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左传属事序

古史之存寡矣唯左氏释经以着传故鲁二百五十五年之史独完而诸国事亦往往可以概见虽当世衰季簒弑攻夺烝姣之丑不絶于篇而其间英臣伟士名言懿行犹足为世规准至战陈射御燕享辞命卜筮皆非后世之所能及盖以去古未逺而先圣之法尚有存焉故也然体本编年而纪载繁博或一简而几事错陈或累卷而一事乃竟或以片言而张本至巨或以微事而古典攸徴兹欲遡流穷委寻要领而绎防归盖亦难矣自司马子长变古法以为纪传世家等言而后之作史者卒不能易名编年者虽自荀恱以后无虑四十家而书不多存事无通防至宋司马文正始粹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之事以为通鉴而赵兴智灭实以上接左氏襄子惎智伯事建安袁氏复因之以纂纪事本末使每事成败始终之迹一览而得读史者咸便而葆之逊尝欲祖其法以纂左传事而先师归熙甫谓当难于通鉴数倍逊颇悟其防取王敬文本蒇而成焉惧其事繁紊且遗也故于诸国事各以其国分属而仍次第之于时王道既衰伯图是赖故以伯继周而凡盛衰盛衰离合大故皆使自为承续而不列于诸国之中以其文古须注可读元凯好之自谓成癖而其集解乃多纰缪踈略或传文未断而裂其句以为之注如防川介山失其奇胜且意义亦难于防解逊故竟其篇章而总用训诂于后并参众説酌鄙意僭为之厘正焉又读胡身之注通鉴时有评议以发明其事之得失辄慕而效之其是非或不大誖于圣人而微蕴亦因以少见逊少好读史兹传虽以释经而与后之言经者多抵牾难合故经不能强明而独躭其文辞视以古史妄纂兹録名曰春秋左传属事颇自谓得古人读史之遗意有助于考古者之便云然袁氏书为世所好而事多遗脱稍有错误若得为之补其遗正其误而更益之以宋与元使数千百年成败兴衰之故皆得并论而详列之岂非生平之一快也哉而未敢必其能与否也噫理难至当人莫自知以古人之贤犹不能无失矧逊于古人无能为役宁不百其失乎唯祈知言之君子不鄙而教之时皇明万厯十有三年乙酉初夏日呉郡后学傅逊士凯自序

猜你喜欢
  ●酬德鉴第十一(三十四案)·徐谦
  卷三十三·朱熹
  卷二十八·朱熹
  先进第十一·智旭
  提要·孔颖达
  卷三十二·鄂尔泰
  卷一百六十八·秦蕙田
  外篇·天道第十三·庄子
  卷八·何楷
  卷八十六·顺治
  第二十四章 新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冯友兰
  襄公·襄公十年·左丘明
  僖公·僖公二十三年·左丘明
  卷二十六·佚名
  相宗络索·王夫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张羽

    【臣】等谨案静居集四巻明张羽撰羽字来仪后以字行更字附凤本浔阳人侨居呉兴元末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呉洪武初徴授太常寺丞寻坐事窜岭南未半道召还羽自知不免投龙江死明史文苑传附载髙启传中史称其文章精洁有法

  • 卷六十九·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六十九元好问七帝城一首【史院夜直作】羇懐郁郁嵗骎骎拥褐南窓坐晚隂日月难淹京国乆云山唯觉玉华深隣村烂漫鸡黍局野寺荒凉松竹林半夜商声入寥廓北风黄鹄起归心度太白岭往昆阳断崖

  • 卷四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八十四·脱脱

        刘应龙 潘牥 洪芹 赵景纬 冯去非 徐霖 徐宗仁 危昭德 陈垲杨文仲 谢枋得   刘应龙,字汉臣,瑞州高安人。嘉熙二年进士。授零陵主簿,饶州录事参军。有毛隆者,务剽掠杀人,州民被盗,遥呼盗曰:"汝毛隆也?"盗亦曰:"

  • 辽史拾遗卷十六·厉鹗

    钱塘厉鹗 撰补选举志一科目契丹国志曰太祖龙兴朔漠之区倥干戈未有科目数世后承平日久始有开辟限以三嵗有乡府省三试故乡中曰乡荐府中曰府解省中曰及第有秀才未愿赴者州县必报刷遣之程文分两科曰诗赋曰经义魁各分焉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六·佚名

    天启五年十二月乙亥朔上传兵部马世龙向来戴罪杜门准他回卫其中部总兵员缺速推堪任的来用见今河冰已合著经略高第督率道将严加防御务保无虞○兵部覆世龙回卫 上复以世龙劳苦三年著回府遇缺推用该部即与优叙○尚宝司卿

  • 一四二七 江苏巡抚长麟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七部折·佚名

    一四二七 江苏巡抚长麟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七部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十六日江苏巡抚臣觉罗长麟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查《通鉴纲目续编》,钦奉谕旨,颁发改定旧本,令将外省流传之本,遵照抽改,该督抚于年终汇奏一次。

  • 六一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获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六一 河南巡抚何煟奏续获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十五日河南巡抚臣何煟跪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钦奉上谕,购访遗书,业将送到书目并先后督办情形,奏蒙圣鉴。兹复恭奉谕旨,谆切训诫,示以无所忌讳,宽以半载限期,诚

  • 萧颖达传·姚思廉

    萧颖达,兰陵郡兰陵县人,齐光禄大夫赤斧的第五子。少年时代喜欢斗勇讲义气,起家于冠军。兄颖胄,齐建武末年行荆州事,颖达也任西中郎外兵参军,俱在西府。齐朝末年多灾难,不能自保平安。适遇东昏遣辅国将军刘山陽为巴西太守,路过

  • 王镇恶传·李延寿

    王镇恶,北海剧县人。祖父王猛,在苻坚那里做官,兼任将相。父亲王休为河东太守。王镇恶是五月生,家里人因为风俗的忌讳,想让他出家去继承疏房远族。王猛说:“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过去孟尝君在恶月出生而做了齐国的宰相,这孩

  • ●皇朝通典卷四十二·佚名

    禮二 ○禮二 吉二 △吉二 雩祀 朝日 夕月 天神 地祇 風師 雨師等祠 ·雩祀 (臣)等謹按古者龍見而雩以為百穀祈膏雨是孟夏之雩乃每歲常行之典至遇旱而禱則為大雲我朝列聖相承旰食宵衣勤求民瘼凡遇水旱躬詣圜丘祈禱即

  • 卷四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三饬臣工一康熙七年戊申二月丁酉上谕吏部等衙门前谕督抚奏事必举其事之原委明晰入告部院将应结之事亦即行完结勿得迁延駮察近见督

  • 卷三·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三    宋 熊 节 编宋 熊刚大 注铭【铭者志也所以铭志其事】西铭【此篇论乾坤一大父母人物皆己之兄弟侪辈人当尽事亲之道以事天】横渠先生乾称父【乾为天父道也故以父言】坤称母【

  • 京都南禅寺祭一山国师文·太虚

    时民国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赴东亚佛教大会中华代表释太虚等,供具清香净水,鲜果新蔬,仰白于一山国师之觉灵曰:维应真之有自,诞天台之圣乡。由教麟而宗凤,传佛灯为国光。主净慈之名刹,坐宝陀之法堂。受时皇之别请,策玄驾于扶桑。

  • 第一卷·慧沼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 第一卷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翻经沙门慧沼撰诸有三德圆群生正调御所证演真教深妙诸法门随学圣贤僧净信归依者我今赞斯典弘法益自他回向大菩提共生登妙觉虔诚三业礼唯愿各加护将释此经先以五门

  • 霏雪录·刘绩

    二卷。明镏绩 (生卒年不详)撰。镏绩,字孟熙,先世为洛阳人,后徙于山阴 (今山西省山阴县)。其父镏涣,精通《毛诗》,元朝时曾为三茅书院山长。镏绩承其家学,著有 《嵩阳稿》、《诗律》 以及《霏雪录》等。徐铉附注以为镏

  • 丹溪心法·朱震亨

    中医综合类著作。5卷。元朱震亨(1282~1358)撰。朱震亨,字彦修,人称丹溪先生、丹溪翁。义乌(今属浙江)人。金元四大家之一。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成为“滋阴派”代表人物。师事罗知悌,得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等人

  • 儒志编·王开祖

    北宋理学家王开祖生平讲学语录。1卷。开祖字景山,永嘉人,仁宗皇祐五年 (1053年) 进士。时濂洛 (指周敦颐、程顥、程颐) 之说未兴,讲学者犹家自为说。开祖以孟子以来道学不明,“述尧舜之道,论文武之治,杜滛邪之路,辟皇极之门

  • 郊社禘祫问·毛奇龄

    一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奇龄又名甡,字大可,齐于,号初晴,亦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肃山人。康熙时以诸生荐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旋即假归,以病不复出。通经史,善诗文,工音律。着有《古文尚书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