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由人至成佛之路

──二十三年九月在湖北第一模范监狱讲──

今天承赵典狱长招待参观,看到狱内各处清洁整齐,而每一块土都能变作有用之地,每一个人都能习作有用之事,并且大家都知到念阿弥陀佛,虔诚行合十礼;可见典狱长及教职员的教化,已经灌输到各个人的心中,而发为身语上的行动,故有此良善的表现。人生能得到如此优良陶镕之教育,是很难得的机会,这是今天参观所感觉到的。

佛法的道理,就是把身心世界从众生变成佛的。此身心世界生佛不二,即众生亦即佛。然何以有佛与众生之区别呢?众生与佛,虽同此身心世界,但众生的心迷惑颠倒,故由身心向世界所起之行动是错乱扰害的,而结果成为困厄痛苦的身心世界,即所谓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之五浊众生的身心世界。亦只佛是身心世界,如禅宗的即心即佛,净土宗的是心作佛,密宗的即身成佛,维摩经所谓心净则佛国土净。世界为身心所依,即就众生之身心世界转变为佛之身心世界;将污秽的转为清洁,乖戾的变成和善,紊乱的整成条理,散漫昏浊的变为严肃清明,从日常生活行为上转变到最深处,即达到心的转变。使此心变为清净光明之心,即时心为佛心,身为佛身,世界为清净安乐之佛世界矣。

转变之功用如何著手?即从吾人身心行动及于家庭社会国家世界。如此处为大家所共住之所,即是大家所依之世界,而表现在此世界上之身心行动,应养成清净的、严肃的、规律的、和善的习惯,使身之行动,口之言语,皆合于理。久之、由此善良习惯改转内心之七情、六欲、三毒等,使心意上也成为清净纯善的,三业都成为清净化。则心身清净一分,即世界清净一分;心如镜子,镜子清明则所照之境物亦清明。佛界是众生所成,只要有修学的机会,将身心世界整理改转一番,即人人皆有成佛之可能,故佛经云一切众生皆可成佛。

今天见到大家都能依照改转身心世界的程序而行,且已经做到头一步,能有这样好的成绩,又能由外而内的受到佛教的教化,这是很难得的。大家在此中不要作烦闷苦恼的观念,应当视为是受陶镕教化的好机会,实在这就是已走上作圣作佛的大路了。佛弟子有在家出家两种,出家弟子,古时初出家时须以五年为期受学佛的戒律;即现今虽没有五年之久,亦要有一二月。在此期中完全是整齐严肃勤苦之团体规律生活,每日不得多睡,或礼拜、或读诵、或学习规矩威仪,出入举动皆有一定之时间和法则。在此期间将我见私欲完全破除尽净,成一清净和合整齐严肃之僧团中的一分子。平常所谓我执法执,但不经过此种时期,尚不能说有法执,本来不知法故;要将身心行动依法改转以后,则转身心之法则不过是治病之药,病去药亦不须要,是名除法执。现在大家在此守法,亦如佛弟子之守戒,由此优良之行为习惯,而达到心地的清净光明;则禅定智慧生而贪嗔痴毒尽,即可成佛。(尘空记)二三,九,二。(见正信五卷一期)


猜你喜欢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六(末)·窥基
  卷第十二·佚名
  宿曜仪轨一卷·一行
  界身足论后序·佚名
  与陈诵洛论墨子·太虚
  杂毒海卷七·性音
  卷第二·佚名
  道行经学品第二十二·佚名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三·明佺
  布施品第十·佚名
  附錄唯識二十論頌·欧阳竟无
  卷五百二十五·佚名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九·智顗
  六道集卷一·弘赞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七十九·澄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四回 假婆媳一场勃谿 小夫妻两般情意·萧晶玉

    且说伏夫人闻毛显说他家姑娘有病,且不能来,不由心中纳闷,沉吟了一回说:“你姑娘既然有恙,你回去多多拜上亲家太太,等立了秋,媳妇好了,就送他们小两口儿来罢,别叫我又等空了。”毛显答应而去。到了次日,打点了盒子,叫任

  • 第一折·关汉卿

    (冲末净李存信同康君立上)(李存信云)米罕整斤吞,抹邻不会骑。弩门并速门,弓箭怎的射?撒因答剌孙,见了抢着吃。喝的莎塔八,跌倒就是睡。若说我姓名,家将不能记。一对忽剌孩,都是狗养的。自家李存信的便是。这个是康君立。俺两个不

  • 卷411 ·佚名

    文同 塘上行 寒塘涨新雨,滟滟翠波满。 沙晴步声涩,风引罗带缓。 蒲牙妒舌利,荷叶欢心卷。 生平玉衣梦,至此神亦诞。 徒诵小星篇,无人觉肠断。 文同 桃花 种近短墙边,开临小槛前。 倚风

  • 蓝山集巻一·蓝仁

    (明)蓝仁 撰○五言古灵鳯篇鸣鳯岀丹穴五采耀晴旭朝饮瑶池流暮栖昆山木和声六律备灵德百禽伏重华去已久淳风何由复不闻夔乐谐但复楚歌促梧枝霜不蕃竹实冬未熟愧彼梁间燕双双托华屋舟中望长洲田家积流会澄川浮沙亘长洲上

  • 骑省集补钞·管庭芬

    骑省集补钞徐铉吴王挽词倏忽千龄尽,冥茫万事空。青松洛阳陌,白草建康宫。道德遣遗在,兴衰自古同。受恩无补报,反袂泣途穷。土德承余烈,江南广旧恩。一朝人事变,千古信书存。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此生虽未死,寂寞已销魂。和

  • 卷三百三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三·赵尔巽

      叶士宽陈梦说 介锡周 方浩 金溶 张维寅 顾光旭 沈善富 方昂 唐侍陛张冲之   叶士宽,字映庭,江苏吴县人。康熙五十九年举人,授山西定襄知县。求民隐,涤烦苛,不假胥吏,事办而民不扰。雍正八年,擢沁州知州,署潞安知府。除

  • 卷十四·六朝(齐)·蒋一葵

    【高帝道成】 〔萧何二十四世孙,宋世与袁粲、褚渊、刘秉更日入直决事,号为“四贵”。〕 高帝镇淮阴时,为宋明帝所疑,被徵为黄门郎,深怀尤虑,见平泽有群鹤,命笔咏之曰:“八风亻舞遥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

  • 卷八·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八 唐 司马贞 撰 礼书第一【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此之八书记国家大体班氏谓之志志记也】 洋洋【音羊洋洋美盛貌邹诞生音翔】大行【大行秦官主礼仪汉景帝改曰大鸿胪鸿胪掌九宾之仪也】错衡【

  • 施赞元·周诒春

    施赞元 字君翼。又号荫生。年二十八岁。生于江苏吴县。父肇曾。陇海铁路督办。永久住址。天津德界四号路一号。已婚。子一。初学于上海纯正学堂及圣约翰大学。光緖三十年。自费游美。入美京中央高等学校。宣统二年。

  • 卷七 檀弓上第三·郑玄

    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齐大公受封,留为大师,死葬于周,子孙生焉,不忍离也。五世之后,乃葬于齐,齐曰营丘。○大音泰,注及下注“大史公”皆同。离,力智反,下“相离”同。)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言其似礼乐

  • 卷四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四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四十七四望山川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汉书注师古曰谓夏都安邑殷都朝歌周都洛阳】故嵩高爲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四渎咸在山

  • 问慧品第一·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於如来宝净高座,则为如来之所建立。积无极德已为庄严。所游道场。佛慧报应蠲除所行。升菩萨宫讲无量颂。如来所叹显立威变。圣导无碍普有所入。志存微妙诱进权行。等过去慧於当来劫弘大究竟。其德无量。

  •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宋录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鞞兰若黄竹园。彼时鞞兰若婆罗门。年老耆宿命趣后世。生年百二十。手执杖中食后行彷徉。而行至世尊所。到已共世尊面相慰劳。世尊面相慰劳已。柱杖世尊前立。鞞兰若却住一面已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七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七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千问品第七之八几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等者。一切应分别。谓色蕴。若染污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若不染污非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受蕴有三句。或有

  • 卷之三十四·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四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三十五世 磬山天隐修禅师法嗣 镇江府竹林林皋本豫禅师 昆山陈氏子。丱岁礼尧峰湛川老宿出家。受具后。徧历诸方。参博山。山曰。未入金笼贮。谁

  • 马商的女儿·劳伦斯

    劳伦斯是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名伟大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马商的女儿》是劳伦斯于1922年前后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马商Pervin一家在破产之后所面临的失落与绝望。劳伦斯重点选取了

  • 西藏度亡经·莲花生

    又名《中阴得度法》,本书是一部西藏佛学名著,依照佛教义详细介绍了人死以后每天“中阴”的变化情形。它蕴含着一套丰富的临终、死亡及死后世界的知识和图景。此外,基于《西藏度亡经》的藏传佛教“临终关怀”具有终极关怀

  • 诸上善人咏·道衍

    全一卷。明代道衍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就求愿往生极乐净土之一二五人,自文殊菩萨至陶氏十六娘,依次各作七言四句之咏赞一首,并略记其生平。其中五人合述,总为一二二首,计比丘六十四人、比丘尼三人、优婆塞三十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