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等谨案嘉禾百咏一巻宋张尧同撰尧同秀州人仕履未详诗中所咏会景亭为潘师旦所筑赵老园为赵衮归隠之处核其时代葢宁宗以后人也宋世文人学士歌咏其土风之胜者往往以夸多鬬靡为工如阮阅郴江百咏许尚华亭百咏曾极金陵 
-   ○文宗上    文宗圣明元孝皇帝,讳图帖睦尔,武宗次子也。母曰文献昭圣皇后唐兀氏。帝以大德八年正月癸亥生。    英宗至治元年五月,钦察台、咬住告脱允察儿等交结亲落,有异志,词连于帝,乃出帝居琼州。泰定元年正月,召 
-    却说魏大将军曹真,收复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自恃有功,尚想出师报怨,乃上书曹叡,请由斜谷攻蜀,数道并进,可以大克。真是贪心不足。叡依了真言,便命大将军司马懿,溯汉西上,与真会攻汉中。司空陈群上言,斜谷险阻,转运为难,不宜遽从 
-    却说梁将贺瓌,据住土山,为晋王所望见,即顾语将士道:“今欲转败为胜,必须往夺此山。”说着,即引骑兵下丘,驰至对面土山前,奋勇先登,李从珂、王建及等,随后踵至,统是努力向前,一拥而上,梁兵抵敌不住,纷纷下山,改向山西列阵,尚是气 
- 凡每日通政司使封本到文书房,回知该正公,公即付掌文书周近侍进朝等拆开口占注,语略节,旁有写手一人,执笔草稿文书单毕,连本付捧匣者,如侯保山、李黑子、张大汉等,失其名,请本至乾清宫大殿内,付王体乾、梁栋、李永贞、石元雅、涂 
- 金纪 【二】熙宗海陵○熙宗熙宗皇帝讳亶本讳哈喇太祖孙景宣皇帝子母富察氏天会十年宗翰宗辅希尹入朝与宗干议以自杲薨后安班贝勒虚位已久哈喇 先帝嫡孙当立相与请于太宗者再三乃从之四月庚午诏定为储嗣十三年正月己巳 
-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十九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萧何曹参传第九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服?曰为人解通无嫉害也应劭曰虽为文吏而不刻害也苏林曰 
- 邵陵携王萧纶字世调,小字六真,是梁武帝的第六个儿子。他从小聪明,博学并善于写诗文,尤其善于写书信。天监十三年(514),受封为邵陵郡王。普通五年(524),萧纶以中郎将的身份代理南徐州事。他在州中轻佻暴虐。喜怒无常,使用的车 
- 陈同寿 字受彤。生于江苏苏州。年三十七岁。弟明寿。已婚。子一。初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一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土木工程。光緖三十三年。入威斯康心大学。习普通文科。光緖三十四年。入伊里 
- 大学士李光地撰丧问丧服如至尊之丧小官及士庶等服于古皆差仪礼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传曰君至尊也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庶人为国君齐衰三月注不言民而言庶人庶人或有在官者天子畿内之民服天子亦如之以是观之自 
-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古礼不传久矣曲台十七篇祗得士礼而李氏所上周官经则専记周代官政而不切民用若戴马礼记率战国以后学徒所録零论襞屑并无一通全之礼可为世法而汉宋羣儒则又各起而聚讼其间于是古礼亡即俗礼亦沫沫焉幼 
- 大乘起信论略释者,太虚法师讲授于汉上,以少文显示所说要义也。念琛沉迷世苦四十余年,回向自心,实自本论始。忆癸丑春,有友赠以本论疏记会本,教令修习,自得安乐;少阅不审,叹无缘而已!久之、睹世事纷拏,感人情翻覆,反究心地,求所归依 
- 	宗鉴法林卷二十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四世	终南山云际师祖禅师(南泉愿嗣)	初参南泉。问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如何是藏。泉曰王老师与汝往来者是藏。师曰直得不往来时如何。泉曰亦是藏。师又问如何是珠。泉召 
- 刹准可知。颂中有十。初一颂劫差别。二劫长短。三劫多少。已上通颂前列名。四劫染净。五释劫净因。六显诸劫名。七劫中佛出。八一多劫相入。九劫内严具相入。十结归心想。是故得无碍并可知。第九明世界海劫转变。随所 
-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五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住翠岩寺语录熊少宰陈司理等为师四旬入山设供。请上堂。僧问。法王法诞喜重逢。台旆联翩陟梵宫。万指临筵齐侧耳。祈师一语寿寰中。师云。北斗面南看。 
-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景 
- 一卷,秦罗什译。佛初得道,在伽耶山。与千比丘,万菩萨俱。入诸佛甚深三昧,谛观诸法性相。文殊知之,即问云何发心?佛以无发是发义答之。月净光德天子问言,缘何事故,行菩萨道?文殊答以大悲为本,大悲以直心为本,直心以等心为本,等心以 
- 全一卷。隋代智顗撰。又作法华三昧行法、法华三昧仪、法华经三昧仪。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书名之下副题为‘法华三昧行事运想补助仪礼法华经仪式’。所谓法华三昧,乃取法华经之精神,观诸法实相之理之三昧行。本书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