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七十六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六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论语序

论语第一

谨按足利学所藏论语写本二通其一通与皇侃义疏本同今不复识别焉又一通其有一二不同者名以一本足利本者原櫽栝古本而所印行也校之古本注疏本文多详略字有异同其与古本同者称足利本同其余与注疏本同可知也

论语序

考异古本序王吉皆以教授下有之字足利本作教之鲁共王共作恭 包氏包作苞 孔安国为之训解

解作说 马融亦为之训说足利本无之字 考之齐古为之注为上有以字足利本同 前世授师説虽有异同不为训解授作受足利本同为下有之字 今集诸家之善善下有説字足利本同

谨按古本足利本分为十卷但卷尾记其卷数卷首乃直作

论语学而第一【凡十六章】

以下毎篇及卷首皆放此

补遗古本序皆为义説为下有之字

论语卷一

学而第一

考异古本经不亦说乎说作悦 其为人也孝弟弟作悌注及下同 其为人之本与足利本无为字 鲜矣仁作鲜矣有仁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交下有言字道千乘之国道作导注同 出则弟弟作悌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之与作之与也一本作之也与足利本作夫子之求也其诸异乎人求之与谨按足利本无二之字 亦可宗也作亦可宗敬也 可谓好学也已下有矣字 子贡曰贫而作子贡问曰云云 未若贫而乐下有道字足利本同 子贡曰诗云云作曰 其斯之谓与下有也字 告诸徃而知来者下有也字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作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己不知人也足利本已字同注马曰作马融曰足利本同下皆放此 子者男子之通称无之字一本称下有也字 王曰作王肃曰足利本同下皆放此 以时诵习之之作也 所以为説怿下有也字一本无说作悦 包曰作苞氏曰足利本同但包同今本下皆放此谨按古本足利本注所引用人名姓名并称即序所谓今集诸家之善説记其姓名者是也且皇疏云何集注皆呼人名唯苞独云氏者苞名咸何家讳成故不言也由此观之则今本直作马曰王曰者后从简便妄刋去之明矣而邢昺序疏云注但记其姓而此连言名者以着其姓所以名其人非谓名字之名也凭误生义强为之説非亦甚矣后世儒者又多袭此陋者朱熹注四书集诸家说单称其姓且私其好恶二程并称程子而无别伯叔于礼不允义亦非也其游氏曰谢氏曰之类使覩者不知其为谁为非古耳臣夙闻之师云 君子不怒作君子不愠之也足利本愠字同 孔子弟子有若作孔安国曰弟子有若也足利本同但无也字下皆放此谨按今本作孔子者孔曰之误 凡在己上者下有也字 必恭顺必下有有字可大成下有也字 先能事父兄此注作苞氏曰 然后仁道可大成作然后仁可成也一本作然后仁道可成也足利本作然后可仁成似非 今人说之说作悦弟子曽参下有也字 习而之下有乎字足利本

无之字有乎字 道谓为之政教道下有者字教下有也字足利本无之字作道谓为政教 通十为成成作城足利本同下皆放此谨按足利本其地千成同今本其地千乘下有也字 六里有畸畸作奇 十井为

乘十井作井十足利本同 百里之国下有者字 融依周礼融上有马字足利本同 包依作苞氏依作利本同 与民必诚信下有也字 节用不奢侈作节用者不奢侈也 故爱养之下有也字足利本无之字作故爱养 作事使民无事字足利本同 农务下有也字文者古之遗文下同 弟子卜商也足利本无也字好贤则善下不爱其身下共有也字 固蔽也蔽作

敝 言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作言人不敢重既无威足利本同 学又不能坚固识其义理下有也字无又字 郑曰作郑曰足利本同下皆放此 尽其哀下尽其敬下共有也字 君能行此二者君上有人字足利本同 民化其德下有而字足利本同 名赐下有字子贡也四字足利本同 与之为治作与为耶也一本无也字足利本作与之为治邪 明人君自与之作明人君自愿求与为治之也足利本作明人君自愿与为治其志而已下乃观其行下共有也字 犹若父存存作在足利本同 于父之道下有也字 人知礼贵和一本人上有言字 亦不可行下有也字 信非义也作信不必义也足利本同 故曰近义也作故曰近于义也足利本作故曰近于义 恭不合礼此注作苞氏曰足利本同 故曰近礼也近下有于字足利本同一本同今本亦可宗敬下有也字 有所不暇下有也字 有道

有道德者作有道者谓有道德者也 正谓问其是非作正谓问事是非也足利本事字同 未足多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不以贫为忧苦作不以贫贱为忧苦之也足利本贱字同 能自切磋琢磨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者字同下来答以切磋琢磨下放此 善取类下有也字 王肃曰但患已之无能知也谨按不患人之不已知章古本有此注足利本与今本同

补遗足利本注少能有仁也作少能其仁 司马法六尺古本二本法下有曰字 与人求之异无之字

为政第二

考异古本经一言以蔽之蔽作□注同一本作弊 道之以政道作导下同 而志于学于作于 回也不愚下有也字一本无 斯害也已下有矣字 不知为不知作不知之为不知 何为则民服下有也字 临之以庄则敬作临民之以庄则民敬谨按上民字恐误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劝上有民字足利本同 书云孝乎惟孝乎作于足利本同谨按皇侃义疏于于也惟孝谓惟令尽于孝也 是亦为政下有也字一本无 虽百世可知也可上有亦字足利本同注包曰德者无为此注作郑曰 犹北辰上有譬字足利本同 众星共之下有也字下注篇之大数下归于正下政谓法教下以刑罚下并同 免苟免作苟免罪也足利本作苟免罪 德谓道德下有也字 有所成也成下有立字足利本作有所成立 不疑惑下天命之始终下共有也字始终作终始足利本同 耳闻其言耳下有顺字足利本同 微防下有也字 无非法下有者字一本作者也 仲孙何忌下有也字 恐孟孙不晓无恐字足利本同 故告之下樊须下共有也字下注懿子之子下仲孙下同足利本樊须下同 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作唯有疾病然后使父母之忧耳也足利本耳字同 子游弟子下名偃下皆养人者下共有也字皆作能足利本同 乃至于犬马作乃能至于犬马足利本作能至无乃字 食而不爱豕畜之食作养之下有也字下兽畜之下同足利本二之共作也 包曰色难者作马融曰无者字一本作苞氏曰足利本无包曰又无者字 承顺作承望足利本同 乃为难下谓父足下共有也字足利本为难下同 喻子夏下有曰字足利本同 未孝也作未足为孝也足利本同 乃为孝也作乃是为孝耳也足利本耳字同 回弟子下有也字 如愚作如愚者也说绎道义绎作释足利本同 知其不愚下有也字下注其所行用下其所经从下共同 观人终始人下有之字安所匿其情作安有所匿其情也足利本同 可以为人矣无人字足利本同矣作也 无所不施下有也字下注行之不周下阿党为比下并同 学不寻思其义作学而不寻思其义理足利本同 无所得下有也字徒使人精神疲殆下有也字无徒字足利本并同 不同归也也上有者字足利本者也共无 弟子姓仲作由弟子也姓仲足利本由字同 字子路下有也字弟子姓颛孙作子张弟子也姓颛孙足利本子张同字子张下有也字则少过下则少悔下共同 亦同得禄之道无亦同二字足利本同道下有也字 鲁君諡作鲁君之諡也 举正直之人用之作举用正直之人足利本同 民服其上下有矣字 鲁卿季孙肥作鲁卿大夫季孙肥也 康諡下有也字民敬其上下同足利本并同 则民劝勉作则民劝之也足利本作则民劝 乃是为政下有也字 孝乎惟孝下有者字乎作于足利本同 美大孝之辞无大字足利本同辞下有也字善于兄弟下同 与为政同作即是与为政同耳也足利本即是同 终无可下有也字 以缚轭下有者也二字轭作枙 驷马车下有也字 钩衡下有者也二字钩作拘足利本者字拘字同 礼变下五常下三统下共有也字 物类相召此注作马融曰足利本同召作招 世数相生世作势足利本同谨按义疏云谓文质三统及五行相次各有势数也 预知下有也字 非其祖考而祭之者无者字 是谄求福作是谄以求福也足利本以字同一本福下作者也 义所冝为作义者所宜为也 是无勇下有也字足利本同补遗古本经众星共之共作拱注同一本同 奚其为为政政下有也字一本同注可以为人师矣矣上有也字 而行之不周无之字足利本同 罔然无所得得下有之也二字 郑曰弟子姓颛孙郑曰作马融曰则民服其上上下有也字 鲁卿季孙肥作鲁大夫季孙肥也 则民忠矣矣作也 大车牛车牛车下有也字 世数相生世数作势类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六

猜你喜欢
  概论·洪应明
  卷九·邱濬
  卷九·刘因
  孟子通卷九·胡炳文
  卷八·纳兰性德
  第十四章 32·辜鸿铭
  卷二十五·冯复京
  卷三十七·沈廷芳
  第十七章 名节·佚名
  大学之法①·戴圣
  杂篇&middot;说剑第三十·庄子
  觐礼·佚名
  佛教不食肉之真理·太虚
  学佛与佛学·太虚
  佛说四泥犁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伯瑜·隋树森

    李伯瑜,生平不详。元初王鹗序姬志真(号知常真人)《云山集》有云:"庚戌(一二五○)夏五月,与友人李伯瑜相会。话旧之余,李出知常先生文集一编,将以版行垂世。"可知为金末远初人。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 卷三百七十七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五月丁丑盡是月丁卯   五月丁巳朔,金紫光祿大夫、門下侍郎呂公著依前官守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自蔡確、章惇罷,司馬光已臥疾,及韓縝去位,公著常攝宰相事。先是,執政官每三五日一聚都堂,堂吏日抱文書

  • 卷六·辛文房

      ○白居易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

  • 卷第四·一然

      義解第五  圓光西學唐續高僧傳第十三卷載。新羅皇隆寺釋圓光。俗姓朴氏。本住三韓。卞韓辰韓馬韓。光即辰韓人也。家世海東。祖習綿遠。而神器恢廓。愛染篇章。校獵玄儒。  討讎子史。文華騰翥於韓服。博贍猶

  • 第四十五回 进李固对策膺首选 举祝良解甲定群蛮·蔡东藩

      却说尚书令左雄,因见梁冀辞爵,宋娥独不让封,乃复借着地震山崩的变异,再上封章,略云:  先帝封野王君,汉阳地震,今封山阳君,而京城复震,专政在阴,其灾尤大。臣前后瞽言,封爵至重,王者可私人以财,不可以官,宜还阿母之封,以塞灾异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六十六·乾隆

      五季  【癸晋岐吴称唐天祐十年梁主瑱酉干化三年是嵗凡五国五镇】春二月梁均王友贞起兵讨贼友珪伏诛友贞立于大梁更名瑱朱友谦复归梁  友珪遽为荒滛内外愤怒驸马都尉赵岩【犨之子】奉使至大梁均王友贞密与之谋

  • 卷之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一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嘉靖以来首辅传卷五·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徐阶字子升松之华亭人世世受耕不仕至父黼而补邑掾史治牍无害授宣平县丞徙宁都有廉能声阶生甫周歳而女奴堕之眢井小吏之妇号而出之则絶矣后三日苏五歳从父移任道堕括苍岭百余丈衣絓于树得不死二十举应天试

  • 第一一七详光绪六年二月十三日一一三○八-一四·佚名

    新竹知县申覆台北知府陈:故斗六县丞龚养元家属不在境(附印结)代理新竹县知县为遵查申覆事。案奉宪台札开:「案准台湾府周移,奉前藩宪潘批,敝府详请发还咸丰十一年(云云照文全叙至)(注)切速,特札」等因。奉此

  • 卷三十九·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九 初兴风土 金国初兴地在契丹东北隅地饶山林田宜麻谷土产人参蜜蜡北珠生金细布松实白附子禽有鹰鸇海东青之类兽多牛马麋鹿野狗白彘青鼠貂鼠其人勇悍善骑射喜耕种好渔猎每见野兽

  • 卷五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五十二 梁世系表畧 萧氏汉相国何之後也何生酇定侯延延生侍中彪彪生公府掾章章生皓皓生仰仰生太傅望之望之生光禒大夫育育生御史中丞绍绍生光禒勲闳闳生济阴太守阐阐生吴郡太守永永生

  • 卷三·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三宋 吕中 撰太祖皇帝正心修身建隆三年正月修京城修大内上坐寝殿令洞开诸门皆端直轩豁无有蔽塞因谓左右曰此如我心少有邪曲人皆见之矣又尝语宰相曰古之为君鲜能正身自致无过之地朕尝夙夜畏

  • 卷三十五·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五生徒【臣】等谨案周礼乡学教庶人国学教国子及庶人之俊乡学秀者之升曰选士国学秀者之升曰进士自汉设博士弟子唐则六馆生徒宋之三舍生元明之陪堂伴读官民监生虽铨综代异而损益因时载在

  • 觉 社 宣 言·太虚

    ──民国九年一月作──世人皆知觉社为研究佛学之讲经团体,宣传佛法之出版机关耳。究其元旨,乃在乎哀人世之困厄,求根本之解决,故于社员规约,尤注重乎身体力行也。第其所欲设施者,则又在乎佛教八宗专修丛林,佛教七众模范丛林

  •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金刚萨埵。说此最上第一仪轨。能于一切众生。作种种成就利益之事。乃至息灾增益敬爱调伏等无不成就。于意云何。此大金刚萨埵秘要法门。有大威德。志心依法必

  • 第二十六章 吉祥法称时代·多罗那他

    遮罗王去世以后,其弟遮罗悉恥罗治理国政二十年,西方大部归他统治。他的儿子毗瑟纽罗阇也在位多年,以后住在西方诃罗国内波罗那伽罗时,有与过去的大仙人们相等的苦行婆罗门五百人住在树林中。国王将苦行处的禽兽悉数杀死,引

  • 三刘家集·刘元高

    一卷。宋刘涣、刘恕、刘羲仲撰。刘涣字凝之,筠州 (今江西高安等地) 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为颍上令。以太子中允致仕。刘恕为刘涣之子。著有《通鉴外纪》。刘羲仲为刘恕之子。著有《通鉴问疑》。刘涣祖孙父子,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