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庸章句》序

朱子曰:“道心者,人心之理。危是危险,欲陷未陷之辞。若以人心为全不好,则必使人去之。今止言危,盖谓不可据以为安耳。此陆子静之说,亦是。若夫道心,则有安而无倾,有准的而可凭据也。”今按:此分道心人心极明白易晓。心只是一个心。果无人心,则何来有道心。道心即是人心中之理,即人心而合理者。其实人生一切理全从心出,故曰心即理。至安危之别,亦此心自知,是即心即理之真凭实据矣。何须更有外加之探索乎。

朱子又曰:“所觉者心之理,能觉者气之灵。”又曰:“粗者易见,饥渴寒煖,至愚之人亦知之。稍精如利害,则禽兽已有不能知者。若义理则愈难知。”今按:饥渴寒煖虽至粗,亦有理存焉。禽兽有不能知利害,人有不能知义理。惟知义理者,终属人。故曰,人为万物之灵。今人多言心灵,乃指心之能言。心有是能,而不辨义理,则良足愧矣。

朱子又曰:“明道说道理,一看便好,愈看愈好。伊川犹不无难明处,然愈看亦愈好。谢氏过高,多说人行不得底言。杨氏好援引,颇浅狭。尹氏主敬,亦多近理。以某观之,二先生衣钵,似无传之者。”今按:朱子极尊二程,然谓伊川不无难明处。则是二程言语亦有不同,然朱子同样推尊,同样说其愈看愈好。即伊川言有异其兄明道处,亦何尝不推尊其兄。谢杨尹三家,朱子皆不谓其能传二程之衣钵,道统之严有如此。即朱子门人,据《语类》考之,多达百人,然谁为群认得朱子衣钵之传者。上推言之,公孙丑万章之徒,皆不得认为传孟子之衣钵。孔门七十弟子,惟颜渊乃群认为能传孔子,然先孔子而卒。其他亦率不认为能传孔子之衣钵。中国文化大传统,自孔子以下两千五百年迄今,可谓历代有传。然每一大师出,亦可谓每不易得其衣钵之传。此一层大可细说。

篇目

问:以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说中,乃是精密切至之语。而以平常说庸,疑其不相黏着。朱子曰:“此其所以黏着,处得极精密,只是如此平常。凡事无不相反以相成。中庸只是一事,就那头看是中,就这头看是庸。中庸始合为一理。”今按:中庸二字连言,在中国已成一俗话。但却是极相反对之两面,结合在一起。极精密始能极平常,极平常始是极精密。而西方人则必把此分两截。学术探讨尽向精密处钻,必求其不平常。人事行为则尽平常,却不精密。中国文化传统则只在寻求一中庸之道来,使相对双方混成一体。此其所以异。

猜你喜欢
  卷十七 说林训·刘安
  第六章 14·辜鸿铭
  葛蕉·佚名
  公孙丑下·孟子
  春秋五论·吕大圭
   列御寇第三十二·刘文典
  卷七·梁寅
  赵文子与叔誉观平九原①·戴圣
  (九)·钱穆
  佛本行经度宝称品第十八·马鸣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佚名
  由人至成佛之路·太虚
  存心与择法·太虚
  第三十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二十五·彭定求

        卷325_1 【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权德舆   晓出文昌宫,憩兹青莲宇。洁斋奉明祀,凭览伤夐古。   秦为三月火,汉乃一抔土。诈力自湮沦,霸仪终莽卤。   中南横峻极,积翠泄云雨。首夏谅清和,芳阴接

  • 游九言·唐圭璋

      九言初名九思,字诚之,建阳人。绍兴十二年(1142)生。学者称默斋先生。干办诸军料粮院,改知光化军。薛叔似辟充荆鄂宣抚参谋官,未行卒,年六十五。端平中,赠直龙图阁,谥文靖。有默斋遗稿二卷。   沁园春   五十五自述  

  • 卷二百·毕沅

      ◎元纪十八 ∷起屠维协洽正月,尽上章涒滩十二月,凡二年。   ○仁宗圣文钦孝皇帝   延祐六年年   春,正月,丁巳朔,暹罗来贡方物。   丁卯,敕:“福建、两广、云南、甘肃、四川军官致仕还家,官给驿传如民官例。”  

  • 卷十三·黄以周

      哲宗   △绍圣三年(丙子,一○九六)   1、正月(案:钱大昕《朔闰考》:是月壬辰朔。庚子,大中大夫、知枢密院事韩忠彦除观文殿学士、知真定府。先是,枢密院奏事毕,忠彦留身请外,又面请曾布以欲得镇阳,又乞章惇陶铸一善地,遂

  • 卷七十五下·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五下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七十二下 簒臣 王沈 贾充【韩夀 夀子谧】 郑冲 王祥【弟覧】 何曾【子邵】 石苞【子崇】 陈骞 荀顗 裴秀荀朂【冯紞】 王沈

  • 百家奴传·宋濂

    百家奴,唆都之子。至元五年(1268),随从元帅阿术攻襄阳,筑新城,多次立功。七年,随郡王合达败宋军于灌子滩。八年四月,宋殿帅范文虎等率军运粮至襄阳,百家奴在鹿门山出击范文虎军,因功被河南行省任命为管军总把。后隶属于丞相伯

  • 卷二百三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三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任将宋高宗时章谊奏曰臣近见关报湖南西路主管安抚司公事程昌禹奏乞俯从湖南士庶之请令马友充湖南东路副总管朝廷罪其

  •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九·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中官考十嘉靖三年十月应天巡抚吴廷举言内官监监收白熟粳米额外科索无厌大率正粮一石加费二石方获批单虽屡奉旨禁革而该监科索如故请令提督太仓太监一员与仓场侍郎兼同监收庶弊奸可革民不为病户部复议总

  • 职官七一·徐松

    黜降官八【宋会要】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孝宗已即位,未改元。诏左奉议郎、通判通州赵不晦降两官放罢。坐虏骑渡淮,首先逃遁,为本路提举王珏所劾,故有是命。 二十六日,诏福建路转运判官黄轺、湖北路转运判官韩之纯并放

  • 往来·胡宏

      胡子曰:或往或来,天之所以为道也;或语或默,士之所以为仁也;或进或退,臣之所以事君也;或擒或纵,兵之所以为律也;或弛或张,王之所以化成于天下也。  释氏以尽虚空沙界为吾身,大则大矣,而以父母所生之身为一尘剎幻化之物而不知

  • 卷二十三·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二十三宋 真德秀 撰易要指大传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朱子曰此四者圣人作易之所由也○程子曰孔子感麟而

  • 训俭示康译文·司马光

    【译文】我本来出身在贫寒的家庭,一代一代都继承廉洁朴素的家风。我生性不喜欢豪华奢侈,从做婴儿时起,长辈把饰有金银的华美的衣服加在我身上,我总是害羞地红着脸扔掉它。二十岁考中进士,闻喜宴上只有我不戴花,同年说:&ldquo

  •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佚名

    【原文】&ldquo;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①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rdquo;&ldquo;

  • 致西北大学校长书·太虚

    佩青先生大鉴:夏初得示,知台驾有陕西之行。顷接回音,并赐大学章程,藉悉壹是。而贵大学成立之速,皆出宏谋硕画,莫名钦佩!阅豫科有因明大意,而本科文学院,于印度文化撷其精要,或可设一因明、唯识学讲座,敬质高明以为然否?哲学纲要已

  • 寓简·沈作喆

    南宋沈作喆撰。十卷。作喆字明远,号寓山,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绍兴进士。官至左奉议郎。曾有《寓林集》三十卷,今佚。约当淳熙元年(1174)成此书。以评议北宋名臣之篇居多。有《知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 范文正奏议·范仲淹

    《范文正奏议》·二卷,范仲淹撰

  • 幼科指南·周震

    儿科著作。又名《幼科医学指南》。4卷。清周震(慎斋)撰。成书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卷1为小儿歌赋及总论;卷2为小儿杂症;卷3~4分别论述小儿心、肝、肺、脾、肾诸经病证及医案。证下列有方名,卷后附载类方,并介绍药物组

  • 游心安乐道·元晓

    全一卷。新罗僧元晓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及净土宗全书第六卷。内容阐明净土之安乐及往生净土之因缘等。共分七门:(一)述教起之宗致,(二)定彼土之所在,(三)明疑惑患难,(四)明往生之因缘,(五)出往生之品数,(六)论往生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