斯坠。兰台之守;取作胡囊;石渠之藏,践于羯马。赵德父之

  • 卷之五·罗汝芳

    问:&ldquo;孟子要辟杨墨,其法度不过曰&lsquo;君子反经&rsquo;而已矣。今请示其反经之旨何如?&rdquo;曰:&ldquo;经是何物?即今织机丝线,周回十百千遭,却只一条引去。即如世界有个唐虞三代,有个秦汉唐宋、有个元朝方至今日,亦数

  • 大学集説啓蒙·景星

    元 景星 撰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徳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庻乎其不差矣【程子上加子字是尊之之辞傲公羊传子沈子例大学经文本先王治化之序因孔子先世所藏

  • 论语正义卷十九·刘宝楠

    季氏第十六集解凡十四章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注〕孔曰:「颛臾,伏羲之后,风姓之国,本鲁之附庸。当时臣属鲁,季氏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冉有与季路为季氏臣,来告孔子。」】 孔子曰:「

  • 般若品第二·释法海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

  • 剧说·焦循

    古典戏曲论著汇辑。6卷。清人焦循撰。本书所收的有关戏曲的评论文字,是从近200部前人的杂著或专著中辑录出来的,其中也包含有焦循个人的一些见闻。本书旁搜博引,其所引用的典籍有的早已失传,有的是罕见的珍本,焦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