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离娄篇

首章。

朱子曰:“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言古人所为适与我相合。只此便是至善。前乎千百世之已往,后乎千百世之未来,只是此个道理。孟子所谓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正谓此尔。”今按:此条言之极直率,亦极亲切。中国人历代尊孔子正以此。今则无可辨,亦不胜辨。人心已变,读孔孟乃及看朱子此等语,皆觉于心不合,则又何从辨起。古人言正人心,又从何正起。近人又言复兴文化,恐人心仍是其中最大一问题。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章。

朱子曰:“大人之心,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赤子之心全无所知,全无所能。但大人之所以为大人,却缘他存得那赤子之心。而今不可将大人之心只作通达万变,赤子作纯一无伪。盖大人之心通达万变,而纯一无伪。赤子之心,未有所知,而纯一无伪。着个不失字,便是不同处。”今按:朱子只就《孟子》本文说孟子本意,只用不失字便是不同处,何等简净,何等明白。则大人之不同于赤子,只在其知上。今人看不起中国古人所谓之学问,认为只是寻求知识。又为寻求知识把自已本来面目全忘失了,此则两失之。

博学而详说之章。

朱子曰:“博者,所以极夫理之散殊。约则举是散殊之理而一贯之。是以既博学之,又详说之,而卒有以会于约。所谓博且详者,固未尝出于约之外。而所谓约,于其博且详者又未尝有所遗也。”今按:朱子此处说博约,精辟绝伦。约非博中一物,亦非博外一物。博未尝出于约,而约亦未尝遗其博。今世之学,各自先守一约,所谓专家。而约与约,专与专,又各不相通,而共同成为一智识爆破之时代,亦可谓既博学之,亦详说之矣。但又安得另有一约者来贯通此诸博且详者乎。此诚今世学术界一大主题,亦一大难题也。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七 论语十九·黎靖德
  管子补注卷十一·刘绩
  卷第十三·朱熹
  孟子杂记卷二·陈士元
  卷二·程端学
  卷一百七十六·山井鼎
  卷一百四十一·山井鼎
  卷八·秦蕙田
  春秋传卷十八·胡安国
  卷四十八·王与之
  评议 译文·洪应明
  佛教西来玄化应运略录·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二·玄奘
  甘地运动的成败关系世界文化·太虚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五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五·董康

      ○五福記   作者未知何人。所演韓琦事。眞者居多。加以緣飾。以琦五福俱修。故名五福記。謂仁宗賜五福堂扁。故又名五福堂。略云。安陽韓琦、字穉圭。少年未娶。應試京師。妻父崔侍郞立留居東園。崔女奇英。婢

  • 卷一百六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六十冠簪类四言古冠帻铭         【汉】李 尤冠为元服帻为首服君子敬愼自强不忒五言古赠四王冠诗       【汉】应 亨济济四令弟妙年践二九令月维吉日成服加元

  • 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三·宋濂

           延祐间,朔漠大风雪,羊马驼畜尽死,人民流散,以子女鬻人为奴婢。拜住以兴王根本之地,其民宜加赈恤,请立宗仁卫总之,命县官赎置卫中,以遂生养。至元十四年,始建太庙于大都,至是四十年,亲享之礼未暇讲肄。拜住奏

  • 卷八十七·志第三十七·百官三·宋濂

        ◎百官三   大宗正府,秩从一品。国初未有官制,首置断事官,曰札鲁忽赤,会决庶务。凡诸王驸马投下蒙古、色目人等,应犯一切公事,及汉人奸盗诈伪、蛊毒厌魅、诱掠逃驱、轻重罪囚,及边远出征官吏、每岁从驾分司

  • 卷之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百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八十八·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六月戊子。谕军机大臣等、电寄何如璋等、据何如璋、张佩纶电报。如长门报法船再入数舟我塞河先发为一策等语。塞河一事。前经总署照会各国使臣。该使臣等议论纷呶。现在闽口有英美等国保护兵船。德国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九十·纪昀

    列传宋 【九十四】○宋九十四胡纮何澹林栗高文虎 陈自强 郑丙京镗谢深甫 许及之梁汝嘉胡纮何澹林栗高文虎陈自强郑丙京镗谢深甫许及之梁汝嘉△胡纮胡纮字应期处州遂昌人淳熙中举进士绍熙五年以京镗荐监都进奏院迁

  • 一三 益锠与和记·周作人

    部里中午休息,鲁迅平常就不出来,买点什么东西充饥,有时候也跑到外边来吃,在手边略为有钱的时候,教育部在西单牌楼迤南,不多几步就是西单大街,吃饭很是方便,鲁迅去的有两个地方,一是益锠西餐馆,一是和记牛肉铺,益锠并没有什么特别

  • 卷一百三十四·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三十四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三十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三十四><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三十四>青旌【鄭氏曰青青雀水鳥鳶

  • 第十四章 46·辜鸿铭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辜讲有个毫无价值观的人(原壤,孔子的同乡),孔子很熟悉,有一次他叉开双腿坐着,孔子从旁边过,也没站起来。孔子就对他说:“你年轻的时候就任性而恶劣,长大

  • 菩提行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聖龍樹菩薩集頌   宋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三藏明教大師天息災奉詔譯   [一]菩提心般若波羅蜜多品第七   [二]如來智慧仁 爲一切世閒 令求遠離苦 是故智慧生。   [三]真如及世間 今說此二法 知佛真如

  • 学密宗者多失本旨·印光

    密宗道理,不可思议。而今之传密宗,学密宗者,各以神通为事,未免失其本旨。传者尚无真神通,学者谁得真神通?诺那来上海太平寺,言及密宗亦以往生西方为事。而阿弥陀长寿陀罗尼持之,开囱门[1],即能随意长寿,或即往生,此语何可一概?勿

  • 卷第一百八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七尊者婆呬迦等心濡心调柔心和顺增上者。等言即摄尊者颇洛迦。尊者至履迦。此中心濡心调柔心和顺名异义一。如其次第以

  • 卷六·丹霞子淳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空集卷六后学性一阅生生道人梓第八十一则 净众莲花(花果)示众云。显晦殊途终无异萼。细细商量欵欵卜度。欲出还同未出时。任伊水底胡捞摸。举僧问净众禅师。莲花未出水时如何(八八六十

  • 义山杂纂·李商隐

    轶事小说集。又名《杂纂》。旧题唐·李商隐撰。 《直斋书录解题》小说家类著录,一卷; 《宋史·艺文志》小说家类有李商隐《杂纂》一卷,又李义山《杂稿》一卷,疑即一书。今存《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唐人说荟》

  • 御制评鉴阐要·乾隆

    十二卷 此书为清高宗弘历御批《资治通鉴》,凡七百九十八条,由大学士刘统勋等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7年)编次而成。弘历所批,大抵撰者占十分之三,改佥者占十分之七。《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此书时以为:“论世知人,无不抉微而发

  • 尚书稗疏·王夫之

    四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尚书》研究著作;是书仅就《尚书》部分词、句诠释,非全解经文,取名《稗疏》,犹谓小注、浅注。稗,稻田杂草,其实细小,又非谷物,故以稗形容卑微。有“不贤识小”之意,谦词。又《庄子·知北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