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例封文林郎乙酉科拔贡生多公墓志铭 张玉纶 

鸣呼!公之墓,果何地耶?而予乃铭之。公少予六岁,方冀公之铭予,而予忍铭公乎哉!然事至今日,予又忍不铭公乎哉!于是,遥为之铭曰:岫岩之精瀛,□那之灵苞。含符吐毓,此奇英渊涵九德,沉潜六籍。人许麟龙,品推圭璧。天胡不吊,哲人云亡。少微彗蚀,星陨平阳。忠则酬君,义则殉友。浩气常留,是为不朽。公舒穆禄氏,讳多隆阿,字雯溪。先世长白人,始祖扬古利,追封武勋王,世袭一等公。太高祖麻穆嘉以领催,于康熙二十六年调盛京,遂为岫岩人。高祖讳花色,第三子讳英保,生德普公。德普公生二子,公其长也。年十九,补博士弟子员,每试高等食饩。乙酉,举拔萃科。公之为学,专肆力于经,于帖括不甚措意。以是,试京兆,辄荐而不售。有劝之揣摩时式者,夷然不屑也。同年何晓枫维墀为礼部郎,雅重公,延公教子,兼佐幕事。会荆州满合士子,纠众与其佐领哄。该将军奏请各省拨旗人驻防,所以示四方威重也。今大半趋习文事,则武备弱,且令士子恃衿,敢于抗上,渐不可长。请裁各省驻防旗人学额,兼停其乡会试。疏入,报可下礼部,盛京亦在裁停中。时或掌仪制司印主覆奏稿商诸公,公谓:盛京者,俗所谓皇上老家也。都京旗人,皆自盛京移来。谓都京旗人为驻防可,谓盛京旗人为驻防则不可。愿以此持奏,则盛京或免裁停乎!何是之奏上,盛京果获免,公之力也。会何出守江西,公辞归。既而,何守平阳,聘公为山长,掌书院事。公辞,何屡遣人促之,不得已,乃西。初至,诸生寥寥,次年,学舍至为之满。值岁试,县令某聘公阅卷,学额二十名。公所取前二十名卷,院试,无一遗者,一时服公衡鉴之精,且传以为美谈云。哈公芬来抚晋,莅任,日接控呈八十纸。哈公在部时,素耳何清干名,悉以委之。何以为难,公曰:是无难,愿得两造原卷,得为君覆意之。凡窽要处,为君飞签记之,君斟酌审核,可立办也。何从之,不十日,八十案报结。哈公覆之,则平反者稽颡颂德,狡展者俯首无辞。哈公喜,称赏何守者不置。何乃叹谓公曰:吾向者,自谓知君,今而后,始愧知君未尽也。当是时,广西长发贼盘踞江宁,其别股贼窜入河南、山东界。胜宫保以大师蹙之,贼遂跳山西,破垣曲、和顺等县,直指太原。为乡导者所误,突至平阳。平阳镇兵前已调往江宁协剿,无守御备城之。南四乡火起,何急令闭城,时癸丑八月初九日寅刻也。于是,何谓公曰:兄处宾师位,弟已派人护公,可急去。弟将与此城存亡矣!公笑曰:是何言!愚与君同举拔萃科,君王臣,愚独非王臣乎?且愚闻,有闻友在难而赴之者,未闻有见友在难而去之者。君能殉城,愚独不能殉友乎!何乃进而问计,公曰:君速征兵近县以助守,急请援省宪以助剿。南门当贼冲,君率民役自守之。东门次冲,县令守之。西北二门,非贼所急,可塞其门。令通判经厅率老弱乘城,以壮军势。且胜宫保大军压贼后,若能即日至者,贼必奔逃,城可无虑也。何从其计,且召夫人谓曰:门内事,一听多兄主之。城不守,予不归矣!遂趋出,公乃邀县尉,俾巡街道,抚百姓,查奸细,令府役具器械,备糗粮,供守备。又念胜宫保兵,未必能实时至。令何之亲信,匿其四子于民舍。部署甫定,则闻南门枪炮轰震,声贼已至城下矣。公乃搜城中丁壮,益南门守。贼探知守备单弱,日夜攻不息。至次日申刻,忽一探役喘息汗流而至曰:贼攻南门不胜,分兵攻东门破之。主人下城,与巷战死矣。公乃入见何夫人曰:是当死。夫人曰:诺。率其长女长媳自缢死,次妇觅带索不得,剚刃死。公视其已死,乃出。甫至大堂,则贼已入署矣。问公何人,公曰:我太守友多某也。贼首曰:汝必读书人,可随我,无忧不富贵。公曰:读书人断不为贼,且为贼,亦断无好死者,何富贵云也?贼仍以好言餂之,公即大骂。傍贼进矛于公,公遂隤。贼肆杀掠三日,夜弃城去。何之亲随稍稍集,殓其尸及家人尸。独公尸不可得。一役曰:必得之,贼入署时,我匿于大堂卷棚上。闻公骂贼,贼剌公隤,贼首怨曰:此忠义士,汝奈何杀之?令斩剌公者,又令人铺大堂毡,包裹公尸,藏僻静处,无令残毁,以为忠义者劝。故曰:必可得也。众相与搜索,至署后无人处,果得毡裹,开之得公尸,面如生。于是,诸生亦少少集,置棺敛之,皆痛哭致奠而去。甲寅四月,丧自平阳归,其子女不忍死其亲也,开棺视,面如生,须眉亦如故,且无少腐秽气。众皆以为异,乃另制衣衾棺木,重敛之。公状貌魁梧,目闪闪如岩下电。性至孝,执二亲丧,不茹荤,不近内,三年如一日。重然诺,喜气节,负干畧,不可一世,以故所与神契者,落落可指数。读书目数行下,有疑难,必虚心质询,得一确解,喜动眉宇。其好学,盖天性也!生平无嗜好,不迩声色,不吸烟,不饮酒。然间与知己遇,亦或连浮大白,至十数不醉。读书外,惟静坐,或间一渔钓,取适性而已。所著书,有易原十五卷,易图说一卷,易蠡十五卷,毛诗多识十二卷,慧珠阁诗钞十八卷,文钞四卷,诗话四卷。尤工堪舆学,所著阳宅拾遗四卷,地理一隅一卷,已刊行。德配尚氏,子二,长裕,深庠生,次裕涵,业读。女三,长与三,未字,次字李遂志。时年六十。予自闻公死,难信。既为位寝门,哭之。又驰书于诸知交,若董君玉、林琪树、王树三、廷槐处。访其死难时事,拟为立传。乙卯春,其长君午坪,跋涉五百余里,来求墓志。予不能以不文辞,乃就所知真访确者,忍泪而为之志,更赘以论曰: 

晓枫,予同门友。性明敏,有应变才。以雯溪之干济佐之,即守一危城,可必无虑。惜胜宫保兵不以时至。又闻平阳一恶匪,充湖南军,久从贼。贼攻南门不利,至东门,其旧伙有预于城守者,战颇力。匪自城下招之,旧伙遂倒戈开城,猝不可御。不然,城不可破。呜呼!人生之建功立业立 ,其成否?固自有幸,有不幸哉!斯二公者,转足悲已! 

猜你喜欢
  纳兰词卷一·纳兰性德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六·丘逢甲
  ◆黄烈士复圭(君瑞集)·顾嗣立
  第五幕·老舍
  萧淑兰情寄菩萨蛮·臧懋循
  卷十·唐圭璋
  卷442 ·佚名
  卷十二·沈德潜
  一个失路归来的小孩·刘半农
  同文馆唱和诗巻六·邓忠臣
  卷十九·方回
  卷七十九·陈廷敬
  卷一百九·佚名
  序·康熙
  第二回 贪官府上下无公道 贤兄弟冤愤哭灵前·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七十四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歇【一作欹】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飇吹【一本无此二句却添南

  • 吴淑姬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吴淑姬南宋湖州(今属浙江)人。王十朋守湖州时,因事犯案。存词一首。 ●长相思令 吴淑姬 烟霏霏,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 从教塞管催。 吴淑姬词作鉴赏 宋代有两个吴淑姬,

  • 张巡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巡(709—757),唐代民族英雄。唐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开元二十四年(736)登进士第。天宝年间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令,转真源令。 安史之乱爆发,他立即率兵讨贼,始守雍丘,后与许远合力守睢阳,战功卓著,迁御史中丞,

  • 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六·宋濂

        宋子贞   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也。性敏悟好学,工词赋。弱冠,领荐书试礼部,与族兄知柔同补太学生,俱有名于时,人以大小宋称之。金末,潞州乱,子贞走赵、魏间。宋将彭义斌守大名,辟为安抚司计议官。义斌殁,子

  • 第六章相续·佚名

    第一 嗣子承继宗祧之法律规定第二 官员袭荫之法律规定第三 世职官员革退之规定第四 有关宗法之议论第五 有关立嗣之议论第六 独子兼祧例第七 奏议及通告第八 给俸规定第九 妻妾婢生及奸生子财产继承之规定第

  • 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五十三人物志一百三十三列女传十三八旗满洲列女传十一镶黄旗满洲三等侍卫德恒之妻石氏镶黄旗满洲马甲达蓝太之妻崔氏镶黄旗满洲马甲伊星阿之妻王氐镶黄旗满洲马甲麻塞之妻韩氏镶黄旗满

  • 六年·佚名

    (庚戌)六年清雍正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午,下諭勸農于八道兩都。1月2日○辛未,憲府〈執義柳儼。〉申前啓,不允。又啓:「祭享,事體至重今番親祭誓戒祭官之不進者甚多,事體駭然請不參人員,竝拿處祈穀祭祝史禮賓別提李榗受香祗迎

  • 定法第四十三·韩非

    问者曰:‘申不害、公孙鞅,此二家之言孰急于国?’应之曰: ‘是不可程也。人不食,十日则死;大寒之隆,不衣亦死。谓之衣食孰急于人,则是不可一无也,皆养生之具也。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

  • 第十六章 2·辜鸿铭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辜讲孔子说:“当帝国政府在正

  • 后序·吴澄

    礼记纂言後序六经圣人亲所删定秦人燔之礼乐二籍俄空焉世惟周官仪礼廑存而学官罕所传习汉儒所补戴记列於五经纯驳斑如也注疏又颇传以纬学经世之谊郁而未彰今所宗者陈氏集说而已耳朱子尝修正三礼未就惟吴氏纂言伦类明整

  • 记阅书遣闲·太虚

    有些阅书是要靠闲极无事再加以忍耐心的。我在郑山过年,十多日闲甚,借看的书,仅有尼赫鲁自传与斯太林传。以尼传的纯是极度艰苦的爱国生活,与力争印度独立的革命行动,又是个科学者社会主义者的非宗教者,设非闲得无书可看并持

  • 中国佛学会会员大会开会辞·太虚

    ──二十七年五月在重庆──党政机关代表,主席团及各会员:本会今荷中央及地方各机关代表莅会,与各会员踊跃出席,得于国难严重抗战激烈之中开会,实为悲痛中一愉快之事。因佛法即从悲痛生灵苦患实施救济而发生,所谓“慈悲为本

  • 佛说称赞如来功德神咒经一卷·佚名

    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皆是贤劫大菩萨众。尔时世尊于此众中。告慈氏菩萨摩诃萨曰。今现在十方诸佛如来胜妙吉祥名号。若有

  • 卷第二十八·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二十八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洞上古辙下 先德微言 师家作用。本无定轨。然古人必立之纲宗者何。正如走盘之珠。虽宛转横斜。莫可方拟。然必不可出於盘也。今自药山以降。凡有发明纲宗者。录之以为

  • 简明医彀·孙志宏

    八卷。明孙志宏(生卒年不详)撰。孙志宏字克容,别号台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孙氏之父孙桂岩为当地名医。孙氏青年时曾攻儒学,参加科举考试,后承父业,专攻医学,行医五十余年,颇有医名。孙氏参考古今医籍,众家之说,又

  • 东南纪闻·佚名

    三卷。撰者不详。从所载的内容看,大约是宋末、元初人所作。此书元以前诸家书目均不载,原本早已亡佚,卷数无考。清修《四库全书》时,馆臣从《永乐大典》中录出,分成三卷。共计八十四条,书中内容大部分是追记南宋时事,

  •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佚名

    一卷,元魏吉迦夜译。说菩萨十地之治法。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也。

  • 普光坦庵禅师语录·佚名

    一卷。清机峻说,全弘录,罗开麟序(依驹本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