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姚天福传

姚天福字君祥,绛州人。父姚居实,因避兵难而迁全家于雁门。天福幼读《春秋》,明了君臣大义。长大任怀仁县丞。至元五年(1268),朝廷设立御史台,以天福为架阁管勾,不久即拜为监察御史。天福常在朝廷上当面弹劾权臣,世祖嘉奖他的直率,赐名巴儿思,意思是不畏强悍,如虎一般,厚加赏赐以表彰他对朝廷的忠心。天福说“:臣的职责就是弹劾臣僚们的错误。惟恐辜负了圣上给我的俸禄,怎敢再贪优厚赏赐而加重臣的罪过?”

当时,御史台有二御史大夫,意见不能统一,工作反而不好办,天福以“一蛇二首,不能寸进”的比喻,劝世祖上设一个御史大夫。世祖采纳了他的建议。天福巡察畿内,有个朝廷派来的使臣欺压百姓,索取贿赂,天福身着便服进行调查,得其罪状,奏请朝廷将他斩首示众,豪强怕他,畏服于他。

至元十二年,朝廷废除各道按察司,天福对御史大夫玉速帖木儿说“:按察司的设立,是为了广泛听取意见,防止非常事件的发生,意义深远,不只是纠正官吏的错误而已。”大夫大吃一惊地说“:若非公提醒,几乎误了大事。”连夜入世祖卧室转奏天福的意见,世祖也明白过来,下诏恢复各道按察司。权臣对此很不高兴,降天福为朝列大夫、衡山路同知。天福辞不就任,后起任河东道提刑按察副使。这时,北边用兵,军饷的输送又多又急,河东人民苦于运输的力役。天福深怕人民会因此而闹事,弹劾执政者失策,奏请停止征发运输劳役。召天福入朝,拜中顺大夫、治书侍御史。

十六年,授嘉议大夫、淮西道观察使。淮甸是军事要地,屯驻在那里的将吏侵害百姓,天福一律清除,人民大喜。转任湖北道按察使,揭发省臣贪赃事数十件,报告朝廷。二十年调为山北道按察使。该地百姓不知务农,天福教导他们种庄稼,使百姓富裕起来,百姓给他建生祠祝福,刻碑文记其事绩。二十二年,入朝任刑部尚书,不久出京为扬州路总管。二十六年,再度任淮西按察使,惩处大奸一人,没收其家产。

二十八年,桑哥倒台,其党羽在平阳较多,任天福为平阳总管。他在此任上,进行清查惩处。不久拜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因其母亲年迈,辞职。三十一年,授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使,不久又调任真定路总管,改变驿站所需财力的来源,减轻人民的负担。其办法得到朝廷认可,并广泛推行于其他各地驿站。

大德二年(1298),授江西行省参政,因病辞职。四年,拜参知政事、大都路总管兼大兴府尹,使京畿地区得到很好的治理,为后来的府尹树立了榜样。六年,病卒,享年七十三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东夷·欧阳修
  卷下·唐庚
  卷第一百九十八·胡三省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纪昀
  一三八一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二七六 署理山西巡抚明兴奏本年查无抽改《资治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七三九 满本堂为知照堂属各官员数职掌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卷六十八·张守节
  谠论集卷三·陈次升
  第七章育婴租·佚名
  卷二百三下·雍正
  卷十七·佚名
  二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图下的老江·徐志摩

    John of Tours (old French)到了家了,图下的老江, 他身体可老大的不爽。 “您好,我的妈;”“您好,我的儿; 媳妇给你生了个小孩儿。” “妈,那你先去,到地板上 替我去铺上一张床; 轻轻儿的,妈,您小心走道, 别让我的媳妇听到。” 那

  • 卷三百四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一韩愈符读书城南【符愈之子城南愈别墅】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

  • 第二出·徐渭

    (〔外扮月明和尚,负搭连上。内盛一纱帽、一女面具、一僧帽、一褊衫〕百尺竿头且慢逞强,一交跌下笑街坊。可怜一口儿西湖水,流出桃花赚阮郎。老僧且不说俺的来由,且说几句法门大意。俺法门象什么?象荷叶上露水珠儿,又要沾着,又

  • 列传第十三 长孙嵩 长孙道生·魏收

    长孙嵩,代人也,太祖赐名焉。父仁,昭成时为南部大人。嵩宽雅有器度,年十四,代父统军。昭成末年,诸部乖乱,苻坚使刘库仁摄国事,嵩与元他等率部众归之。刘显之谋难也,嵩率旧人及乡邑七百余家叛显走,将至五原。时寔君之子,亦聚众自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六十四·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九月甲戌朔行 大享礼于 玄极宝殿命成国公朱希忠代○乙亥○霜降遣恭顺侯吴继爵长宁伯周大经成安伯郭应乾玉田伯蒋荣分祭 八陵都督佥事沉至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都督同知王极祭 孝洁皇后各陵

  • 卷之六十七·佚名

    光绪四年。戊寅。二月。辛巳。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庚戌皆如之。内起居注  ○谕内阁。翰林院侍讲张佩纶奏。请敬遵成宪。遇灾修省。各摺

  • ◎总长宴客趣闻·李定夷

    陈澜生尝在德昌饭店,招宴财政会议全体会员。以宾客众多之故,厨司烹调,应接不暇。自八时前后就席,至十一时左右方散。众客闷坐多时,倦容可掬。有某客因久坐席间,阑珊已极,一时误将吃大餐用之白布一方,揣入襟底,而布角则外露。一

  • 中兴小纪卷三十六·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二十四年【嵗在甲戌】春正月初诏诸军统制官满十五年与转一官至是承宣使戚方当依格回授其次观察使梁斌系帯军职令转一官乃叙位在戚方上辛巳诏方以所得特帯军职庶与斌旧次不至陞降上于将将精审如此中兴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二·佚名

    阖庐孙武【老泉 樊川 六一 东坡】夫差伍子胥【栁州 卢元辅 荆公 颍滨 李白】勾践事吴【东坡】种蠡【颍滨 昌黎 东坡】子胥种蠡【东坡】通论国之兴亡【颍濵】孙武老泉曰求之而不穷者天下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

  • 评鉴阐要卷十一·乾隆

    明仁宗帝诏朕若法外用刑法司执奏五奏不允同三公大臣执奏必允乃已目法令之当否详审至于再三斯已可矣即虞廷克允亦惟杀之三宥之三而止必令法司五奏往复虽多徒滋烦冗究之五又何异于三乎且人主详求庶狱反覆披览轻重自无遁

  • 第十三章 20·辜鸿铭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曰:

  • 七法第六·管仲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诛,若是安治矣?未也。是何也?曰形势器械未具,犹之不治也。形势器械具,四者备,治矣。不能治其民,而能

  • 凡例·朱鹤龄

    诗经通义凡例 通义者通古诗序之义也盖序乃一诗纲领必先申序意然後可论毛郑诸家之得失後序多汉儒附益者今取殴苏吕严诸说为之辨正错简譌字亦详订焉制举之家专宗朱传故诗序久置不讲并宋元诸儒之说皆无由而见余采其合于

  • 卷四·佚名

    忉利天品第九佛语比丘。须弥山王顶上。有忉利天。广长各三百二十万里。上有释提桓因城郭。名须陀延。广长各二百四十万里。七重壁。七重栏楯。七重交露。七重行树。周匝围绕姝好。皆以七宝作之。金银琉璃水精赤真珠车

  • 佛说初分说经卷上·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尔时世尊。往诣优楼频螺耆年迦叶所。到彼处已。时彼迦叶见佛世尊自远而来。即白佛言。善来大沙门。诸有所须衣服饮食。我悉供给。是时世尊即谓迦叶言。我今于汝此舍之中。

  • 谋杀的变更·伍尔里奇

    短篇小说,伍尔里奇著。布赖恩斯·唐利维如果想要杀害某个他看不顺眼的人,从来没有他不能得手的时候,而且每次他都能成果地逃脱惩罚,这都有赖于花钱能够买到费德·威廉姆斯的假证词,提供不在场证明。这一次的谋杀,一切关于不

  • 宁古塔山水记·张缙彦

    山水志。清张缙彦(1600?—1672? )撰。二十二篇。缙彦字坦公,河南新乡人。明崇祯进士,历官知县、布政使、兵部尚书。仕明、大顺、清三朝。康熙初年,因文字狱流宁古塔,死于戍所。辑有《天下名山胜概记》。曾游览考察今牡丹

  • 元音·佚名

    十二卷。元孙原理汇辑、陈孟凝编选、张中达校正。孙原理、陈孟凝、张中达三人生卒年、事迹均不详。张中达出任定海县丞时方刻板行世 (乌斯道《元音序》)。本书共十二卷,共选入元朝一百七十六位诗人的诗作,并在诗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