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 游 记
──十八年作──
第一章 缘起 第二章 从上海抵巴黎 第三章 从法国至英国 第四章 从英京至比京 第五章 德国 第六章 由柏林至纽约 第七章 芝加哥至三藩市 第八章 由美国回上海
第一章 缘起
余乐游览,然所至仅观概略,未遑详究深奥。中国境内曾寓居或经历者十三省,西陲滇、黔、川、陕、甘五省,与新疆、东三省及诸特区,均犹未一涉藩;然于日本、台湾及星洲等,则尝周履其境,纪之以诗文。余之历游中外,大抵因说法讲学机会,藉以一扩眼界。兹者之寰涉亚、非、欧、美,其缘起亦在宣扬佛化;但以之探自然之伟观,察人事之蕃变,固亦衷心所喜焉!
民国十四年春暮,讲经宛平,胡君子笏、汤君铸新等谓:佛法非宣传欧、美,则不能宏于今俗,非采究藏、梵,则不能穷其古真。时已由苾刍大勇等为入藏预备,议余作赴欧、美之筹画。遂决是年秋季起,余择武昌之佛学院高材生显教、满智等数人,静居牯岭之大林寺,邀熊东明习修英语,其经费则由汤君任之;逮入秋如约开创,未几因故停辍。是年冬、余与胡君等出席日本之东亚佛教大会,德人有在锡兰作苾刍者,曰尼牙那嘎尔哇,亦来赴会。德国驻日大使索尔夫,东京帝国大学德教授毗诸莫莎,皆习闻佛法,锐意钻研,分别邀予过其处。余旋与胡君等偕往,于德使馆更遇卜尔熙君等,卜君即今任德国驻华公使也。索君谓柏林兹有达尔梗博士等创立佛学院,各城亦多佛学研究者,然尚鲜知华文大乘佛典之重要;谓予若能往德演讲大乘者,彼当函告德国驻华公使及柏林友人招待;余诺于一二年中游德而别。逮次年、索君邮送三函至,一介予谒驻华德使,其二则介予谒柏林大学莱辛教授及外部密勿逊君者。夏间讲学宛平,访驻华德使,以他去未相值。与胡君等设世界佛教联合会中国办事处于万寿寺,并为世界佛学苑之筹设。时星洲组讲经会,请予说法,应之,拟募资作世界佛学苑图书馆及欧、美宏法之用。秋间在星洲月余,旋因病回沪,捐款事虽略有提及,但犹无著落。次年夏、厦门大学教授陈君廷谟,愿偕游欧、美,而高阳杨氏父子兄弟,以胡君之劝导,慨赠五千元,嘱先出席美洲加拿大之世界教育会议,然后再游美历欧而返。六月濒行矣,陈君以家人之病促归,兼感旅资未充,行遂中止。秋间、蒋君介石电约余至雪窦谈佛学,间说本年未能赴美之经过。别后、蒋君过沪,资助三千元。次年春、德国佛郎府中国学院院长卫礼贤博士,推余为董事,盼往讲学。而五月间又收得南普陀寺协助二千元──从王君芗荪之功德金中划出者──,余遂积极为出游欧、美筹备。郑君松堂,曾究佛学于德国,专研数理,时任同济大学教授,谙德、英语,由予供给其川资及旅居费,相约同往。赵君寿人,亦潜究数理及佛学有年,与郑君谈甚相契,乃自资愿同伴出游。事前、王君儒堂为函致中国驻法、英、意、德、美公使,蔡君孑民、张君君劢及英人佛学者罗君等,赠余介绍函多件。程君演生预嘱巴黎之东方文化学会为招待。上海特派交涉员金君纯儒,为致电中国驻法使馆。余遂于中华民国十七年八月十一日晨,与赵、郑二君,附法国邮船安特雷朋离沪。先一日,王君一亭、程君演生、张君君劢、李君国杰、黄君警顽等,饯别余三人于沧洲别墅,至会士女六七十。席间演说者,程君演生、张君君劢、王君一亭、孙君厚在、沈君嗣庄、程琪瑛女士等,余及赵君亦有答辞。宴毕摄影,曾印有特刊。兹者握笔回思,滋愧有负于赞助诸君之属望焉!
第二章 从上海抵巴黎
十一晨上船,送者孙君厚在、赵君充和、黄君警顽、黄君忏华、谢君铸陈、苾刍大醒、苾刍墨禅、宁君达蕴等数十人,立雨中有俟至十时解缆始归者。王君一亭则馈以画册画箑。同日、郑君之学生邓名方女士,亦乘船赴德留学,报载随余往欧,则传闻之误也。同船华人二三四等均有,除香港、西贡、星洲登岸者,尚五十余,大抵皆赴欧洲各国留学者。余与赵、郑二君及路君式导同室。路君东吴法科学士,今留学比利时鲁文大学。他若杭州章君正范、及阮君、胡君、张君等八人,上海工专朱君等二十余人,何君锐滨、孙君世杰、张君作人等,亦时就余谈叙。余又不病风浪,故虽处舟中月余,亦未觉苦。
十四晨抵香港,偕赵、郑二君等登岸访潘君达微。潘君留饭,并由潘女士导游环岛,购置什物,即晚开船。
越三日至西贡,以是法国属地,停舟三日。有招君乔梓者,以程演生之介绍,导余等游堤岸,寓于大观园一夕。次日、参观华人之报馆、商会及公园等。晚回船、有中法学校教务长并华人所办南圻日报总编辑,陈君肇琪来访,谓该报将为余出一附刊,嘱题佛光二字。陈君粤人,然国语娴熟,文笔清畅,曾研究佛学,尤热心予之此行。翌日、陈君又偕其校董李君仲卓,邀至李家午餐。李君曾旅法多年,善法国语,尤乐吟咏,座间赠诗二绝,余与赵君、陈君同和之。饭后、参观中法学校,晤校长法人罗珀Robert,欧战时曾任法军一队之司令者。抵安南研究佛学有年,赠佛学讲集,为介绍巴黎一友人,且言当告之安南总督,对予宏法之事有所赞助。后安南总督至巴黎,于世界佛学苑署名赞成人,或不无关系也。旋李君等送余返船,是夕舟即开行。
时赵寿人在舟中发见英人翰密登,美人希尔筏,精研佛学,将在星洲登岸,赴暹罗剃度。次夕、由郑君翻译,余与深谈。据云:前岁有一德人在美国金门市传佛教,信从者颇多,当组成一佛教会,彼二人亦为会员,遂从研究五蕴、十二缘起、三十七觉分之法义,深生信仰。旋德人他去,会众被压迫于天主教徒,会即解散,仅余三四人坚信不渝。彼二人乃欲赴暹罗等纯佛教国,专意修证,期现身获四沙门果,再回美洲教化。并写示其对于佛学见解之概略,及曾读之佛书各一纸。余告以大乘佛学,彼亦领受,谓他日当至中国参访云。
舟行三日抵星洲,余本拟访星洲故旧,及一游槟城、仰光等处,曾先致函电,故抵埠时星洲之中华及印度两佛教会代表胡治安、黄锡权、陈敬庭、陈禹言等,与普陀寺、龙山寺转道、瑞于等诸师已鹄候矣。惜所乘法邮不经英领槟城等处,即所经之星洲、哥伦布亦祗停十小时。余遂与赵、郑诸君及希尔筏、韩密登等,上岸与欢迎诸君摄影,旋赴杨云溪家午餐。午前、郑君等出游,余则与缁素诸友谈话。午后、赴中华佛教会演说摄影,复至龙山寺。遂别英、美人翰、希二君,由星埠诸友送返舟,旋即开船。
此行海程颇长,约五日而抵哥伦布,访杨云庵,云已他去。拟访尼牙那嘎尔哇,以路远不及。摩诃菩提会会长达磨波罗,未知其住处,亦不暇访。遂参观卧佛寺及佛教大学,以飞车驰览一周。绿荫黏天,碧波环地,至足令人憧憬!闻有人指锡兰曰东方瑞士,请英政府允其为永久中立地,以佛法自守,与世无争,英虽未能有兹义举,窃意他日必能实现清净佛土于此焉!
由此开船经印度洋至亚丁停泊,为程九日。亚丁为沙漠中一英领海港,亦登岸一周览,动植俱无,殆非人境,然亦有欧式之衣食住行以点缀其间。次日、停泊齐菩其,似为法领,其地较有生气。由是启碇入驶于红海者三日。红海位于亚洲之阿剌伯及非洲间,两岸为大沙漠,故异常干热。已而停泊于苏彝士运河南口,为亚、非两洲与欧洲之分界处,出此河北口即入欧洲之地中海,故欧人于此特检验船客之身体,冀防止疾疫之传入。
余与赵、郑二君登陆游埃及首都开罗,期一观历史上所传之金字形塔及回教国民之风俗。此一昼夜,船公司以八镑一人之代价,包办舟车食宿游览之一切。同行者四西人,一印度王子,合余等共为八人。初分乘二汽车,约四小时经三百余里之沙漠,备尝风热饥渴之苦。至开罗则固一繁植群动之近代都市也,人口百万,为非洲第一大城。先赴旅舍饮食休息,旋由每汽车一引路者,导游全市及参观回教堂之古建筑。教堂中大抵为古近帝王之坟墓,除回教外、不复见古埃及之痕迹。已而飞渡横驾尼罗河两岸之大桥,至古开罗,乃遥见金字形塔,至其下,换乘骆驼而上。盖塔大小有五,乃在沙邱上叠土砖砌成者。塔旁有一狮身人面之石刻,游者皆摄影留纪念。余等与印度人合组,亦在驼上摄一影。旋换汽车归旅舍,暮色昏黄,万家灯火矣。晚餐毕,随意至街行走,其繁盛者如上海之南京路,充满英国商场之品式。论者谓欧人所云近东诸民族,无亚、欧二洲之善德而备其恶德,证之埃及人之欺诈等,洵不诬也。次晨即乘火车,车轨有时旁河岸,田畴如画,河景宛然,河身狭隘,似仅容一大船通行耳。抵运河北口,入地中海而登船,已将十二时矣。
船旋开行,在地中海经意大利及法国南部,岛屿错落,风物佳丽,且气候亦变炎热为凉爽,心目皆为一畅。先在未入红海前,曾发起华人同舟会,至是遂开会并摄影焉。
舟中更有堪纪者,安南赴法留学生二十余人,内多贵族,稍知华文,颇存故国之思,对于中国之国民革命,热望成功,能进而解放其压迫。又印人五六,亦时叙谈,皆印度教徒,不食牛肉。内有加尔各答大学教授达塔君,赴英研究史学,会谈最多,彼亦为印度教徒,信释迦亦为一圣人,但对于佛学殊不了了。言印度三万万余人口,婆罗门族一万五千万,达罗毗陀族约八千万,回族七千余万,达罗毗陀族盖为原始土人,另有其文字、宗教。印度之不能统一,殆皆以宗教、文字之分隔使然欤!九月十五晨抵马赛起岸,舟行已三十五日矣。在地中海时,赵君曾致电东方文化学会赵君冠五,时冠五已至船迎接。行李等运至车站,距开车有数时之暇,先同进午餐,餐毕环游,略观全岸形势。乘车至里昂小停,晚餐,并参观中法学校,遇单君粹民、周君天球、熊君光楚等。即晚十一时上车,次晨七时遂抵巴黎。
第三章 从法国至英国
余决计在巴黎暂住,或往瑞士、意大利一转,再赴英伦比利时至德。越二日、郑君送邓名方往德留学,以余在法有东方文化学会诸君之陪译,且郑君不谙法文也。余在巴黎住三十余日,初与赵君同住,后陈济博君来亦同住。旅馆曾迁居一次,均在第五区所谓学校区者,以易于至中国饭店,且与中国留学生晤谈也。常相聚者,为华人丁君雄东、赵君冠五、杨君震华、张君忠道、陈君继烈、章君盈五、余君乃仁、王君伯修、杨君娄峰、胡君咏麟,他若陈君伯早、周君逸云、徐君公肃、王君一之、陈君行叔、朱君浩元及同船之寓巴黎诸君等,亦间过谈。又有英诗人昆仑君,意大利画家石龙君,俄马古烈博士及卜丽都女士,亦时顾访。国中熟人若徐君志摩及武昌中华大学韦君卓民,亦在巴黎晤见,以此颇不寂寞。丁雄东、胡咏麟、杨娄峰三君,时至余寓为任译语之劳。余乃仁、赵冠五、昆仑、马古烈四君,时导余游各名胜及访人等。昆仑君、杨娄峰君,并为余编译书集,曾出版之英文讲演,则昆仑君取金仲文君为余译备之英文讲稿编成者。将在巴黎埃而刚书店出版之“佛教”一书,则杨君为余编集者也,故余对以上诸君俱深感谢!
在巴黎首访中国驻法公使馆,同往者为丁君雄东等。齐云卿代办赴日内瓦未回,由秘书张君兆、陈君天逸等延见。余致外交部介绍书,并以蔡孑民与柏格森介绍书、及罗珀与凯烈尔介绍书,托为转缴。柏格森以衰病在海滨颐养,遂未及晤。旋凯烈尔回信约相会,陈君天逸同往。凯君在庚子年拳乱时曾至中国,遍游亚东各邦,与日本似尤亲密,现充视学员及世界旅行社干事,对余表示欢迎意,当约下星期在世界旅行社集东西名人茶会而别。余君乃仁首于某将军家设蔬宴,招致华、法友人相陪,席间尝略发表余至欧洲宣传佛学之意见。时东方文化学会马古烈、丁雄东、赵冠五、章盈五诸君联合华、法各界人士,筹开讲演会于哲人厅。马君为东方语言学校之教授,又告之法京政界、学界诸东方学者,设茶会于东方博物院,由院长阿甘、外交部公使衔维席叶、中法友谊会主任白鼎业、及东方语言学校华语教授陈伯早等招待,俱会者法、印、日、华士女三四十人。维席叶二十年前曾在中国任法使馆参赞,北京语极娴熟,谈话最多。院长阿甘为东方古美术考鉴家,亦为佛学之梵文、藏文学者,约于数日后再至院参观古物而别。齐代办由日内瓦回巴黎后,至余寓相访,订三日后于使馆设筵,招法国诸研究中学者,陪余一谈。
其日、余赴哲人厅讲演,听者二百余人,以中国留学生居多,巴黎总领事赵君等皆在座。余之讲辞,有周、徐二君纪录,胡咏麟翻译。丁雄东、赵寿人、马古烈、章盈五皆演说,讲时曾摄影。而卜丽都女士由听讲发心,次日来寓相访,欲至中国专修佛学,乞受三皈,遂名以信源。更有日人友松圆谛、藤冈正隆、山口益、大谷馨、浅野研真、冈本贯莹等来访,皆净土真宗僧徒、信徒之在法留学者,友松则研究梵文佛学于德国之汉台堡大学,其时适以旅行至巴黎者也。
赴凯烈尔茗约,华、法、日士女二十余相会于世界旅行社,齐云卿代办、陈天逸秘书等皆至。社设巴黎近郊之哈根花园,社长即哈根,是日因事未临。园舍宽豁,花木幽雅,有仿日本之建筑,布置多东方式,可比之上海哈同花园。与会士女,云有曾著佛学书者,惜忘其名矣。已而偕赵寿人、胡咏麟赴使馆之宴,遇刘君文岛,谈重译卢梭民约论,颇多新意。法国人则巴黎大学教授葛拉乃,东方语言学校校长卜也,里昂中法大学校长某。法国之中国学者,首推伯希和,其次为葛拉乃,伯既赴美国,即以葛为巨擘,能看中国书,能听中国话而不能说。遂由传译中颇谈学理,自云喜研究老、庄及道教之学,余告以佛法与道教不同之义,颇引起其倾听之兴味。卜也云:法国天主教之大主教,闻余至法欲一相晤,拟由彼在校招待双方会见,并导之参观东方语言学校所藏之中国书籍,余允其请。次日、遂由使馆张秘书及马古烈、丁雄东二君同至东方语言学校。其大主教询中国革命排斥宗教,天主教等今后能否仍流行中国?余告以入民国后,基督教较天主教为兴盛,佛教亦渐为一般曾受教育者所研究。至排斥宗教,乃出于共产党之所为,今已为国民党斥除,国民党仍主信仰自由,唯对于各宗教似须加以适合国情之整理,然非不兼容天主教等并行于中国也。余问共产主义乃因欧洲近代之社会组织而起,且尤排斥宗教,法国天主教对之作何应付?彼谓希望天主教多有青年信仰,能阐明真理,挽救时弊。彼又询佛教能否兼容天主教之信仰?余告以天主亦为佛说容许,但非最高且唯一者耳。又询余此来为讲佛学抑传佛教?余告以乃游历观察,顺便讲演佛学。但讲学结果有起信者,即将进为实行。天主教亦能容其信行自由否?彼谓罗马教皇之学院,对于佛学亦加研究。相谈历一时余,即至全校参观,中国书收藏极富,未能穷其究竟而别。
次日、参观东方博物院,内藏关于石刻佛像者最多,印度者、波斯者、阿富汗者、爪哇者,大都残缺不完,掘从地中,可资为佛教之史料。中国之古器名画珍玩之类,亦多所希觏。他若埃及、阿剌伯、日本诸国,皆有陈列,难以详述。由院长阿甘及维席叶君等引观说明,殆历二小时。旋至院长室休息,商定二星期后之十月十四日,由法国各界人士之公意,请余在东方博物院大讲堂演说,遂订讲题为“佛学源流及其新运动”而别。余次日将讲稿草成,付陈伯早持与阿甘共同翻译,而在巴黎已半月之时光矣。
初旬日间颇闲暇,巴黎之罗浮博物院、铁塔、凯旋门、巴士梯、先贤祠、大学院、巴黎大学、法国图书馆、蜡人馆、魔术宫,与市内外各公园及凡尔赛皇宫等,皆遍经游览矣。余一到巴黎,即曾通知留比陈君济博。陈君数日前来信云:比京东方学会普善会长及瑞士伯伦大学加门教授等,以闻余至欧,皆请探问能否前往游历并讲演。余此时遂嘱陈君即至巴黎,以备乘法国十四日之讲演期尚有二星期之暇,即一游瑞士及意大利之胜。乃陈君回信,以事未能即来,逮初九至巴黎,则因讲演期近,且二十一日又有灵智学会讲演预约,二十六日复曾与英伦之佛教会及三真社等约,致瑞士、意大利竟未果往,殊为一遗憾!
此期内有东方文化学会章君盈五等宴请于中华饭店,齐代办等作陪。又曾赴昆仑所居玉园午餐。昆仑复因美国音乐家马来及美国女士龙舒贝勒之请求,介绍余赴其家茶会。石龙亦邀至其家观赏图画,胡咏麟则特为开茶点会于某大旅社,因得与中国法律顾问爱斯嘉拉相见。次日来寓相访,余与谈将发起世界佛学会以设立世界佛学苑之事,彼极赞成世界佛学苑设于巴黎。告葛拉乃,葛复邀至其家商议。
双十节,中国驻法公使馆招待外宾,余被邀参预,除以上各熟人相见外,晤露存女士赠所著心文二集;又法国新出“我为什么信佛教”一书之马格尔,彼约于次日至寓相访。是夕、更应国民党驻欧总支部招,参预双十节之庆,观戏剧、跳舞、音乐及男女交际舞等,在予盖犹为创见也。
次日、马格尔同来者,更有里维也及妇女数人,据云皆佛教信徒,余嘱其组一巴黎佛教会。后更发见在巴黎之英籍佛教徒马浪,皆以余而使联络。时法国第一印度学者希尔筏勒肥,新从日本经泥泊尔、印度回法,以阿甘、葛拉乃等谈余创议世界佛学苑事,先约胡咏麟询余事历,以彼为日本法兰西学院之院长,久居日本,且携有东南亚佛教大会文集,因知余为中国佛教代表团团长,遂托胡君先赠其所著之佛教人文主义已译日文者,约予十五日至其家茗叙。
十四日余讲演于东方博物院,院长阿甘任翻译,听者五百余人,皆各国知名之士。欧战时极著名之某将军等,听毕亦争前握手,称赞佛学之新运动,次日于各报亦得好评。日人则以穿中国衣、说中国话,敢到欧洲文化中心之巴黎来讲佛学,叹中国人之勇为不可及,而招日僧来巴黎传教之动机,亦起于是矣。
次日、访希尔筏勒肥,谈二时余,出示其新得自泥泊尔之梵文佛经等。彼主张于大学院或巴黎大学设一印度学院。余告以单往印度不足以研究佛学,例中国之成唯识论,主要成分为护法之释论,而原论在印初未流传,不能不说为中国文所有之学。故不如设世界佛学苑,联合各种文字以研究为善。希之本领在梵文而注意于联日,然对余说无可反驳,因之对于发起世界佛学苑,先设通讯处于巴黎之东方博物院,亦为较大体之议定。约二十日,邀集发起人同至东方博物院商办法。而此数日中,有外交部员德礼克来访。德君曾在法国驻华使馆供职,其夫人善图画,皆能说北京语,要求余至家为画一像,留法兰西画苑,余因此两至其舍。
巴黎之国家音乐剧场,为法兰西全国音乐戏剧之学院,总秘书腊尔华君,亦为东方学者,请丁雄东介绍来访。次日、被邀至剧场内部参观,闳伟虽不逮纽约、伦敦,名贵精美乃推全球第一。又曾至马古烈家访问,晤其尊人等。又有曾作美驻巴黎领事,现年老闲居在巴黎曰柯克思者,来寓相访,据云信佛多年,若余往美国愿为赞助。其实彼所知者,乃印度教而非佛教,因彼介绍之人乃传印度教师也;但其诚恳之意,亦殊可嘉耳!
二十日,于东方博物院商发起世界佛学苑事,发起人名单为余及希尔筏勒肥、阿甘、葛拉乃、胡雪、爱斯嘉拉、马古烈、及腊尔华、伯希和、马格尔、龙舒贝勒女士等二十余人。到十余人,议决即设通讯处于东方博物院,由阿甘派院中职员任其事,先筹集临时经费,余当缴付五千法郎,对于此事才有一基础。二十一日,讲演于灵智学会,听者三四百人,会员居多数,翻译者信源女士及胡咏麟。次日、余请茶点于某大旅社,答谢曾匡助及宴迓余之中外人士,对赵领事、张秘书、希尔筏勒肥夫妇、胡雪夫妇等士女五十余人,余遂致告别之辞。是晚、石龙夫妇邀中外友人二十余,设筵饯别。次晨与马古烈、陈济博二君赴英国,至车站送别者,为中外人士昆仑等十余人,余等遂由一车载离巴黎矣。
第四章 从英京至比京
自巴黎车行约三小时,即抵渡往英国之法国某海岸。海中历三小时,风浪殊寒峻,抵埠即为英国之某某海岸。途中发觉余所携护照,在离法时未经英领馆签字,恐不能入英境。然入口时,检查吏与陈君谈余历史,竟未细阅,即盖印发放,亦幸遇矣。续乘火车约三点钟,即到伦敦,有三真社等来接,昏黄中惜均未值。先至马君寓所,旋余与陈君移居旅馆,馆值奇昂。次日、迁寓于廉大敦街一私家宿舍,颇清静安适。二十五日,访中国驻英使馆陈秩三代办,并以蔡君孑民之介绍书托寄罗素。是晚、赴三真社印人达斯果菩塔之招,为简短之讲演,由于焌博士翻译,同往者有曾宪孚君等。更有四五人讲演回教、基督教、吠檀陀教、佛教及女子新运动等,讲者、听者各国人皆有,颇呈各宗教、各民族杂沓一堂之伟观。盖斯社即作世界各宗教、各民族联合亲善之运动者。
次日、应东方文字学校校长戴立身爵士之招,前往参观,戴君及教华语之英人某君亲任招待,余与马古烈、陈济博同行。参观所藏中国之图画、书籍,历一时余。而伦敦中国学会预约于二十八日之讲演,讲堂即在该校,可容七八百人。是日更游凡尔登公园等处。伦敦地广人众,今尚为世界第一都市。五大公园,每公园皆占地十余里,余仅游三处。某公园中之动物,较巴黎及各处皆繁伙。
次日、于君请午餐于上海楼,有章士钊君及英人士女等十数人,章君约于初二日至寓访余。是日应大英博物馆东方文书部贾尔士君等之招,与马、陈二君参观所藏书画及游观全馆,闳富堪称第一!是夕马君邀观电影,演欧战时法、英战胜德国之情形,多摄从实地,颇称逼真,不啻参观欧战也。
次日、贺雪夫人托陈秩三博士邀余先赴美以美会之纪念大会,余至时为大主教及内阁总理鲍尔温次第演说,招待相见。旋由牛津大学苏息尔教授、及贺雪夫人、陈秩三代办等偕赴中国学会四时讲演之约,听讲者各国士女三百余人,韦卓民君等又遇于此。主席苏息尔教授,翻译于焌博士,更由苏教授及戴立身校长申述余所讲之意,闻者皆大欢喜。讲毕同进茶点。有曾在中国任领事之贝纳尔等相晤谈,及牛津、剑桥两大学之教授陶穆士等邀往参观,余约再订期前往而别。
魏士特敏士特寺长福克士立乐立士博士,约于次日招待至其寺,由其夫妇女儿等陪进茶点,导观全寺内容。英国历代帝后皆葬于此寺,皇帝加冕亦于此举行,寺中有加冕时特设之坛场及宝座等。是晚讲演于某社之佛教公开讲演,讲者为余及伦敦佛教会长亨佛利士,讲毕有听众问佛教必须蔬食否等问题。更有天主教、印度教徒出而辩难,亨佛利士一一答之。是夕、亨佛利士约定于初五晚在伦敦佛教会开会欢迎,请余讲演并商设立佛教学院之英国通讯处事。
次日、摩诃菩提会伦敦分会秘书达耶海瓦维塔恩,及华人度航来访,约于初四日于菩提寺开会欢迎,请往演说。更有英籍菩灵克利者,其母为日本人,居日本多年,信仰佛教,为摩诃菩提会及伦敦佛教会会员。来寓述前者闻中国革命军破坏佛寺,曾联合伦敦佛教会及摩诃菩提会,致电国民政府请护持,未知现状何若?余告以此为一地一时之现象,并非国民之公意,故无大妨碍。余复于两会之欢迎会,乃申谢之。
初一日、章士钊君来访,纵谈中西文化。君谓方著一中、英、法、德文合本之书,阐扬中国基本农业而乐天安分之道德,以为西方工业文明将陷落时之救济,今冬即须移家德国,以补习德文,并主张余稍习英文;余甚感其意,惜未遑照行耳。时罗素回电招于初三日往其所住海滨山舍。
初二日、陈代办宴请晚餐。而是数日中,伦敦各报各杂志之访员摄影师等,来寓访问并摄影,日必数起,概由陈济博君招待翻译,像片与新闻等载于各报各杂志者七十余种,以保守党机关报记者某君、及某杂志主任米德君询记最详。米德于印度教及佛教皆为热心之研究,主张如业果相续生死轮回等理论,须有天眼、宿命、他心等神通以为实验,否则难生西方科学头脑者之确信云。
初三日、赴罗素之约,距伦敦约三时火车,一路风和日丽,因得窥英国乡村景物。至站、由罗氏著人以汽车来接,复行山林中约半小时,苍翠扑人,至为惬意。所谈有陈济博君之记录。次日、赴摩诃菩提会讲演,正会长锡兰著名居士达磨波罗在哥仑布,由副会长英人卜鲁东主席,会众二三百人,印度、锡兰、英国皆有。锡僧三人,曰璠地戴西加大菩潘那萨罗,曰璠地黑各塔南陀萨罗色罗,曰阿稣利耶波罗瓦黑罗代折罗那那色罗,乃兹会专请来传教者。现尚为租借之屋,每年开支为二千镑,皆锡兰筹出,由达磨波罗之甥达耶海瓦维塔恩、与学生戴代菩如假瓦西利加任秘书、会计,办理会务。余告以联合各派佛教徒成一世界联合之组织,彼等皆云须请示达磨波罗决定,而请予为永久会员,余遂照章缴会金十镑。
次日、曾宪孚君等设斋饯别,而牛津与剑桥大学来电,又有灵智学会芬渠君等来函,招待前往,然因已有他约,皆不果行。当晚赴伦敦佛教会,会员四十余人,除讨论佛学,并议定以会中所出佛学月刊,担任译传中文佛学,余即捐刊金廿镑。及由会长亨佛利士担任联络英国各派之佛学团体与个人,筹设世界佛学苑伦敦通讯处,以其时发觉除锡兰及英国两佛教会,更有学生佛教联合会等也。余以英国所事完毕,而比京有中比友谊会等电邀,遂于次日由陈君同赴比国,陈代办及马、于、曾诸君,皆至车站送别。
由英赴比,从车而舟,又从舟而车,所经与由法赴英略等,惟舟渡时间稍长。是日天气清朗,舟行颇适。且入比国,华人不须护照。抵比京时,以英国陈代办曾致电致驻比王景岐公使,派有罗秘书来站迎接,当同至陈济博君先为预备之居屋。次日、趋访王公使,聚谈片刻,即同赴中比友谊会之聚餐会,同会者百余人,除中国人十余人外,更有各国学者十余人,余皆比国政商学界中人,而以王公使及余为首席尊客。由中比友谊会总秘书毕德等招待,演说者为会长泰士及王公使与比国驻华公使华洛斯,余亦略谈佛学。宴毕、余与华洽斯公使、王景岐公使及会长泰士,合摄一影。当有比国最高学院教授齐尔,约于次晚至其家茶会。是夕赴公使馆之晚餐会,同席者王公使及夫人与子女四人,又馆员罗君等四人。其女公子等皆在比留学,习图画或音乐,先在国中曾从林畏庐学,画参中西之妙,诗文亦佳。王公使与夫人郑纕蕙女士,对于佛学亦热心研究,是晚蔬食皆出夫人手制,清洁鲜美,为离国后难得之味。食毕、欣赏所作诗画,案头有楞严正脉,更为谈楞严大旨片时。而王公使复赠以法人所印中国名胜集,内有天童八指头陀之摄影,殊可铭感!
次日、罗秘书以公使馆汽车来寓,邀游比京各名胜,如公园与皇宫改充之非洲博物馆及仿建华人之庙宇等。晚赴齐尔教授之约,相见者为齐尔夫人及梵文教授杜门,波多大学哲学教授锐生,希腊文学教授格列古尔,及中国留学生兼星洲新国民报记者胡君鉴民。与齐尔教授所谈,略见于为作之自由哲学跋。
又锐生教授乃法人之宗柏格森哲学者,因与谈柏格森哲学。据云:柏格森是由其内心证验中发表出来之哲学,不过应用生物等心理为说明而已。余谓其近于中国禅宗之初步经验,但犹未可即认为真,更须为进一步之看破,故禅宗更有破重关、末后关之事。彼深以柏格森因年衰病重,不能与余一相见为惜。杜门教授从梵文研究佛学,亦颇有见解,而格列古尔教授订期邀至其家茶会而别。
次日、东方学会秘书司确满君以汽车来接赴其会,与会长普善及俄文学教授若德尔,意大利教授福米基,荷兰文学博士兼佛学者费式尔等相会。普善精梵文、巴利文,亦略知西藏文、华文,为欧洲著名之佛学研究者。然信仰仍在天主教,性情躁急,以伊余语言不通,极示怅惘!
次日、遂应格列古尔之招,来聚者、除齐尔等,以妇女居多数,大抵为文学家、音乐家,余不甚忆之矣。
十一日、赴王公使夫人发起之海外拒毒后援会成立会之约,到者留学界数十人,王公使及余演说。旋经讨论章程等,公举王夫人为会长,以王公使前出席国际联盟,对于中国烟禁深受激刺,故力提倡也。
十二日、余与陈君访滑铁卢之拿破仑古战场,观战场实地写真之油画,凝视之情景逼肖,洵为钜制!虽风雪载途,亦饶兴趣。归时、知路君式导曾自鲁文来访,未能相值,殊憾!
十三日、又赴东方学会之茶会,费式尔赠余菩萨地经梵文、法文、华文会译之刊本,盖因得梵文残片而集印,故不完全。约于十五日至余寓询佛学。
十四日、郑君松堂自德国佛郎府中国学院持卫礼贤院长书来接,余遂定十五晚赴德。是日有王公使及胡君鉴民与留学生王君等来寓晤谈。
次日、费式尔至寓,谈数小时,郑、陈二君翻译,余为略说成唯识论之大概,谓前二十四颂明唯识相,乃说明相对真实,包一切科学而为科学之所未逮;第二十五颂明唯识性,乃说明绝对真实,超一切哲学而为哲学之所要求;后五颂明唯识位,则说明其人生如何转变而进化至佛陀之真进化论;彼听之深感兴味。盖唯识三十颂已有藏文之西文译本,但殊少能解其义者,余以科学、哲学、进化论比类旁通,遂恍然如有所喻。费君于去冬即赴日本研究佛学,余告其日本佛学皆由中国文出,若能至中国研究,尤较为直捷。然彼似惑于中国污秽蚊蚋疾疫之渊薮,颇有难色云。是夕八时,遂偕郑君乘火车赴德,王公使及罗秘书与陈君等均送至车开而别。
第五章 德国
半夜经比、德边界,检查护照等,至佛郎府天犹未明也,遂先于车站一旅馆休息。午后、郑君先访卫礼贤教授,旋派中国学院华语教授丁君文渊来招待,言卫君明日邀余至其家晤谈,并为觅定阿恩幔隐街之雷博尔脱私家宿舍。于次晨迁往,幽静安稳,旁有清旷温丽之植物园,余遂有于此暂息征尘之思。午前赴卫君之约,请余于是月二十九日在佛郎府大学公开讲演;十二月十四日于中国学院公开讲演;另为中国学院之卫君等知中国语者,一星期作数次佛学之研究。并谓敏兴有专出佛书之店,劝编译一德文佛书出版。遂商定郑君居柏林专为余译华成德,编辑一书,讲演之翻译,亲由卫君担任,日常交游等事,则派中国学院华员詹君显哲为译语。当日遂同至中国学院参观。卫君时赴各城讲中国哲学,每月只二三日在佛朗府大学及中国学院授课,极为忙迫,谈次每以不及在中国时有闲趣为憾。詹君、丁君及郑君之友郭君恕之,时过寓中谈叙,并各曾邀至其寓中,自作中国式蔬食,请余宴叙。丁君于德人某友家作晚餐会,请来陪余者,除詹、郭二君,更有德人士女十余,示余以音乐跳舞等德人习尚。詹君陪余访诗人歌德遗屋等,可窥测欧人百余年前之日常生活。又曾请余观德人戏剧,亦可为采风问俗之一斑。居佛郎府月余,殆为余游历中身心最舒适之一期也。是时余曾以张君君劢致开在林柏爵之介绍书,及德佛学家罗君致葛立姆博士之介绍书投寄前往。旋得回信,开君邀游达姆斯达德,葛君邀游敏兴。佛郎府为德国一金融大城,银行家聚居于是,且多犹太人,人口计四十余万。达姆斯达德为一十余万人以上之城市,距佛郎府约一时余火车。詹君陪余前往,先访开君于住宅,晤开君及其夫人等。开君曾游历中国及亚洲各处,所著游记风行一时,深赞东方之精神文化,对于佛学亦有卓特之见解。谓佛学为古时人智所不易明了,今得近代科学为之基础,乃知实为人类思想之最高表现;然德国真知者祗达而梗博士一人,惜已物故!达而梗亦仅知锡兰之小乘佛学,彼则知中国及西藏有更深博之大乘佛学。然此须各人实行实证,非可徒求于文字言语之末,因佛学于精神界实际证到之特点,犹为欧洲向来未曾有过之一事,故此时不欲与一般人集会讲论,但深愿得与余互相研究耳。赠余哲学之近著,并谓后将出版一英文之东方哲学论著,内有论佛教之作,当寄余评正。此君长身美髯,丰姿绝伦,有矫然出尘之概。余觉其为寺门根器,与之谈禅旨,彼殊欣快,惜语言不易传译,殊有隔膜耳。达姆斯达德大学,中国留学生较佛郎府大学为多,由詹君介绍与王君等八人相见。后时来佛郎府大学及中国学院听讲,又曾重晤。二十九日、讲演于佛郎府大学,主席者校长某博士,卫礼贤博士翻译,听者六七百人,以校中教授、学生居多数。听至欢喜时以足擂地,此德国之异于鼓掌之他国者。德国驻华公使卜尔熙,为余旧识,时返德,所居距佛郎府约一时余火车,是日亦专来听讲。讲毕、卜公使及校长等会谈片时,卜公使约余下月十二日游莱茵河之胜,余并以英文讲集数十册赠学生教授。其后至卫君处索英文讲集,及对于此次讲演来函赞成或讨论者,日有数起,且以自然科学之物理学、心理学教授为多,殊见德人之对于学问切于研究也。
初一日、卫君、詹君同赴敏兴,以敏兴之中国学院分院请卫君及余讲演,余并欲赴葛立姆君之约也。惜葛之来书交由卫君失去,至敏兴后竟忘其地址而不获见。后龙柏君特由不勒司老至柏林访予,始知葛君曾任敏兴司法厅长,今退任专讲佛学,曾著有佛学论一巨册,不主一派,会通锡兰、西藏、中华之佛学,阐发无我之义,极为精透。对于达而梗之学,评为狭隘。奉其学说者,德、瑞、奥、匈、荷数百人,蔚然为德国佛学之一巨派,龙柏亦其学者之一。余乃深憾在敏兴多日,竟相失交臂也!敏兴距佛郎府七小时火车,为德国南方巴威略邦首都,人口二百余万。余等至敏兴后,次日偕卫君、詹君先参观博物院,是日开东方图画展览会,与敏兴大学诸教授会见者甚多。关于中国及佛教之古物写真,美不胜收。观摩移时,余与詹君先驰游全市一周。晚间、讲演于中国学院,由院长某男爵夫妇招待;卫君讲中国之道教、儒教。余之佛教,亦由卫君代讲之,听者二三百人,妇女居多。
次日、某男爵夫妇导观敏兴之天文与农业、工业、商业、军事、交通等博物学院及王宫,王宫之壮丽不减法之罗浮及凡尔赛,盖巴威略前为德意志联邦中之一王国也。天文院系周天星象,环转历陈如指掌,殊足启人知识。晚间赴某男爵夫妇之茶会,座中建筑学教授谈中国之建筑,配合布置,富于美术思想,迥非欧洲之所及。余则谓适用及坚精不逮欧洲也。
初四、有敏兴大学之中国留学生十数人来寓,有研究哲学及心理学者,欢谈甚久。据闻在德研哲学之华人殊少云。
初五、回抵佛郎府,中国学院有中国书及佛藏,余占一室常以诵经。
十二晨、余披袈裟诵经,卜尔熙公使偕照相者来至,就室中为余摄影多帧,并与卜公使、卫院长共摄一帧。
九时、即与卫君共乘卜使汽车,作莱茵河之远游,经颜料工厂及遍植葡萄树之各名区。卜既通华语,所谈遂多。抵莱茵河岸渡至洲上,访施侯爵夫人,乃为德国著名之大实业家,卜居别墅于此者。茶点后、参观及题名册,遂重返河岸乘汽车至河山深处,仿彿长江上游之宜昌风景,为夏间游人之胜地。时正冬季,各旅游之馆舍停止营业,于一饭店晋餐后,回抵卜公使居住之某市,余与卫君乃改乘火车回佛郎市。十四日、公开讲演于中国学院,听者二三百人,皆热心于东方文化及哲学、佛学之研究者。讲毕、一高年晋前谓:曾居锡兰习佛学廿余年,今返家修养,久不出外,以余讲佛学乃特来听。今听余说法,始知小乘大乘为一贯之佛学,向来拘于锡兰佛教之偏见,为之一放,殊足欣快。余遂更赠以英文讲集。卫博士本约余为维也纳及匈牙利、瑞士之游,但此时莱勃齐大学东方学院海里士教授及华语教授万灿之君等函迎讲演,余遂改变于十七日赴莱,顺路而赴柏林。并与卫礼贤院长商定数事:一、即于中国学院为世界佛学苑之德国通讯处,由卫君将缘起简章译德文以先招集发起人若干。二、即于中国学院之月刊中辟一栏译载中文佛经,由余先捐二千马克以资倡导。三、郑君译余之佛学论著,已编成一书,即请作一序并交敏兴雪洛斯书店出版。按此书店曾赠予去年所出之佛学杂志,皆钜制宏篇,并赠目录,其出版之佛书已三千种矣。卫君一一承允,约正月间至柏林再为报告。卫君以十六日须赴维也纳等处,遂于十五日于佛郎府一蔬餐馆为余饯别。德国近年以节俭及卫生观念,极力提倡蔬食,大小各城皆有蔬食馆甚多,即平时饭店亦多能作蔬食。法、英等虽亦有蔬食之处,然不及德国之廉美也。
十七夜车,詹君陪余赴莱勃齐。十八、万君灿之来寓。本订十六讲演,以期已过,而次日即放年假,改定讲期于次年一月。时余以张君君劢介绍书寄耶纳倭伊铿夫人,亦约于次年一月讲演,余遂订一月十外赴耶纳并再至莱勃齐。同时以蔡君孑民、张君君劢介绍书投杜里舒教授,约于下午至其家茶点。遂以海里士教授之邀,先往参观东方学院,由助教某某博士招待,与海里士及魏勒教授晤叙。海里士为汉文及蒙古文学者,新自蒙古回德,谙中国话。魏勒为藏文、梵文学者,略能看中国书,精于佛学,谈甚相契。旋赴杜里舒之约,杜氏及夫人出而相见,詹君译语,谈哲学一时余。余询其所主张之隐德来希,原始唯一而且终究归一耶?抑始终皆各生物各有其一耶?杜氏承认前说,而以始终之间承认各生物各有其一。据云与美国詹美士所云经验之流及法国柏格森所云生命之流,其义相近,亦可云隐德来希之流。余谓佛学可云阿赖耶识之流,然主张“有情生物”无始无终各有其一而又互相交遍。杜君认佛学深妙,谓当从事研究。并请余讲演,詹君告以海里士等已约于次年一月。余又询杜君对于罗素哲学之意见,则谓罗素之说甚精细,但将生物视同非生物,未说明生物之特点,殊无以辨别生物非生物之界耳。次晨、游莱城全市,车站宏广称全德第一。郊外有昔年战胜比国之纪念塔,壮伟特甚。下午应爱吉士教授之邀,与其夫妇晤谈。爱氏为极崇拜中国文化之学者,谓次年当再至中国研究道教之学说。对于佛学亦相当了解,谓在科学思想上能建立为世界新宗教者,唯有佛教而已。晚间有中国留学生四五人来寓谈论。次日、抵于柏林,郑君至车站未相值,先寓康德旅馆。次晨、郑君寻至,移寓一私家宿舍,遂与詹君别,时詹君已受国民政府立法院编修之职,不日回国。拟邀郑君至中国学院继其任,郑君亦乐就之。然次年卫院长来邀郑君,以郑君忽遭父丧,遂回家不就。詹君陪余月余,余甚铭感!
余在柏林后,由郑君代余将索尔夫日使致民族博物院莱辛教授介绍书,卫礼贤博士致远东协会总秘书林待博士介绍书等,分别投寄。然以年假后停止办公,且多旅行他处,十余日间颇闲逸无事。访之中国公使馆,以蒋代办已卸职,梁颖文秘书出见。旋梁秘书偕夫人赵女士至寓相访,并邀至其家晚餐,约留德学生总会俞君大维及毛君等相陪。俞君于各国文学及哲学、佛学皆深有根柢,赵懋华女士亦于柏林大学研究哲学,约余于一月三日赴学生总会共庆新年,再请讲演,余在柏林各事亦多得梁君之助。柏林郊外有达而梗博士所建之佛寺,余与郑君访之,小山疏林,寺宇仿锡兰式,屋不大而地空旷。但达氏故后,继起无人,其家族将变售其屋地,殊为可惜!余购达氏所著之佛教之世界观一册,此书有日文译本。又曾得寺之摄影十余片,惜已失去。连日游览柏林各公园及皇宫与博物院。柏林较巴黎大数倍,略比伦敦为小,人口五百余万,为世界第三大市,亦曾至其影戏场与万国俱乐部等参观。郑君之同济学生在德留学者,若周自新、钱子宁、李祖冰、邓名方诸君,亦时至晤谈。韦君卓民转游至德。
又有江西某军官与余同寓,亦时相叙,常在天津饭店与上海饭店晋餐。万君灿之亦来柏林度年,与中国留学生晤谈甚多,并曾遇邓君演达、黄君祺翔等谈论数次,嘉兴沈君相过尤殷。一日、第二集团军留德学生之监督任君右民、及海军司令部航空处长巴君玉藻来访。任君昔年余在北平讲经时曾通讯,与张君仲如善,对于佛学留心研究,后遂时至余寓谈佛。出年后、巴君他去,余以彼寓较为安静,遂续租其屋移往焉。林待来信约初四日往远东协会相见,届期余与郑君前往,会长叩尔纳贵族,总秘书林待,秘书哈敢猛等招待。叩尔纳表示初八日由远东协会与德国外交部及大学院、柏林大学并新闻界联合欢迎晚餐。旋外交部东方司长亦来函约初六日至部相见。初五日、至民族博物院访晤莱辛教授,莱旅华甚久,精熟华语,为德人第一,且曾从梅君光羲研究佛学。回德后,曾在柏林大学讲半年佛学,因故停辍,现任柏林大学东方学院教授及民族博物院东方部主任,深以不能专研讲佛学为憾。次日、赴外交部,由课长密歇尔逊先出招待,密君昔年曾遇于日本之大使馆中者,颇善华语。次东方司长脱老乎脱孟出见,密君译其语云:前次欧战非必不可避免者,而终至不能避免,亦由欧洲各国当局者,于道德之修养,尤有欠缺之所致。闻佛法最注重于道德之修养,故今极欢迎来传佛法。余谓:欧洲以前本亦有宗教以为道德涵养,但因欧洲近代科学知识之进步,以前所信之神教,在科学上已难成立其信仰,故应有从科学理智以上达于最高最圆满之佛法,以为现代欧洲之新信仰,促进于道德之修养。今既懔前车,尤惕来轸,若能早建树此新信仰以养成真道德,则未来之人世和乐庶其可保!脱表示卫礼贤教授已函告余之世界佛学苑提议,极愿赞助实现。
初八日之晚餐会,设于某俱乐部,由远东协会派哈敢猛博士以汽车来接。余与郑君至时,德国大学院佛朗凯教授,柏林大学教授哈勒及莱辛,外交部课长密勿尔逊,柏林新闻界司德维博士,远东协会会长叩尔纳与总秘书林待,同延入席。席间叩尔纳会长致欢迎辞,余致答辞由郑君翻译。餐毕更聚谈移时,佛学苑之事,告余驻日大使索尔夫一月二十外可返德,劝余在柏林稍候,遂公定于一月廿五日请余公开讲演,地址在民族博物院之大讲堂,推莱辛教授为余翻译。
是数日间,更叠应哈勒教授等私人茶会之约。莱辛教授约余至其家晚餐,商量讲题及翻译之事。而耶纳与索莱勃齐亦电约于十六、十七两夕为讲演,留德学生总会则约于二十六日为讲演。柏林佛学者司泰恩凯,得伦敦亨佛利士之通告,来寓访余未值,余答访之,乃知为达而梗之友,专注重禅定修习,于禅定颇有经验。新成立一柏林佛学会,会员数十人,亦邀余于二十五晚为讲演。汉台堡大学华来姗教授,与索尔夫日使相呼应,提倡大乘佛学,来函并附章程等件,前在巴黎会过之日僧友松圆谛,亦从彼研究梵文佛学者,余致函劝其同参加世界佛学苑之运动。又葛立姆之学生龙柏博士,从不勒司老来信,请余前往,如不能去,则彼于二十五日来柏林访余,余覆函嘱来柏林把晤。柏林研究佛学之青年那儿耶四等,亦来寓相访,是时全德之佛学者,皆已闻风兴起矣。
十三日、卫礼贤来访,时柏林开中国古物展览会,谓卜尔熙等次日亦至参观,与司德维同来,邀余于十四日前往。所陈古物自商彝、周鼎以至唐、宋之名画等,琳琅满目,盖不惟德国之所藏,亦有从英、法等运来陈列者,洵大观也!
十六日、余偕郑君赴耶纳,由耶纳大学中国留学生某君至站以汽车来接,即寓于倭伊铿纪念屋。先与倭伊铿夫人及令媛相见,询问张君君劢甚详,深望张君能重至德讲中国哲学。倭夫人与叩尔纳君,皆致慨于近代之欧化,以慕中国古文化之热忱,询及中国现时变迁之情势,均谓中国不可急于模仿欧洲,毁亡中国固有之美德,变成日本一般之国家。晚间聚餐,有耶纳大学教授三人相陪。九时开会演讲,郑君翻译,听者以倭伊铿哲学会会员居多数,其余则为大学学生,高丽、日本、印度人皆有。神学教授某君等,为宗教及哲学之讨论历一时余,极热心研究,至十二时始散会归寝。次晨、由某君陪游全境,参观大学并击剑会,有城市山林之胜。归屋午餐后,遂乘火车赴莱勃齐之约。抵莱时、东方学院海里士教授及日文教授某君与华文教授某君同来迓接,即于车站某旅馆休息晚餐。餐毕转访神学教授某君,旋同至莱大讲堂讲演,听众近千人。校长及杜里舒教授、爱吉士教授、魏勒教授等皆在座,海里士主席,仍由郑君翻译。讲毕,魏勒教授赠余新自华文译成德文之阿含经一节。而杜里舒教授、爱吉士教授、海里士教授及华文教授某君,同送余归寓,设茶点更作长谈。余询杜教授与倭伊铿哲学之同异,据云:归结之点同在精神生活,然出发之点不同:倭之哲学从基督教之神转化成泛神哲学,而杜之哲学则从科学之生物学而出,故一为宗教的,而一为科学的。杜氏近尤注意灵学之实验,故对于佛学深感兴趣。次晨、余与郑君重回抵柏林。
十九日、莱辛、哈勒二教授至寓相访,谓普鲁士教育部伯克总长,告施德惟君,约余二十二日赴部晤谈。德联邦教育各邦独立,故无全德之教育部,而普鲁士教育部即为联邦中各邦之首部。次日、有维德海伯爵来访,由郑君翻译,谈数小时。维对于精神修养极为注重,问有关禅定及神通等事至详细,谓得卫礼贤之函告,将援助卫君先成立德国之佛学院。以自乘汽车邀余移住其别墅,并陪游各处名胜,余因事逊谢之。
廿一日、博尔士满教授约至其家茶点,出观其历游中国各处著名建筑及山林胜景之影片,藏八千余种,所刊行者仅百分之几,英法诸国皆有译本。前王景岐公使赠余者,即法文之译本也。
廿二日、莱辛教授陪赴教育部长之约,即由莱君译语,谈一时余。伯克有设立佛学院意,余告以佛学之内容及应分设教理与行果之二部,嘱由莱君译成德文,以备研究讨论。其意谓:当由私人团体设立而政府补助之,而彼以私人资格,已允卫礼贤之请为发起人矣。
二十三日、博尔士满来访,赠余所著中国名胜集。闻中国驻德蒋雨岩公使已来柏林,廿四日遂偕万君灿之趋访。蒋公使昔在国中曾从余研究佛学,阔别多年,在异邦相遇,不觉倾谈移晷。
廿五日、龙柏来访,谈佛学一时余。君谓胡瑞霖二女公子,致书欲来德习德文,深望能成事实,他日可将葛立姆所著之佛学论译传中国。当赠余葛君所著之一巨册,彼深信此论于世界佛学有非常贡献,惜予不知德文,尚未能评判之也。而彼对世界佛学苑,亦深致赞成之意。余是日七时讲于民族博物院,叩尔纳主席,莱辛翻译,听众六七百人,以柏林大学学生教授居多数。他若佛朗凯司德维及梁颖文君等,亦皆在座。九时、赴司泰恩凯之柏林佛学会讲演,由其干事某某二君以汽车迎余及郑君至会,郑君翻译。讲毕,更加讨论,百余人皆信佛之士女,与大学生又不同也。次晚、毛君、沈君等接余及任君右民至留德学生总会,来集者为一部热心佛学研究之中国学生。余讲毕,由任君更谈西北政治情形,回寓已深夜矣。
次日、司泰恩凯来寓,赠柏林佛学会月刊数册,请余为名誉会员,言一年后将偕四五人至中国参学。余告以可至中国禅宗习禅及律宗受戒,彼深欣仰。是日、卫君以贺蒋公使,重访余寓,谓征求世界佛学苑德、奥、匈、瑞、荷、捷等发起人,发九十余函,已得六十余人回信承允。余更告以司泰恩凯及龙柏等,请补函加入,及余至美国后之通讯处而别。
余时已接纽约华美协进社郭君秉文及三藩市伏仑贝格君来信,又三真社达斯君及哈佛大学卜克教授来电,欢迎赴美。本拟从柏林直航美洲,乃巴黎有法国外交部电约于二月初三日开欢迎会于东方博物院,议商要事。又龙舒贝勒女士与昆仑、马格尔、马浪、里维也诸君及信源女士等,为成立巴黎佛学会,亦函请重经巴黎指导。乃定于廿九乘夜车赴法,并向柏林诸友辞别。
廿八日、蒋公使偕秘书陈君一柱等来寓送行,且为余致电纽约总领事及华盛顿伍公使。时郑君以奔父丧,急须从西比利亚归国。次晚、由郑君等照料登车,余遂孑身至法。
第六章 由柏林至纽约
由柏林通车直至巴黎,约二十小时,中间于德、比边界及比、法边界,且停顿二时,检查护照等。车中与一俄籍意大利画家同室,语言上颇蒙照料。抵巴黎后,且为余写像一帧以作纪念。次日、下午四时余抵巴,胡咏麟君、杨柳风君、余乃仁君及信源女士等来接,即偕赴为余预定之旅馆休息。次晨、赵寿人、赵冠五等来访,旋马古烈与昆仑皆至。
初一日、访公使馆齐代办、陈秘书等,托办赴美手续。晚间、应希尔筏勒肥之约,至其家谈话。时日本已来日僧数人至欧洲传教,希素与日亲善,欲设法日佛教学院,余亦随喜赞成。而希颇病在法华工之不德,谓中国之政治及宗教,应予以援救。次日、应巴黎佛学会之邀请,会设龙舒女士之别室,余携佛画二帧及藏佛即赠张供,颇为严净。会员合法、英、俄、华各国人尚祗二十余名,就余商订章程等件,约于初十日开成立会。
初三日、至东方博物院,赴法国外交部欢迎会,由外交部代表公使衔比勒君与院长阿甘等,先招待参观院中新由阿富汗王送陈之古物,关于佛教之雕像者颇多。旋开会,到法国大学院伯希和教授夫妇及巴黎大学葛拉乃教授,与东方各国士女等九十余人,比勒主席,述全法人士对余欢迎之意,并表示由法政府令巴黎市厅,即捐世界佛学苑地基,俾早成立。余请胡咏麟君译语,答辞致谢。并告以世界佛学苑应设何处,捐地如何承领,须法、英、德、华诸发起人与其他各地之加入者,共同商决,非余所能专断。惟当以法政府之盛意,分告诸国通讯处耳。会毕,余与伯希和犹属初见,互致企慕。伯君精熟华语,治炖煌石室之所藏,为欧美研究中国文化之第一学者,对于佛学亦颇有心得,谈甚欢洽。时日本新派至法传佛教僧之翻译武藤叟君,亦至欢迎会相见。余询日本佛教至欧传布之办法,邀之合作,惟所答意不明了,隐含有竞争之观念,其失佛法之无我精神远矣!阿甘告余巴黎通讯处成绩,发书五百余份,今得回信认为发起人者,已三百余士女,皆法国名人或研修佛学者。谓法兰西之佛教,以余为开创之人,对日僧来传教之态度,颇致不满,惟冀中国能与之联合,共昌佛学。院中供佛像独多,即不啻一佛寺矣。辞意诚摰,殊为可感。
次日、巴黎各报登载余像片,及将余至欧经过大事宣传,数日间摄影访事之新闻记者,络绎不绝。
次日、周逸云、徐公肃二君至余寓,谓前者余离巴黎后,曾有法国南部某城之大维特乃尔夫人,专至巴黎访余。夫人至西藏学佛多年,前岁偕一喇嘛回法,迄今犹住在其家,为法国著名之佛教信徒,曾加入为世界佛学苑发起人,顷闻余再至巴黎,惜因事末能来谒,托代陈一函及所著之佛书以致殷勤。余阅来书,则云:现方于法南部营建一禅室,专事三密之修证。余前晤英国之卜鲁东君,亦修习真言宗法,故知密乘亦同流欧洲矣。余覆函谓:世界佛学苑分教、理、行、证四科,行科内有真言一系,勉与阿甘等共同努力。余君乃仁逐日招待余饭食。
初七晚、邀余及丁君雄东等观戏,布景之佳,得未曾有。
初八日、旭佛乃尔夫人邀请午斋,龙舒女士及议员某某二君相陪。夫人乃巴黎第一女交际家,兼任国际联盟会议之要职,其夫为上议院议员。席间余为谈佛法精义,大发信心,谓将提倡使法国之学校中皆设佛学一门,并将世界佛学苑之计画提出国际联盟会议,担任于法国筹世界佛学苑之捐款。
初九日、中法友谊会白鼎业君来寓,赠以登载余之像片及论文之会刊廿本。初九、石龙等来访。
初十日、开巴黎佛学会成立会,除会员外,到参观者数十人。余以是日为夏历元旦,诵弥勒上生经及导众人唱皈依毕,为讲此经大意。时龙舒女士与旭佛乃尔夫人乞皈依佛教,余名以德贞、德亨,并嘱每月月圆夕开会一次,此为布萨之制,英、法诸佛教会皆遵行也。余以所辑慈宗三要一书,嘱巴黎佛学会译成法、英等文,流通欧洲。当由昆仑、马浪里维、马古烈诸会员担任翻译。
十一日、巴黎佛学会及世界佛学会巴黎通信处诸君,络绎来访,请余在巴黎再住旬日。余以已定妥十三日赴美船期,且公使馆曾致电纽约总领事,坚以辞谢。十二日、德贞、德亨女士及柯克思,赠余美国名人若哥伦比亚校长某某等介绍函多件,德贞女士并赆以美金三百元。十三晨、遂由胡君咏麟陪余至血部耳海岸登船,离巴黎时有德贞女士等十余人送至火车而别。
血部耳为一海港,距巴黎约四小时火车,余等所乘者为赴船之专车。抵埠时犹早,须七时乃可登舟,故胡君必宿此一宵,次日方可回巴。遂先于旅馆休息,作函或发电分别致谢巴黎诸友,乘汽车环游全埠一周。余此次所乘轮船为亚美利加号,先是巴黎诸美国友人,曾托公司职员某君为余照料,并介绍船长某君。六时余上渡轮,公司某君招待,介绍同赴美国之来维丁女士,船上为余照料。来女士美国人,此次游欧回国者。余与胡君登亚美利加之后,即由公司某君导余等至船长室,由船长招事务长至,使为余照料蔬食并船中之一切事宜,胡君遂别余而去。胡君为前驻意大利胡德望公使之公子,英敏勤学,精娴法语,尤长于交际,为法国人士之所推重。余在巴黎,得其相助者最多,殊堪感纫!八时、船即开行,即至膳堂晋餐。一等船客八九十人,二等船客四五十人,然一二等隔绝不通。二等之船客,抵纽时至一等交际室检查护照,余始见之。全船华籍者袛余一人,职员大抵为美国人,而男女司事则德国人居多。诸一等船客,亦多为美、德二国人,而女子居其半,每日恒歌酣舞,作诸游戏事,颇不寂寞。各人皆乐就余谈,但余虽略知英、德语,殊隔膜难达其意,惟有香在港充美孚公司经理某君之夫妇,稍解华语耳。德人至美国充律师者曰克来毛等,知余曾讲学于德,尤与余善。美国之地质学家贾尔女士,询我国之丁文江博士,且为余绘像一帧。来维丁女士等摄余影多片,均堪纪念,然以语言不通,鲜可称述。舟行九日而抵纽约,惟一二日风浪较大,余均平稳。
二十二晨抵纽约,总领事馆副领事屠君汝梅,中美协进会沈君有干,前交通部学生监督黄君恩孚,民气报司徒一平,已登船来接,并有美国某报之摄影师,特来船摄影。办妥离船各手续之后,即由沈君等偕余乘海底火车,顷刻达纽市,寓于郭君秉文为预定之勃来斯冷旅馆。抵馆时,已有纽约宗教学院教授之休谟博士,函请次日陪至某基督教堂听福斯登牧师讲演,并赴宗教学院午餐及参观。屠君、司徒君先归。旋郭秉文来旅馆,介绍与同寓之中国赴美运动队诸君相见。沈君以事他去,郭君、黄君同至就近之中国饭店蔬餐,当经商定每日由黄君陪余,而讲演则由沈君担任翻译。是夕、郭君设筵于木兰饭店,同席者郭君、沈君、黄君外。更有张君伯苓、朱君继生、孟君治、及通讯社梅君等。梅君谓余抵美已通电全美诸报。孟君在美国治宗教学,张君乃天津南开大学校长,向闻名而未相见,兹者以由美赴欧,环游世界,遂逢于纽约市。席间郭、张、孟三君对于佛教及佛教与中国之关系,讨论颇详。
次晨九时,休谟以汽车来接,黄君陪余译语,偕赴某大教堂。休谟曾游印度习梵文,虽奉基督教而对于佛教有相当信解。福斯登之演讲,黄君告余亦参谈佛教。休谟谓美国各教堂讲道,听者寥落,惟福氏博学兼知佛教,有知识之士女,皆乐听其讲。今以信从者多,别建新教堂计美金数千万,但犹未落成耳。旋与福君相晤,招待参观。遂偕休君、黄君赴宗教学院,先至休谟教授家休息,以休全家皆住院中也。旋即至会食堂晋餐,与诸教授及学生相见。全院三百余学生,内有中国学生四名,据云须普通大学卒业乃能入宗教学院。入院九年,始得宗教学博士之位。此院开创今九十余年,李佳白博士亦从此院出身。所云宗教以基督为主,然亦比较研究各宗教之学。休君等请余订期讲演,余嘱与郭君接洽后,附加在哥伦比亚大学听讲云。食毕,参观全院。休谟又陪余赴一家茶宴,此为一医学校长某君家,招待者为其家夫妇及休谟夫人与一曾至中国之夫妇等。休谟请余略述游历欧美之旨趣,余为说今世人类所需者为国际和平,而佛法无我缘成之义,积极能勉人互助,自业感果之义,消极能止人相争,为实现人类和平之路,此即余所欲贡献欧美人者,闻者热烈赞成。曾至中国之夫妇,谓前年在北平曾受张作霖招至大元帅府,亲陪晚餐,深引为荣幸云。余与黄君旋赴万国学生公寓之招待,此寓为一美国富豪所建,专供各国留美学生居住者。各人之房间不大,然音乐室、游艺场、会客厅、聚餐所、讲演堂等,设备殊为壮丽。住学生六七百人,五洲各国皆有,中国男女学生四十余。郭、沈二君先在寓相候,中国留学生会会长薜君及公寓总干事艾德蒙,陪同参观,商订于三月十日请余讲演。
次日、黄君陪赴总领事馆会总领事某君。下午、因某杂志记者在中美协进社请余谈话,前往,由郭君翻译,谈一小时。复与郭、沈、黄三君商定讲演、参观、宴会、游览等时期。郭君得各处函电:一、哈佛大学约于三月二十六日讲演,并请于四月初四日参加中国学院之成立会,余以日期过迟辞却。二、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约于初一日讲演,初三日参观荷佛总统就任,议由黄君陪余同往,讲演由江君亢虎翻译。三、初四日耶鲁大学,初五日哈脱福特宗教学院,初九日万国公寓,初十日哥伦比亚大学,四回讲演皆由沈君陪译。其他各处招待之聚餐会茶宴等,则由郭君、黄君分别陪译。是日、华侨林松柏等来寓,邀赴唐人街游览,并设午餐,林君赠余所著英文诗一本。纽约华侨二三万人,大抵开饭店及洗衣作,唐人街各华货店则专售饭店之需用品而矣。饭店之大者,资本数十万元,近年状况衰落。且唐人街亦别现一种不洁之状,无怪美人之看不起华人也!晚间某总领事设筵,邀陪者屠副领事及华侨领袖某君等数人。当托屠君调查及预定由美回国船位。
次晨、印度人达斯来访,约初四午赴午餐会。旋由华人在美国铁路公司办事之汤君德华,因领事馆之嘱,来寓相访。余在法购有回国联票,托汤君换取由纽约转芝加哥赴三藩市车票,并为预定四月初五在三藩市开行之范朋总统号船位。先是、余抵纽约时,曾以德贞、德亨、克兰柔女士及柯克思君、李佳白君、罗君等介绍函投寄,至是纷得回信,而里特夫妇招余是日茶宴,望在尔夫人约余二十七日四时茶宴,又克兰夫人与郭君亦订于二十七日四时茶宴。望家约有经济学教授萨立门博士等,克家约有杜威博士等,时间冲突互不相让。后由郭君商定先至望家,于四时半转至克家。他若阿尔立夫人及进德会主任爱拉博士,摩诃菩提会主任锡兰人体拉君,与美国佛徒孙鲍恩君等,均约二十九来访。而里特原籍法国,其夫人美产,为纽约之交际家,约来相会者皆新闻界,计日报记者二人,杂志女记者三人,皆以余谈话分载于各报。而里特夫人并为译法文之世界佛学苑通告书等成美文,印送各友。
廿六日,余与黄君漫游纽约全市及公园、博物院等。纽约令余特殊感觉者,为人民团体事业之发达与房屋之高大。黄君导余至一纽市最高之大屋,计五十九层,上之四层专供游览,顶层可瞩纽约全市,下五十五层设办公室商店等数千家。晚间陪至纽约最大剧场参观,闳丽无比,所演为电影、戏剧、唱歌、跳舞、戏法等之联络,有声电影余尚为创见。十一时回寓。郭君留字谓下午哥仑比亚大学白脱勒校长曾约相见,惜其时遍处觅余无著,而白校长次日即须远行,其后亦竟未相会。
二十七日,郭君陪赴望在尔夫人家,来客十余士女,萨立门博士闻为中国政府之经济顾问,有久居中国之古玩商某君,说苏语甚圆熟,自称与苏州费君仲琛善,更有数女士亦曾游中国者。某有声电影公司女士,要求古玩商某君陪余至其公司摄一有声之电影,以留美国人之纪念,余允之。延至五点时始至克兰夫人舍,客已散去大半,唯主人及五六新闻记者相会晤,而杜威博士亦终未见,以旋赴南部也。
二十九日,孙鲍恩先至,为一著作家,请予供给材料,俾对于佛学有所宣扬。孙去而爱拉博士来,邀余订期参观进德会。谓宗教信仰无裨人类之道德,如昔年大战各国大抵皆信基督教,然不免于战争,故唯注重人类道德之实行,余告以佛法并不用一笼统对象强人之信仰,但使人了解人生宇宙之真相,以进于道德之实行耳。爱甚然之。阿尔立夫人订于初九日午餐,体拉订于初十上午开欢迎会并午餐。是日、并有纽约日报记者福尔女士等来访。
初一日、黄君偕赴美京华盛顿,汤君已先为备车位,约四小时抵京,江君亢虎来车站相接,同至为余等预定之旅馆。美京清洁优美,较纽约别有安静气象。惟是时以参观总统就任者集十余万人,顿形热闹。江君为余十数年老友,握谈甚欢,卜居华府,在国会图书馆著书,已三四年矣。当晚至江宅晚餐,餐毕与江夫人等先至国会图书馆参观,即偕赴公会堂讲演,听众百余人,由国会图书馆东方部主任恒慕义博士主席。恒博士曾旅华十余载,谙北平语,颇歆羡中国恬静生活。余讲演及与答问二小时,由江君亢虎、王君文山、王君世富、黄君恩孚分别为翻译,别有活泼气象。次晨、王君文山以汽车接游华府全市,观参众两院及总统府与纪念表等。十一时、同谒伍梯云公使,请余开佛书多种以备研究,顾去而伍犹未履新也。下午、因某女士之邀,与恒博士、江博士等共观涅槃造像。晚间、江博士携赠所著省宪、国宪草案及天宪管窥与鸣鹤记。天宪管窥于哲学上之宇宙论、人生论及社会观、伦理观等皆有相当之解决,自云今后当以劳动神圣、生活简单为标的,别为个人自由联合之运动,改变以前舍己从人之办法。余赠与自由史观,君读之极为称许,暇当为余译就英文,在美流通。
次晨、随意游览。下午、江君、王君等偕观美总统之就职礼,礼场在两议院前。礼毕,军民团体游全市,虽大雨淋漓,观众仍挤拥。当日余偕黄君即回纽约,江君等送至车站而别,抵约时已夜深矣。
次日、郭君来寓陪赴达斯之午餐会,士女百余人,陈君焕章亦被邀在座,主宾演说者六七人,余演说后未终席而退,以即须预备赴耶鲁大学之约也。回至旅馆,沈君即偕余乘火车赴耶鲁,约二时余,抵站时,拉多勒教授等来接,同至大学俱乐部,即为下榻于是。休息后,入晚餐席,校长及某教授等陪座。旋赴讲堂讲演,拉多勒君主席,沈君翻译,听众学生及当地之士女数百人,讲毕未有问答。
次晨、雷君岐山、严君文祥等,陪同参观全校,若图书馆、宿舍、食堂、讲堂、戏剧场等,规模壮丽,不愧为美国著名大学之一。十时、白朗洪夫人以汽车自哈福来接,遂与拉教授等握别。十二时有余,即至哈福学院,何乐益教授、路思义教授等迎见。院接山林,风景佳妙,即为设榻其中,旋陪同午餐。何君、严君久居中国,皆善华语,何君对佛学颇有研究,且兼任哥仑比亚教授。稍休息后,学生会公赠花束,颇热心讨论宗教问题。旋韩穆敦教授来见,韩君曾任金陵大学之哲学教授,余向曾会于牯岭,此时回美二年矣。谓曾在内学院为佛学研究,今在院专教佛学。当赠美文佛学讲义请评正,又出其翻译未成之二十唯识论,故余略为讲明。韩君谓:欧美虽亦有唯心哲学等主张,然鲜有能如此论之为证明者,故译成必将有大影响于欧、美思想。余告以若能晋研成唯识论,当更见深博精审。六时晚餐会,全座净蔬,由中国学生李君清濂、徐君腾辉、金君武周、胡君均爵等亲制。同席者、为院长某君及何乐益夫妇、韩穆敦夫妇、白朗洪夫人、薛思立夫人、薛世和教授与某某二教授等,大半皆能说华语。八时至讲堂讲演,何教授主席,沈君翻译,听者四五百人,据云为向来未有之盛会。讲毕,听众热心讨论,历一小时余。
次晨、何教授等来作长谈,十时在院前摄影言别,遂由金君武周、李君清濂陪游全市。哈福亦为一州之省会,然无纽约等之尘嚣气。金君等请于中国饭店午餐,旋趁车回纽。金、李二君陪送一站,殊可感。归寓,暮色苍茫矣。
初七日、应爱拉博士及开爱博士之招,参观进德会及其所设之学校。晚间、以陈君焕章、晏君阳初欲与余晤谈,郭秉文博士设筵木兰。席次、陈君谈孔教会及去年赴世界宗教大会之经过。晏君阳初专作平民教育之运动,谓已于河北某县作模范教育区,研究及试验适宜中国人民及世界人类之教育,请余至区中讲学。余与谈佛学与共和国民及未来人世之关系,君极倾心听受。窃意中国三十年来所施,皆破坏之教育,而建设之教育或将以是为动机。
初八、赴阿立尔夫人午餐之约,到者为勃能动博士等十余人。席间、法国人某老天主教师,颇有辩诘,余折服其未知佛学为何义,赠英文讲演令之研阅。次晨、十时赴摩诃菩提会纽约分会之欢迎会,开会于体拉所开之饭店楼上,设有佛像,达斯致欢迎辞,余向佛行礼讲演,黄君恩孚翻译,来会者二百余人,有犹太教戈士登博士及美国罗诗博士、魏西女士、福特夫人、杰勿逊夫人等,皆握余谈话。福特夫人自云:前者美国某富豪欲借款日本以经营满洲铁路,拟其极力之所破坏,表示其亲爱中国之意。会散,于饭店午餐,达斯及美国某君某女士等同席。达斯言不久至中国,希望佛教能与印度教为联合之运动,以促人世和平实现。四时、应万国公寓之约,旋入堂讲演,中国学生会长薛君主席,听者中国学生数十,各国学生数百,来宾亦百余,沈有干博士翻译。讲毕,讨论半时,发问者皆各国学生。讲毕,薛君邀余及沈、黄二君在门前摄影,即于寓中聚餐,会餐者五六百人,餐毕,戏台奏琴,听艾德蒙及日本某博士之讲演。当夜更赴庆祝中国诗人会,乃由美国某女诗人,译成中国李白诗一首,招集各国人士共同庆祝。是日被特邀之中国人,余以外、为郭秉文博士、陈焕章博士及留学界三人。余与沈君及林君松柏同往,余及郭、陈二君演说,一人吹笙,一人唱京曲,一人读中国诗,林君亦读英文诗,皆大欢喜,散会将十二时矣。
次日午餐后,黄君及美古玩商同赴某电影公司,偕余摄有声电影,试摄五六次,未知成绩何若?并参观公司内试演之影片多种。四时、至中美协进会。以门罗博士之约,沈君即陪余赴哥仑比亚大学。门罗博士为一教育家,数游中国,此时方自中国归,乃邀余谈一小时。余告以古来宗派教育及近来之国民教育,皆利用教育以达其经济、政治目的,而视教育为工具,殊失教育之真意。社会以经济而生存,以政治而安宁,以教育而进化,今后教育当以导全人类进化为主旨,始得其当。博士深表同情,指示其室中之地图,谓彼之教育,即主张不分宗教、学派、阶级、国家、人种、民族而同受平等教育,以发挥各人之才性而获完成各人自由之人格者。门博士自开汽车陪余等赴校外游览,送至余等晚餐会之处而别。是晚聚餐会,乃哥仑比亚大学哲学系施乃德教授等欢迎余者,同席者为同校之富路特、薛维林、芳春熙、戴闻达四教授,及宗教学院休谟教授、与黄君、沈君、富、芳、戴三君皆善华语,戴荷兰人,本为莱丁大学教授,乃一著名中国学者,余在欧亦曾闻其名也。八时赴讲堂讲演,施君主席,听者为哲学系及宗教学院学生,另来宾数十,中国某总领事及屠副领事等皆至,并交余介绍三藩市龚总领事函。余讲演由沈博士翻译毕,讨论关于佛学与哲学及宗教之问题,历一小时,所问皆得其要,听余讲者,当以此夕之听众程度为整齐。讲毕,来宾班马可君及甘夫人等,以曾至中国及晤班禅,与余握谈。
次晨、郭博士仍设斋木兰,邀各熟人为余饯别,因郭博士处以芝加哥请余讲演,已约定十五日矣。余回寓整理行装,更有新闻记者数人来访问,至五时余,遂由沈君有干、黄君恩孚、林君松柏、汤君德华等,送余至车开而别。在纽时、郭君、黄君不惟耗时费神以助余,且縻其经济,殊堪感激。
第七章 芝加哥至三藩市
十二日下午六时,抵芝加哥,恰一昼夜。郭博士先为致电西北大学赵君之远 出站时,赵君与芝加哥大学林君我将来接,即同至为预定之旅馆,极为安静。与赵、林二君略谈,赵君浙江绍兴人,本年即可得博士回国,曾赠余摄影。林君生于南洋,曾学于印度之加尔各答大学,热心佛学之研究。商定赵君陪余译语,林君亦时过照料。次晨、至密西根湖滨散步,此湖为美国五大湖之一,闻较洞庭湖尤大。午餐后,赵君偕访费尔特博物院长罗佛博士,能阅十余种文字,亦知中国文语。谓卫礼贤博士曾寄与余之英文讲集,并世界佛学苑文件;与余长谈后,愿于美国设委员会以筹画佛学苑之事,遂商定由其设立世界佛学苑美国通讯处。陪余参观全院,私人博物院之宏富,洵称难得!内关于中国之佛教,及儒家、道家与通俗之古物或模样甚多。余在德、法,曾见中国之古弥勒像,院中亦陈多个,余择取较完之一摄影。罗博士约余十五日午餐而别。赵君陪余同游芝市全境。芝市为美国次于纽约之商城,且为全国交通中心,二三十层之屋亦触目皆是。虽并不由地域之狭窄,殆为美国人欢喜高屋使然。次晨、有曾为广州之意大利总领事佛弼执礼君来访,佛长身白髯,老而矍铄,亦能中国语,谓中国当自设完备之大学,将中国原有之学术整理成各科科学,使欧美人来学,不当多派留学生向欧、美留学;极力主张世界佛学苑当设中国。谈二小时,所论涉之方面殊广。午餐后,芝大林君我将、林君毓德等约往参观,不惟总图书馆各科图书馆之图书甚富,且男女学生之宿舍等亦甚严整,校屋之建筑合于形胜,恐算芝大为最。两旁为二大公园,空气鲜洁,尤属难得!赵、林二君请余至某中国餐馆晚餐,余与谈佛法之宇宙观、人生观,及余此游所感之社会观等,赵君尤留意倾听,深有心契。
次晨、还访佛弼君于某旅馆,出示其在华时纪其事迹各华报,曾以小舟由个人撑粤至湘,洵亦奇人奇事。且藏有中山先生致其之亲笔英文信,尤堪宝贵。昨曾索余像片,此时欲还赠余一帧,一时觅个人之照相不能得,即坚以共岑君春暄、陆君荣廷合摄之影遗赠。旋与赵君同赴罗佛博士之午餐。──晨间、适得纽约转来之佛郎府卫礼贤与英伦享佛利士二函。卫君述已开世界佛学苑之德语各国发起人会,即组德国分院筹备会,推索尔夫博士为会长,柏林某银行经理为会计,卫君任书记。亨君述已开在伦敦之各国佛教徒、各佛团联合委员会,赞助于世界佛学苑之进行。余当将二函及英、德、法通讯处与美国曾接洽世界佛学苑事宜之姓名,钞付罗佛,请由联络进行。来陪者为佛弼君等。归寓休息。午后、匈牙利佛意博士来访,博士为佛学专家,兹者应请讲演于美国各州。昨来芝市,遂谒余谈话,提出关于佛教之问题五种。余为解答之后,君告余五月间赴日本东京演讲,并拟一游中国。余谓至中国亦当欢迎讲演。次赴三时半之讲演会,会设于西北大学商科之某讲堂,先晋茶点,由凯露司教授、可克女士等招待。凯君赠余中国书译成英文者三四种,并有曾任沂州长老会牧师之巴堪璞君,及中美亲善会主席布许夫人、与西大中国留学生顾君宪章等与余谈话。旋入堂开讲,凯教授主席。赵君略述余游历欧美之旨趣。余讲,由克利尔君翻译,听者大抵为芝大、西大之教授、学生及知识阶级之研究东方文化或热心佛学者,皆极倾神注意。讲毕,由佛弼、罗佛稍为推演。旋有芝大哲学系某主任教授,请订期再赴芝大为哲学系学生专讲一次,余以已定十九日抵三藩市而辞却。更有佛教朋友会某君及可克女士等询佛学苑之事,余嘱与罗佛博士商议,遂回寓晚餐。
次晨、有芝加哥一九三三世界展览会筹备主任狄克逊君来访,狄为美国之钜富,谓希望余一九三三能再来芝市,参加展览之大会,对于佛学苑尤盼能于芝市分设。余答谢之,关于佛学苑请协助罗佛。君偕来者,书记及女新闻记者各一人,又摄影师一人,当请余同摄一影。
是日五时,赵君等送余至车站,车中设备完美,历四夜三日有半,而至三藩市──即旧金山──对海之柯克兰。同车有回国之浙江留学生邵君纯熙。车上杂货商马君本良,亦广东人,据云其妻某女士亦于另一车为女同事,夫妇二人每月可收入二百余美金,约中国五百元,赁屋于三藩市,每旬可回家二日,华人在火车者计二十余人。
余抵柯克兰站,有嘉州大学华文教授,由大学生那文君驶其汽车来接,遂偕之连同汽车渡海至三藩市,龚总领事与秘书某君及日本临济宗佛徒千崎如幻,美国佛徒伏伦贝格,同至迎接,遂先赴总领事馆休息。关于换船票等手续,当托龚总领事代为措置,旋由领事馆介绍住中国街之大观楼旅馆。周君及那文君回卜技利嘉州大学。如幻师在三藩市布教廿余年,娴熟英语,颇得美士女信仰,与其余日僧仅能布教日人者不同。当邀余至其东渐禅窟,与伏伦贝格等谈,盖此二人皆寓北平之德人罗君介绍,余至是始知希尔筏韩密登所云前在三藩市设佛学会者,即是罗君;而希尔筏韩密登今出家锡兰,依泥牙那嘎尔哇住,已另更法名矣。
廿一日、如幻师邀余至日本菜馆午餐。餐毕,如幻陪余访本愿寺僧不遇,至华侨于美产生之同源会,会长林华耀与总干事冯汝逵、顾问沙志培招待。沙君乃在美留学之天津人也。林君曾返中国,知普通语。会中出金山日报,请余述游历之经过,分日登载。当以汽车由沙君陪游全市,至海狗山、水族馆及妇女俱乐部等参观。车中与沙君谈佛学。深以倾慕,因逐日来谈。晚间闲步中国街,大抵为华人所开之华货店及旅馆、饭店、书坊、报馆、银行、社庙、商会、基督教青年会等。余入世界日报,遇康长素族人康君及伍君宪子,伍君现为世界日报总编辑,主张以道德救国,以律治国。逐日以报送阅,谈悉:华人在市有日报五:最老者世界日报,他若中西报为基督教机关,金山报为同源会机关,对于政党持超然态度;民国报为国民党左派机关,少年中国为国民党右派机关。余以后皆略曾购阅,对余皆有同情之纪载。全市华人二万余,较之纽约整齐兴盛。然闻近年华货之商业被夺于日商,渐形不竞,唯中国医药颇得美国人信仰,作中医者近多发迹。后遇阮岐山、刘日初二君,亦以行医兴家者也。廿二晨、高副领事来访。午间、如幻、伏伦贝格来寓同午餐。午后、嘉大美学生华轲及那文分以自用汽车载周君铭三、萧君孝荣、高君翰来寓,商定廿五日三时卜技利费尔朴博士请茶点,廿七日上午十时卜技利宗教学院山达须教授邀讲演,同午、赴卜技利某俱乐部之嘉州大学公宴,四时至嘉大讲演,六时赴柯克兰某饭店之学生名誉会公宴。萧君与高君及赵君东明等皆究心理学,萧君对心理学有新发明,作论文数篇为美国学界所钦佩,得嘉大及科学会等援助经济,以资其新试验之成功。萧君且知佛学之心理学极深细,愿有研究之机会,因百忙中为余担任嘉大讲演之翻译。余询以今在中国流行之瓦特孙行为派心理学,近来在美发达如何?据云:瓦特孙之心理学,今已无人重视。且瓦特孙已退出心理学界,今已为某大公司之广告师矣。萧君后录示近之心理学派,今附此:客观行为派,即瓦特孙派也。
美国现时之心理学派 动之心理学派 School of Dynamite Psyshology──Woodwrth. 行为心理学派 School of Behavioristic Psyshology (1)客观行为派──Watson. (2)目的行为派──Tolman. (3)生理行为派──Laohley. (4)物化行为派──Weiss.
结构心理学派 School of Structural Psyshology──Titchsner 已故 Bentley. 目的心理学派 School of Purposive Psyshology──Medongall , Prince. 格式塔心理学派 School of Testrel Psyshology──Coffks , Kohler. 心理分析派 School of Psychoanalysis (1)维也纳派 ──Frend (2)瑞士派 ──Gung (3)阿得勒梁派──Od'er (4)英国 Rivers
华轲君及那文君皆学华语,那文曾随其父居广州,其父那文博士今在中国为顾问;华轲则华语学生会之会长。二君邀余等同游金山之顶,并转至斯丹福大学参观。金山之气候温和,四季常如初夏,且林泉清丽,山海空阔,至令余神醉心恋!综余环游所经,觉天然之乐土,无过于美国嘉里福尼州之各邑,而三藩市为嘉州之一商港,与柯克兰卜技利毗连,唯须渡过一海湾耳。归寓已黄昏矣,周君等遂辞归。次日、广东银行经理刘君展伯,接梁西铭介绍函,来寓访余。刘君与谈华侨之商务甚详,将发起一华侨欢迎讲演会,对于世界佛学苑表示赞成;如幻师及沙君志培亦来寓,余嘱刘君、沙君与林君华耀等发起三藩市华人佛学会,如幻师与刘君赞助佛学苑与芝加哥罗佛联合进行。是日七时,如幻师信徒美国人苏顿请于东渐禅窟晚餐。苏顿夫人犹太籍,亲作犹太蔬食。同席者为如幻与美人沙罗奈夫妇、卡司脱女士及日人神田夫妇、朝田城子等。苏顿与二三友人从如幻习阿含经,沙罗奈夫妇深信佛教,欲从事修证。其夫人已定期四月间至日本习禅定,并游中国、西藏、印度,三年后,回美换其丈夫出游;与昔年在北平会过之克兰柔夫人善,赠余所著书并摄影。席间、当约定廿五日六时至沙罗奈家晚餐,廿六日六时赴神田家之弘法大师奉赞会,廿八日二时卡司脱女士邀游湾外海文司夫人别墅,廿九日六时禅窟晚餐,八时讲演,三十日卡司脱女士邀于灵智学会讲演。
次日、刘展伯君邀午餐,沙君志培及斯丹福华语教授林君承芬、与华侨学校某校长等相陪。刘君等约定于三十一日八时,借基督教青年会为华侨讲演。沙君谓美籍某君夫妇托代邀余是晚八时赴其茶点。是日下午,有金山报编辑赵澄波偕关可贵、毛衡伯、严继光及彼岸诸君来访。赵、关、毛三君已定十二日之披尔丝总统船回国,邀余同行;余电讯领事馆已为定妥初五日范朋总统船位,遂辞改期。彼岸君与师复等为友,与余互相闻名已久,在三藩市教华侨学生已十余年,邀余廿六日午餐。是日七时余,沙君偕妇女参政会会长及妇女俱乐部干事同赴某君夫妇家,来宾二十余人,沙君翻译,与余讨论佛学及宗教等,历二小时,回寓已夜深矣。
次日、如幻师来寓午餐后,同赴费尔朴之约,渡海乘电车至某站,费君已驾其汽车候接,遂同乘穿林越山经半小时至山达须寓,载同山教授同至费家,来客十余人,华人高翰君等三四,费之父母及夫人同出招待。费君能华语,曾任成都之华西大学教授,今回美二年,不久将重至华,方著一菩提达磨论,曾举数条以问,余为解答。山教授英人,曾游印度,颇知梵文,于佛学热心研究,谓曾为泰戈尔译一书,坚请余之著作,亦选若干交其翻译,余辞谢之。五时、费君以汽车直送余与如幻至柯克兰,赴沙罗奈之约。沙夫人询中国之佛教情形甚详,以将至中国参访也。
廿六日上午,彼岸、真如二君由自如君驾其汽车来接,先至真如家及彼岸之学校与彼岸家略坐,遂至某中国馆午餐。餐毕,乘车三游金山之全市。回寓后,如幻师来接至神田家内,先开奉赞会,由如幻诵经及讲弘法大师历史,某君唱高野山歌,会众卅余,皆日本男女,然亦有三四美国士女参预,一人且为嘉大之教授神田君,索余书字,后并赠余银杯一个。
廿七晨、约沙君志培及如幻师来寓,同渡海至某电车站。费尔朴君以汽车接至山达须教授之宗教学院,沙君翻译,为院中学生讲演,听者百余人,亦有中国学生五六人。学生及山达须、费尔朴等讨论颇久。会毕,同至某教堂参观布教,遂赴某饭店之嘉大公宴,遇李佳白博士之公子约翰君,赠其先君故后之尚贤堂纪事,颇增故人之思。时日本佛教青年会之常光浩然君,与本愿寺僧锄野光藏,亦来谈话。先是、常光浩然曾至寓邀余出席在弗来斯老所开之嘉州日本佛教联合会,盖兹会将议决本年秋季在夏威夷岛开太平洋沿岸佛教青年大会之事件,请余邀中国佛教青年团体派代表参加。余以弗来斯老在三藩市与罗桑之间,如赴罗桑则可过弗来斯老,顺便赴会,以罗桑之美国佛教徒某女士、意大利佛教徒某君,及印度教师郁哥达,曾邀请前往也。然后时以事竟未往罗桑,故亦回却常光师等之邀请。然常光等后时电檀香山及神户以余经过时欢迎登岸,亦足感也!旋入座午餐,费尔朴主席,以华语、美语申欢迎意,余答辞请高翰君翻译。同席美、华、日人四十余,餐毕游览卜技利湖景诸胜。四时、至大学某讲堂讲演,著名之东方学者盖乐博士主席,萧孝荣博士翻译,听者近千人。萧君讲时神情活泼,使全堂士女无不倾注,闻为向来讲演难得之盛况云。会毕,那文君等邀至其家茶点休息。六时华轲君等赴柯克兰某饭店之学生名誉会晚餐,华君主席,同席那文夫人、那文女士、山下进君、林同济君、邝吉利君、华轲女士等卅余人。余有讲演,由周铭三教授翻译。仍由华轲、那文二君以汽车渡海直送余回寓。次日、如幻同渡海湾经某电车站,卡司脱女士汽车接赴海文司夫人别墅,精舍佳山,林泉幽静,一洗尘市之气。繁陈佛像及中国古玩,颇信佛教。其丈夫乃一富豪,新故而族人方与争产,律师戒其加入任何社团,故于佛学苑未能有所资助。二十九晨,彼岸君偕真如、自如来寓,赠予一昔年购自日本之梵汉辞典。下午、如幻师来同赴禅窟,六时聚餐,八时讲演,到百余人,日、美各半,日本领事馆副领事亦来听讲,曾住中国,能略知华语。是时余已定不去罗桑,到会之西尔司夫妇与华尔司女士、及花而白克女士等,遂分别订期聚餐讲演。
三十日、有沙君志培及萧君孝荣等来晤。下午、阮君岐山等请为书字。八时、赴卡司脱女士等之灵智学会讲演。柯克兰日僧波多泰严订于初三日开会欢迎讲演。三十一日下午二时,花而白克女士请茶点,亦如幻之信徒也。刘君展伯邀如幻等同晚餐,餐毕至基督教青年会为华侨讲演,中西报主笔崔君约伯等皆在座,听者除如幻皆属华侨,约三四百人,刘君为译成华语,讲辞、次日由金山报次第登载。会中平时讲基督教听者极寥寥,余讲佛教乃非常拥挤,一般基督教徒皆相讶异。留学生莫锡五君、赵柄林君、赵俊祉君等,各公司经理朱璧笙君、刘日初君、张天宠君、周伦卿君等,皆晋求谈话。
初一日五时,西尔司夫妇以车来接予与如幻师同往晚餐,其儿女与华尔司女士等相见。忆昔年上海某报曾载美国旧金山某夫妇因信佛教,改用佛教仪式重行结婚礼,询即西尔司夫妇。唯彼当时所信为印度教,乃改行印度教仪结婚,非佛教仪也;今则已由印度教而转信于佛教。起初一般人或误印度教为佛教,今则已渐明了矣,华尔司女士英籍而久居德,今寓于美,博学善辩,昔曾为德皇所友。近年研究佛学,夏间亦将至日本并游中国,闻中国僧之戒律较日本僧为善,愿久居中国云。
初二日、沙君志培来同午餐,周君铭三等来访。
初三日上午与如幻师赴波多泰严约渡海外,泰严之信徒某君以汽舟接至泰严之布教堂。先晋午餐,旋陪之遍游柯克兰之全境,若美洲土人博物院及某诗人之山舍等。归堂晚餐,为写字多帧。八时讲演,听者皆日本人,有青年留学生数人,询问中国近来有否青年佛教之运动等,渡海回寓深夜矣。
四日摒挡回国之事,彼岸君等又设斋饯别。
次日、林君华耀、沙君志培、赵君澄波等来寓午餐,拟于金山购一地建佛精舍,兼与刘君展伯等组佛学会,余为草简章缘起等。二时、彼岸君、真如君、自如君及周君铭三、萧君孝荣、那文君亦至,遂同送余登船。华轲君、费尔朴君等托那文君代送。至船后,龚总领事、高副领事、高翰君、馆员某君及伏伦贝格皆到,领事馆赠余苹果一箱,真如君等赠以鲜花,高翰君等赠以风景册,并在船与赵、林、沙诸君及彼岸诸君摄影多帧而别。四时船遂开行离美。
第八章 由美国回上海
余在纽约及三藩市时,得克兰柔夫人介绍之加拿大威廉君夫妇、赫德生夫人、爱金士夫妇与恰腊君等,函请往加拿大。余游兴渐阑,因循久之,终未前往。遂于四月初五日乘大来公司之范朋总统船回国,此船乃环行世界者,约三月余一周,周而复始,常作自东向西之旋转。船中侍者皆属宁波人,故同船船客虽皆西人,华籍祗二三语言不通之粤人,亦无何不便。
舟行七日而至檀香山,先有风浪,已而渐行渐热,以檀岛近于热带而船向西南行也。六时即泊檀岛,下午五时即开,然以常光师致电于檀岛之佛教青年会,又龚总领事致电于檀岛之领事馆,已宣登各报,迎余讲演。故抵岸时本愿寺开教使今村惠猛、佛教青年会干事植田政市、美国佛教徒代表海脱三君,偕能说华语之中岛裁之君,已登舟来接。中岛裁之余昔年曾于牯岭及东京相熟,遂即握手道故,知其赴南美调查数年,亦初至檀岛矣。君等说明来意之后,遂即偕之登岸,而曹恭翊领事与夏威夷大学汉文科李绍昌教授及商会黄霖代表,则以来迟一步,未能相值。余等乘汽车至本愿寺之后,余以须先一访中国领事馆,由植田及中岛二君同往。李君等以接余未遇,正回馆踌躇,见余等来大喜。曹领事及夫人、李教授及夫人、黄君霖另与某某两夫人等,同迎入馆中休息。初植田等本约余午餐,至是相商,以檀香山十字架教会十时讲演,十二时中华会馆商会讲演,一时华侨公宴,已先登报宣布,故植田君等即商于二时至佛教青年会演说,九时余,访福斯脱夫人,夫人乃捐钜资建筑印度菩提场精舍者,年已八十余,老迈龙钟,且家产被夺族人,今依族人生活,迥不如前矣!惟语言间时提及达磨波罗而已。九时余,遂赴檀香山十字架教会之讲演会,李绍昌博士为余翻译,威化牧师主席。讲毕,出而讨论者甚多,要求余以世界佛学苑文件一份存图书馆参考。并有曾游住中国稍谙华语之葛本宜夫人、葛丽英女士等多人,与余谈话。旋李君陪同参观夏威夷大学及图书馆,博物院等,内有精妙之唐雕观音像二尊,李君深惜国宝流于异邦,谓国中当提倡保护。余以一般新少年方在国中大肆摧毁,言下同深慨叹。余以民国十年自香港回沪,李君则乘船至美,适以同舟,故曾有数日之交谊,他乡遇故知,倍形亲热,请余回国后赠佛书与夏威夷大学。美籍华侨某君,为创立夏威夷大学者之一,时亦陪同游览。十二时、遂至中华会馆即商会演说,到华侨二三百人,杨棣棠君亦来相见。杨君力倡佛学,上海居士林曾刊行其论佛书稿者,为国中佛学界所知名,与余亦屡曾通信,惜语言隔膜,不能畅谈。开会,黄霖主席,李绍昌译为粤语,更加中岛裁之演说。将近一时,乃赴华侨公宴,曹领事、李教授、杨君、黄君等相陪。曹君苏人,亦热心佛学研究,请余开佛学书数种。宴毕,植田中岛及杨君陪余赴檀岛佛教联合会,日本、英、美、印度佛教徒五六十人,余略述游历经过,中岛翻译。英国人某君述伦敦佛教会曾来信谈余在欧之行略,颇商论世界佛学苑之事。印度人某某博士犹热心担任联络印人共同发起。旋共同摄影,赠余杂刊多种,导观本愿寺讲堂及佛教青年会等。日本曹洞宗别院监督驹形善教等,亦皆在堂也。三时、由植田君驾汽车载余与杨君驰游全市,遂同送登船。时有太平洋沿岸国民联合会代表某君,亦来欢迎,并赠杂志四册。未几船开,植田君等犹在岸欢送。檀岛虽祗一日,而演说三次,且游览略周,何能不感谢日、华、美诸友之盛情耶?
此日船开后直驶神户,约经二星期始停泊,二三日后天气又回凉,各船客初时不相闻问,久之渐稔,虽语言不甚通利,其中若华西大学德约翰牧师夫妇、与上海美孚行赫紫尔君夫妇等亦知华语,他若德国人由美回德之亨刺君,与美国人赴新加坡之克拉克此夫妇,尤与余善。曾为摄影多幅。他若克龙君、德拉君、葛朗此君、来洪特君、来勃尔斯君等,皆逐日谈叙。风浪时有时息,无足追记,惟行至太平洋之美亚中心界线,于地理上则东为远西之西极、而西为远东之东极,盖出于欧洲人为主之强为分划者也。而天时上以前逐日减时,至是乃减去一日,以十七日作十八日,而减后适与日本、中国之日期符合。盖上海经印度洋、大西洋至纽约差十二时,纽约经太平洋至上海亦差十二时,恰恰一日夜也。
廿五五时抵神户,神户法隆寺性柏室田村至棠师登船来见,谓法隆寺管长即东南亚佛教大会会长佐伯定胤僧正,接檀岛来电,知余道经神户,先使其先至欢迎。明日佐伯师与日本佛教联合会大西良庆师,亦当来船也。余深致谢,辞以次晨登岸。次晨、田村师来船陪余乘汽车先访中国之领事馆,周珏总领事亦旧交也;然周君适赴东京,仅由随习领事耿君善[(台-台)+英]接见。旋与田中师至一百货公司购物,并啜茗闲坐,即出游古刹名胜多处,同午餐。回船稍坐,二时后,佐伯僧正与侍者四村至道来船,殷勤道故,知此时创刊法相宗圣典,持赠缘起章程数册,余告以回国向人提倡。余谓与日本佛教联合会同作世界佛学苑之世界佛教新运动,然君等则注意中日佛徒之亲善,以期再开中日佛教徒大会,并请余致候王君一亭等;旋由四村至道为余等摄影以留纪念。四时后船即开动,佐伯师登岸后遥立相送,旧谊新情,均足令余感怀也。廿九晨抵于上海,六时即泊大来码头,乃孙君厚在已派程仲英君、印心精舍已派体参苾刍至船埠迎接。七时后,共乘渡轮至海关新码头,则中国佛教会王君一亭,中国佛学会墨禅苾刍,徐君醒忱,普陀佛教会莹照和尚,苏州佛学会闻道苾刍,世界佛教居士林沈君桂秋等,皆在岸欢迎。余与同舟诸士女一一握手言别,遂与欢迎诸君至旅舍休息。余之游记乃于是乎终。
然尚有数人须特别铭感者,在法则余君乃仁之逐日追陪,用钱不少;胡君咏麟、丁君肇青、杨君娄峰与信源女士及公使馆齐代办、陈秘书等,为之嘘拂翻译;德贞女士之馈赠旅资。在英、比则陈济博君之耗时费财,扶助月余;陈代办、王公使之曲尽招待;于焌君之为翻译。在德则卫礼贤教授与詹君显哲、丁君月波及公使馆梁君颖文等,兼尽招待翻译等之劳。在美则黄君恩孚、郭君秉文、沈君有干、江君亢虎、沙君志培、周君铭三、刘君展伯、如幻师、彼岸君等,皆以十二分热忱为之照应扶助。余以是乃获寰游法、英、比、德、美,将中国之佛教稍引起世人注意。抑余者尚难胜述,兹仅略及而已。海天万里,于是并祝康健!
(附注)“太虚大师寰游记”,大东书局出版。其“佛学”、“杂观”、“诗录”、“投赠集”四章,已分别编入他处;此惟“缘起”“游记”二章。今分为八章,简名曰寰游记。
猜你喜欢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卷上·佚名 卷第五十八·佚名 摄大乘论释论 第十卷·世亲 佛说十八臂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贫穷老公经·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玄奘 五方便念佛门·智顗 卷四十·赜藏主 叙·野竹福慧 增修教苑清规卷上·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五·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唐慧琳 卷下·佚名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佚名 瑜伽论记卷第二(之上)(论本第四至第六卷)·遁伦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