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

《近思录》卷四存养,凡七十条。兹亦随拈数例。明道曰:“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已放之心约之使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也。”今按:孔孟之道,乃从人心发出,故读其书,不啻将己心收回,重要在一约字上。如读《论语》首句“学而时习之”,能约束此心在学上习上,这始是己心之反复入身。喝咖啡,看电影,打球游水,种种活动,则是把此心放了,放在外面事物上去。今人谓是娱乐,连把身也放去了。外面事物变,自己身心亦不安不乐。孔子所谓学,乃学做人。打球游水,是人去做事,非做了这事才成人。学而时习,不亦悦乎。学是学为人,才始是此心之真乐。周濂溪教二程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明道素喜打猎,闻濂溪言,遂不再喜打猎了。所乐何事四字,真值深研。更要者,则在明道引下学上达四字。所学只是在卑下处,所达始是崇高处。只要此心存在己身,自能从卑下处寻向崇高处。学打球打猎,则尽在打球打猎两事上,最多亦成一专家,更无崇高可言。但尽要在崇高处学,则又是放心,又差失了。伊川言:“心要在腔子里”,此即上引明道约此心使反复入身来之义。然须善加体会,心在腔子里,始知有己,孔子教人为己之学,即由此起。知有己,乃知有人,有父母兄弟夫妇。知有家,以至戚族邻里,而有国有天下。《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即以己为本也。心放出去了,入自然界,则有西方之科学。入形上界,则有西方之哲学。乃至如西方之艺术文学,莫不见心之为用。然此心已不在腔子里。专以此心限在一身,则为个人主义。专以此心投入群体,则为集体主义。西方之学,实亦仍以心为主。伊川言心在腔子里,即孔子为己之学,与西方言个人主义与群体主义皆不同。中国亦有科学哲学艺术文学,并亦与西方不同,其要在此。道家释家亦莫不主心,惟其心亦都不在腔子里,皆离人本位。理学家亦有主屏扫万事,闭门静坐,谓要使心在腔子里,实则大误。程门立雪,则伊川亦静坐。二程亦有时教人静坐,但无事偶坐,与以坐为事又不同。此当从大本源处体会,非一语一义可尽。

伊川又言:“人心常要活,则周流无穷,而不滞于一隅。”今按:此语又与上引语相发。离了腔子,乃放,非活。拘在腔子里,又滞,非活。一内外,心始活。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即此心之活。故伊川又言:“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今按:苟一意涵养,则此心又不免于滞矣。《近思录》乃以格物穷理为先,而存养次之,用意尤深远。朱子鹅湖会后,追和二陆诗,亦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把涵养新知放在商量旧学之后,商量旧学非即心不在腔子里,而称旧学新知,则即下学上达矣。学者宜深参。

人之生命主要在一心。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乃指新其心。《大学》明明德,乃指明其心。果使此心日新日明,至于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则始为心即理之境界。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此如千仞之木,生于一根,然一根不即是千仞。今日世界危乱不可终日,其病亦在心。此心离了腔子,四出寻觅,终何所得。象山诗:“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此亦有一番真理。惟能知以心为学,斯乃是易简工夫耳。故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有学乃始有养,不能只养而无学,此即朱陆之辨。

猜你喜欢
  人情·吕坤
  卷之一·罗汝芳
  跋·徐问
  卷三十七·卫湜
  序·李光坡
  御制咏诗六义·孔颖达
  野有死麕·佚名
  卷上·王应电
  卷十一·姜炳璋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二·欧阳竟无
  卷六·佚名
  卷二·佚名
  念法品第三·佚名
  佛说菩萨睒子经·佚名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道亨·唐圭璋

      道亨字逸民,郫人。初为僧,名绍祖。作画效周纯。   桃源忆故人   刘郎自是桃花主。不许春风闲度。春色易随风去。片片伤春暮。   返魂不用清香炷。却有梅花淡伫。从此镇长相顾。不怨飘残雨。

  • 第九出 移寨·李渔

    〖北点绛唇〗(副净戎装,引众上)啸聚蛮乡,天生奇相,张飞样。劫善屠良,尽道魔星降。海上行来海上眠,海风吹得画皮玄;北人不识南蛮相,道是魔王下九天。自家闽州大盗刘香老的便是,原是漳州一名海户,只因相貌生得稀奇,又有千斤膂力,就在

  • 第一折·武汉臣

    (净扮庞衙内领随从上,诗云)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闻着名儿脑也疼,只我有权有势庞衙内。小官姓庞名绩,官封衙内之职。我是权豪势要之家,累代簪缨之子。我嫌官小不做,马瘦不骑,打死人不偿命。若打死一个人,如同捏杀个

  • 卷十九·赵二·佚名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说赵王曰:“天下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莫不高贤大王之行义,皆愿奉教陈忠于前之日久矣。虽然,奉阳君妒,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宾客游谈之士,无敢尽忠于前者。今奉阳君捐馆舍,大王乃今然后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二年夏四月甲子朔少保判绍兴府信安郡王孟忠厚为迎护梓宫礼仪使保庆军承宣使知大宗正事士夽都大主管两浙转运副使黄敦书提举应办一行事务参知政事王次翁为奉迎两宫礼仪使内侍省副都知蓝圭都大主管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五·杨士奇

    宣德三年春正月甲申朔 上御正朝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文武群臣命妇朝 皇太后 皇后○乙酉命行在工部右侍郎黎澄月俸支全米澄前安南伪主黎苍之兄俘获至京 太宗皇帝赦而用之初授工部主事 上即位升郎中内臣有言

  • 卷之六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十九·佚名

      顺治七年。庚寅。五月。癸丑朔。改督理淮浙盐务户部侍郎孙塔、为总理漕储户部侍郎。以其奉上□日彻回、见在扬州故也。  ○甲寅。降陕西巡抚黄尔性、甘肃巡按石维昆、各二级。陕西巡按卢传一级。俱调外用。以

  • 卷之二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二十·徐紘

        (明)徐纮 撰    南京刑部尚书张公墓志铭  童轩    公讳瑄字廷玺别号古愚晚号安拙翁再号观庵系出宋忠定公后世家句容曾祖日宣元滁学教谕因侨寓于滁国初徙江浦遂占籍居焉祖克让忠信孝友为乡人所重考俊

  • 三三三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福建解到书板情形并交武英殿照例办理折·佚名

    三三三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福建解到书板情形并交武英殿照例办理折乾隆四十一年七月十八日*臣舒赫德、臣阿桂谨奏:据福建巡抚余文仪委员解送《夕阳寮集》、《兰台遗集》等书板片,共九百六十九块到京,当卽逐细检阅,内有二十

  • 提要·朱明镐

    (臣)等谨案史纠六卷明朱明镐撰明镐字昭芑太仓人是编考订诸史书法之谬及其事迹之抵牾上起三国志下迄元史每史各为一编元史不甚置可否自言仿郑樵通志不敢删削唐书之例其晋书五代史亦阙而不论则未审为传写所佚或点勘未竟观

  • 卷十三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十三下 朱批毛文铨奏摺 雍正四年正月初四日福建廵抚【臣】毛文铨谨 奏为据实奏 闻仰祈 圣鉴事窃查闽省盐政事务纷繁办事员役甚衆如各场

  • 卷四十五·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四十五宋 赵汝愚 编天道门灾异九上徽宗论建火星观以禳赤气任伯雨臣闻天人之交不啻影响灾祥之来必有象类故格王先正厥事而圣人惟能畏天尝闻修德以弭灾

  • 序·史伯璿

    始愚既述管窥于四书亦欲以是施于他常所读之书而未果也因循老矣多病之余精力耗而目力昏矣精力耗则向之得于师友者莫之记忆非一日矣目力昏则向之得于方册者失于温理非一日矣废置荒弃一至于此自揆余龄于儒者之学必不能再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宋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庐陵清原山行思禅师第八世韶州云门山文偃匡真禅师法嗣成都府香林澄远禅师姓上官氏。汉州绵竹人也。投成都真相院出家。十六岁圆具。后离蜀入秦。登青峰。蹑子陵。旋之荆

  •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二·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昙摩流支译复次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有五种法则能清净初欢喜地。得大无畏安隐之处。何等为五。一谓菩萨生如是心。我已得住大慈心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大慈心故。起安慰心。有言大慈心者。所谓拔济一

  •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卷第一·义天

    高丽沙门义天录(此是草本俟后重广如有漏略观者恕之)海东有本见行录上&middot;大华严经&middot;疏十卷&middot;又略疏四卷 已上 慧光(世称光缘)述&middot;疏八卷(或四卷) (慧远述辩相续修)&middot;疏二十二卷 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