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评议 译文

事物没有大过天地日月的,然而杜甫却在诗中说:“日月是笼中的鸟儿,天地是水上的浮萍。”事情没有大过禅让帝位征伐作战的,然而邵雍却说:“唐虞禅让如喝三杯酒,汤武征伐如下一局棋”人们如果能用这样的胸襟眼界看待天地万物,看待时世流变,那么,事来就如同水泡从大海中产生,事去就如同影子消失于天空,自然能够胸怀世界,临危不惊。

小人追求虚名,心中难免做贼心虚;君子追求虚名,则会不惜欺骗世人。所以,人人都追求虚名,就会让欺诈、伪善大行其道。而让人们皆不贪图虚名,就会使人们失去行善施义的热情。因此,要批评那些追求虚名的人,应当对君子从严要求,而不应当过分要求小人。

极大的恶念多已在柔和的外表下潜伏着,贤哲智慧的人必须防备藏在棉服里的银针;极深的仇恨常常在恩爱友情中酝酿,通达事理的人应当远离暗藏刀剑的甜言蜜语。

一个人为人处世不可以变来变去,毫无原则。如能做到在大火流金的炎炎夏日胸中依然清风吹拂,在严寒霜雪的肃杀冬天仍能表现和蔼气度,在阴云蔽日的恶劣天气仍然让慧日映照心田,在滚滚洪涛翻江倒海中仍能巍然屹立如中流砥柱,这才是天地间真正的高尚人品。情爱可以生发万种因缘,不应放纵,而要学会割舍。识见可以助长各种欲念,不应张扬,而要着力清除。

做人要从世俗中超脱出来,但又不可以心存矫正世俗的念头;处世要顺应时势,但又不可以萌生追波逐流的念头。

宁可听取别人求全责备的非议,也不要听别人超过实情的赞誉;宁可遭受平白无故的灾祸,也不要贪图非分之福。

诋毁他人的人是不美的,而承受他人诋毁的人每遭受一番讥讪毁谤就增加一番修身反省,因此就去除邪僻而增加美德;欺侮他人的人并不能享福,而承受他人欺侮的人每遭遇一番横祸厄运就增长一番器宇胸怀,因此就能够化灾祸为幸福。

睡梦里悬挂金饰佩戴玉器,其情形十分逼真,但这种睡梦里的逼真情形一旦醒来就觉得假;闲暇中讲演偈颂谈论玄理,其言辞酷似高人,但说得容易做时难。

上天要降祸给一个人,一定会先用一点点福运来骄纵他,所以福运来了不必太高兴,还要看他会不会受用;上天要降福给一个人,一定会先用一点点灾祸儆戒他,所以灾祸来了不必太忧愁,还要看他会不会解救。

荣耀与耻辱紧密相连,厌恶羞辱怎可过分追求荣耀;生存与死亡同根相生,贪恋生存不能十分畏惧死亡。

做人如果能够一直坦率真诚,他即使隐居山林,其德行也广为人知;做事如果藏有半点私心杂念,他看似做事公正,实则巧谋私利。

鹪鹩只占用一根树枝,于是就嘲笑大鹏心太奢侈;兔子常营造三个洞窟,于是就嗤笑仙鹤垒居高危。不可以与智慧低下的人谋划宏图大业,不可以与趣味卑下的人谈论崇高境界,确实如此!

贫贱之人骄傲于人,虽然有点盲目自大,但还是有几分侠气在内;英雄之辈借势欺人,即使看似豪放洒脱,也全然没有半点真心实意。糟糠不去把猪喂肥,干嘛用作钓鱼的饵食;锦绮不会因用作祭祀更加珍贵,又有谁懂得笼中媒鸟的感受。

琴书诗画,明理之人用它们来培养性情,而平庸之辈只会欣赏它们的外在表象;山川景物,高雅的人可以从中学到见识,而粗俗的人只会赏玩它们的光彩华美。可见事物原本没有一定的品格,由于人们识见有高低而显出高下来。所以,研读图书穷究事理,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其中的旨趣。

美女天生丽质,虽然不喜欢涂脂抹粉,也似稀疏梅花映衬着淡淡月光一样迷人;禅师打坐修禅,并不自感空虚寂寞,犹如碧绿水面吐露出青色莲花。

清廉的官员多不能持续做官,是因为他们太过清廉了;痴傻的呆人常常多福,是因为他们憨厚易亲近。因此,道德高尚的人虽然重视清廉耿介,也不可以没有一点忍垢纳污的气度雅量。虽然要戒除痴拙顽劣,也不必有明察深渊净洗污垢的精明。

周密的人精气神受到拘束逼迫,疏狂的人天真烂漫率性自然,这难道只是诗歌与文章工巧拙朴的分界线!我见过周到细密的人为人处世纯用机巧,疏放的人为人处世任性率真,人的心灵是生是死由此可以判别了。

绿竹傲立于严霜中,竹节纵然孤高,也不损伤其高雅之姿态;红莲媚放在秋水上,色彩虽然艳丽,也不损害其清洁之品位。

对于贫贱之人,砥砺自己保持气节不是难事,难的是对他人用情要深;对于富贵之人,怜悯穷人广施恩惠不是难事,难的是放下身架对穷人以礼相待。

身居高位之人,常常不如孤苦贫寒人家的子弟能够坚守节操奉献忠诚;身处庙堂之人,常常不如山野农夫处理事情更加合乎情理。为什么呢?前者由于生活奢华损害了心志,后者由于生活恬淡保全了天性。

享受了荣耀恩宠常常难以避免羞辱之事,因此没必要得意洋洋;陷入到困厄贫穷之后有可能福运马上就到,因此没必要悲悲切切。

古人自得清闲安适,今人却要忙忙碌碌地度过一生;古人获得真切的人生感受,今人又要白白地虚度一生。今人总是沉溺于空洞幻想追求虚妄人生,看不破色身,认不真法身,皆为世俗名利所害。

灵芝仙草寻不到根,甘泉寻不到源头,志向远大的人应当靠自己的力量勇于奋斗;彩霞容易消散,琉璃容易破碎,通达事理的人应当及早清醒,勿沉溺其中。

年轻力壮的人做事应当用心,他们反而轻浮,徒然如水面上的野鸭子只知道扑闪翅膀,哪里能够振翅凌云?体衰年老的人做事不宜用情,他们反而用情太深,徒然如车辕下的马驹忙忙碌碌,怎么能够摆脱缰索寻个自由身?

帆只要扬起一半,船就能安稳前行。水只要注入一半,容器就能稳稳当当。韩信因为勇略过人让刘邦不安而遭擒杀,陆机因为才华冠世而遭杀害,霍光因为权势太大让君主不安而遭诛灭九族,石崇因为家财富可敌国而惨死。他们都是因为达到极限导致败亡。邵雍说:“喝酒不要喝得酩酊大醉,赏花不要赏到花瓣纷落。”

依附权势的人犹如寄生植物依靠树木,树木砍伐后寄生植物也就枯死;窃取利益的人犹如蝇虰咬食人体,人死了蝇虰也就跟着死亡。他们因贪图势利损害别人,最终又因贪图势利自我毙命。势利会造成危害,就像这样!

因喝酒而丧命,可笑猩猩太贪酒(有传说,一猎人用酒诱捕猩猩);在帷幕上筑窠巢,可怜燕子苟且偷安,不知时时有危险。

仙鹤站立在鸡群中,可以说是超然出众无可匹敌。但是如让它与大海上的鹏鸟相比,就一下子显得眇小了。再进一步,让它与那九霄云外的凤凰相比,就简直是没法比了。所以,至善之人常常虚怀若谷,高德之人大多不骄矜不夸耀。贪心过胜的人,只顾追逐野兽却看不见大山阻挡在前,只顾弹射鸟雀却不知道深井就在后面;疑心太强的人,看见弓影就惊疑酒杯中有蛇,听到人说市井有虎就信以为真。人心一有偏颇,就看到有当作无,臆造无成为有。这样,人心就为妄念所控了!

飞蛾扑火,火焰烧焦飞蛾,这不能说是灾祸没有缘由;果实种出花朵,花朵结成果实,要知道福运到来总有因缘。

车辆争抢险路,马儿驰骋还要鞭打,等到失败之后未免后悔莫及;粮食喜欢堆积成山,金银夸耀用斗计量,人到临死时却还是两手空空。

鲜花在春光中争奇斗艳虽然美好,但经过一阵风吹雨打,便很快败谢归入尘土;翠竹坚定高雅情操,虽经几多霜打雪压,仍然傲立让人倍感珍贵美好。

富贵是没有情义的东西,你把它看得越重,它伤害你也就越大;贫贱是值得长交的朋友,你与它相处得越好,它带给你的好处也就越深。所以,像楚怀王贪图商於之地,石崇贪恋金谷秀园,都因一时之显耀而遭杀戮;颜回乐于一箪食一瓢饮,甘于穿破旧衣服,最终却享得千载美名。

鸽子厌恶铃声而振翅高飞,它不知道收敛翅膀铃声就会消失;有人厌恶自己的影子就急速行走,他不知道走到阴地影子就会消失。所以,愚昧无知的人只知道急速行走振翅高飞,将平地当成苦海;通达事理的人则知道走进阴地收敛羽翼,看陡岩如同坦途。秋天的虫子春天的鸟儿都显示了生命的活力,何必见秋虫生悲,见春鸟则喜;古老的树木新鲜的花儿都蕴含着生机,为什么胡乱地判定这个好那个不好。

多栽种桃树李树少栽种荆棘,就是开辟了一条幸福之路;不积累诗书文化却要积攒金玉,则像构筑了一个灾祸基础。

世界很大,走到哪里都有路,并不是这条路连着贫穷那条路注定显达;万物同在天地间,没有必要将彼此各自分离。世人迷失真性追逐虚妄,就是在平坦道路上自设一道坎,在空旷天地里自筑一道篱。真令人感慨啊!

真正聪明的人,在小事上能糊涂就糊涂;真正糊涂的人,在小事上则极力搞得很清楚。细究穷察终归要导致糊涂,而假装糊涂则蕴藏着聪明智慧。

伟大功业深远谋略,常常由悠闲镇定的人来完成,做事何必要匆匆忙忙;吉祥征兆洪大福运,大多集聚在宽厚人家,做人何必要猥琐鄙俗。

贫寒的人肯救济他人,这才是人本性中的博爱之心;热闹场合能够静心学道,这才显出心性的修养功夫。

人的一生如只是被“欲”字拖累,就如马牛被人羁绊,如鹰犬任人鞭打。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心念清静明白,淡泊无欲,那么天地也不能改变他,鬼神也不能差使他,更何况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呢!

贪图钱财的人生活富有但心灵贫瘠,知足常乐的人生活贫困但心灵富足;身居高位的人外表潇洒但精神劳累,地位低下的人身体劳顿而精神闲逸。哪个算得到哪个算失去,哪个是虚幻哪个是真实,通达事理的人应当自己去分辨!

平常的人喜欢顺境,而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可以从逆境中寻找乐趣;平常的人因事不顺心而忧愁,而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会在称心如意中发现令人忧愁之处。这大概是由于平常的人的忧愁欢乐源于情绪感受,而品德高尚又有见识的人的忧愁欢乐基于他所追求的义理。

传说中的谢豹自己覆盖自己的脸面,就像知道羞愧一样;传说中的唐鼠自己吐出自己的肠子以换肠,就像知道懊悔一样。而这“愧”、“悔”二字,是我们人类去恶迁善的门户,起死回生的道路。人生如果没有这个念头,就是已经死灭的寒冷灰烬,已经枯朽的干槁树木了。哪里还说得上生存之理?

奇珍异宝都是人们必定争夺的器物,持有它反而危险;盖世彰显的节操和品行大多会招引他人的嫉妒攻击,属不祥之列。不如让自己的经历更平常一些,让自己的行为举止收敛一些,以成就天地间浑沌淳朴的真性,享受民情风物和美平安的幸福。

人的福运善心不在冥暗不可见的地方,就在饮食起居处显其踪迹;人的灾祸淫邪不在幽渺不可知的地方,就在言谈举止间夺人心魄。可见,人的精气神通连着上天,上天的威严命令实存于人心,天和人难道相去甚远吗!

猜你喜欢
  国风·王风·佚名
  大学衍义卷二十三·真德秀
  卷二·程公说
  卷一·高攀龙
  卷二百十七·秦蕙田
  卷十三·聂崇义
  卷六·何楷
  提要·张英
  四库全书提要·惠周惕
  价值观与仁慈心·钱穆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普陀洛迦新志卷六·王亨彦
  佛学之宗旨和目的·太虚
  五母子经之二·佚名
  菩萨处胎经 第三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自少时至辛亥(咸丰元年)·林占梅

    游剑潭寺晚凉同散步,小径入花坪。野草缘阶绿,岩松破壁生;钟飘云外响,泉咽涧中声。日暮归禅院,翛然俗虑清。师韫轩杂咏(二十首选八)绿窗绣罢对敲棋,女伴机锋亦可儿;回首见侬忙避去,不知侬立已多时。擘笺窗下学抄书,葱指纤纤运管徐

  • 三集卷六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二古今体一百二十七首【丁亥二】新正恭奉皇太后幸御园即景得句庆节行春吉日诹凤舆?奉御园游欣看柳陌轻黄染惜少西山积素留安得六花即优霈庶几二麦卜佳收声声爆竹胥鸣喜吾喜由来在雪酬盎

  • 卷一百四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四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二十一 曾巩 宿尊胜院 朝寒陟山砠宵雨集僧堂敝衣盖苦短客卧梦不长雄风树间吼枯槁簸欲僵向来雪云端叶下百仞隍起攀苍厓望正受万虑戕岁运忽当尔我顔安得芳

  • 御选宋诗卷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二四言诗一王禹偁借田赋颂倬彼东郊公田是辟大君戾止言耕其籍帝籍既脩乃及公侯亲尔耒耜勤尔田畴言采黍稷祀于圜丘亿万斯年以承天休倬彼东郊耕坛其崇大君戾止言训其农农功既笃乃知荣辱尔家以给尔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八·苏天爵

    内翰窦文正公(默) 左丞姚文献公(枢) 左丞许文正公(衡) ○内翰窦文正公(默) 内翰窦文正公 卷八之一 公名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人。岁己酉,召居潜邸。中统元年,拜太子太傅,辞不受,改翰林侍讲学士,未几以疾辞归。三年,复召入朝

  • 卷之四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蔡彬懿·周诒春

    蔡彬懿 字君简。年二十八岁。生于江苏常州。叔宗谟。任苏省陆军第一师兽医官。本籍住址。江苏常州雪洞巷一号。已婚。初学于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土木工程。宣统三年。得土木工

  • 卷十七·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十七宋 朱子 撰论语顔渊第十二【凡二十四章】或问克之为胜何也曰杨子固曰胜己之私之谓克矣而此书之説自刘发之其説曰克胜也己身也身有嗜欲当以礼仪齐之嗜欲与礼仪战使礼仪胜其嗜欲身得复

  • 自序·姚际恒

    自序                          姚际恒诸经中诗之为教独大,而释诗者较诸经为独难。曷言乎诗之为教独大也易、诗、书皆夫子前所有。夫子一言易曰:「五十学易,可无大过。」一引书曰:「孝乎惟孝,友

  • 梵志阿颰经全文·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与五百沙门俱。游於越祇。到鼓车城外树下坐。比聚有豪贤梵志。名费迦沙。明晓经书星宿运度。所问皆答。有五百弟子。弟子中第一者,名阿颰。阿颰问师言:今有佛来。人称其德。名盖天地。不

  •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七·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成現觀品第八之餘   如是已得煗等善根.當知從此入於現觀。頌曰.   從此無加行 解脫智三心. 一百一十二 煩惱斷十攝。   論曰.從此無間無有加行解脫見道所斷隨

  • 佛说十二游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迦留陀伽译昔阿僧祇劫时。菩萨为国王。其父母早丧亡。让国持与弟。舍国行求道。遥见一婆罗门姓瞿昙。菩萨因从婆罗门学道。婆罗门答菩萨言。解体所著王者衣服。编发结莎为衣。如吾所服受吾瞿昙姓。于是菩

  • 卷第八十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八十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姑苏尧封宝云月函潜禅师吴兴董雨若也。参灵岩。证彻大法。退翁储既寂。隐居空山。以着

  • 正宗心印后续联芳·佚名

    僧果增法号秀冈。是闽中方氏子也。髫年出家。性有聪慧。学不加思。待众以恭。事师有礼。一日师见。问曰。前日你病。大众说将死。你意下如何。答曰。本来无生。岂有死耶。师曰。既知无生。从何处来。(果增)扬声念佛。

  • 太上化道度世仙经·佚名

    太上化道度世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分作三品。第一《化道品》,劝人修心炼性,清心寡欲。谓修道者应「持斋奉戒,淡泊为门,身心清静,无爱无憎」。第二《五彩品》,谓

  • 上乘修真三要·佚名

    上乘修真三要,原题「圆明老人述」。此人疑即马钰再传弟子高圆明,乃金元间全真道道士。原书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卷上载《三法颂》十二首,每首有一图,言修心炼性之法。卷下收入《周易参同大道》、《乾坤体用

  • 无双传·薛调

    《无双传》一卷,唐·薛调作,载于《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六。又篇名或题作《刘无双传》。见《太平广记》卷四八六,又有《虞初志》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鲁迅辑《唐宋传奇集

  • 轰天雷·孙景贤

    中篇小说。孙景贤(署名藤谷古香)著。大同印书局1903年刊印。十四回。书叙常熟翰林荀北山事。北山迂傻,进京纳监,因友人之助,成就一名宦家之亲事。正筹备喜事,夫人以喉疾死,遂束装南归。回常熟,友人再为其介绍苏州贝太史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