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三变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①,即②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注释】
①俨然:庄重。②即:接近。
【译文】
子夏说:“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非常庄重,接近后却感到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又觉得很严厉。”
【读解】
这是说到一个人的形象问题,尤其是做领导人的形象。
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往往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谓“第一印象”更是异常重要。根据子夏的看法,君子的“第一印象”最好给人以庄重的感觉。不过,“第一印象”后,当他与你深入接触时,“第二印象”应该是和蔼可亲,而不是老板着面孔的。至于“第三印象”,即谈起话来,语言应该是严厉而有威信,这样才能够使人畏服。
就我们的理解来看,子夏的确是在教我们如何去做一个领导人,尤其是到一个新单位去工作的领导人。作为一个普通人,倒没有必要如此处心积虑地去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过也有一点值得我们吸取、就是一个人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变化,不要时时处处都给人一个老面孔,尤其是板着脸的老面孔,让人一看到你就想起阴天,沉闷压抑,连笑都笑不出来。如果真是这样,那你的群众关系,你的人际交往就要出问题了。因为我们看到,就是一个堂堂的正人君子,不也只是“望之伊然”,真正与他接触,也应该是“即之也温”吗?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嘻嘻哈哈,处处吊儿郎当,从来没有一个“俨然”的时候,那也是很成问题的了。
归结起来说,形象要有所变化,精神也要有所调节。这倒恰好使我们想起了毛泽东的教导:“团结,紧张,严肃,活众。”
难道不是这样的道理吗?
猜你喜欢 卷十六 十六之五·孔颖达 卷二十四(宣十三年至十八年)·孔颖达 慎大览第三·吕不韦 管子补注卷十·刘绩 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孔子 第一篇 道的性质 第五章 天地·林语堂 卷一·杨甲 卷二十六·吕祖谦 杂篇·说剑第三十·庄子 卷二十·易祓 《礼记》简介·戴圣 墨子卷十二·墨子 卷四百一十二·佚名 卷一·佚名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