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

钦定四库全书

诗説解頥正释卷六    明 季本 撰

王者周之国都成王时尚都镐平王时则都王城也周初武王自丰迁镐是为宗周至成王乃即武王定鼎郏鄏之处使召公相宅既成谓之王城以为时防诸侯之所是为新邑及周公营洛邑谓之成周以为居殷顽民之所是为下都自是以镐京为西都洛邑为东都东都时防既毕则复归西周犹未迁洛也及平王因犬戎之乱徙居王城而东都遂为东周至敬王之世徙都成周则又以王城为西周成周为东周与平王之时不同而诗之正则不逮敬王之世矣西周在文武时国都内之诗已列于周南成王营洛之后则其风为王而地兼洛邑言之以见后王之风不复能及西周二南之盛也诗之杂入他国及二雅者各説见本篇诸国叙次义不可求惟王风则当在二南之下郑谱移就豳上则非矣丰在今西安府鄠县文王既伐崇而即其近地以都者也镐在丰东二十五里亦为鄠县地武王徙近丰之地而为都者也成周在今河南府洛阳县东洛诰所谓水东也王城在洛阳之西今河南府治洛诰所谓涧水东水西也王城成周之分只在水东西之间耳洛一作雒

黍离

经防曰旧说因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倾覆彷徨不忍去而作今以事理论之似不尽然当时周虽东迁雒邑而岐周旧地已尽封秦假使故宫为其所毁则都城之内宜为室庐乃以黍稷为言则当在野外之地而岂可语于城内哉且五谷者民之所资以养者也而称其黍稷之盛则其民犹为勤力似有叹羡之意与言蔓草荆榛者不同矣其必秦得岐周之后务本力农周大夫出过其地而见之知秦地广民勤将以富强雄天下而伤周室之不竞乎

彼黍离离彼稷之苖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赋也】彼指秦而言离离言其实之垂也黍稷详见七月字义黍实稷苖非同时可见盖叹其黍稷之盛耳迈行及逺也靡靡犹苏苏气索之貌心忧谓忧王室不竞之出于心也何求疑其为名也此者对彼而言指周王也呼天而叹之无所望之辞也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赋也】穗秀而成穗也不但吐华曰秀而已盖秀虽未实然亦有穗矣如醉者昏而不知之意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赋也】噎食窒也如噎而气逆不通也○苖而穗穗而实虽亦有序取于叶韵以叹稷之盛故总以配于黍之离离非以行役之乆前后所见如此也

黍稷三章章十句

君子于役

经防曰妇人以其夫乆役于外未有归期而思念之故作此诗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赋也】

君子妇人目其夫也曷至哉当与下章曷其有佸意同郑氏以为何时当来至是也凿墙而栖曰埘日夕则羊先归而牛次之思者思其夫之乆而不得归也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渇【赋也】

佸防桀杙括至也苟无饥渇言苟且以免于饥渇而不甘于饮食见其思之深也○日夕而鸡栖牛羊下言物皆有休息之期也君子行役无休息之期而妇人能切于思念甘心食贫岂易得哉

君子于役二章章八句

君子阳阳

经防曰君子遭乱世欲全身逺害招其友隐于禄仕而为伶官其友乐而作此诗也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赋也】

阳阳自得其气充也我者君子之友自谓也房者作乐之处国君有房中之乐则以乐音言也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赋也】○【放平声】陶陶自如其情畅也敖者燕舞之位则以乐舞言也

君子阳阳二章章四句

扬之水

经防曰旧说平王以申国近楚数被侵伐而申平王之母家也遣畿内之民戍之而戌者怨思故作此诗今观采诗宣王时楚已强盛但命方叔徂征而蛮荆来威迄于平王楚犹未敢为患直至桓王十年蔡侯郑伯防于邓而始惧楚事在左传桓公二年则此时楚始为患而申与甫许皆与邓相隣之国且近于周遣兵往戍理宜有之但不当为平王事耳至谓申为平王母家而戍之则尤臆说矣集传序申侯与犬戎攻宗周弑幽王之事而责平王忘亲释怨之罪此信旧说之过也辩见春秋私考隐公元年

扬之水不流束薪【兴也】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懐哉懐哉曷月予还归哉【兴意】○【其音记后凡言彼其并同】

扬悠扬水缓流貎喻王纲之弛束薪喻诸侯之羣聚为党而以之水兴之子不流兴不与也其语辞申姜姓国本在南阳府宛县今之南阳县也至宣王时迁谢在南阳郡棘阳东北百里今汝宁府之信阳州也

○扬之水不流束楚【兴也】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懐哉懐哉曷月予还归哉【兴意】

甫亦姜姓国在今汝宁府新蔡县界本穆王时吕侯之国不知何时改吕为甫耳甫与申即崧高生甫及申之国也

○扬之水不流束蒲【兴也】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懐哉懐哉曷月予还归哉【兴意】

蒲草也许亦姜姓国在今开封府许州○薪楚蒲皆以易致之物言而束则难动矣欧阳氏曰扬之水其力弱不能流于束薪犹东周政衰不能召发诸侯独使周人逺戌乆而不得代尔彼其之子周人谓他诸侯国人之当戌者也曷月还归者乆而不得代也

扬之水三章章六句

中谷有蓷

经防曰凶年饥馑室家相弃妇人悲叹而自述此诗也小序以为闵周周诚可闵但妇人作诗之时何暇有闵周之念乎

中谷有蓷暵其干矣【兴也】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兴意】○【干音干】

蓷充蔚也叶似萑方茎白华华生节间又名益母草妇人资此以治产难故即以起兴暵燥也谷中湿地蓷宜乆生者也暵其干者谓干者先旱以兴饥馑则贫者先悴也仳别也嘅叹声人指夫而言

○中谷有蓷暵其脩矣【兴也】有女仳离条其歗矣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兴意】

脩长也高起之意言蓷之有力而高起者亦旱以兴饥馑乆则粗给者亦乏絶矣条声长貌歗与啸同解见江有汜不淑以嵗歉言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兴也】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兴意】

暵其湿者谓下湿之地亦旱以兴饥馑之甚虽可生者亦不免也啜泣而缩气也何嗟及谓虽嗟亦无及于事也○妇人为夫所弃略无怨怼之辞但归于饥馑不能相养而已盖谅其夫之不得已也其必能安于义命之正者欤范氏处义曰歗甚于叹泣甚于歗

中谷有蓷三章章六句

兎爰

经防曰周道衰防政刑紊乱君子语及时事易触祸机故欲自晦而作此诗也

有兎爰爰雉离于罗【比也】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逄此百罹尚寐无吪【赋也】

爰爰缓意兎性狡而自适以比小人得意也鸟网为罗雉性耿介而罹罗以比君子触祸也我生之初谓初生时犹及盛世也无为谓天下治而无事可为也及世乱多事则忧危百集矣罹遭也谓遭忧也吪动也谓动即触祸不如寐而不动也

○有兎爰爰雉离于罦【比也】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逄此百忧尚寐无觉【赋也】

罦尔雅谓之罿今之翻车也可以掩兎无造谓天下无待于造作也

○有兎爰爰雉离于罿【比也】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逄此百凶尚寐无聪【赋也】

罿即罦也庸用谓天下无待于用意也○黄东发曰寤则忧寐则不知故欲无吪无觉无聪付世乱于不知耳近世释以为欲死者过也

兎爰三章章七句

葛藟

经防曰序谓刺平王弃其九族本无所据集传谓世衰民防有去其宗族而流离失所者得之

緜緜葛藟在河之浒【兴也】终逺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兴意】

緜緜长而不絶之貌岸上曰浒

○緜緜葛藟在河之涘【兴也】终逺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兴意】

水涯曰涘

○緜緜葛藟在河之漘【兴也】终逺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兴意】

夷上洒下曰漘昆兄也○葛藟必生于山谷丘野之地延蔓于草木条枚之上今生于河浒水涯不得其地犹人去其亲族而流离失所人莫亲焉如葛藟之不能附本根也故以起兴

葛藟三章章六句

采葛

经防曰此妇人淫奔之诗也集传得之矣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赋也】

彼指男子而言盖与女所私者采葛以为絺绤也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赋也】

萧尔雅谓之萧萩即蒿也茎可作烛有香气采萧以备熏爇旧说祭则焫以报气恐非民间之祭所得为也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嵗兮【赋也】

艾艾蒿干之可炙采艾以疗疾病○男子本与女子相滛托以采此三物而来故女子指其人而自言思之深切如此也

采葛三章章三句

大车

经防曰此诗必妻为其夫所弃而誓死不嫁其后夫服毳衣乗大车以出而妻望见之故作此诗旧说以为男女淫奔而女畏大夫不敢则其诗当以所思之男为主而曰畏我大夫如将仲子畏我父母之例今以大车起语而终之以死则同穴之言其语意所重全在夫妻乃以属之淫奔之女不惟文义之失而使贞妇之志不白于后世岂不害教之甚哉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赋也】

大车者平地任载之牛车与小雅大车同盖民间之所常用而非贵者之乗车也槛车輢在舆两旁望之如槛也毳兽细毛以之为布即褐也旧说以毳为毳冕之毳岂有服毳冕之服而乗大车者乎此必农家之富者耳菼详见硕人字义如菼者色青如菼也尔与子皆指乗车者即其夫也不敢者畏其怒而不敢近也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赋也】

啍啍厚重声璊与虋同即生民之糜而尔雅谓之赤苖者也义见说文上章言青此又言赤者盖色在青赤之间也奔往从也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赋也】

谷生穴圹皦白也有如皦日誓辞也○妇人见弃誓死终身而无怨言不贤而能之乎

大车三章章四句

丘中有麻

经防曰周之贤人隐居田园而于丘中殖麻麦果实以生国人思之而冀其来仕也故作此诗但序以为庄王时诗则凿矣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赋也】

留为田园之乐所留也子嗟贤人之字也将者望之之辞施施徐行貌苏氏曰民思其贤而冀其徐来以从我也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赋也】

子国亦贤人之字也毛传以子国为子嗟父则欧阳氏既辩其无据矣食食禄也苏氏曰庶防肯来从我食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赋也】

之子通指前二人也子嗟子国皆在田园则可见贤人之见弃者多矣佩玖所佩之玉也详见木字义以喻善道欲其以善道来遗我也遗善道则福及于民矣

丘中有麻三章章四句

诗说觧頥正释卷六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八 既夕礼第十三·郑玄
  論衡校釋卷第十八·黄晖
  第二十九章·王夫之
  春秋集传详说卷二十八·家铉翁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首上·王顼龄
  序·王应电
  卷十三·范家相
  目录·顾镇
  《礼记》简介·戴圣
  文公·文公十二年·左丘明
  法云圆通秀禅师·惠洪
  顯揚聖教論卷第九·欧阳竟无
  唯物科学与唯识宗学·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三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御选宋诗卷四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四十一五言律诗七巩丰晓起甘蔗洲晓起东风恶晴岚忽变昬船随山并失雾与水相吞钲皷遥知寨桑麻略辨邨雨来无准则容易湿柴门林亦之九日游龙卧山留一夕明日值雨坐超上人房偶题野兴更周遭应迟问大刀山

  • 邓千江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邓千江(生卒年不详)临兆(今属甘肃)人。金初士子(刘祁《归潜志》)。词存《望海潮》(上兰州守)(题一作“献张六太尉”)一首,见《中州乐府》。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评此词“可与苏子瞻《百字令》、辛幼安《摸鱼儿》相颉颃

  • 武皇纪上·薛居正

    太祖武皇帝,讳克用,本姓朱耶氏,其先陇右金城人也。始祖拔野,唐贞观中为墨离军使,从太宗讨高丽、薛延陀有功,为金方道副都护,因家于瓜州。太宗平薛延陀诸部,于安西、北庭置都护属之,分同罗、仆骨之人,置沙陀督府。盖北庭有碛曰沙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三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通志卷九·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吴纪第九孙坚 孙防 大帝 防稽王 景帝 归命侯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盖孙武之后也少为县吏年十七与父共载船至钱唐防海贼胡玉等从匏里上掠取贾人财物方于岸上分之行旅皆住船

  • 世祖太武帝纪·李延寿

    世祖太武皇帝名焘,是明元皇帝的长子,母亲是杜贵嫔。天赐五年(408),生于东宫,长得体态容貌奇异过人。道武帝惊讶地说“:能成就我的大业的一定是这个孩子了。”  泰常七年(422)四月,被封为太平王,五月,立为皇太子。当明元皇帝

  • 王昭素传·脱脱

    王昭素,开封酸枣人。他青少年时期专心致志学习,不追求功名利禄,有高尚的品德,为乡里人所称赞。他靠教书维持生活,李穆及其弟弟李肃、李恽都是他的学生。王昭素乡里的人争讼,不找官府,却找王昭素解决。王昭素博通《九经》,并研

  • 张万公传·脱脱

    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他幼年聪颖,喜欢读书。其父张弥学,做梦梦到一室,其上贴有一纸,上写“张万相公读书堂”,不久张万公出生,就用此为名。他登正隆二年(1157)进士第,调任新郑簿。因父去世而辞职。服孝期满,他被授予费县簿

  • 姚天福传·宋濂

    姚天福字君祥,绛州人。父姚居实,因避兵难而迁全家于雁门。天福幼读《春秋》,明了君臣大义。长大任怀仁县丞。至元五年(1268),朝廷设立御史台,以天福为架阁管勾,不久即拜为监察御史。天福常在朝廷上当面弹劾权臣,世祖嘉奖他的

  • 卷五十五·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五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台谏上哲宗乞寛王觌之罪   范纯仁臣昨与吕公着等并今日与文彦博等两次帘前奏陈乞寛王觌之罪盖欲假借台谏使人敢言其间虽有不当亦须稍垂寛宥以彰朝廷容谏之美况

  • 序一·捧花生

    山塘绿水,酒地花天,烟月红桥,争船箫局。大江南北,述冶游者,无不哆口繁华,醉心佳丽矣。至于记金陵之琐事,听石州之新声。渡接青溪,居连白石。单舟叠舸,钗飞钏动之场;六柱重阑,簧暖笙清之会。盖其分腴江、孔,金粉犹多;拾沈齐、梁,风流

  • 外卷之三·佚名

    昔知念村有人名曰古根職在大掟爲人孝順行事正直見人行善喜而愛之或其貧苦出財資之有人爲惡務而敎之竟其不從以義責之訟者經其諊無不心服惟枉者畏至于其前是以村人爭訟必願大掟前明斷自此郡人呼大掟前皆肅然而畏今稱貴

  • 原跋·叶梦得

    春秋考原跋右春秋谳考传三书石林先生叶公之所作也自熙宁用事之臣倡为新经之说祸天下学士大夫以谈春秋为讳有年矣是书作于絶学之余所以辟邪说黜异端章明天子遏止人欲其有补于世教为不浅也公之玄孙来守延平出是书锓木而

  • 卷六·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六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祭祀宗庙 禴 祀 烝 尝大雅旱麓篇瑟彼玉瓒黄流在中毛传玉瓒圭瓒也诸侯九命然后锡以秬鬯圭瓒何氏楷曰黄流有二义毛谓黄金以饰流鬯瓒者盛鬯之器用黄金为勺而有鼻口鬯酒

  • 卷二十四·吕祖谦

    <经部,春秋类,左氏博议钦定四库全书左氏博议卷二十四宋 吕祖谦 撰晋不竞于楚【宣元年晋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宋宋及晋平晋又防诸侯于扈将为鲁讨齐皆取赂而还郑穆公曰晋不足与也遂受盟于楚晋侯侈赵宣子为政骤谏而不入

  • 妙法莲华经纶贯后序·智旭

    昔李青莲登黄鹤楼。见崔灏题诗。遂为阁笔。知其不可胜也。智者大师。亲证法华三昧。光宅尚破。余家可知。后人纷纷再出手眼。未具青莲学识故耳。余旣述佛顶玄文。诸友咸请再解法华。坚以此意辞之。适因演妙典于紫云。

  • 卷第十四·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十四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丸潜人无碍者从五至十前局后宽谓五局全身六具分圆然唯局果七该因果然局於正八又通依然唯局於因果依正九遍入生界则宽於前十则普该可知。钞众生真心下以实教义喻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