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孔子与朱子

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兴起,乃儒学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此两人,先后矗立,皆能汇纳群流,归之一趋。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重获新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今。

然儒学亦仅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主干,除儒学外,尚有百家众流,其崇孔尊孔,述朱阐朱者可勿论,其他百家众流,莫不欲自辟蹊径,另启途辙,而孔子朱子矗立中道,乃成为其他百家众流所共同批评之对象与共同抨击之目标。故此两人,实不仅为儒学传统之中心,乃亦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正反两面所共同集向之中心。不仅治儒学者,必先注意此两人,即治其他百家众流之学,亦必注意此两人,乃能如网在纲,如裘在领。不仅正反之兼尽,亦得全体之通贯。

孔子年代,距今已远,其成学经过,已难详索。后之崇孔尊孔者,亦惟以高山仰止之情,发为天纵大圣之叹而止。朱子距今仅逾八百年,书籍文字可资稽考者尚多,凡朱子之所以为朱子,其成学之经过,实可按图索骥,分年历述。故治朱子之学,比较可以具体而详尽,并亦有据而可证。学者潜心于此,可识儒学进修之阶梯,虽不能举一以概全,要之是典型之尚在,其所裨益,决非浅小。

孔子以来两千五百年,述之阐之者既多,反之攻之者亦众,事久而论定,故孔子之学,乃虽远而益彰。朱子距今仅八百年,后人之阐发容未能尽。而反朱攻朱者,多不出于百家众流,而转多出于儒学之同门。盖自有朱子,而儒学益臻光昌。自有朱子,而儒学几成独尊。于是于儒学中与朱子持异见者乃日起而无穷。群言淆乱,所争益微,剖解益难。故居今日而言朱子学,尚有使人不易骤获定论之憾。尊孔崇孔,乃朱子以后中国学术上一大趋向,而述朱阐朱,则尚是中国学术上一大争议。然诤朱攻朱,其说亦全从朱子学说中来。今果于朱子原书,能悉心寻求,详加发明,先泯门户之见,而务以发现真相为主。逮于真相既白,则述朱阐朱之与诤朱攻朱,正反双方,宜可得一折衷,由是乃可有渐得定论之望。此则不仅为治中国八百年来之学术思想史者一重大课题,实亦为治中国两千年来之儒学史者一重大课题。凡属关心中国文化大传统中此一主要骨干之精神所在,大旨所寄者,对于此一课题,皆当注意。作者不揣谫陋,发愤为此书,其主要意义亦在此。

猜你喜欢
  卷十一 泰誓上第一·孔颖达
  周子抄释卷一·吕柟
  卷一·江永
  提要·周宗建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
  卷七·叶梦得
  卷一·陈大章
  说山训·刘安
  踵军令第二十·尉缭
  持品第三十五·佚名
  二十八、久响龙潭·慧开
  大乘起信论研究序·太虚
  初转法轮与摩诃菩提·太虚
  第七十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三(之下)·智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万里·唐圭璋

      万里字廷秀,吉水人。生于建炎元年(1127)。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光宗朝,历秘书监,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改知赣州,再召赣州,再召皆辞。宁宗朝,以宝谟阁学士致仕。开禧二年(1206)卒,年八十。谥文节,赠光禄大夫。学者称为诚斋先生。

  • 第十四出 倩媒·李渔

    〖中吕过曲·缕缕金〗[(小生上)]居别墅,避繁嚣。方才沽酒至,读《离骚》。疑义无人析,又思同调。(内作犬吠介)犬儿迎吠过林皋,多应有客到,多应有客到。——小生张仲友,因避城市烦嚣,独坐隋堤别墅。方才闻得隔帘犬

  • 卷二十九 茕斋颂铭记五篇·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九茕斋颂铭记五篇 赵公西侯新亭颂 惟十有四载,皇帝以岁之骄阳,秋五不稔,乃慎择明牧,恤南方凋枯。伊四月孟夏,自淮阴迁我天水赵公作藩于宛陵,祗明命也。惟公代秉天宪,作保南台,洪柯大本,聿生懿德。宜乎哉!横风

  • 卷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十三霜类五言古咏霜          【梁】张 率驷见视干度钟鸣测地机秋冬交代序朝霜白绥绥原野生暮霭堦墀散夕霏徘徊总严气怅望沦清辉平台寒月色池水怆风威凝隂同徂夜遰雁独归

  • 卷五·姚合

    钦定四库全书姚少监诗集卷五唐 姚合 撰闲适上五十首闲居遣怀一十首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萍任连池緑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其二闲卧销长日亲朋笑我疎诗篇随分有人事度年无情性僻难改

  • 卷九十一·列传第二十九·脱脱

        完颜撒改 庞迪 温迪罕移室懑 神土懑 移剌成 石抹卞 杨仲武 蒲察世杰(本名阿撒) 萧怀忠 移剌按答 孛术鲁阿鲁罕 赵兴祥 石抹荣 敬嗣晖   完颜撒改,上京纳鲁浑河人也,其先居于兀冷窟河。身长多力,善用枪

  •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十二·徐紘

    (明)徐纮 撰刑部尚书魏公神道碑  王直正统九年闰七月二十七日刑部尚书魏公以疾终于家事闻上为之嗟悼遣官赐祭命有司治塟事在朝士大夫亦莫不惋惜致赙奠先是公有足疾诏俾厘务免朝叅久之未能愈公叹曰食君禄而不一造朝心

  • 第十七卷 明贡生 (二)·缪荃孙

    江宁府 张 鹏 句容县,嘉靖二年。 丁 昌 溧水县,嘉靖二年。 陆 德 六合县,嘉靖二年。 柳 江 高淳县,嘉靖二年。官知县。 杨时举 句容县,嘉靖三年。

  • 寇洛传·令狐德棻

    寇洛,上谷昌平人。世代为将官。父亲寇延寿,和平年间,以清白人家子弟身份镇守武川,就在那里安家。寇洛为人明辨道理,不拘泥于小节。正光末年,由于北部边境盗贼作乱,就率领乡亲避居于并州、肆州之间,因此随从尔朱荣征战。贺拔岳

  • ●卷二·梁廷枏

    英市禁绝以后,货续至不下三十艘,皆阻于义律不得入,咸怨义律计事冒昧。义律以国信至未有期,而外洋风潮可畏,又惧衅开自己,见众情携贰,遂更为婉词,自陈奉国命来粤司理,本念实欲安静无事,今事势至此,心绪殊多忧虑,请此后一照大清律办

  • 卷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大金集礼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十八时享上摄行礼摄行礼天德二年三月奉安太庙祫享礼部呈四月时享合用牺牲若亲祠随室各犊一羊一豕一遣使止用羊豕兼合预先牢养周礼享先王则衮冕禀讫服衮冕用堂上

  • 第四十二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之再建(上)【清代入主】·钱穆

    明太祖驱除蒙古后三百年而满洲入主,为中国近代史上狭义的部族之再建。 一、满洲兴起至入关满洲民族其先曾见渤海国与金国。 明代分为三部。 一、海西女真,二、建州女真,三、野人女真。惟野

  • 君子可折不可陷,可欺不可罔·孔子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子?”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①也,不可陷也;可欺②也,不可罔也。” 【注释】 ①逝:通“折”,摧折。②欺、罔:《孟子-万章上》说:“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所以,“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步骤·林语堂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语译物极必反,势强必弱,这是自然不易的铁则。能够明了这个道理而加以运用,自然

  • 第六十二卦:《小过卦》·佚名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白话】《小过卦》象征略为过分:小过之时,可致亨通,但应以正为本,故而利于坚守中正之道;可以去干一些小事,但不可去涉足一些大事;飞鸟留下悲鸣之时,不应

  • 战于郎(1)·戴圣

    ——规则也有灵活用时【原文】战于郎(2)。公叔愚人遇负杖入保者息(3)。曰:“使之虽病也(4),任之虽重也(5),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重汪踦往(6),皆死焉.鲁人欲勿殇重汪踦(7),问于

  • 觐礼第十·佚名

    【题解】 《觐礼》记述秋天诸侯晋见天子的礼仪。篇中首先对诸侯前来,天子派人慰劳,赐诸侯馆舍的礼节仪式作了介绍,接着记述天子派人通知诸侯觐期,诸侯在庙门外接受次所的礼节。然后详细记述诸侯如何行觐礼,如何行三享,如何

  • 卷三百三十九·佚名

    △初分巧便学品第五十五之三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为四念住尽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尽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若菩萨摩诃萨为四念住离故学是学一切智智不。为四正断乃至八圣道支离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