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补编(三)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年十一月初四夜到)

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年十二月初二日到)

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到)

左宗棠等来电(光绪十一年二月初三日到)

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一年六月十三日到)

·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年十一月初四夜到)

密号。顷接省帅来电云:『二十三日电到否?二十五日法又添陆兵五百,声言安南官兵败退,抽调二千人来台大举;连日逼基附近百姓归顺,派夫修营,不从者以兵攻之。百姓求救,不得已以曹军前扎离基二十里五堵地方,壁垒相望。我兵多病,难当大敌;孙军病甚,愈处危险。台北惟茶、米不缺,第一无饷;日久兵不能敌,民亦不安。台北关税、厘金每年千万,彼族得之,有煤、有饷。台南平阳无险,万难守御。台北失,台南立亡。日本船接济川流不息,必有狡谋。我无兵船,束手坐待受困。海岛孤危,如何能支!务求朝廷俯念全台土地生灵、将士数月苦守血战,速计救援!事甚急迫,危如朝露,惟有痛哭陈情。摺奏难带,此电信费银千两,请洋人旒儇送寄。兑银到厦门,更为急要。前电已请转总署、北洋、龚道、闽省。传叩寄』等因。荃转电。

·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年十二月初二日到)

密号。接福州来电云:『来电悉。朝鲜事了,稍慰;不题中国想外视之。台北乞援急,屡奉旨严催;左相急到万分,欲急渡台。今日陈道鸣志及王诗正率恪靖千人,用重价搭商轮赴厦,由澎湖相机东渡;尚有两营,随后再发。事本险极,不得不然;好在台南与马祖澳近日法船少至。请转电总署!浚叩』等因。荃转电。

——以上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六。

·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到)

密。顷据日使榎本钞送上海日领事来电:正月十八法兵在基隆前进,行程四日,山路崎岖,遇华兵接仗数次;华兵营垒,概行攻夺。华兵退至向淡水之路,伤亡华兵一千五百至二千,遗下枪炮等具云。鸿。俭。

·左宗棠等来电(光绪十一年二月初三日到)

密号。去腊底接香港坐探委员报:腊月十八日探得初十抵港之法兵船,英官权许购七日粮食,限该船于三个月内不得再来香港。十九日探得东洋来信,近有法兵船到长崎采买煤、粮,于月之初五离港等情。又腊月电报:香港已于腊初定令应守局外之例,不准接济法寇。屡奉英廷命,何以英官有权许购粮之事,立限三个月不再到港?中、法之事三个月不了,不知是否仍守局外之例?又,东洋即日本,与中国最近;理应一例示战,令守局外之例。饬据福建通商局司道详,并英国星领事上年有「文行各省照会不能作为示战明文,必由总署照会各国驻京公使转饬各省通商各口领事遵照,方为一律」等语。谨会电奉商,即请酌定示覆!棠、善、浚启。宋。

——以上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七。

·北洋大臣来电(光绪十一年六月十三日到)

密。厦门彭提督十三日晨刻来电:『昨一法船驶厦装煤,言今申刻开往上海。据云澎湖法船今日尽数开往香港、津、沪、日本等处游历,利士卑士船亦往津、沪一带。日前先托新关船往探,尚未回厦。汉肃』云云。鸿。覃酉初。

——以上「见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八。

猜你喜欢
  卷一 周紀一·司马光
  ●跋·顾炎武
  第二回 投军伍有幸配佳人 捍孤城仗义拯主帅·蔡东藩
  元明事类钞卷四十·姚之骃
  卷四·昭梿
  卷之二百十八·佚名
  卷四十一·佚名
  卷十五·高士奇
  窦荣定传·魏徵
  许相卿传·张廷玉
  梁纪十七 高祖武皇帝十七太清二年(戊辰、548)·司马光
  ●皇朝通典卷四十·佚名
  卷七十八·佚名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司马迁
  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三·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二十三 明 陈耀文 辑 长调 泛清波滴遍        晏叔原 催花雨小着柳风柔都似去年时候好露红烟緑尽有狂情鬭春早长安道秋千影里丝管声中谁放艶阳轻

  • 卷三百八 列传九十五·赵尔巽

      那苏图 杨超曾 徐士林邵基 王师 尹会一 王恕 方显 子桂冯光裕 杨锡绂 潘思榘 胡宝瑔   那苏图,戴佳氏,字羲文,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五十年,袭拖沙喇哈番世职,授蓝翎侍卫。雍正初,四迁兵部侍郎。四年,出为黑龙江将军。八

  • 逸文·钱俨

      钱文奉,元璙之子。善骑射,能上马运槊。涉猎经史,精音律、图纬,医药、鞠奕之艺,皆冠绝一时。初以父荫,为苏州都指挥使,迁节度副使。元璙卒,代知苏州中吴军节度使。有鉴裁,礼下贤能。士负才艺者多依之。作南园、东庄,为吴中之

  • 卷之一千二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赛会之惨剧·李定夷

    广东顺德陈村,向例每十年举行大醮会一次。前三届未举行,四年适值会期,好事者竭力提倡,遂又规复古制,阳历二月廿六廿七廿八三日为会期。当事者因经费难筹,亦已力从节俭,外间不察,谓此会已不举行四十年,布置定佳,遂如蚁之附膻。联

  • 卷九·佚名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 【起庚子周僖王元年○止己巳周惠王二十有五年】凡三十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五霸之兴始於是卷周僖王元年终於第十二卷周简王十四年自此诸侯渐

  • 张绪传·萧子显

    张绪字思曼,是吴郡吴县人。其祖张茂度,曾任会稽太守。其父张寅,官为太子中舍人。张绪少年时就很知名了。他心性清简寡欲,他的叔父张镜对人说:“这孩子,便是当今的乐广哩。”州里聘请张绪为议曹从事,后推举他为秀才。他便被任

  • 赵璧传·宋濂

    赵璧,字宝臣,云中怀仁人。世祖为亲王时,闻其名而召见他,呼他秀才而不叫名字,赐他三个僮仆,给他薪水,命王后亲制衣赐他,若不合身,立即修整,其受恩宠无人可比。命他到各地去访聘名士王鹗等人。又令蒙古学生十人从璧学习儒学。令璧

  • 李桢传·宋濂

    李桢,字..臣,其祖先为西夏国人。皇子阔出率军伐金,李桢随行,太宗对阔出说:“凡军中事,都要先征求李桢的意见,然后施行。”攻下河南诸郡后,阔出遣李桢同吉登哥一起去唐、邓二州查实居民人数,因为当时在战争之后又遭灾年,人民流散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 洪武十六年三月甲辰朔,上以云南平,命长兴侯耿炳文往谕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曰:“卿等久劳于外,今蛮夷已平,可以班师。若迟速之期,宜自审度。”

  • 卷二·张大亨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训卷二     宋 张大亨 撰桓公滕子来朝【二】薛伯卒【庄三十一】杞伯来朝【庄二十七】杞子卒【僖二十三】公会尹子单子云云伐郑【成十七】?子来盟【襄二十九】孟子称周室班爵禄天子一位公一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七·佚名

    萧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法师曰:“今当为解律中文句。如律本所说,名者不独一,随人而结,人身修习生名姓,戒寺行年纪,当以一一而知,我今分别解说。人身者,随得一人,或长或短,或赤或黑或白,或肥或瘦。修习者,或修禅定,或修僧事,或修学

  •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六·楚石梵琦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六 住嘉兴路恩光孝禅寺语录 参学比丘 景瓛等 编 师於至正十七年。八月初一日入寺。 山门。无门之门。不入而入。云垂四野。水满双湖。若要天下横行。亲到一回始得。 佛殿。还识佛么。

  • 营平二州地名记·顾炎武

    地名志。明末清初顾炎武撰。残一卷。炎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已著录。是书约写于作者游历京师永平府、山海关和蓟州期间(即顺治末,康熙初)。营州泛指辽水以东至朝鲜地。平州为清永平府地。炎武游永平时,“郡人以志属

  • 归藏·马国翰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归藏》为三《易》之一,又名《坤乾》,《周礼·春官·大宗伯》有记载。郑玄以为殷代之《易》。该《易》以重卦坤为首,乾次之,故名《坤乾》。又因坤象征地,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故名《归藏》。《礼

  •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佚名

    经名:太上玄灵北斗本命长生妙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北宋初。假托太上老君传授天师张道陵,劝人礼拜北斗七元君,延生保命。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向张道陵述北斗司生司杀,养物济人,有情之人皆出

  • 云阜山申仙翁传·佚名

    不题撰人。有“大元崇祀”语,盖元人所撰。本书鲜见其他传本。申仙翁,名泰芝,字广祥,唐道士。

  • 多角关系·茅盾

    中篇小说。1935年创作。共13节。1936年刊于《文学》6卷1期,1937年5月由文学出版社出版,现收入《茅盾全集》第4卷。小说以上海附近的小县城为背景,以地主兼资本家唐子嘉1934年年关时节的债务纠纷为线索,来组成复杂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