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

宇宙间一事一物莫不有其历史发展。学术,一社会产物也;一面随社会之发展而发展,又一面学术本身自有其发展。儒学发展史非我所敢谈,其早熟于春秋,中绝于汉唐,复兴于宋明之世,一一尚待阐明其所以然。至宋大程子出而著《识仁篇》,盖其时势需要,抑亦时机成熟。朱子、阳明各家之学,要亦各有其时。今伍、严两先生所以有其贡献于斯学者,殆亦其时则然邪?两先生处在宋明之后数百年,既睹解书聚讼历久莫决之苦闷,而为己为人尤痛感功夫莫得其路之一大问题;同时,其于前人为说为学所有得失之数亦渐分明。其有此发明足以补前贤之所未及者,虽曰心裁创见,正自有其缘会与条件在;其殆亦为儒学发展至此所宜有之事乎。吾固非谓两先生于斯学之造诣成就更贤于朱子、阳明也,然吾敢信朱子、阳明复生,必自弃其说而大有取于两先生之说。

(上方所为叙文,1963年暑期着笔于大连休假中,而未及完成;今续成之,如下。1965年3月漱志)

从儒学自身历史发展言之,历经宋、元、明、清,递传至伍、严两先生,其存乎个体生命之修养如何且不论,其形著于意识足以供后人学习之所资者(尤其是伍先生)确乎其大有进于前,深可庆幸。然从中国面临世界形势发展之近代史来看,则中国此时固沦于衰败,遭受其有史以来之最大困厄,而儒学亦为时人摒弃,同遭空前未有之厄运。盖数千年间中国之拓大绵久,依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发展自始不以宗教作中心,而依于周孔教化。其卒也,以此而兴者即以此而衰,曾食其利者亦必承其弊。改革势不容已,儒学屏退自为事所应有。今也,幸以共产觉四十余年之努力奋斗,中国得从衰败而崛兴而蔚起,前途光明之极。顾儒学则由清季之奖西学,“五四”之掊孔家,与夫今日之反封建,讫未见有否极泰来之象。然则儒学其从此遂为过时的一种学术资料而已乎?世有通人,宜不存此浅见。

两先生自是有其信心的;而愚之信此学,从而信两先生也,亦不敢后。严先生所为《礼记大学篇考释》一书成于抗日战争末期,时际艰难,印刷窳劣之极,又讹夺纷出。印出数百本,先生用以分赠知交朋友,其果知重视而保存之者殆亦不多其人。既不出售于市坊间,外人知之者甚鲜。苟不重为印刷流布,其必绝而不传。伍先生一生谈学而不著书,传与不传一听后人,毫不介意。苟不为之纪录其词,宣扬其义,则其湮没可以立待。愚暨诸友既就先生口说者编录成书,又为综述一文加以阐发。凡此皆须付印问世。于是而有两家解说合印之念。此即叙文所由作也。然而究在何时付印,不敢知也。窃愿及身见之耳。脱不及见,当以属之愚子若孙。

“世界未来文化,恰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此言愚发之四十四年前(见《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儒学昌明盖正在今后之世界。时人不有所谓“科学预见”者乎,愚固不虞其所愿望之竟虚也。七十三叟梁漱溟识。

猜你喜欢
  叔向问啬吝爱之于行何如晏子对以啬者君子之道第二十三·晏婴
  卷之十六 说山训·高诱
  卷一百三·陈祥道
  ●竹窗随笔·袾宏
  君子有三变·孔子
  春秋辨义卷二十五·卓尔康
  卷四十·李光地
  卷一·陈大章
  卷十 大射仪第七之二·李如圭
  表·张虙
  卷七·王昭禹
  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皇明名僧辑略·袾宏
  覆王弘愿居士书(七通)·太虚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尧佐·唐圭璋

      尧佐字希元,阆中人。生于乾德元年(963)。端拱元年(988)进士。历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卒,年八十二。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有陈文惠愚丘集、潮阳编,不传。   踏莎行   二社

  • ●卷二十·丁绍仪

    ○柴才与张鸿卓词集句始自傅咸集十经诗,明以来遂有专集唐诗杜诗者。竹太史乃效东坡居士集古人语为词,蕃锦一编,众皆敛手。至钱塘柴次山茂才[才]百一草堂词,咸集旧句成篇。近日华亭张啸峰广文[鸿卓]更专意集词,组织之工,几欲突

  • 卷六十四·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四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陆游剑南诗钞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鎻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埙居次桧不说明年试礼部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繇是为所嫉桧死始赴宁德簿以荐除敕令所删定官孝

  • 卷五十三·黄以周

      钦宗   △靖康元年(丙午,一一二六)   1、二月,(案:《四史朔闰考》:是月丁酉朔。) 丁酉,李纲、郑望之至虏营,金先遣纲归。是夜,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率步骑万人劫金寨,以败还。初,种师道以“三镇不可弃,城下不可战。朝廷姑坚守

  • 第五十五回 返豹房武宗晏驾 祭兽吻江彬遭囚·蔡东藩

      却说武宗坠入水中,险些儿被水淹死,幸亏操舟的两太监,曾在京内太液池中,习惯泅水,虽遭覆溺,毫不畏惧,亟游近武宗身旁,将武宗手脚握住,推出水面。各舟闻警齐集,才将武宗搀入舟中,还有两太监入水,用力挣扎,也经旁人救起。惟武宗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六·佚名

    嘉靖四十年五月庚申朔升锦衣卫佥书指挥使李隆为本卫都指挥佥事提督巡捕○辛酉都察院左都御史潘恩三年考满遣中官赍赐羊酒宝钞荫其子允哲为国子生○壬戌升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赵釴为南京太仆寺卿○癸亥礼科右给事中沈淳

  • 谷山笔麈卷之十一  筹边·于慎行

    权不可中制,兵不可遥度,故曰:阃以外将军制之。非重之也,乃使不得辞其责也。后之当事者,乃取境外之事而任之于庙堂,则分阃有所逃其咎矣,岂得为胜筭哉?然则庙堂之责何如?曰:六辔在手,四牡就驾。有如代骥而驰,终日不能一舍,非御道也。

  • 皇王大纪卷二十一·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康王元年自帝太昊开明伦理后圣继作至于康王脩身齐家之法备矣于是集为十篇以垂后世统人伦曰天下之人莫不有家家之大至于王者极矣君臣父子夫妇谓之三纲夫妇父子君臣长幼朋友谓之五典又曰五常父子兄弟

  • 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九兵考【十一】直省兵广东广西八旗驻防广州将军一人【驻劄广州府】满洲副都统一人汉军副都统一人统辖满洲协领四人佐领四人防御十六人骁骑校

  • 晏子病将死妻问所欲言云毋变尔俗第二十九·晏婴

    晏子病,将死,其妻曰:“夫子无欲言乎?”子曰:“吾恐死而俗变,谨视尔家,毋变尔俗也。”

  • 卷一百七 朱子四·黎靖德

      ◎内任丙辰后杂记言行。   △孝宗朝   六月四日,周揆令人谕意云:"上问:'朱某到已数日,何不请对?'"遂诣閤门,通进榜子。有旨:"初七日后殿班引。"及对,上慰劳甚渥。自陈昨日浙东提举日,荷圣恩保全。上曰:"浙东救荒,煞究心

  • 闻过则喜·孔子

    【原文】 陈司败①问:“昭公②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③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④,君子亦党乎?君取⑤于吴,为同姓6,谓之吴孟子7。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出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

  • 第5章·老子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2)?虚而不屈,动而愈出(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4)。【题解】这里由“天道”以论“人道”,由“自然”以推论“社会”,在哲学上

  • 卷第六·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六南岳怀让禅师法嗣第一世九人江西道一禅师(一人见录姓马时谓马祖)南岳常浩禅师智达禅师坦然禅师潮州神照禅师扬州大明寺严峻禅师新罗国本如禅师玄晟禅师东雾山法空禅师(已上八人

  • 寰 游 记·太虚

    ──十八年作──第一章 缘起  第二章 从上海抵巴黎  第三章 从法国至英国  第四章 从英京至比京  第五章 德国  第六章 由柏林至纽约  第七章 芝加哥至三藩市  第八章 由美国回上海第一章 缘

  • 第十七 第二伽陀集·佚名

    几种罪是身罪?几种是语罪?覆藏者有几种罪?几种缘相触耶?六种罪是身罪,六种为语罪,覆藏者有三种罪,五种是缘相触。于日出有几种罪耶?几种至三次成罪耶?于此几种为八事罪耶?依几种而被一切[学处]摄聚耶?于日出有三种罪,二种至三次成罪

  • 续西游记·佚名

    长篇小说。佚名著。一百回。清袁文典《明滇南诗略》卷一称明初人兰茂曾作《续西游记》,毛奇龄《季跪小品制文引》又谓其友季跪作《西游续记》(《续西游》),是否本书,均系孤证,难以信从。《续西游记》是《西游记》的一

  • 原道觉世训·洪秀全

    洪秀全著。1852年编入《太平诏书》刊行。约写于1847-1848年间。为太平天国重要文献之一。在此篇中,洪氏为了号召农民起来推翻封建统治,塑造了一个创化世界、主宰人间的至高无上的皇上帝。他说:“一切日月星辰雷雨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