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五回 返豹房武宗晏驾 祭兽吻江彬遭囚

  却说武宗坠入水中,险些儿被水淹死,幸亏操舟的两太监,曾在京内太液池中,习惯泅水,虽遭覆溺,毫不畏惧,亟游近武宗身旁,将武宗手脚握住,推出水面。各舟闻警齐集,才将武宗搀入舟中,还有两太监入水,用力挣扎,也经旁人救起。惟武宗生平,并未经过游泳,并且日日纵欲,元气甚亏,寒秋天气,又是凛冽,所以身虽遇救,已是鼻息细微,人事不省了。威武大将军,乃不堪一溺么?那时御舟中曾带着御医,赶紧用着方法,极力施救,武宗才把池水吐出,渐渐苏醒,只元气总难挽回,龙体从此乏力。大学士杨廷和等,请速还京,武宗也觉倦游,遂传旨速归。轻舟荡漾,日行百里,不数日即抵通州,随召各大臣集议,处置宸濠。杨廷和等上言,请如宣宗处高煦故例,御殿受俘,然后议刑。独江彬谓应即诛逆,免滋他患。武宗正恐宸濠为变,北还时,每令濠舟与御舟,衔尾行驶,以防不测。至是用江彬言,遽令宸濠自尽。濠死后乃令燔尸,越三日,始还京师,大耀军容,首逆已死,耀军何为?辇道东西,列着许多兵士,盔甲森严,戈铤并耀,各逆党一并牵至,令他两旁跪着。尚书陆完,都督钱宁,统因逆案牵连,做了矮人,大家褫去上身衣服,赤条条的反缚两手,背上悬揭白帜,大书姓名罪状。还有逆党眷属,不问男妇长幼,都是裸体反接,挨次跪着。武宗戎装跨马,立正阳门下,阅视良久,才将附逆著名的奸党,饬令正法,悬首竿上,延长数里,余犯仍回系狱中,武宗方策马入内,还憩豹房。后来钱宁伏法,陆完谪戍,只太监萧敬,独运动张忠,愿出二万金,买了一个性命。钱可通灵。余党多庾毙狱中,不消细说。

  武宗以亲征凯旋,复降特旨,令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蔡震,武定侯郭勋,祭告宗庙社稷。越数日,又补行郊祀大典。武宗只好亲自主祭,驾至天坛,循例行礼,初次献爵,由武宗跪拜下去,不觉心悸目晕,支撑不住,侍臣连忙扶掖,半晌方起,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自觉腥秽难当,浑身发颤,再也不能成礼了。当下委着王公,草草毕祭,自己乘着安舆,返入大内。转眼间已是残年,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武宗因病体未痊,饬免朝贺。一病数月,又届季春,月朔适遇日蚀,阴霾四塞,都人士料为不祥,惟江彬等越加骄恣,竟矫传上旨,改西官厅为威武团营,自称兵马提督,所领边卒,也是狐假虎威,桀骜愈甚。都下汹惧,不知所为。武宗卧病豹房,懵然罔觉,经御医尽心调治,日进参苓,终不见效。真元耗损,还有何救?司礼监魏彬,密询御医,统已摇首,乃走至内阁,语大学士杨廷和道:“皇上不豫,医力已穷,不如悬赏巨金,求诸草泽。”廷和闻着,知他言中有意,是何意思?请看官一猜。沉吟一会,方启口道:“御医久侍圣躬,必多经验,譬如人生伦序,先亲后疏,亲近的人,关系痛痒,自然密切,疏远的人,万不能及。据我想来,总须亲近的人,靠得住呢。”哑谜中已表大旨。魏彬唯唯而去。过了两日,武宗病愈沉重,自知不起,从昏昏沉沉中,偶然醒来,开眼一瞧,见太监陈敬、苏进两人,侍着左右,便与语道:“朕疾至此,已不可救了,可将朕意传达太后,此后国事,当请太后宣谕阁臣,妥为商议便了。”言至此,气不相续,喘息良久,复太息道:“从前政事,都由朕一人所误,与你等无涉,但愿你等日后谨慎,毋得妄为!”武宗已知自误,则此次顾命,应即召大臣入嘱,何为仅及中官?况逢恶长非,全出若辈,乃云与他无涉,可见武宗至死,尚是未悟。陈敬、苏进,齐声遵旨,俟武宗安睡后,才去通报张太后。待张太后到了豹房,武宗已不能言,惟眼睁睁的瞧着太后,淌下几点泪珠儿。太后尚含泪慰问,谁知他两眼一翻,双脚挺直,竟自归天去了,寿仅三十一岁。笔下俱含刺意。

  太后亟召杨廷和等至豹房,商议立储事宜。廷和请屏去左右,方密禀太后道:“江彬不臣,势将谋变,若闻皇上晏驾,必且迎立外藩,挟主兴兵,为祸不浅。请太后先事预防呢!”太后道:“如此奈何?”廷和道:“现只有秘不发丧,先定大计。此处耳目甚近,不如还至大内,好作计较。”太后闻言,也不及悲恸,即刻乘辇还宫。廷和随入宫中,略行筹议,便即赴阁。太监谷大用及张永,亦入阁探信。廷和道:“皇上大渐,应立皇储。”张永道:“这是目前最要的事情。”廷和即袖出祖训,宣示诸人道:“兄终弟及,祖训昭然。兴献王长子,系宪宗孙,孝宗从子,皇帝从弟,按照次序,当然继立。”梁储、蒋冕、毛纪等,齐声赞成道:“所言甚是,就这般办罢!”张永、谷大用,亦无异言,乃令中官入启太后。廷和等至左顺门,排班候旨。忽见吏部尚书王琼,率九卿入左掖门,厉声道:“立储岂是小事?我为九卿长,乃不使与闻么?”廷和等也无暇与辩,琼亦自觉没趣,正懊怅间,中官已传宣遗诏,及太后懿旨,颁诏群臣。遗诏有云:

  朕绍承祖宗丕业,十有六年,有辜先帝付托,惟在继统得人,宗社生民有赖。皇考孝宗敬皇帝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请于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辞,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恭膺大统。

  群臣览此遗诏,方知武宗已经宾天,大家都相惊失色。只因遗诏已下,帝统有归,即欲辩论,也是无益,乐得含忍过去。吏部尚书王琼,也只好一言不发,随进随退罢了。还算见机。廷和等返入内阁,一面请命太后,遣谷大用、张永等,往豹房奉移梓宫,入殡大内,一面议遣官迎兴世子入都,明朝故例,奉迎嗣主,必须由中贵勋戚,及内阁一人偕行。勋戚派定寿宁侯张鹤龄,及驸马都尉崔光,中官派定谷大用、张锦,部臣派定礼部尚书毛澄,惟所有阁员,除廷和外,要算梁储、蒋冕二人,资望最优。廷和方握政权,无暇出使,蒋冕是廷和帮手,若遣他出去,转令廷和势孤。廷和暗中属意梁储,只怕他年老惮行,默默的想了一会,方顾着梁储道:“奉迎新主,例须派一阁员,公本齿德兼尊,应当此任,但恐年高道远,未便首途呢。”故意反激。储奋然道:“国家最大的政事,莫如迎主,我虽年老,怎敢惮行呢?”廷和大喜,遂遣发各人去讫。

  是时国中无主,全仗廷和一人主持。廷和复入白太后,请改革弊政。太后一一照允,遂托称遗旨,罢威武团练诸营,所有入卫的边兵,概给重资遣归,黜放豹房番僧,及教坊司乐人;遣还四方所献妇女;停不急工役;收宣府行宫金宝,悉归内库。还有京城内外皇店,一并撤销。原来武宗在日,曾令中官开设酒食各肆,称为皇店,店中借酒食为名,罗列市戏妓歌,及斗鸡逐犬等类,非常热闹。武宗时往店中游冶,至必微服,醉或留髠。中官且借店纳贿,官民为之侧目。补笔不漏。至是统令停罢,中外大悦。

  独有一个倔强鸷悍,睥睨宫闱的贼臣,闻了此事,甚是不乐,看官不必细问,便可知是提督兵马的江彬。彬自改组团营,日在外面办事,无暇入宫,就是武宗晏驾,他也尚未得闻,忽奉饬罢团营,及遣归边卒的遗诏,不禁动色道:“皇上已宾天么?一班混帐大臣,瞒得我好紧哩。”这正所谓晓得迟了。适都督李琮在侧,便进言道:“宫廷如此秘密,疑我可知。为总戎计,不如速图大事,幸而成功,富贵无比,万一不成,亦可北走塞外。”为江彬计,确是引此策最佳。彬犹豫未决,即邀许泰商议。泰亦颇费踌躇,徐徐答道:“杨廷和等敢罢团营,敢遣边卒,想必严行预备,有恃无恐,提督还应慎重为妙。”有此一言,江彬死了。彬答道:“我不作此想,但未知内阁诸人,究怀何意?”许泰道:“且待我去一探,何如?”彬乃点首。

  泰即与彬别,驱马疾驰,直抵内阁,巧巧遇着杨廷和。廷和毫不慌忙,和颜与语道:“许伯爵来此甚好,我等因大行皇帝,仓猝晏驾,正在头绪纷繁,欲邀诸公入内,协同办事,偏是遗诏上面,罢团营,遣边兵,种种事件,均仗公与江提督,妥为着叠,所以一时不敢奉请呢。”许泰道:“江提督正为此事,令兄弟前来探问,究系军国重事,如何裁夺?”廷和道:“奉太后旨,已去迎立兴世子了。来往尚需时日,现在国务倥偬,全无把握,请伯爵往报江公,可能一同偕来,商决机宜,尤为欢迎。”罢兵事归诸遗诏,立储事归诸太后,自己脱然无累,免得许泰多疑。许泰欣然允诺,告别而去。着了道儿。廷和料他中计,即招司礼监魏彬,及太监张永、温祥,共入密室,促膝谈心。事事靠着中官,可见阉人势力,实是不小。廷和先开口语彬道:“前日非公谈及,几误大事。现已嗣统有人,可免公虑。但尚有大患未弭,为之奈何?”魏彬道:“说了御医,便谈伦序,可见我公亦事事关心。借魏彬口中,补出前次哑谜,文可简省,意不渗漏。今日所说的大患,莫非指着水木旁么?”仍用半明半暗之笔。廷和尚未及答,张永接口道:“何不速诛此獠?”快人快语。廷和道:“逆瑾伏法,计出张公,今又要仰仗大力了。”张永微笑。廷和又将许泰问答一节,详述一遍,复与张永附耳道:“这般这般,可好么?”又用虚写法。永点首称善,转告魏彬、温祥,两人俱拍手赞成。计议已定,当即别去。魏彬遂入启太后,禀报密谋,太后自然允议。

  过了一日,江彬带着卫士,跨马前来,拟入大内哭临。魏彬先已候着,即语彬道:“且慢!坤宁宫正届落成,拟安置屋上兽吻,昨奉太后意旨,简派大员及工部致祭,我公适来,岂不凑巧么?”江彬闻着,很是欢喜,便道:“太后见委,敢不遵行。”魏彬入内一转,即赍奉懿旨出来,令提督江彬及工部尚书李鐩,恭行祭典等语。江彬应命,改着吉服,入宫与祭。祭毕退出,偏遇着太监张永,定要留他宴饮。都是狭路相逢的冤鬼。江彬不便固辞,随了他去。即在张永的办事室内,入座飞觞。想是饯他死别。才饮数巡,忽报太后又有旨到,着即逮彬下狱。彬掷去酒杯,推案即起,大踏步跑了出去,驰至西安门,门已下钥,慌忙转身北行,将近北安门,望见城门未闭,心下稍宽,正拟穿城出去,前面忽阻着门官,大声道:“有旨留提督,不得擅行。”彬叱道:“今日何从得旨!”一语未了,守城兵已一齐拥上,将他揿翻,紧紧缚住。彬尚任情谩骂,众兵也不与多较,只把他胡须出气。彬骂一声,须被拔落一两根,彬骂两声,须被拔落三五根,待彬已骂毕,须也所剩无几了。倒是个新法儿。彬被执下狱,许泰亦惘惘到来,刚被缇骑拿住,也牵入狱中。还有太监张忠,及都督李琮等,亦一并缚到,与江彬亲亲昵昵,同住囹圄。一面饬锦衣卫查抄彬家,共得金七十柜,银二千二百柜,金银珠玉,珍宝首饰,不可胜计。又有内外奏疏百余本,统是被他隐匿,私藏家中。刑部按罪定谳,拟置极刑,只因嗣皇未到,暂将此案悬搁,留他多活几天。既而兴世子到京,入正大位,乃将谳案入奏,当即批准,由狱中牵出江彬,如法捆绑,押赴市曹,凌迟处死。李琮为江彬心腹,同样受刑。钱宁本拘系诏狱,至是因两罪并发,一同磔死。又有写亦虎仙,亦坐此伏诛。惟张忠、许泰,待狱未决,后来竟夤缘贵近,减死充边,这也是未免失刑呢。了结江彬党案。

  闲话休表,且说杨廷和总摄朝纲,约过一月有余,每日探听迎驾消息,嗣接谍报,嗣皇已到郊外了,廷和即令礼官具仪。礼部员外郎杨应魁,参酌仪注,请嗣皇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择日即位,一切如皇太子嗣位故例。当由廷和察阅,大致无讹,遂遣礼官赍送出郊,呈献嗣皇。兴世子看了礼单,心中不悦,顾着长吏袁崇皋说道:“大行皇帝遗诏,令我嗣皇帝位,并不是来做皇子的,所拟典礼未合,应行另议。”礼官返报廷和,廷和禀白太后,由太后特旨,令群臣出郊恭迎,上笺劝进。兴世子乃御行殿受笺,由大明门直入文华殿,先遣百官告祭宗庙社稷,次谒大行皇帝几筵,朝见皇太后。午牌将近,御奉天殿,即皇帝位,群臣舞蹈如仪。当下颁布诏书,称奉皇兄遗命,入奉宗祧,以明年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是谓世宗。越三日,遣使奉迎母妃蒋氏于安陆州,又越三日,命礼臣集议崇祀兴献王典礼,于是群喙争鸣,异议纷起,又惹起一场口舌来了。正是:

  多言适启纷争渐,贡媚又来佞幸臣。

  欲知争论的原因,且从下回详叙。

  ----------

  武宗在位十六年,所行政事,非皆暴虐无道,误在自用自专,以致媚子谐臣,乘隙而入,借巡阅以便游幸,好酒色以致荒亡,至于元气孱弱,不克永年,豹房大渐之时,尚谓误出联躬,与群小无涉,何始终不悟至此?或者因中涓失恃,恐廷臣议其前罪,矫传此命,亦未可知,然卧病数月,自知不起,尚未禀白母后,议立皇储,置国家大事于不问,而谓甚自悟祸源,吾不信也。若夫江彬所为,亦不得与董卓、禄山相比,不过上仗主宠,下剥民财,逞权威,斥忠直,暴戾恣睢已耳。迨罢团营而营兵固安然,遣边卒而边卒又安然,未闻哗噪都中,谋为陈桥故事,然则彬固一庸碌材也。杨廷和总揽朝纲,犹必谋诸内侍,方得诛彬,内侍之势力如此,奚怪有明一代,与内侍同存亡乎?观于此而不禁三叹云。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七 表十七·赵尔巽
  第十四回 愚彭宠卧榻丧生 智王霸举杯却敌·蔡东藩
  第二十回 立德光番后爱次子 杀任圜权相报私仇·蔡东藩
  ●辑佚·司马光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八·佚名
  尚史卷一百一·李锴
  一一七六 直隶总督刘峩奏本年并无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卷十二·朱轼
  陈于陛传·张廷玉
  卷五十八·佚名
  八 修身科的试卷·邹韬奋
  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二年·佚名
  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出 画遇·李渔

    〖西地锦〗(外高冠、盛服,丑扮家僮,净扮船家随上)扪箧愁倾秋水,韬精怕起虹霓。唾壶铜铸敲还碎,只余铁笛堪吹。侠气何曾忤太和,心平不虑世偏颇。从来天坏须人补,莫道今时缺陷多。自家江秋明,字怀一,别号松溪道人。生来躯貌昂藏,襟

  • 雁山吟·吕声之

    乙卯六月宜秋馆刊 雁山吟 宋 吕大亨撰 贺太常黄少卿 自从朝奏一封还,便整归装问故山。剩得清名千载重,何妨晚节十年间。惯寻夜雪逵溪路,却谢春风汉殿班。国史旧编皆简讨,春秋直笔任诗删。 次新邑黄宰钱丞韵 一邑何期获二

  •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陈寿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徐众评曰:古之建姓,或以所生,或以官号,或以祖名,皆有义体,以明氏族。故曰胙之以土而命之氏,此先王之典也,所以明本重始

  • 明宫史卷四·吕毖

    ○饮食好尚正月初一日正旦节自年前腊月二十四日祭灶之后宫眷内臣即穿葫芦景补子及蟒衣各家皆蒸点心储肉将为一二十日之费三十日岁暮即互相拜祝名曰辞旧岁大饮大嚼鼓乐喧阗为庆贺焉傍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

  • 读礼通考卷八十七·徐乾学

    葬考六杂志易系辞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注取其过厚 疏不积土为坟是不封也不种树标其处是不树也丧期无数者哀除则止无日月限数也】周礼秋官蜡氏若有死于道路者则

  •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顺治十五年。戊戌。春。正月。戊戌朔。上在南苑。免行庆贺礼。  ○朝鲜国王李淏遣陪臣沈之源、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并谢恩。附贡方物、及□山戊不□贡。宴赉如例。  ○己亥。顺天府进春。  ○庚子。上

  • 第二十四册 崇德元年八月·佚名

    第二十四册 崇德元年八月八月初一日,遣嫩科尔沁部伊儿都齐贝勒夫妇还。和硕豫亲王、和硕肃亲王依礼送至五里外,设宴饯行。初三日,都察院各官奏圣汗曰:“圣汗宽仁,各地闻知,咸来归附,归附之我,悉加优赏,给以房屋,仁之至也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七 文苑传十四·纪昀

    文苑传元○元胡长孺【之纲 之纯】 熊朋来 戴表元牟应龙 郑滁孙【陶孙】 陈孚杨载【杨刚中 李桓 】 刘诜【龙仁夫 刘岳申】吴师道陆文圭【梁益】 陈旅【程文 陈绎曾】李孝光胡长孺 【胡之纲 胡之纯】熊朋来

  • 提要·宋名臣言行录

    【臣】等谨案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十卷後集十四卷续集八卷别集二十六卷外集十七卷前集後集并朱子撰续集别集外集李幼武所补编幼武字士英庐陵人据其续集序文盖理宗时所作其始末则未详观其外集所录皆道学宗派则亦讲学家矣赵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四·佚名

    孔子上夫子之道【程浩 李观 杜牧 常仲孺 李邕 昌黎 颍滨 栁州】夫子贤于尧舜【荆公】孔子从先进【东坡】夫子之道程浩曰天地吾知至广也以其无所不覆载日月吾知至明也以其无所不照临江海吾知至大也以其无所不容

  • 列传卷第三十六 高丽史一百二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嬖幸一。○自古小人伺人主之所好逢而长之或以谀 或以声色或以鹰犬或以聚* {敛}或以土木或以技术皆有以投其所好而求中之也。 高丽有国旣久

  • 歴代建元考卷十·钟渊映

    秀水钟渊映撰外国考日本天御中主天材云尊天八重云尊天弥闻尊天忍胜尊瞻波尊万魂尊利刹魂尊国狭捶尊角龚魂尊汲津舟尊面垂见尊国常立尊天鉴尊天万尊珠名杵尊伊装诺尊素戋为尊天照太神尊正哉吾胜连目天押穗耳尊

  • 卷六·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性理精义卷六律吕新书【蔡元定作】【朱子曰古乐之亡久矣吾友建阳蔡君元定季通着书两卷凡若干言虽多出於近世之所未讲而实无一字不本於古人己试之成法盖若黄钟围径之数则汉斛之积分可考寸以九分为法则

  • 卷第二十·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无著行?佛子!此菩萨以无著心,于念念中,能入阿僧祇世界,严净阿僧祇世界。于诸世界,心无所著,往诣阿僧祇诸如来所,恭敬礼拜,承事供养。以阿僧祇华、阿僧祇香、阿僧祇鬘,阿僧祇涂香、末

  • 佛说大乘智印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宝轮大师赐紫沙门金总持等奉 诏译  尔时欢喜王菩萨弥勒菩萨妙吉祥菩萨。并六十不可思议菩萨摩诃萨等。在大众中而为上首。合掌恭敬咸白佛言大悲世尊。我等今者得闻如是微妙胜法。于彼未来坚固守护。教诸众生发

  • 脉诀汇辨·李延昰

    诊法著作。清李延昰撰。十卷。延昰字期权,赵郡(今河北赵县)人。清代著名医家李中梓之侄,多闻博识,以医名于世,尤长脉学。撰有《药品化义》、《医学口诀》、《痘疹全书》等。李氏认为当时广为流传的高阳生《脉诀》谬误

  • 凤凰池·刘璋

    清代白话才子佳人小说。全称《新编凤凰池续四才子书》,十六回。题“烟霞散人编”,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除本书外,还写有《幻中真》。 日本亨保十三年《舶载书目》著录,当创作于雍正十年(1732)前。北大所藏刊本版式与耕