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雙品第四〈有五經雙品本有十經分後五經屬第五誦故名雙品〉  第四分别誦

  馬邑.及馬邑.  牛角娑羅林. 牛角娑羅林.  求解最在後。

  [一]雙品馬邑經第一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鴦騎國.與大比丘衆俱.往至馬邑住馬林寺及比丘衆.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人見汝等沙門是沙門人問汝等沙門汝自稱沙門耶。諸比丘白曰.爾也世

  尊。佛復告曰.是以汝等以此要以此沙門當學如沙門法及如梵志法.學如沙門法及

  如梵志法已要是真諦沙門不虚.沙門.若受衣被飲食牀榻湯藥及若干種諸生活具

  者彼所供給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汝等當學如是。云何如沙門法及如

  梵志法.身行清淨仰向發露善護無缺.因此清淨不自舉不下他無穢無濁爲諸智梵

  行者所共稱譽。若汝作是念我身行清淨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

  注:

  [一]此經勘同巴利本中部第三十九經Maha^-Assapura sutta.又大同晉譯增一阿含牧牛品第八經.原刻宋思溪本經題上有中阿含三字.今刪.後文均同.  

  ********************

  比丘我爲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若身清淨當復作何等.

  當學口行清淨仰向發露善護無缺.因此口行清淨不自舉不下他無穢無濁爲諸智

  梵行者所共稱譽。若汝等作是念我身口行清淨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

  復上作.比丘我爲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若身口清淨當

  復作何等.當學意行清淨仰向發露善護無缺.因此意行清淨不自舉不下他無穢無

  濁爲諸智梵行者所共稱譽。若汝等作是念我身口意行清淨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

  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爲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若

  身口意行清淨當復作何等.當學命行清淨仰向發露善護無缺.因此命行清淨不自

  舉不下他無穢無濁爲諸智梵行者所共稱譽。若汝等作是念我身口意命行清淨我

  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爲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若

  欲求上學者比丘身口意命行清淨當復作何等.比丘當學守護諸根.常念閉塞念欲

  明達守護念心而得成就恆欲起意.若眼見色然不受相亦不味色謂忿諍故守護眼

  ********************

  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眼根.如是耳鼻舌身若意知法然不

  受相亦不味法謂忿諍故守護意根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趣向彼故守護意

  根。若汝等作是念身口意命行清淨守護諸根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

  上作.比丘我爲汝說莫令求沙門義失沙門義.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身口意命行清淨

  守護諸根當復作何等.比丘當學正知出入.善觀分别屈申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

  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嘿皆正知之。若汝等作是念我身口意命行清淨守護

  諸根正知出入我所作已辦不復更學已成德義無復上作.比丘我爲汝說莫令求沙

  門義失沙門義.若欲求上學者比丘身口意命行清淨守護諸根正知出入當復作何

  等.比丘當學獨住遠離.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山巖石室露地穰[卄/積]或至林中

  或在冢間.彼已在無事處或至樹下空安靜處敷尼師壇結加趺坐正身正願反念不

  向.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彼於貪伺淨除其心.

  如是瞋恚睡眠調悔斷疑度惑於諸善法無有猶豫.彼於疑惑淨除其心.彼斷此五蓋

  ********************

  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彼已得如是定心清淨無穢無煩

  柔輭善住得不動心趣向漏盡智通作證.彼便知此苦如真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

  苦滅道如真.亦知此漏如真知此漏習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

  已則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

  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說沙門說梵志說聖說淨浴。云何沙門.謂息止諸惡不善之法諸

  漏穢汙爲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沙門.云何梵志.謂遠離諸惡不善之

  法諸漏穢汙爲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梵志.云何爲聖.謂遠離諸惡不

  善之法諸漏穢汙爲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爲聖.云何淨浴.謂淨浴諸

  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汙爲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淨浴.是謂沙門是謂

  梵志是謂爲聖是謂淨浴。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馬邑經第一竟〈一千三百四十六字〉

  [一]雙品馬邑經第二

  注:

  [一]此經勘同巴利本中部第四十經Cu^la-Assapura sutta. 原刻經題下有第四分别誦五字.今刪.次三經同.

  ********************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鴦騎國.與大比丘衆俱.往至馬邑住馬林寺及比丘衆.爾時世尊

  告諸比丘.人見汝等沙門是沙門人問汝等沙門汝自稱沙門耶。諸比丘白曰.爾也世

  尊。佛復告曰.是以汝等以此要以此沙門當學沙門道跡莫非沙門.學沙門道跡已要

  是真諦沙門不虚沙門.若受衣被飲食牀榻湯藥及若干種諸生活具者彼所供給得

  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汝等當學。加是云何非沙門道跡非沙門.若有貪伺

  不息貪伺有恚不息恚有瞋不息瞋有不語不息不語有結不息結有慳不息慳有嫉

  不息嫉有諛諂不息諛諂有欺誑不息欺誑有無慚不息無慚有無愧不息無愧有惡

  欲不息惡欲有邪見不息邪見.此沙門垢沙門諛諂沙門詐僞沙門曲趣至惡處未盡

  已學非沙門道跡非沙門。猶如鉞斧新作極利有頭有刃僧伽梨所裹.我說彼癡學沙

  門道亦復如是.謂有貪伺不息貪伺有恚不息恚有瞋不息瞋有不語不息不語有結

  不息結有慳不息慳有嫉不息嫉有諛諂不息諛諂有無慚不息無慚有無愧不息無

  愧有惡欲不息惡欲有邪見不息邪見持僧伽梨我不說是沙門.若持僧伽梨者有貪

  ********************

  伺息貪伺有恚息恚有瞋息瞋有不語息不語有結息結有慳息慳有嫉息嫉有諛諂

  息諛諂有無慚息無慚有無愧息無愧有惡欲息惡欲有邪見息邪見者.彼諸親親朋

  友往詣而作是說賢人汝當學持僧伽梨賢汝學持僧伽梨有貪伺息貪伺有恚息恚

  有瞋息瞋有不語息不語有結息結有慳息慳有嫉息嫉有諛諂息諛諂有無慚息無

  慚有無愧息無愧有惡欲息惡欲有邪見息邪見.若以我見持僧伽梨有貪伺恚瞋不

  語結慳嫉諛諂無慚無愧惡欲邪見是以我持僧伽梨我說非是沙門。如是無衣編髮

  不坐一食常揚水持水持水者我說非是沙門.若持水有貪伺息貪伺有恚息恚有瞋

  息瞋有不語息不語有結息結有慳息慳有嫉息嫉有諛諂息諛諂有無慚息無慚有

  無愧息無愧有惡欲息惡欲有邪見息邪見彼諸親親朋友往詣而作是說賢汝當持

  水持水已有貪伺息貪伺有恚息恚有瞋息瞋有不語息不語有結息結有慳息慳有

  嫉息嫉有諛諂息諛諂有無慚息無慚有無愧息無愧有惡欲息惡欲有邪見息邪見.

  若以我見持水貪伺恚瞋不語結慳嫉諛諂無慚無愧有惡欲有邪見是以持水者我

  ********************

  說不是沙門.是謂非沙門道跡非是沙門。云何沙門道跡非不沙門.若有貪伺息貪伺

  有恚息恚有瞋息瞋有不語息不語有結息結有慳息慳有嫉息嫉有諛諂息諛諂有

  無慚息無慚有無愧息無愧有惡欲息惡欲有邪見息邪見此沙門嫉沙門諛諂沙門

  詐僞沙門曲趣至惡處盡已學沙門道跡非不沙門.是謂沙門道跡非不沙門。彼如是

  成就戒身清淨口意清淨無有貪伺心中無恚無有睡眠無掉憍慠斷疑度惑正念正

  智無有愚癡.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

  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

  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彼作是念有有

  有麤有妙有想來上出要知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見已則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

  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猶去村不遠有

  好浴池清泉流盈翠草被岸華樹四周.或於東方有一人來饑渴疲極脫衣岸上入池

  快浴去垢除熱亦除渴乏.如是南方西方北方有一人來饑渴疲極脫衣岸上入池快

  ********************

  浴去垢除熱亦除渴乏.如是刹利族姓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內

  行止令得內止內止者我說沙門說梵志說聖說淨浴.如是梵志居士工師族姓子剃

  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內行止令得內止內止者我說沙門說梵志說

  聖說淨浴。云何沙門.謂息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汙爲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

  死因是謂沙門.云何梵志.謂遠離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汙爲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

  老病死因是謂梵志.云何爲聖.謂遠漏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汙爲當來有本煩熱苦

  報生老病死因是謂爲聖.云何淨浴.謂淨浴諸惡不善之法諸漏穢汙爲當來有本煩

  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是謂淨浴.是謂沙門是謂梵志是謂爲聖是謂淨浴。佛說如是.彼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馬邑經第二竟〈一千四百六十三字〉

  [一]雙品牛角娑羅林經第三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跋耆瘦在牛角娑羅林及諸多知識上尊比丘大弟子等.尊者舍

  注:

  [一]此經勘同巴利本中部第三十二經Maha^-Sosin%ga sutta.又大同晉譯增一阿含六重品第三經.

  ********************

  梨子尊者大目揵連尊者大迦葉尊者大迦旃延尊者阿那律陁尊者離越哆尊者阿

  難如是比丘多知識上尊比丘大弟子等亦遊跋耆瘦在牛角娑羅林並共近佛葉屋

  邊住。於是尊者大目揵連尊者大迦葉尊者大迦旃延尊者阿那律陁過夜平旦往詣

  尊者舍梨子所.尊者阿難遙見彼諸尊往已.白曰.賢者離越哆當知此尊者大目揵連

  尊者大迦葉尊者大迦旃延尊者阿那律陁過平旦往詣尊者舍梨子所.賢者離越哆

  今可共彼諸尊往詣尊者舍梨子所.儻能因彼從尊者舍梨子少多聞法。於是尊者大

  目揵連尊者大迦葉尊者大迦旃延尊者阿那律陁尊者離越哆尊者阿難過夜平旦

  往詣尊者舍梨子所.尊者舍梨子遙見彼諸尊來已.尊者舍梨子因彼諸尊故說.善來

  賢者阿難善來阿難善來阿難世尊侍者解世尊意常爲世尊之所稱譽及諸智梵行

  人.我今問賢者阿難此牛角娑羅林甚可愛樂夜有明月諸娑羅樹皆敷妙香猶若天

  華賢者阿難何等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尊者阿難答曰.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廣學

  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

  ********************

  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彼所說法簡要捷疾與正相應欲

  斷諸結.尊者舍梨子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離越哆賢

  者阿難比丘已說隨所知.我今復問賢者離越哆此牛角娑羅林甚可愛樂夜有明月

  諸娑羅樹皆敷妙香猶若天華賢者離越哆何等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尊者離越哆

  答曰.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樂於宴坐內行止不廢坐禪成就於觀常好閒居喜安静

  處.尊者舍梨子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阿那律陁賢者

  離越哆比丘已說隨所知.我今復問賢者阿那律陁此牛角娑羅林甚可愛樂夜有明

  月諸娑羅樹皆敷妙香猶若天華賢者阿那律陁何等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尊者阿

  那律陁答曰.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逮得天眼成就天眼於千世界彼少方便須臾盡

  見.尊者舍梨子猶有目人住高樓上於下露地有千土墼彼少方便須臾盡見.尊者舍

  梨子如是若有比丘逮得天眼成就天眼於千世界彼少方便須臾盡見.尊者舍梨子

  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尊者舍梨子復問曰.賢者迦旃延賢者阿那律陁比丘已

  ********************

  說隨所知.我今復問賢者迦旃延此牛角娑羅林甚可愛樂夜有明月諸娑羅樹皆敷

  妙香猶若天華賢者迦旃延何等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尊者大迦旃延答曰.尊者舍

  梨子猶二比丘法師共論甚深阿毗曇彼所問事善解悉知答亦無礙說法辯捷.尊者

  舍梨子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尊者舍梨子復問曰.尊者大迦葉賢者迦旃延比

  丘已說隨所知.我今復問尊者大迦葉此牛角娑羅林甚可愛樂夜有明月諸娑羅樹

  皆敷妙香猶若天華.尊者大迦葉何等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尊者大迦葉答曰.賢者

  舍梨子若有比丘自無事稱說無事自有少欲稱說少欲自有知足稱說知足自樂在

  遠離獨住稱說樂在遠離獨住自修行精勤稱說修行精勤自立正念正智稱說立正

  念正智自得定稱說得定自有智慧稱說智慧自諸漏已盡稱說諸漏已盡自勸發渴

  仰成就歡喜稱說勸發渴仰成就歡喜.賢者舍梨子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尊者

  舍梨子復問曰.賢者目揵連尊者大迦葉已說隨所知.我今復問賢者目揵連此牛角

  娑羅林甚可愛樂夜有明月諸娑羅樹皆敷妙香猶若天華.賢者目揵連何等比丘起

  ********************

  發牛角娑羅林。尊者大目揵連答曰.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

  大福祐有大威神自在無量如意足彼行無量如意足變一爲衆合衆爲一一則住一

  有知有見徹過石壁如空無礙出入於地猶若如水履水如地而不陷沒上昇虚空結

  加趺坐猶若如鳥今此日月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以手捫摸身

  至梵天.尊者舍梨子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尊者大目揵連問曰.尊者舍梨子我

  及諸尊已各自說隨其所知.我今問尊者舍梨子此牛角娑羅林甚可愛樂夜有明月

  諸娑羅樹皆敷妙香猶若天華尊者舍梨子何等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尊者舍梨子

  答曰.賢者目揵連若有比丘隨用心自在而不隨心.彼若欲得隨所住止中前遊行卽

  彼住止中前遊行.彼若欲得隨所住止日中晡時遊行卽彼住止日中晡時遊行.賢者

  目揵連猶王王臣衣服甚多有若干種雜妙色衣彼若欲得中前著者卽取著之彼若

  欲得日中晡時著者卽取著之.賢者目揵連如是若有比丘隨用心自在而不隨心彼

  若欲得隨所住止中前遊行卽彼住止中前遊行彼若欲得隨所住止日中晡時遊行

  ********************

  卽彼住止日中晡時遊行.賢者目揵連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尊者舍梨子告曰.

  賢者目揵連我及諸賢已各自說隨其所知.賢者目揵連我等寧可共彼諸賢往詣佛

  所向論此事於中知誰最爲善說。於是尊者舍梨子尊者大目揵連尊者大迦葉尊者

  大迦旃延尊者阿那律陁尊者離越哆尊者阿難往詣佛所.諸尊者等稽首佛足却坐

  一面.尊者阿難亦稽首佛足却住一面.尊者舍梨子白曰.世尊今日賢者大目揵連尊

  者大迦葉賢者迦旃延賢者阿那律陁賢者離越哆賢者阿難過夜平旦來詣我所.我

  遙見彼諸賢來已因彼諸賢故說善來賢者阿難善來阿難善來阿難世尊侍者解世

  尊意常爲世尊之所稱譽及諸智梵行人我今問賢者阿難此牛角娑羅林甚可愛樂

  夜有明月諸娑羅樹皆敷妙香猶若天華賢者阿難何等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賢者

  阿難卽答我曰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妙

  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

  明見深達彼所說法簡要捷疾與正相應欲斷諸結尊者舍梨子如是比丘起發牛角

  ********************

  娑羅林。世尊歎曰.善哉善哉舍梨子實如阿難比丘所說.所以者何.阿難比丘成就多

  聞.尊者舍梨子白曰.世尊賢者阿難如是說已.我復問曰賢者離越哆賢者阿難比丘

  已說隨所知我今復問賢者離越哆此牛角娑羅林甚可愛樂夜有明月諸娑羅樹皆

  敷妙香猶若天華賢者離越哆何等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賢者離越哆卽答我曰尊

  者舍梨子若有比丘樂於宴坐內行止不廢坐禪成就於觀常好閒居喜安靜處尊者

  舍梨子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世尊歎曰.善哉善哉舍梨子如離越哆比丘所說.

  所以者何.離越哆比丘常樂坐禪.尊者舍梨子白曰.世尊賢者離越哆如是說已.我復

  問曰賢者阿那律陁賢者離越哆比丘已說隨所知我今復問賢者阿那律陁此牛角

  娑羅林甚可愛樂夜有明月諸娑羅樹皆敷妙香猶若天華賢者阿那律陁何等比丘

  起發牛角娑羅林.賢者阿那律陁卽答我曰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逮得天眼成就天

  眼於千世界彼少方便須臾盡見尊者舍梨子猶有目人住高樓上於下露地有千土

  墼彼少有方便須臾盡見尊者舍梨子如是若有比丘逮得天眼成就天眼於千世界

  ********************

  微少方便須臾盡見尊者舍梨子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世尊歎曰.善哉善哉舍

  梨子如阿那律陁比丘所說.所以者何.阿那律陁比丘成就天眼。尊者舍梨子白曰.世

  尊賢者阿那律陁如是說已.我復問曰賢者迦旃延賢者阿那律陁比丘已說隨所知

  我今復問賢者迦旃延此牛角娑羅林甚可愛樂夜有明月諸娑羅樹皆敷妙香猶若

  天華賢者迦旃延何等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賢者迦旃延卽答我曰尊者舍梨子猶

  二比丘法師共論甚深阿毗曇彼所問事善解悉知答亦無礙說法辯捷尊者舍梨子

  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世尊歎曰.善哉善哉舍梨子如迦旃延比丘所說.所以者

  何.迦旃延比丘分别法師。尊者舍梨子白曰.世尊賢者迦旃延如是說已.我復問曰尊

  者大迦葉賢者迦旃延比丘已說隨所知我今復問尊者大迦葉此牛角娑羅林甚可

  愛樂夜有明月諸娑羅樹皆敷妙香猶若天華尊者大迦葉何等比丘起發牛角娑羅

  林.尊者大迦葉卽答我曰賢者舍梨子若有比丘自無事稱說無事自有少欲稱說少

  欲自有知足稱說知足自樂在遠離獨住稱說樂在遠離獨住自修行精勤稱說修行

  ********************

  精勤自立正念正智稱說立正念正智自得定稱說得定自有智慧稱說智慧自諸漏

  已盡稱說諸漏已盡自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稱說勸發渴仰成就歡喜賢者舍梨子如

  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世尊歎曰.善哉善哉舍梨子如迦葉比丘所說.所以者何.迦

  葉比丘常行無事。尊者舍梨子白曰.世尊尊者大迦葉如是說已.我復問曰賢者目揵

  連尊者大迦葉已說隨所知我今復問賢者目揵連此牛角娑羅林甚可愛樂夜有明

  月諸娑羅樹皆敷妙香猶若天華賢者目揵連何等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賢者大目

  揵連卽答我曰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自

  在無量如意足彼行無量如意足變一爲衆合衆爲一一則住一有知有見徹過石壁

  如空無礙出入於地猶若如水履水如地而不陷沒上昇虚空結加趺坐猶若如鳥今

  此日月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以手捫摸身至梵天尊者舍梨子

  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世尊歎曰.善哉善哉舍梨子如目揵連比丘所說.所以者

  何.目揵連比丘有大如意足。於是尊者大目揵連卽從座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

  ********************

  世尊我及諸尊如是說已.便白尊者舍梨子曰尊者舍梨子我及諸尊已各自說隨其

  所知我今問尊者舍梨子此牛角娑羅林甚可愛樂夜有明月諸娑羅樹皆敷妙香猶

  若天華尊者舍梨子何等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尊者舍梨子卽答我曰賢者目揵連

  若有比丘隨用心自在而不隨心彼若欲得隨所住止中前遊行卽彼住止中前遊行

  彼若欲得隨所住止日中晡時遊行卽彼住止日中晡時遊行賢者目揵連猶王王臣

  衣服甚多有若干種雜妙色衣彼若欲得中前著者卽取著之彼若欲得日中晡時著

  者卽取著之賢者目揵連如是若有比丘隨用心自在而不隨心彼若欲得隨所住止

  中前遊行卽彼住止中前遊行彼若欲得隨所住止日中晡時遊行卽彼住止日中晡

  時遊行賢者目揵連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世尊歎曰.善哉善哉目揵連如舍梨

  子比丘所說.所以者何.舍梨子比丘隨用心自在。於是尊者舍梨子卽從座起偏袒著

  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我及諸賢如是說已.告曰賢者目揵連我及諸賢已各自說隨

  其所知賢者目揵連我等寧可共彼諸賢往詣佛所向論此事於中知誰最爲善說.世

  ********************

  尊我等誰爲善說耶。世尊答曰.舍梨子一切悉善.所以者何.此諸法者盡我所說.舍梨

  子聽我所說如是比丘起發牛角娑羅林.舍梨子若有比丘隨所依住城郭村邑彼過

  夜平旦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喜守護身善斂諸根善立其念.彼乞食已過日中後收舉

  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壇著於肩上或至無事處或至樹下或至空安靜處敷尼師壇

  結加趺坐不解結加趺坐乃至漏盡彼便不解結加趺坐乃至漏盡.舍梨子如是比丘

  起發牛角娑羅林。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牛角娑羅林經第三竟〈三千七百八十二字〉

  [一]雙品牛角娑羅林經第四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那摩提瘦在揵祁精舍.爾時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那摩提

  而行乞食.食訖中後往詣牛角娑羅林。爾時牛角娑羅林有三族姓子共在中住尊者

  阿那律陁尊者難提尊者金毗羅.彼尊者等所行如是.若彼乞食有前還者便敷牀汲

  水出洗足器安洗足凳及拭脚巾水瓶澡罐.若所乞食能盡食者便盡食之.若有餘者

  注:

  [一]此經勘同巴利本中部第三十一經Cu^la-gosin%ga sutta.

  ********************

  器盛覆舉.食訖收鉢澡洗手足以尼師壇著於肩上入室宴坐.若彼乞食有後還者能

  盡食者亦盡食之.若不足者取前餘食足而食之.若有餘者便[一]瀉著淨地及無蟲水中.

  取彼食器淨洗拭已舉著一面.收卷牀席拾洗足凳收拭脚巾舉洗足器及水瓶澡罐

  掃灑食堂糞除淨已.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壇著於肩上入室宴坐.彼尊者等至

  於晡時若有先從宴坐起者見水瓶澡罐空無有水便持行取.若能勝者便舉持來安

  著一面.若不能勝則便以手招一比丘兩人共舉持著一面各不相語各不相問.彼尊

  者等五日一集或共說法或聖嘿然。於是守林人遙見世尊來逆呵止曰.沙門沙門莫

  入此林.所以者何.今此林中有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陁尊者難提尊者金毗羅.彼若

  見汝或有不可。世尊告曰.汝守林人彼若見我必可無不可。於是尊者阿那律陁遙見

  世尊來卽呵彼曰.汝守林人莫呵世尊汝守林人莫呵善逝.所以者何.是我尊來我善

  逝來。尊者阿那律陁出迎世尊攝佛衣鉢.尊者難提爲佛敷牀.尊者金毗羅爲佛取水.

  爾時世尊洗手足已坐彼尊者所敷之座已.問曰阿那律陁汝常安隱無所乏耶.尊者

  注:

  [一]原刻作寫.今依麗刻再雕大藏本改.

  ********************

  阿那律陁白曰世尊我常安隱無有所乏。世尊復問阿那律陁云何安隱無所乏耶.尊

  者阿那律陁白曰.世尊我作是念我有善利有大功德謂我與如是梵行共行.世尊我

  常向彼梵行行慈身業見與不見等無有異.行慈口業行慈意業見與不見等無有異.

  世尊我作是念我今寧可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我便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我未曾

  有一不可心.世尊如是我常安隱無有所乏。問尊者難提.答亦如是。復問尊者金毗羅

  曰.汝常安隱無所乏耶。尊者金毗羅白曰.世尊我常安隱無有所乏。問曰.金毗羅云何

  安隱無所乏耶.尊者金毗羅白曰.世尊我作是念我有善利有大功德謂我與如是梵

  行共行.世尊我常向彼梵行行慈身業見與不見等無有異.行慈口業行慈意業見與

  不見等無有異.世尊我作是念我今寧可自捨己心隨彼諸賢心我便自捨己心隨彼

  諸賢心.我未曾有一不可心.世尊如是我常安隱無有所乏。世尊歎曰.善哉善哉阿那

  律陁如是汝等常共和合安隱無諍一心一師合一水乳頗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

  樂住止耶。尊者阿那律陁白曰.世尊如是我等常共和合安隱無諍一心一師合一水

  ********************

  乳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世尊我等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

  遊.世尊如是我等常共和合安隱無諍一心一師合一水乳得此人上之法而有差降

  安樂住止。世尊歎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陁捨此住止過此度此頗更有餘得人上之法

  而有差降安樂住止耶。尊者阿那律陁白曰.世尊捨此住止過此度此更復有餘得人

  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世尊我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

  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

  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

  就遊.世尊捨此住止過此度此謂更有此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世尊歎

  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陁捨此住止過此度此頗更有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

  止耶。尊者阿那律陁白曰.世尊捨此住止過此度此更復有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

  安樂住止.世尊我等度一切色想至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世尊捨此住止過此

  度此謂更有此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世尊歎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陁捨

  ********************

  此住止過此度此頗更有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耶。尊者阿那律陁白曰.

  世尊捨此住止過此度此更復有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世尊我等得如

  意足天耳智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

  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世尊捨此住止過

  此度此謂更有此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世尊歎曰.善哉善哉阿那律陁

  捨此住止過此度此頗更有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耶.尊者阿那律陁白

  曰.世尊捨此住止過此度此更無有餘得人上之法而有差降安樂住止。於是世尊便

  作是念此族姓子之所遊行安隱快樂我今寧可爲彼說法.世尊作是念已卽爲尊者

  阿那律陁尊者難提尊者金毗羅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爲彼說法勸發

  渴仰成就歡喜已從座起去.於是尊者阿那律陁難提金毗羅送世尊隨其近遠便還

  所住。尊者難提尊者金毗羅歎尊者阿那律陁曰.善哉善哉尊者阿那律陁我等初不

  聞尊者阿那律陁說如是義.我等如是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然

  ********************

  尊者阿那律陁盡向世尊極稱譽我等。尊者阿那律陁歎尊者難提金毗羅曰.善哉善

  哉尊者我亦初未曾從諸賢等聞尊者如是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

  神.然我長夜以心知尊者心尊者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是故我

  向世尊如是如是說。於是長鬼天形體極妙光明巍巍夜將向旦往詣佛所稽首佛足

  却住一面白.世尊曰.大仙人諸跋耆人得大善利謂現有世尊及三族姓子尊者阿那

  律陁尊者難提尊者金毗羅.地神從長鬼天聞所說放高大音聲大仙人諸跋耆人得

  大善利謂現有世尊及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陁難提金毗羅.從地神聞聲虚空天四

  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哆天化樂天他化樂天須臾聲徹至於梵天大仙人諸跋

  耆人得大善利謂現有世尊及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陁難提金毗羅。世尊告曰.如是

  如是長鬼天諸跋耆人得大善利謂現有世尊及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陁.難提金毗

  羅.長鬼天地神聞汝聲已便放高大音聲大仙人諸跋耆人得大善利謂現有世尊及

  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陁難提金毗羅.從地神聞聲虚空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

  ********************

  天兜率哆天化樂天他化樂天須臾聲徹至於梵天大仙人諸跋耆人得大善利謂現

  有世尊及三族姓子尊者阿那律陁難提金毗羅.長鬼天若彼三族家此三族姓子剃

  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彼三族家憶此三族姓子所因所行者彼亦長

  夜得大善利安隱快樂.若彼村邑及天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憶此三族姓子所因

  所行者彼亦長夜得利饒益安隱快樂.長鬼天此三族姓子如是有大如意足有大威

  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佛說如是.此三族姓子及長鬼天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牛角娑羅林經第四竟〈二千二百八字〉

  [一]雙品求解經第五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拘樓瘦劍摩瑟曇拘樓都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緣於彼意不知

  他心如真者彼世尊正盡覺不可知.云何求解於如來乎。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爲

  法本世尊爲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佛便告曰.比丘諦聽善。思

  念之.我當爲汝具分别說。時諸比丘受教而聽.世尊告曰.緣於彼意不知他心如真者

  注:

  [一]此經勘同巴利本中部第四十七經Vimamsaka sutta.

  ********************

  當以二事求解如來.一者眼知色二者耳聞聲。若有穢汙眼耳知法是彼尊者爲有爲

  無耶.若求時則知所有穢汙眼耳知法彼尊者無.若無此者當復更求若有雜眼耳知

  法是彼尊者爲有爲無耶.若求時則知所有雜眼耳知法彼尊者無.若無此者當復更

  求若有白淨眼耳知法是彼尊者爲有爲無耶.若求時則知所有白淨眼耳知法彼尊

  者有.若有此者當復更求彼尊者爲長夜行此法爲蹔行耶.若求時則知彼尊者長夜

  行此法不蹔行也.若常行者當復更求彼尊者爲爲名譽爲爲利義入此禪耶不爲名

  譽不爲利義入[一]此禪耶.若求時則知彼尊者非爲災患故入此禪也。若有作是說彼尊

  者樂行非恐怖離欲不行欲欲已盡也.便應問彼賢者有何行有何力有何智令賢者

  自正觀如是說彼尊者樂行非恐怖離欲不行欲欲已盡耶.彼若作是答賢者我不知

  彼心亦非餘事知.然彼尊者或獨住或在衆或在集會若有善逝若爲善逝所化爲宗

  主因食可見彼.賢者我不自知我從彼尊者聞面前諮受我樂行非恐怖離欲不行欲

  欲已盡也.賢者我有是行有是力有是智令我自正觀如是說彼尊者樂行不恐怖離

  注:

  [一]原刻作於.今依麗刻改.

  ********************

  欲不行欲欲已盡也。於中當復問彼如來法若有穢汙眼耳知法有彼處此法滅盡無

  餘.若有雜眼耳知法有彼處此法滅盡無餘.若有白淨法有彼處此法滅盡無餘.如來

  爲彼答有穢汙眼耳知法有彼處此法滅盡無餘若有雜眼耳知法有彼處此法滅盡

  無餘若有穢汙眼耳知法如來滅斷拔絕根本終不復生若有雜眼耳知法如來滅斷

  拔絕根本絶不復生若有白淨法如是我白淨如是境界.如是沙門我如是成就此正

  法律有信弟子往見如來奉侍如來從如來聞法如來爲說法上復上妙復妙善除黑

  白.如來爲說法上復上妙復妙善除黑白者如是如是聞已知斷一法於諸法得究竟

  淨信世尊彼世尊正盡覺也.復應問彼賢者有何行有何力有何智令賢者知斷一法

  於諸法得究竟淨信世尊彼世尊正盡覺耶.彼如是答賢者若我不知世尊心亦非餘

  事知.我因世尊有如是淨信世尊爲我說法上復上妙復妙善除黑白.賢者如如世尊

  爲我說法者如是如是我聞如來爲我說法上復上妙復妙善除黑白.如是如是我聞

  已知斷一法於諸法得究竟淨信世尊彼世尊正盡覺耶.賢者我有是行有是力有是

  ********************

  智令我知斷一法於諸法得究竟淨信世尊彼世尊正盡覺也.若有此行有此力深著

  如來信根已立者是謂信見本不壞智相應沙門梵志.天及魔梵及餘世間無有能奪.

  如是求解如來如是正知如來。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求解經第五竟〈千一十八字〉

  雙品第四竟  第四分别誦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八〈九千九百四十六字〉

  ********************

猜你喜欢
  卷第七十三·佚名
  四分律卷第五十九(第四分之十)·佚名
  卷第十二·宗密
  序·如卺
  三十七品第九·佚名
  卷第四十一·志磐
  昇忉利宫为母说法品第二十一·马鸣
  佛说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佚名
  第九十四章 单玛罗奢王·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灵隐寺募化重建罗汉堂启·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八·澄观
  王法正理论·佚名
  卷第二十一·昙噩
  弥沙塞羯磨本·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四目録【五十二字】南歌子【又一体】毛熙震孙光宪欧阳修苏轼【十一首】黄庭坚【二首】秦观【四首】晁补之【二首】陈师道【二首】贺铸【三首】

  • 卷七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二十五 李贺【字长吉陇西人】 还自会稽歌【并序】 庾肩吾於梁时尝作宫体謡引以应和皇子及国世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後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

  • 内篇 覈才第三十一·刘知几

      夫史才之难,其难甚矣。《晋令》云:"国史之任,委之著作,每著作郎初至,必撰名臣传一人。"斯盖察其所由,苟非其才,则不可叨居史任。   历观古之作者,若蔡邕、刘峻、徐陵、刘炫之徒,各自谓长于著书,达于史体,然观侏儒一节,而他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五·乾隆

      宋  髙宗皇帝  【壬子】绍兴二年【金天防十年】春正月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韩世忠拔建州范汝为自焚死  世忠闻汝为入建州曰建居闽岭上流贼沿流而下七郡皆血肉矣亟率步卒三万水陆并进直抵凤凰山【一名茶山在

  • 卷之三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七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九月。己巳朔。上诣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前问安。至戊戌。皆如之。  ○奉皇太后自华州启銮。  ○谕军机大臣等、现在驻跸长安。护<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及分防各

  • 第四○九禀同治十三年九月初四日一二二一六--二·佚名

    大甲团练局绅董,禀举大甲总理及管辖内庄正具禀淡南大甲团练局诸绅董等,为佥举选充,颁发谕戳,〔而资〕供公事。窃奉大宪谕饬淡南城乡,一律举办联甲,挑选练丁,守望相助,仰见仁宪保卫民生、绥靖地方之至意。

  • 吕祖俭传·脱脱

    吕祖俭字子约,婺州金华人,是吕祖谦的弟弟,像学生一样受学于吕祖谦。监明州仓,将要上任,恰逢吕祖谦去世。按照吏部四选注授官员差遣的规定半年不上任的为逾限过犯,吕祖俭决心打算服满为期一年的丧期,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诏官员

  • 杨言传·张廷玉

    杨言,字惟仁,鄞县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授官行人。嘉靖四年(1525)提升为礼科给事中。任职数日他就上言说:“近来仁寿宫发生火灾,晓谕群臣修身反省。我以为责任在公卿而不在陛下,罪在谏官而不在皇上身上。朝廷设立六科

  • 夏原吉传·张廷玉

    夏原吉,字维吉吉,祖先是德兴人。父亲夏时敏,任湘阴县教谕官,遂在那里成家定居。原吉早年丧父,他致力于学问,以赡养母亲。获乡荐进入太学,被选入宫中书写制诰。有时太学生们大声喧笑,原吉却端坐不动。太祖看见后觉得他很不平凡

  • 卷五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五十一諡略【四】额驸諡太子太保和硕额驸耿昭忠諡勤僖【康熙二十五年十月諡】太子太保和硕额驸耿聚忠諡慤敏【康熙二十六年二月諡】都统和硕额驸诺穆图諡慤僖【康熙五十年二月諡】内大臣都统右

  • 硕人·佚名

    ——千古绝唱颂美人【原文】"硕人其颀(1),衣锦扃衣(2)。"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3),邢侯之姨,谭公维私(4)。手如柔荑(5),肤如凝脂。领如蝤蛴(6),齿如瓠犀(7)。螓首蛾眉(8),巧笑倩兮(9),美国盼兮(10)。

  • 卷二十六·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二十六   元 王天与 撰微子之命第十       周书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防子啓代殷后作微子之命【吕氏曰黜殷命杀武庚皆周公东征时事序言成王者发周公尊王之意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汉

  • (四)宋之新儒·钱穆

    下及宋儒,便使人易于联想到理学,理学则后人称为是一种新儒学。其实理学在宋儒中亦属后起。理学兴起以前,已先有一大批宋儒,此一大批宋儒,早可称为是新儒。在某一意义上讲,理学兴起以前之宋儒,已与汉儒有不同。比较上,此一大批

  • 菩萨十住行道品经·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昙昧摩提菩萨。持佛威神。便于佛前。于是阿难波渝迦三昧。悉见十方诸佛。十方诸佛者。其数如千佛刹尘等。一尘者。为一佛刹。一佛刹如是十方四面。见十方诸佛。皆悉言。善哉善哉。昙昧摩提菩萨。十方

  •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舍利灵变记·印光

    袁德常居士印光大师于去年庚辰十一月初四日,预知时至,身无病苦,面西端坐,念佛而逝。时予亦若有所感召,适于是冬十一月初二日,领同最后一般弟子,朝山皈依。灵岩僧众,且惊为侍疾而来,何以预悉(知道)?其实恋恋[1]师门,已近十载,恩同父

  • 菩提心义·佚名

    一卷,著者不详。以五门分别明菩提心之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