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万公传

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他幼年聪颖,喜欢读书。其父张弥学,做梦梦到一室,其上贴有一纸,上写“张万相公读书堂”,不久张万公出生,就用此为名。他登正隆二年(1157)进士第,调任新郑簿。因父去世而辞职。服孝期满,他被授予费县簿。大定四年(1164),他为东京辰氵录盐副使,他在任时,盐税有所增加,升为长山令。当时土匪未平,一天早上有几万百姓到城下请求保护,张万公登上城上的矮墙告诉乡亲父老相信他,人们感悟相互离去,境内人依赖他,为他建立祠堂。很久后,他补任尚书省令使,擢升河北西路转运司都勾判官,改任大理评事,因有成就升为司直,四次升任侍御史、尚书右司员外郎。丞相徒单克宁曾对他说“:后代取代我的一定是你。”不久他被授予郎中,他陈述奏章清楚简练,金世宗赞扬他,对侍臣说:“张万公是纯朴正直之人。”不久升为刑部侍郎。

章宗即皇帝位,始设立九路提刑司,张万公被选拔做南京路提刑使。因为他管理功劳最高,升为御史中丞。适逢北部边疆多次有警报,皇帝章宗命令枢密使夹谷清臣发兵前去攻打。张万公说:“此次行动劳民又无利益。”皇帝诏百官在尚书省讨论此事,于是停止发兵。不久张万公为彰国军节度使。

明昌二年(1191),张万公为知大兴府事,授职为参知政事。一年后,张万公因为母亲年老,他请求休养,皇帝不允许,赐给他探亲。张万公探亲归朝,皇帝问他山东、河北粮价贵贱,现在的春苗种植,张万公都如实回答。皇帝章宗对宰臣说“:每个地方虽然都下了雨,但还没有完全下透,怎么办?”张万公进言:“自陛下即位以来,兴利除害,凡是益国便民的事情,您都勤勉操心,没有不实行的。至于旱灾,都由于我们这些大臣们的罪过,如果按照汉朝的典故,我们都应当免官。”皇帝说:“你们什么罪,大概是朕的行为没达到吧。”张万公回答说“:天道虽远,实际上与人事相关联,只有圣人的言行可以感动天地。昔日成汤拿六件事自责,周宣遇到灾难而怕,侧身修行,没有不是治理人事的。现在应该推崇节俭,不紧急的事务、没名份的费用,都可废除。”皇帝说:“灾难不可专说是天道,大概有时可能是人为造成的,所以孟子说帝王没有罪恶的年成。”左丞相完颜守贞说“:陛下引咎自责,这是国家的福呀。”皇帝因此按张万公所说的下诏治罪自己。

进士李邦礰上奏事情,因论世俗侈靡,讥讽涉及先朝,有司议论他说的话有罪,皇帝章宗对宰臣说:“昔日唐朝张玄素用桀王、纣王比作文皇。今天如果把我比作桀王、纣王,也没有罪。至于世宗的功德,岂容讥讽诋毁。”皇帝回头问张万公“:你以为如何?”张万公说“:讥讽斥责先朝,应当治罪,然而一直没有这种法律。今天应该立此法,让人们知道。”于是命令免去李邦礰的罪。

明昌四年(1193),张万公又请求辞职,皇帝授予他知东平府事,并告诉他说“:你在政府中,不是不称职,因为你母亲年老,乞求侍候赡养,特给你乡郡,以遂你的孝心赡养。朕的心意,你不要忘了。”张万公致谢,且捧着奏章说:“臣狂妄,有一句话想今天让你知道,会面结束就来不及了。内外的官职,担忧责罚不一,希望皇上考察此事。”皇帝高兴地接纳了。明昌六年(1195),张万公改任知河中府,当时军队兴盛。人们把张万公的像画在薰风楼里,又为他建“去思堂”。

张万公移守济南,因母亲去世离职。服孝完,皇帝诏用张万公,授予平章政事,破格升为资善大夫,封为寿国公。当时李淑妃受宠,皇帝想立她为皇后,大臣大多数认为不可以。御史姬端..上奏章讨论此事,皇帝发怒,御史大夫张日韦降官一级,侍御史路铎降官二级,姬端..打七十下,以抵偿他的讨论。李淑妃最终被进封为元妃。军队虽然休战,然而边疆的事情很多,连年干旱,天灾多次出现。又多次改变制度,以为不好又改过来,变来变去没有定下来。张万公一向深沉谨慎,致力于安定少事为准则,他与同事们议论多不一样,然而很害怕,不敢犯龙颜强谏,皇帝问到了,就视其利害而回答,皇帝虽然听从但却不施行。张万公于是两次奏章用衰老有病请求休假,皇帝下诏告诉他:“近来你说了几件事,朕未曾实行,这是朕的过错。你年纪不大,而急切请求休病假,现在赐给你两个月的假,然后继续出来工作。”

起初,即明昌年间,有司建议,从西南、西北路,沿临潢到泰州,开挖大壕堑用来防备大军,三万人劳役,几年未完成。御史台说“:开挖的壕堑不久就被风沙填平,对防御侵略没有用,而只是白白劳民。”皇帝章宗因旱灾,问张万公导致的原由。张万公用“劳民时间长久了,恐怕伤了和气,应该听从御史台的话,停止挖壕堑为益”做回答。后来丞相完颜襄军队还朝,又让开挖,对此百姓很受苦。主兵者又说“:连年征伐,军队多次失败,这大概是因为屯田地少,没法供给,到时免不了受饥寒,所以没有斗志。希望收回漏税的民田分给军队,那么战士的士气就会增加一倍。”当朝大臣议论已定,独有张万公上奏章说此事不可行,有五种原因,大意是:“战争刚结束,战争的创伤还未恢复,无暇抚慰老百姓,不可再打扰他们,这是一条原因。刚通检不久,田地有固定的户籍,一定不能全部收取,否则正好增长了狡猾官吏的弊病,长了邪恶之风,这是第二条原因。浮用奢侈的费用,不可胜计,用它来养军队,可以补充军费的不足,而老百姓也可充足,不需要去夺取百姓的田地,这是第三条原因。军队士兵没有选择,强弱没有分别,而让他们共同耕田吃饭,勤奋的人不能尽其力,疲弱的人得以允许他的奸猾,这是第四条原因。夺老百姓的田而给军队耕种,得了军心却失了民心,其祸患不可胜言,这是第五条原因。一定不能夺取百姓已经耕种的地,用已经收回的漏税田地,召唤百姓耕种它,用其收入的一部分供给军队,这样军队可坐收其利,而老百姓也没有被夺的怨恨。”这些都没被批准。一天上朝,皇帝章宗对张万公说:“你昨天说天下长时间阴暗,这也是因为人君用人邪正不分。君子应当在朝廷内,小人应当在朝廷外,很有道理,然而谁是小人?”张万公奏说“:张炜、田栎、张嘉贞等,虽有才干,没有德可称赞。”皇帝即命这三人到外地做官。

泰和元年(1201),张万公连上奏章请求养老,没被批准,升为荣禄大夫,赐其子进士及第。第二年,张万公再上奏章,皇帝下旨:“难道你所说的,朕有不听从的事吗?或者同事意见不统一,而多违背你的意愿?不然,为什么多次请求辞职。”张万公道歉说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有病。泰和三年(1203)正月,张万公再上奏章,未被允许,加为银青光禄大夫。三月,张万公列举朝中有名的人代替自己,皇帝知道不能挽留了,告诉他说“:朕刚即皇帝位时,擢你为执政,既而升为相位,因为你是先朝的老人,熟悉典章制度,朕很看重你。你年纪虽大但精力未衰,所以用政务来劳累你。因为你多次请求离职,所以尽力听从你,这不是朕的意思。”张万公加为金紫光禄大夫,后退休。

泰和六年(1206),南疆用兵攻打宋朝,皇帝认为山东是重地,一定得大臣前去镇抚它,先任的完颜守贞死了,于是特起用张万公知济南府、山东路安抚使。山东连年干旱蝗灾,沂、密、莱、莒、潍五州最厉害。张万公考虑人民饥饿必生盗贼,应当准备赈济。当时正兴兵打仗,国家不给费用,张万公于是上言乞求将僧道度牒、师德号、观院名额并盐引,交付山东行部,在五州变卖,换取粮食。又说督责有司禁止盗贼的方法。皇帝都听从了。宋朝人请求议和,张万公又请求退休,皇帝批准了,并加为崇进,仍然给他平章政事一半的俸禄。泰和七年(1207),张万公死。皇帝命令依照宰臣旧的制度,赠给财物安葬。赠为仪同三司,谥号文贞。

张万公纯厚刚正,家中没有不纯的客人,典章文物,多由他裁正。皇帝曾经与司空完颜襄说秋山之乐,意思是在春天打猎。皇帝回头看张万公,张万公说:“动不如静。”皇帝变了脸色而停止了。他辅正八年来,所推荐的人,多是廉洁谦让之士。大安元年(1209),张万公配享章宗庙廷祭祀。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一 韦瑱 梁昕 皇甫璠 辛庆之 族子昂 王子直 杜杲·令狐德棻
  序·佚名
  卷三百二十六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第十二回 戕县令刘邦发迹 杀郡守项梁举兵·蔡东藩
  卷第八十六·胡三省
  修纂官·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十·佚名
  卷之六百十三·佚名
  八十七 曹寅奏请圣安并江南虽知异常之变但无异说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八·纪昀
  佛法十疑略释·李叔同
  卷三十三·班固
  张希崇传·薛居正
  卷八十二·佚名
  卷十五·戴锡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李德义同搽旦上)(李德义云)自家李二的便是。二嫂,你好下的手也!自从你搬调的我要分另了家私,将我哥哥气杀了,一应家私,都在手里,你还不足,直把神奴儿勒杀了。儿也!痛杀我也。若是嫂嫂来寻呵,都在你身上。(搽旦云)不妨事,若来

  • 卷七百九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九十五李日知【荥阳人历相中宗睿宗】所愿暂知居者乐无使时称主者劳【中宗幸安乐公主第从官赋诗日知卒章独存规诫识者多之】赵仁奨【河南人景龙中为御史睿宗朝左授上蔡丞】令乘骢马去丞脱

  • 尚史卷六·李锴

    本纪五周本纪【以下春秋】平王平王名宜臼幽王太子也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诸侯即申侯共立宜臼是为平王【史记】纪年幽王死申侯立平王于申虢公立王子余二王并立余晋文侯所杀是为王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瓉作

  • 第九四禀同治十三年九月七日一一三○四-一·佚名

    大甲站驿书吕洲,禀解遣领脱逃之跑勇温天送具禀案下、派办大甲站驿书吕洲,为遣领脱逃,拿获解案,禀请察讯究追事。缘前月十九日,因专跑勇温天送赴署,支领工食、行粮,计银十三元五角,〔书〕令回家取挪长衫、

  • 卷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 【起丁未唐文宗太和元年○止己卯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凡三十三年 表例说 见第六十六及六十七六十八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

  • 卷之八十·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十 传第六十四 扎萨克多罗贝勒和罗理列传【今袭和硕亲王】 和罗理厄鲁特人和硕特族姓博尔济吉特号巴图尔额尔克济农初驻牧西套隶鄂齐尔图汗嗣鄂齐尔图汗被难和罗理徙牧

  •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一·来保

    八月甲申上谕内阁曰纪山着革职发往军营聴经略大学士讷亲委用令其自备资粮効力赎罪四川廵抚印务着班第暂行署理戊子讷亲奏言【臣】前定计发兵攻取卡撒右山梁之三层碉及小碉石卡次扑防碉再分昔岭官兵合力取二道山梁原俟

  • 五〇 仁房的大概·周作人

    关于各房的事未曾说及,现在因为讲到玉田,所以把仁房提前来一说吧。仁房底下也分作三派,以礼义信为名。礼房的长辈已先死,剩下的是十三世,那里又分两房,长房三弟兄,以小名为号,六四字菉史,四七字思蕺,五十字衍生,只有六四娶妻成家

  • 永王李聑传·欧阳修

    永王李瞞,少年时丧母,肃宗亲自教养照看他。长大后聪敏好学。他长得很丑,颈偏不能正面看人。既封为王,兼任荆州大都督。安禄山造反,玄宗到扶风,诏令李瞞即日到镇所去。不久又兼任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以少府监窦

  • 张木式传·脱脱

    张木式,字敬夫,丞相张浚的儿子。聪明、有悟性,少年老成,张浚很喜欢他,从幼年始即就学,所教授的都是仁义忠孝之类的东西。长大后以胡宏为老师,胡宏一见他,就以孔门论仁义的要旨告诉他。张木式退下思考,好像还有所得,胡宏称赞他说

  • 卷三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三十雍正三年三月上谕二十三道初三日谕大将军年羮尧尔欲令康济鼐驻劄西藏所议虽是但康济鼐居住阿里克地方亦甚属紧要不知康济鼐情愿与否且与阿尔布巴隆布奈等彼此能和睦与否亦未深知

  • 卷十二·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歴代职官表卷十二兵部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二<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十二<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 洪武十四年春正月丁亥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宴文武群臣于谨身殿,命妇朝皇后于坤宁宫,锡宴。 戊子,故元平章乃儿不花等寇边,上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

  • 第二十二章·王夫之

    一二十二章以下,章句系之语云&ldquo;言天道也&rdquo;,&ldquo;言人道也&rdquo;。须知朱子是櫽括来说个题目,便人记忆。其实则所云&ldquo;言天道&rdquo;者,言圣人之具体乎天道也;&ldquo;言人道&rdquo;者,言君子之克尽乎人道也

  • 卷八·僧祐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第一道安法师大品经序第二长安睿法师注解大品序第三大梁皇帝小品经序第四长安睿法师大小品对比要抄序第五支道林作正法华经记第六出经后记正法华经后记第七未详作者法华宗要序第八慧观法师法华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七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七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四法品第五之二 四智者。谓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法智云何。答缘欲界行诸无漏智。缘欲界行因诸无漏智。缘欲界行灭诸无漏智。缘欲界行能断道诸无

  • 莅政摘要·陆陇其

    二卷。清陆陇其辑。陆陇其(1630—1692),字稼书,初名龙其,浙江平湖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历任嘉定、灵寿知县,官至监察御史。他为官清廉,鲠直不阿,严于律己,且崇奉程朱理学,贬斥王学,受到清世宗、高宗父子的表彰,成为有清一代第

  • 西轩客谈·佚名

    蜂蝎之毒,能螫人。然其一螫,则其毒甚锐,再则渐减,人得而加害矣。故人之智勇,贵乎慎,所发使人有所不能测,可也;苟发之不当,宁无不顾其后悔乎? 春三月,虽有时寒冱,终是生育之气居多;秋三月,虽有时融和,终是肃杀之气居多。亦犹洽世,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