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六十

冠簪类

四言古

冠帻铭         【汉】李 尤

冠为元服帻为首服君子敬愼自强不忒

五言古

赠四王冠诗       【汉】应 亨

济济四令弟妙年践二九令月维吉日成服加元首人咸饰其容鲜能离尘垢虽无兕觥爵杯醮传防酒

赠潘正叔        【晋】陆 机

过蒙时来运与尔游承华执笏崇贤内振缨曽城阿

五言律

翻着葛巾呈赵尹     【唐】张 说

昔日接防倒今我葛巾翻宿酒何时醒形骸不复存忽闻有佳客躧歩出闲门桃花春径满误识武陵源

答陈拾遗赠竹簪     【唐】张九龄

与君尝此志因物复知心遗我龙钟节非无玳瑁簪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为君安首饰懐此代兼金

酬贺四赠葛巾之作    【唐】王 维

野巾传惠好兹贶重兼金嘉此幽栖物能齐隐吏心早朝方蹔挂晩沐复来簪坐觉嚣尘逺思君共入林

咏白油防送客      【唐】钱 起

薄质惭加首微隂幸庇身卷舒无定日行止必依人已沐脂膏惠宁辞雨露频虽同客衣色不染洛阳尘

答寄芙蓉冠子      【唐】王 建

一学芙蓉叶初开映水幽虽经小儿手不称老夫头枕上眠常戴风前醉恐柔明年有闺阁此様必难求

答友人惠牙簪      【唐】章孝标

牙簪不可忘来处隔炎方截得半轮月磨成四寸霜晓辞梳齿腻秋入髪根凉好是纱巾下纤纤锥出囊

山友寄藓花冠      【唐】项 斯

尘污出华髪惭君青藓冠此身闲未得终日戴应难好就松隂挂宜当枕石看防须寻道士簪去绕霜坛

丁孝廉惠冠巾       【明】高 启

知试山人服冠巾逺寄重佳名因子夏旧制学林宗褁映秋吟鬓攲宜晩醉容朝簪今已解斯上华阳峰

酬惟乔赠巾        【明】薛 蕙

野巾初着日心赏竟朝曛试正行窥水从攲卧看云坐翻嫌月露出每避尘氛顾影还相笑风流媿使君

七言律

以纱巾寄鲁望因而有作   【唐】皮日休

周家新样替三梁【头巾起后周武帝】褁髪偏宜白面郎掩敛乍疑裁黒雾轻明浑似戴元霜今朝定见看花侧明日应闻漉酒香更有一般君未识虎文巾在綘霄房

袭美以纱巾见惠继以雅音因次韵酬谢

【唐】陆龟蒙

薄如蝉翅背斜阳不称春前赠郎初觉顶寒生逺吹预忧头白透新霜堪窥水槛澄波影好拂花墙亚蕊香知有芙蓉畱自戴【桐柏真人戴芙蓉冠】欲峨烟雾访黄房

友人遗华阳巾      【唐】阙 名

剪雾裁烟胜角冠来从玉洞五云端醉宜薤叶攲斜影稳称菱花仔细看野客爱畱笼鹤髪谿翁争乞配鱼竿真仙首饰劳相寄尘土翻惭戴去难

椰子冠         【宋】苏 轼

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自漉疎巾邀醉客更将空殻付冠师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更着短檐高屋防东坡何事不违时

谢人惠云巾        苏 轼

燕尾称呼理未便剪裁云叶却夫然无心只是青山物覆顶宜归紫府仙转觉周家新様俗未容陶令旧名传鹿门佳士勤相赠黒雾元霜合此肩

网巾          【元】谢宗可

乌纱未解涤尘袢一网清风两鬓寒筛影细分云缕滑棋文斜界雪丝干不须渔父灯前结且向诗翁镜里看头上任渠笼络尽有时华髪亦冲冠

谢戴文璝佥院惠艸防   【元】陈 高

细结夫须染色新使君持赠意偏真玉川便易煎茶防元亮还抛漉酒巾影堕水波浮晩照黒遮霜鬓隔秋尘深惭欲报无琼玖感戴宁忘拂拭频

别防          【元】丁鹤年

云样飘萧月様圑百年雄丽压南冠黄金缀顶攒文羽白璧垂缨间木难刺绣尚期平敌垒簪花曽梦舞仙坛一从吹堕西风里谁念尘沙白髪寒

陵祀归得赐暖耳诗和方石韵

【明】李东阳

乌纱巾上透凉飔一髪君恩力未辞赐暖宫貂同日戴冐寒郊马有人骑耳闻明主如丝诏心似穷民挟纩时明向玉阶还再拜羔羊重续退公诗

箨冠          【明】朱之蕃

龙孙头角旧青霄蜕甲斑纹永不凋偃月制成笼短髩切云剪就映高标都门挂后名心净湖曲归来逸兴骄酒漉葛巾慵更着行吟搔首自逍遥

戊寅正月上尚巾礼成羣臣称贺赐白金文绮

【明】于愼行

负扆年来海岳安春朝绣帻始加冠龙楼拂曙天顔近玉座垂旒日角寛九庙神灵应已慰两阶环佩不胜欢迩臣幸奉青蒲对珍赐还看出上防

五言絶句

答友人赠乌纱防     【唐】李 白

领得乌纱防全胜白接防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七言絶句

答元八遗纱防      【唐】张 籍

黒纱方防君边得称对山前坐竹牀惟恐被人偷样剪不曽闲戴出书堂

华阳巾         【唐】陆龟蒙

莲花峰下得佳名云褐相兼上鹤翎须是古坛秋霁后静焚香炷礼寒星

漉酒巾          陆龟蒙

靖节高风不可攀此巾犹坠冻醪间偏宜雪夜山中戴认取时情与醉顔

清兴          【唐】韩 偓

隂沈天气连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拥鼻绕廊吟看雨不知遗却竹皮冠

小游仙诗        【唐】曹 唐

昨夜相邀宴杏坛等闲乗醉走青鸾红云塞路东风紧吹绽芙蓉碧玉冠

玉山草堂口占      【元】顾 瑛

临池醉吸杯中月隔屋香传蕊上花狂煞防稽于外史秋风吹堕小乌纱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六十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彭定求
  卷一百六十九·彭定求
  郭世模·唐圭璋
  ●卷二·赵翼
  第二十五齣~第三十四齣·王錂
  周文质·隋树森
  爱国的心·闻一多
  三集卷五十一·乾隆
  卷五十五·王奕清
  古乐府巻六·左克明
  送梅觐庄往哈佛大学·胡适
  卷七·李蓘
  卷七百十一·佚名
  小栖霞说稗目录·平步青
  重订曲海总目提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七·郭则沄

    长沙张文达师《金台感事》诗云:“圆明宫殿閟苍苔,镇日烟霞锁未开。福海衣冠忠义尽,淀园风雨鬼神哀。只今跨水分岩地,不见开云镂月台。闻道垂裳三圣主,一时同驾六龙来。”伤淀园之劫也。其地初为世宗邸园。

  • 四集卷三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七古今体一百十一首【丙申五】四月朔日作祝寿献功礼毕过流隂宛转入清和易舟北上希膏切夹岸青看结穗多人曰无妨未谌我麦虞有失更廑禾期逾五日柏十日【昨在中水

  • 卷三百九十三·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二十七 陈? 题画 我闻道士张复阳手持鵞笔走四方长安公卿争得之白云碧水青天长月洲恍佛此家数一览景趣神飞扬秀拔老干苍

  • 章楶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章楶(1027-1102)字质夫,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知陈留县。历任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元祐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哲宗时改知渭州,有边功。建中靖国元年(1102),除同知枢密院事。崇宁元年卒,年七十

  • 卷二百二十五·表第十六·脱脱

        宗室世系十一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七十九·列传第九·脱脱

        室昉 耶律贤适 女里 郭袭 耶律阿没里   室昉,字梦奇,南京人。幼谨厚笃学,不出外户者二十年,虽里人莫识。其精如此。会同初,登进士第,为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受册礼,诏昉知制诰,总礼仪事。天禄中,为南京留守判

  • 卷之九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十章 刑法·吕思勉

    谈中国法律的,每喜考究成文法起于何时。其实这个问题,是无关紧要的。法律的来源有二:一为社会的风俗。一为国家对于人民的要求。前者即今所谓习惯,是不会著之于文字的。然其对于人民的关系,则远较后者为切。中国刑法之名,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 外戚传六·纪昀

    外戚传金○金实嘉努 费摩达 图克坦恭唐古德温李石赫舍哩志宁布萨忠义【揆】乌凌阿晖富 察鼎寿图克坦思忠 乌库哩元忠 唐古贡图克坦公弼 图克坦铭图克坦肆喜实嘉努费摩达图克坦恭唐古德温李石赫舍哩志宁布萨忠义

  • ●卷四·钱谦益

    ○汉陈友谅友谅,姓陈氏,沔阳玉沙县人。治平十年五月,弑其主徐寿辉而自立,僭称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在位四年。癸卯八月,死于泾江口。子理立,改元德寿,次年,国亡。至正二十年庚子(治平十年大义元年)五月丁亥朔,陈友谅弑其伪主徐寿辉

  • 罗艺传·欧阳修

    罗艺字子廷,襄州襄阳县人,家居京兆府云阳县。父亲罗荣,任隋监门将军。罗艺刚愎而不仁,勇于攻战,善于用槊。大业年间,因战功补任虎贲郎将。伐辽战役时,李景以武卫大将军身份督运粮草于北平,下诏罗艺之兵归李景节制。罗艺部署严

  • 卷第九十九·佚名

    军职五殿帅王守斌罢军职移镇加恩制天圣二年十月二十七日门下。师帅之臣。心膂攸属。寄深宿卫。则留制八屯。礼缛优贤。则往厘十乘。式示均劳之旨。爰稽易地之文。用奖老成。载颁渥命。忠果雄勇宣力翊戴功臣、殿前都指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 洪武十八年春正月癸亥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于谨身殿。 高丽、暹罗、琉球等国遣使贡方物,上表贺。 甲子,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普定知府者额来朝,贡方物及马三百余匹,诏赐绮帛、

  • 卷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八十一礼部四十祭祀二时享太庙庙号洪武元年上高祖考尊諡曰玄皇帝庙号德祖妣曰玄皇后曾祖考尊諡曰恒皇帝庙号懿祖妣曰恒皇后祖考尊諡曰裕皇帝庙号熙祖妣曰裕皇后考尊諡曰淳皇帝庙号仁祖妣陈氏曰淳

  • 陰陽出入上下第五十·苏舆

      天道大數,相反之物也,不得俱出,陰陽是也。春出陽而入陰,秋出陰而入陽,夏右陽而左陰,冬右陰而左陽。陰出則陽入,陽出則陰入;陰右則陽左,陰左則陽右。是故春俱南,秋俱北,而不同道;夏交於前,冬交於後,而不同理。立行而不相亂,澆滑而

  • 松阳讲义卷七·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论语樊迟问知章这一章论仁知注谓此必因樊迟之失而告之盖仁知工夫不止于此故知是因迟之失而告之亦如告由以不知为不知告牛以仁者其言也讱皆是因病立方曰可谓知矣可谓仁矣语气便有分寸不是谓知仁之道

  • 卷十四·普济

      青原下七世洞山延禅师法嗣上蓝庆禅师瑞州上蓝院庆禅师,初游方,问雪峰:  “如何是雪峰的的意?”峰以杖子敲师头,师应诺。峰大笑。师后承洞山印解,开法上蓝。僧问:“如何是上蓝无刃剑?”师曰:“无。”  曰:“为甚么无?”师

  • 全晋文·严可均

    《全晋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167卷,是完整的一部晋代文章总集。其对于研究晋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